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孔融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赤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和孔融有什么关系吗?~

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五经》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孔融 孔融(153~208年),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几次辞谢了州郡的辟举,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后汉书·孔融传》,以下引文凡未另注明者均出自此处),开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兴平二年(195年),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孔融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这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政治上颇有分歧,每多乖忤,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杀。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典论·论文》)。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荐祢衡表》力荐青年才士祢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见",称赞祢衡"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盛夸他"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引经据典,反复论证,从人情友道、宰相惜贤等方面讽谕曹操解救被孙权围困的盛孝章,义不容辞;至于讽刺曹丕纳袁熙妻为妾,比喻为"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与曹公书》);嘲弄曹操远征乌桓,可以把从前"肃慎氏不贡□矢,丁零盗苏武牛羊"一并查究;反对曹操禁酒,则发怪论说"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难曹公表制酒禁书》)等;都可见文如其人,以才气取胜。所以曹丕论其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典论·论文》)。《临终诗》抒泄忠悃孤愤之情:"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风格与无名氏古诗相近。题一作《折杨柳行》(《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见当时古诗与乐府五言往往相混。其六言诗3首叙汉末董卓作乱及曹操迁许史事,为咏史一类,而语言通俗,叙史简明。此外,《古文苑》载有孔融《杂诗》2首,但《文选》李善注引屡作李陵诗,真伪莫定。而其诗亦近无名氏古诗一类,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系入《李陵录别诗》。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孔融著述,《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求采纳

谢邀。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陬邑昌平乡。
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母亲颜征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
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
公元前533年,孔子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孔子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公元前497年,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不得已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
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
公元前491年,孔子经宋国、郑国、陈国,来到了蔡国。
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
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
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公元前484年,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公元前483年,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了。
公元前482年,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
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
东汉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升任大将军,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转任虎贲中郎将。董卓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到北海国为国相。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再任为太中大夫。
同年八月,将孔融处死,曹操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并株连全家。
孔子和孔融都姓孔,两人关系大有讲究,说到底就是孔子是孔融的二十世祖,一家人。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五经》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孔融(153~208年),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几次辞谢了州郡的辟举,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后汉书·孔融传》,以下引文凡未另注明者均出自此处),开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兴平二年(195年),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孔融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这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政治上颇有分歧,每多乖忤,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杀。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典论·论文》)。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荐祢衡表》力荐青年才士祢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见",称赞祢衡"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盛夸他"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引经据典,反复论证,从人情友道、宰相惜贤等方面讽谕曹操解救被孙权围困的盛孝章,义不容辞;至于讽刺曹丕纳袁熙妻为妾,比喻为"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与曹公书》);嘲弄曹操远征乌桓,可以把从前"肃慎氏不贡□矢,丁零盗苏武牛羊"一并查究;反对曹操禁酒,则发怪论说"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难曹公表制酒禁书》)等;都可见文如其人,以才气取胜。所以曹丕论其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典论·论文》)。《临终诗》抒泄忠悃孤愤之情:"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风格与无名氏古诗相近。题一作《折杨柳行》(《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见当时古诗与乐府五言往往相混。

其六言诗3首叙汉末董卓作乱及曹操迁许史事,为咏史一类,而语言通俗,叙史简明。此外,《古文苑》载有孔融《杂诗》2首,但《文选》李善注引屡作李陵诗,真伪莫定。而其诗亦近无名氏古诗一类,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系入《李陵录别诗》。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孔融著述,《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

《世说新语·言语》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孔子的字)与君先人伯阳(老子的字)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由此可见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而《世说新语·笺疏》中讲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在这里说明了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谢邀。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陬邑昌平乡。

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母亲颜征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

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

公元前533年,孔子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孔子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公元前497年,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不得已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

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

公元前491年,孔子经宋国、郑国、陈国,来到了蔡国。

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

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

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公元前484年,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公元前483年,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了。

公元前482年,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

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

东汉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升任大将军,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转任虎贲中郎将。董卓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到北海国为国相。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再任为太中大夫。

同年八月,将孔融处死,曹操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并株连全家。

孔子和孔融都姓孔,两人关系大有讲究,说到底就是孔子是孔融的二十世祖,一家人。



孔子的身高在当时会不会像现在的姚明?走到哪都要仰视他!

