佛学:发世和入世为何意?

作者&投稿:戊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学中的十二因缘具体指的是什么?十相又是哪十相?~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一、无明,指心的无知,包括不明善恶、不明佛法教义,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二、行,因为无明而做出善或恶的行为。
三、识,因为过去的行为累积了一定的因果,从而投生于今世,成为新的生命。
四、名色,指由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和合而形成的身心。
五、六入,人在胚胎发育时,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能力。
六、触,人在出生后,对外界事物有所接触。
七、受,由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苦、乐、忧、喜的感觉。
八、爱,对苦有强烈的憎恨,对乐有热烈的渴望,强烈的欲求或渴望,就是爱。
九、为爱努力地追求。
十、有,今生为爱产生诸多行为,成为下一世的果报。
十一、生,有了今生的业因,而受来生的生命。
十二、老死,有生必有死。
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
十二因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属于现在世,生和老死是属于未来世。
十二因缘的三个阶段中有两重的因果: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
过去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过去世的迷惑,行是过去世的造业。现在果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正是由于过去因才有了现在的果,这就是第一重因果,过去因被称为“能引”,现在果被称为“所引”。
现在因是爱、取、有,爱和取是现在世的迷惑,有是现在世的造业。未来果是生和老死,正是由于现在因才能了未来的果,这就是第二重因果,现在因被称为“能成”,未来果被称为“所成”。
逆观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生命现象的总结,也是生命痛苦的原因。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中,佛祖说此法时,采用了逆观十二因缘。
逆观十二因缘,就是把十二因缘从后往前推,从老死逐渐逆观到无明。
老死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之所以会忧悲苦恼,是由于有生,因为没有生就没有死。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重要的条件是有,有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善业和恶业对后果潜伏的一种力量,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和死。
有又缘于取,正是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执著追求。才造成了善业和恶业。
取又缘于爱,爱就是生命欲,正是有了生命欲才有执著的追求,产生了业力。
爱又缘于受,受是对客观之事物产生的苦乐,正是这种苦乐的感觉,激发着生命的欲求。
受又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有心理活动的开始,才有了受。
触又缘于六处,六处是六根对六境的认识,由此产生了触。触又缘于名色,名色是身心合成的组织,六根依存于身心组织。
名色又缘于识,识是名色的中心,它们之间互相依存。
识又缘于行,识和名色都是由过去所造的业,也就是行而来的。
行又缘于无明,无明就是对无常、无我的真实不认识,是人们生死痛苦的根本。
十二因缘的意义
因为十二因缘的每个要素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导致轮回流传不止,所以只要我们暂断轮回链上的任何一个接点,尤其是破除无明,就可以不再被十二因缘所束缚,跳出六道轮回,摆脱无休止的生死循环,这也是我们参悟十二因缘的目的。

因果关系是一个事件(即“因”)和第二个事件(即“果”)之间的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一般来说,因果还可以指一系列因素(因)和一个现象(果)之间的关系。对某个结果产生影响的任何事件都是该结果的一个因素。直接因素是直接影响结果的因素,也即无需任何介入因素(介入因素有时又称中介因素)。

扩展资料:
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刑法因果关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刑事案件中,危害行为能引起什么样的危害结果,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查明因果关系时,一定要从实施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具体情况出发作具体分析。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因果联系复杂性。

【出世与入世】新论(2009-02-16 01:30:46)标签:杂谈

什么是出世?什么是入世?出世和入世的关系是怎样的?

本文将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理论命题.这一全新的角度是指什么?

就是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出世和入世的关系问题.唯物辩证法又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它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什么是出世?搜索百度百科:出世,得到如下解释:一、古代一种对世俗之事不关注的思想(如先秦诸子中就有入世和出世之分歧)。尤指佛教所指脱离世间束缚(同解脱)。佛学出世:(一)谓诸佛出现于世间成正觉并教化众生。(二)禅宗用语∶指修禅者在得法且潜隐修行之后,为信徒迎请出来住持寺院,接引后学,谓之出世。(三)指舍世俗事,趋入佛门以修净行∶即所谓出家或出尘。此为世俗所常用之‘出世’意义。

