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作者&投稿:攸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什么意思~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介尔之心,居于方寸,何能包许远佛土  介尔之心,昧者谓小达人大观,真妄无二,盖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无边,心亦无际性如大海,心如浮沤。全海为沤,沤还匝海。盖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既曰随缘不变,岂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出自《净土生无生论》)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就是法身充满虚空宇宙,又说六方有恒河沙诸佛那么多,弥陀法身已经塞满整个虚空法界,那么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坐在何处?岂非无容身之处吗?  法身(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这位仁者问得相当好,也蛮有趣的,我们应该明白,法身是无形无相的,非青、黄、赤、白、黑、蓝、靛、紫等颜色所能形容的,非大小长宽圆所能比拟的,弥陀法身固然充塞虚空,六方诸佛亦是法界藏身,充塞虚空 ,照理而说,应该拥挤得非常火爆才对,反而为什么不会互相挤压叫苦呢?或者挤得满身大汗呢?这位仁者啊!这就是诸佛甚深境界,不愧是真功夫!我们不应该以凡夫之情见,臆断诸佛空性世界,若以凡情测量佛境界,始终堕入我见我执,我见我执是入佛知见的大障碍,凡夫若能空我见,空我执,即能逐渐入佛见,所以,在学佛的历程,应转凡夫知见入佛知见,这是转凡入圣的根本关键所在。  梵网经云:“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  法身与法身是相互无碍的,空(梵语sunya)与空亦无碍。譬如:一盏日光灯的光明照于暗室,暗室当下光亮起来,第二盏日光灯又打开,此日光灯之光明又照明在前日光灯之光明处,前日光灯之光明与后一盏日光灯之光明绝对不会相互排挤,你推我推的、你挤我挤的,当下光明与光明互不侵犯,互不排斥,反而相互包容。相互无碍、相互安住,二盏日光灯是如此,十盏、百盏、千盏、无量盏日光灯皆如是,日光灯这种美德实在值得赞叹,值得嘉许!诸佛法身与法身之间相互无碍,相互包容之美德,亦复如是。  又如众流百川流入大海,大海不嫌一切川流,川流之水与大海之水不相排斥,反而相互包容,相互无碍,打成一片,大海之雅量,能纵容百川众流,而不增不减,始终是大海一片,容多容少自在!诸佛法身充塞虚空,未曾增多,亦未曾减少;又如虚空,挖一个洞,未曾减少一空间,虚空添塞一个空间,亦未曾增加一个空间,虚空终不增不减,虚空与虚空不相互阻碍,而能相互包容;无量诸佛之法身充满虚空,亦复如是!  法身是解脱甚深之境,与般若性空正等相应,非凡情所能揣测得知,已超乎时度空间,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落入知见即成障道。  法身之德,大之无外,小之无内,大能容小,小能容大,大不碍小,小不碍大,大小亦不可得,纵横三千大千世界,自在无碍,分身无量百千万亿化身于一刹那,如是穷劫欲赞叹法身之德,终无是处。(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这个问题好,我试着回答下,不对的地方多多指教。
佛的一真法界,那是佛的境界,你没证得这个境界,你是不能契入的。举个例子来说,你做梦的时候,梦里的世界和现实一样的,都有一个你,有你的环境,梦里也有众生,当你梦醒的时候,你醒了(比喻你觉悟了),你梦里的众生是不是也醒了呢?没有啊,只是你的梦醒了(现在这个世界就是所有众生做的共同的梦,众生的梦交织在一起,彼此能交往),别人还在梦里,但你回到现实,你和别人一样都活在现实中,只是有的人还在睡觉(就是还没有醒),虽然他在睡觉,可是他还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这个意思就好比是一真法界。
所谓境随心转,还是举例,你天天做好事,内心快乐安稳,你的梦也安稳快乐,你天天做恶,内心不安,你的梦也会如此。这就是境随心转。用在现实中也如此,你天天做善事,你与人为善,你身边全是好人,你如果天天做恶,那你身边都是狐朋狗友,是这样吧?
说了这么多,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阿弥陀佛。

气为物,游魂为变.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6/2/17 台湾台北世贸大楼国际会议厅103室 档名:52-151-01 http://www.amtb.tw/52/52-151-01.xml

关於因果轮回的宇宙人生真相,其实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因为人有了生,就会有死,有了生死,大家就要思考生死是怎麼来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甚至要思考能不能够了脱生死,不生不死,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在历史上已经探讨几千年了,在中外的这些宗教、文化、信仰里面,有著丰富的答案。例如我们中国的圣人孔子,他在注解《易经》当中,就给我们讲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讲的就是人出生、投胎以前那种状况,精气是指父母所生,投胎以后的那种状况。虽然孔子他老人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他对生的道理讲述得很多,不过死的道理讲述得很少。但是他也给我们略略提到,其实人死了之后,还是有生命的存在。
跟孔子他老人家差不多同一时代的西方的圣人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叫《理想国》里面,也有著对於这些生死轮回的描述,特别讲述人的灵魂出体以后的那些情节。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对於生死轮回、六道里的真相,给我们讲述得就更多了。除了这些古圣先贤,给我们所教诲的这种宇宙人生真相,中外的历史上,对於轮回转世也有著很多的记载。在中国的正史上,就有著相当丰富的轮回转世的这些例子。我们野史姑且不论,就论正史,都是国家君王都承认的正史上面,都有这样的记载。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七一卷) 2002/4/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71 http://www.amtb.tw/12/12-17-0671.xml