孔融不是孔丘他爹?


孔融是孔子的第几代孙子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子,是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他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则反映了...

从孔融被污蔑弑母的故事有什么启发?
”“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就此流传了下来。孔融让梨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我们都熟悉这个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孔融,后来又经历了什么呢?一、献己为兄,争相认罪 孔融是孔老夫子的二十世孙,家学渊博,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献帝时出任北海相,在任六...

孔融弑母是真的吗?
再一点,孔融自己说话太随便了,著名的亲自亲论就出自孔融。他说,父亲儿子有什么感情呢?只不过是父亲情欲的需要罢了。母亲又有什么感情?只不过像一个花瓶一样,生下来之后就没什么关系了。其实孔融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讽刺当时的假孝,却被曹操大肆宣扬说他“不孝”,毁了他的名声。最后,公元208年,...

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那么孔子和孔融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吗?《世...

孔融为什么杀兄弑母
这个四岁就懂得谦让的名士孔融,因与曹操政治立场不同,多次挑衅讥讽与他,最终被其以“弑父弑母”罪名处死,实在是令人惋惜!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对于孔融杀害母亲的真实史料,这个谬论都来自于孔融对亲情错误的认知。他在朝中任职的时候,就曾公开发表过这样的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吗
孔融来到李府门前,告诉守门人说:他和父亲是李府主人的亲戚。守门人就带他们去见主人。李元礼当然想要知道和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大方地解释说: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向你的祖先老子(李老君)请教过礼节。你的祖先是我的祖先的老师,因此,我们应该是世交了。 李元礼和他的宾客听了孔融的推理,对他的聪明机智都赞不绝口...

孔融是孝子么?
孔融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也就说他认为,父子母子之间压根就没有什么感情,只不过是因为情欲才有了子女,孩子从母体中分离之后,二者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能说出这番话的人,简直就是一个混蛋,连最基本的亲情...

孔融简介 孔融与孔子的关系 孔融让梨 孔融死因
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说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 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

孔融是孔子的孙子吗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

孔融让梨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最后为什么会被曹操以不孝罪名所杀?_百度知 ...
首先先来看看让孔融背上“不孝”之名的言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孔融有一个好友,名叫祢衡。他们二人均是东汉末年时期颇具才情的名士,由于品性相投,所以他们二人常常会聚在一起谈天论地。其中有一回,他们二人谈论到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期间孔融说:“父之于子,实为情欲发耳;...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和孔融额关系 -
驷废罗西: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后代.他生于公元153年.他曾出任北海(现时的山东省)太守,所以又名孔北海. 他博学多才,广受尊敬,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虽然以礼让闻名,但却有话直说,就算得罪人也在所不惜. 他的敢言以及对汉朝皇帝的效忠,最后使他丢了性命.当时的曹操虽然很景仰他的学问才干,但是孔融的名气,却使诡计多端,野心勃勃图谋推翻皇帝的曹操,感到担忧.由于担心孔融会破坏他的计划,曹操就在公元208年把他杀了. 孔融被杀时,年龄才55岁.他虽然寿命不长,但却为自己建立起爱国学者与礼让之士的美誉.有两个故事,足以说明他的机智与礼让.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和孔融有关系吗? -
驷废罗西:[答案]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儿孙,而且是嫡系子孙.第二十代.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和孔融是什么关系? -
驷废罗西: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世说新语·言语》...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和孔融是同一个人吗? -
驷废罗西:[答案] 不是 孔子是春秋时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融是汉朝人 因孔融让梨而被熟知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和孔融有关系吗? -
驷废罗西: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儿孙,而且是嫡系子孙.第二十代.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融和孔子的关系?
驷废罗西: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和孔融什么关系呀?
驷废罗西: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老子孔融他们有关系么?
驷废罗西: 孔子是老子的弟子,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子.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融是孔子的谁? -
驷废罗西: 二十世孙zi

平昌县18328423675: 孔子和孔融 -
驷废罗西: 《关云长》上确实是这么写的,但是孔融只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而不是他的孙子.估计台词弄错了,或者姜文说错了,现在的电影、电视剧中不是经常出现一些历史性的问题嘛,正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