太虚大师早就谈到:我国的佛徒---包括出家在家的四众---都是偏向于自修自了,大乘的经论,虽有很多人在提倡和弘扬,但所提倡的弘扬的,亦不外是自修自了的法门。这种说大乘教,行小乘行的现象,在中国是普遍的存在。如出家众的参禅念佛者,固然为的是自修自了,即在家的信众亦是偏重自修自了的倾向。他们都以为学了佛就不要做人那么烦,甚么事都心存消极不愿意干,更有很多人以为学佛做“了此残生”的尾闾。他们都说把国家社会、家庭一切的俗务都放下,才可以进入佛教修行。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已经深印在每个人民的心坎中,这种错觉是复兴佛教的障碍物,是歪曲了大乘佛教的真义,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所说的虽是大乘教,但所修的却是小乘行。

虽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但太虚大师所谈到的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彻底改观,正如妙华法师在《游禅》一书中谈到的:经过长期和长江南北的居士接触,从农村到城市莫不如此。一、信佛并食素。二、离婚并出家。故食素、离婚、出家成了他们的通道。为何?信佛就必须这样吗?据我对佛法的了解,并非如此。这一现象的背后,值得我们思考的要比这段文字多得多。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以上所谈都是从佛家修行的现实层面来论述出世与入世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于出世与入世关系的片面理解,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行动,这种片面性表现在长期以来人们将出世与入世截然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出世与入世水火不相容,不仅如此,正如前面所讲人们还认为出世就是消极避世。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时讲到: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著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著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是所谓同一性···如此说来,只是极不同一,极不统一,怎样又说是同一或统一呢?原来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著的事物或人们心目中矛盾著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

这就是说:出世和入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没有出世就没有入世,反之,没有入世也就无所谓出世。人们既不用厚此薄彼,也不用厚彼薄此。正如《金刚经》所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毛泽东又谈到:然而单说了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双方之间有同一性,因而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著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著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著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著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

出世和入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岳飞总结战争的指挥艺术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入世和出世的根本区别也在于一心,按照身心的不同,出世和入世可分为四种形态:

一、身出世,心入世。

二、身心俱出世。

三、心出世,身入世。

四、身心俱入世。

举例说明,身出世心入世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终南捷径:唐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载,唐卢藏用举进士,隐居终南山中,以翼征召,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官之捷径耳。”

心出世身入世者如历史上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少有异才,博览群籍,十岁时读葛洪《神仙传》即有出尘之志,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后出仕为官,三十六岁时辞官归隐江苏句容茅山,不与世接,梁武帝即位,恩遇甚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武帝定国号为梁亦是咨询陶弘景所得,其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

以上的事例也说明了历来人们对出世与入世理解的局限性,人们往往将出世理解为远离世间,不过问世事,不食人间烟火,实则这只是一种出世的形式而不是实质,真正区别入世与出世的标准只有一个:心的状态。有出世之心,虽身在红尘亦是出世,若无出世之心,虽隐居山林亦是入世,“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即是此义。正如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朱光潜说的好: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所谓出世的精神应该就是大乘菩萨的精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如南怀瑾所讲:“大义当为之事,虽镬汤炭火在前,应无分别而行。”

世人都知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是中国近代流血变法第一人,却不知他之所以能以身殉国、取义成仁,是由于他精研佛法、切实实践的结果,他的“死得其所”正是大乘菩萨的真义,“欲除烦恼须无我”,象他这样为了众生的福祉,舍身取义、忠义千秋之人,已达忘我无我之境界,还有什么烦恼和痛苦呢?也许有人以为谭嗣同是儒家入世的代表人物,此说有理,但不尽然,确切的来讲,他用短暂的一生既实践了儒家的修齐治平,又实践了佛家的利乐有情、普渡众生、,表面上他是入世,实质上他却是出世,古往今来,为国家民族之大义赴汤蹈火、勇于献身之人,莫不将个人之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出世精神!才是真正的出世行!

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出世高人将不再是隐居山野、不问世事,而是身处闹世、和尘同光、虽有内在之行持却秘而不宣,不但独善其身,亦能兼济天下之人。

这正如印顺导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中指出:“以出世心来做入世事,同时就从入世法中,摄化众生向出世,做到出世与入世的无碍。菩萨行的深入人间各阶层,表显了菩萨的伟大,出世又入世,崇高又平常.”出世与入世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人只存入世之心,无出尘之想,则难免沾染世俗之习气,此即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形成之根源,若能于入世之时多一点出尘之心,如孔子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能在接人待物、应酬往来之时多一份超然物外之洒脱,则不被物役而能役于物,有如此之心境自能身心安泰,百福自臻。

史上不乏将入世与出世之真义彻底参透之人,元初刘秉忠与明代辅佐明成祖取得帝位之道衍即是出家人中的杰出代表,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法名子聪,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少有异才,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年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居常郁郁不乐,一日,投笔叹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即弃去,隐武安山中,始学于道家,与全真道者居,后清化天宁寺虚照禅师派弟子招其入寺,为他剃度,取法名子聪,是年秋,遭遇蝗灾,秉忠随师虚照逃荒至云中,住南堂寺,后恰逢海云印简禅师应忽必烈之请北上和林,路经云中,及见刘秉忠,对其博学多才,十分赏识,命为随身侍者,与其同行,忽必烈经与刘秉忠晤谈,知其为经世济国之奇才,遂留其在藩邸,参与机要。元宪宗二年,忽必烈奉诏南征云南大理,秉忠随从在侧,“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八年,忽必烈接受刘秉忠的建议,取《周易》“大哉乾元”之义,定国号大元。十一年,扈从至上都,其地有南屏山,即筑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逝,享年五十九。帝闻惊悼,谓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于书无所不读,尤精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此虽君臣相知、风云际会而能成就这段千古佳话、千古传奇,然刘秉忠能参透出世入世之真谛,以其独到之历史眼光,超越常人之远见卓识,真正实践世与出世法不二的大乘佛教理念,亦是创造这一辉煌历史的先决条件。

维摩诘经云: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发世?没听说过这个词.我看了好几遍金刚经也没发现有这个词.倒是有出世这个词.出世的意思是远离俗世,刻苦修行.入世的意思是积极的融入社会中,以佛法指引,度化,帮助普通人.

发心 发誓、下决心
入世 深入社会,深入生活

买一本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别人的也行,多多益善。南怀瑾的书翻翻就行了,不必太当真。多诵读《金刚经》原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2496485.html

朋友,来!我们一起相信独一的 神,我们的上帝!


佛学:发世和入世为何意?
以上所谈都是从佛家修行的现实层面来论述出世与入世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于出世与入世关系的片面理解,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行动,这种片面性表现在长期以来人们将出世与入世截然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出世与入世水火不相容,不仅如此,正如前面所讲人们还认为出世就是消极避世。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分析...

信佛的人喜欢什么
因果涉及到出世法和入世法,是我们人间、地府和天上的一切诸法。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因果的。比如我们现在学佛学法,等到我们走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菩萨了。如果我们在人间做恶事,等到我们死的时候,就会变成恶鬼。因和果不仅在今世,它在任何世和任何法门都是定律,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并不是说只有...

什么是现世报,来世报,他世报
这个月工作,月底的时候发工资,也是现世报,因为一个月努力地工作,就有了回报。同样,我们现在得到的一切快乐,是过去和现在所造的业力的结果。现世报当中比较明显的,比如说上半生作恶多端,下半生多灾多难,一个又一个的灾难和苦恼接踵而来。又比如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孝顺父母,老了以后,他...

用世的儒家用世思想
用世和出世,是古代士人对待现实社会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春秋末期,社会动乱,旧秩序破坏了,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许多士人的理想破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厌弃上层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无力改变现实,又不肯同流合污,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隐逸山林,或陷于田间自耕而食。这些人被称为隐士。他们和佛教传入中国...

宗教信仰自由利于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辩论赛,我是反方不利于社会发展_百 ...
1,可能使人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所谓的虚无主义,安隐山林。(论点不足之处:并非所有宗教教义都如此,宗教入世关心人世和社会也是历史中及现实常见的)2,邪教等不利大众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可能乘机发展。(不足:如果因此限制宗教信仰自由,有太大弊端,毕竟正统宗教对人们的积极影响作用是不能被忽略的...

信佛的人忌讳什么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佛教的忌讳就是戒,是戒定慧的根本...

什么叫现世报
现世报是一个词语,拼音是xiànshìbào。词语的含义是指人做了坏事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指人做善恶之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善以善待,恶以恶待”。中文名 现世报 【拼音】xiànshìbào 意 思 做了坏事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来 源 儒家思想 ...

知道啥叫报应不,这就是了,不是现世报,是现
大安法师---因果报应有三种方式:现报,生报,后报。异熟果即属于生报或后报。一次,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有人今世行善,到临命终时,他反而转生到地狱;还有一种人,他今世造作了很多的恶业,但是死后却转生到天上。”阿难尊者就不理解,为什么恶人到天堂去了,善人到地狱里去了,原因何在?善恶...

如果一个人总是倒霉,应该如何转运?
先从自身找一些问题吧 如果真是命运安排你目前一直倒霉的话 不防更加注重一下细节 不要太自以为是的做很多事情 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实在不行的话 我希望我能把你的霉运承受那么一点点

南怀瑾老师讲述:为什么好人总倒霉,坏人却享福
因果涉及到出世法和入世法,是我们人间、地府和天上的一切诸法。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因果的。比如我们现在学佛 学法,等到我们走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菩萨了。如果我们在人间做恶 事,等到我们死的时候,就会变成恶 鬼。因和果不仅在今世,它在任何世和任何法 门都是定律,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并不...

易县17781226683: 出世和入世各是什么意思,有何区别?
平美二维: 佛法真理,本不可说,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说,都归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当知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

易县17781226683: "出世即是入世"如何理解? -
平美二维: 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

易县17781226683: 什么是出世和入世? -
平美二维: "出""入"就是离去和进来的意思,而“世”则指凡尘俗世.出世表示一个人不再关心人类生活中大家都追求的功名、权位、财富等,出世的人希望超脱世人的生活,更多在精神上的追求;入世则相反,表示一个人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出世入世我认为其实没有好坏区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人生目标,我们应该尊重别人选择的生活,其实也是尊重自己选择的生活.

易县17781226683: 何谓出世与入世
平美二维: 出世是指解脱三届六道的束缚 入世则是指修行人对境练心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求菩提 恰如觅兔角 修行人应是虽入世而不被世间景象所迷惑 内心了了分明 一切随性随缘

易县17781226683: 出世,入世,何以解答 -
平美二维: 出世和入世是佛家对尘世的两种不同的面对态度和修行观点, 一般来说,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我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 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

易县17781226683: 出世和入世到底是什的意思
平美二维: 两方的代表人物是:入世:孔子孟子.儒家学说就是入世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达,则兼济天下.出世:老子庄子.老庄学说抱有一种“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鼓励人们逃出尘世,归隐,自由自在,不为世俗名利所左右.

易县17781226683: 关于'出世,入世'怎么理解? -
平美二维: 中国传统的佛学的作用在于:1、让人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空的.如果不这样认为,那你就会“苦”,就会有业障.2、佛学告诉你应该如何认识到这个世界是“空”的.也就是“出世之道”. 相反,儒学一向以中国伦理纲常的基础自居,因为,在传统的中国,人人都要学儒学.儒学告诉你为人处事的道理.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儒学是“入世之道”.

易县17781226683: 以前古人出世,入世.这出世,入世是什么意思 -
平美二维: 出世一般可以理解为隐居的意思. 入世是指出世之后又再次回到普通人所处的名利场之中.多指官员退休后再次复出做官.

易县17781226683: 佛法到底是出世还是入世 -
平美二维: 出世入世都可以,在家出家一样成佛.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应不同根器的众生讲不同的法.佛讲了小乘(阿罗汉,辟支佛)大乘(方广大乘和金刚大乘).金刚大乘能令种种众生得到解脱,清静,不清净.罪业重,罪业清.根器好,根器差.欲求多,欲求少的一切众生得到解脱

易县17781226683: 入世和现世及出世是什么意思? -
平美二维: 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