所以诸位要晓得,人不可以小心量,我们常常在讲席当中提醒诸位同修,要把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愿心要周遍虚空法界,你才能学大乘。
我学佛五十年,讲经四十四年,总结我这五十年学的是什麼?佛教这些经典我们称为《大藏经》,《大藏经》里面教我们的又是什麼?我把它总归结写了二十个字,你们现在看到佛堂两边对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下联「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的心周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我真诚的心像电一样像光一样充遍法界。清净心周遍法界,平等心周遍法界,正觉心周遍法界,慈悲心周遍法界,你具足圆满修学大乘的条件。再问你具不具足学华严的境界?那就是善导大师的话了,总在遇缘不同。如果你要遇到缘了,没有问题,契入华严境界不难,你的条件太好了。你的心你的行周遍法界;绝对不是个小心量,念念只想到自己,这个很糟糕。这样小的心量,就是念佛往生凡圣同居土,往往都被它造成障碍,很可怕!
念佛人为什麼不能往生?心量太小了。你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菩萨他们的心量跟普贤菩萨一样,周遍无量无边无尽重叠的法界,我们没有法子想像!那个生极乐世界,生实报土,生常寂光净土。不拓开心量不行,一定要拓开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落实,真正变成自己的心量,念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著想,千万不能想自己。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不能不懂。

上一句语出《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王弼注:“精气烟煴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

下一句佛家语“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分开来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
合起来就是佛教的中国本土化。

物是物质,魂是精神,精神有变化、发起、入灭,而物质本身聚散运动是绝对的、它跟精神的关系也是有缘相聚无缘离去的。

心、量,即是指我,需要做到能容纳各种物质和精神,也就是精气与游魂,这样我才能称成为大我(有容乃大)。包、容、周,不是纵容纵子行凶。而是要把对坏人的惩罚看成对自己的惩罚,因为不放过自己所以不放过一个坏人,也因为原谅敌人而原谅自己。这很复杂,以后再讨论。

佛告诉我们,我们原本的心量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就像经上所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沙界」是比喻。世尊当年讲经,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恒河流域,所以说到数目字,佛常用恒河沙来做比喻。这个地方也是说明我们本来的心量,能包容恒河沙的诸佛刹土,而现在心量这麼小,简直连一个人都不能容纳,这个问题严重了。世间谚语也常说「量大福大」,这是事实,量小的人哪里会有大福报?所以要怎样拓开我们的心量,成佛没有别的,无非是恢复本有的心量而已。

游魂

在天灾中有一些人阳寿未尽,劫不至死,但却因为被共业所覆盖,没有挣脱出大的环境。那么这些人下到地府,依地律不会被接收,只能飘荡在人间成为游魂,直到阳寿尽为止,所以在天灾或战场上有很多这样的灵性。这是一种非常可怜的境地,负性能量在阳性能量的包围之中,可去的地方少之有少,自身能量在不断的消减,即使到期可以被地府接受,本身的灵性 力量也变的非常弱.或者在等待的过程中怨气积累而走上其它的路.所以家人更要尽快超 度。

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共业,共业就是很多人一同种的恶因而产生的恶报.最好的例子就是现在还在酝酿的温室效应。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具体的人要对此负责,基本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部分责任在其中。恶因已经种下,汽车的尾汽,工业废汽,过 度开采森林资源,等等,都是这个大因果中的因,同样根据因果定律和天理,恶 果会自动排列并在未来的某时 报应出来。    

恶因种下后,也不是就潜伏下来没有影响,而是对地理和天时都产生影响,逐渐积累,直到报应时刻来临爆发出来。就象目前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温室效应带来的变化,汽温升高,天气剧烈变化,冰川融化,臭氧层漏洞,等等,就是恶因在积累。至于恶 果可以预见的就是海平面上升,陆地减少,海边城市被淹没,人类的损失将不可预计。          

在这种大规模的天灾发生的时候,恶的果报会影响哪些人?是不是在天灾中遇 难的人都是在命中注定要受共业的果报哪?实际上,在这种天灾中,受难者并不都是在其命中有这一难,很多人本身的命中实际上都有更长的阳寿和更多的福 报或业报排列在今世。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命中该时有一劫,劫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集中的业障的爆发,在图腾上就是一个影响面比较大浓度比较大的黑气。而共业所带来的恶 果就是我们外部环境的黑气,天灾就是共业将要成熟爆发的状态,就是呈现出一种非常浓的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大的黑气。如果这时候命中有劫身上带有浓浓 黑 气的人本身就在灾 难要发生的地方或因某中原因来到这个地方,就会“在劫 难逃”。     

而本身有足够大的福 报或功德,即使命中有劫,身处劫地,就有生存下来的可能,或者即使已经订好机票,也会因种种原因不能成行而避开劫地。当然凡是经历了那种人 间 地 狱的惨事,本身也是非常痛苦的。

在天灾中有一些人阳寿未尽,劫不至死,但却因为被共业所覆盖,没有挣脱出大的环境。那么这些人下到地府,依地律不会被接收,只能飘荡在人间成为游魂,直到阳寿尽为止,所以在天灾或战场上有很多这样的灵性。这是一种非常可怜的境地,负性能量在阳性能量的包围之中,可去的地方少之有少,自身能量在不断的消减,即使到期可以被地府接受,本身的灵性 力量也变的非常弱.或者在等待的过程中怨气积累而走上其它的路.所以家人更要尽快超 度。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节选)》原文注释与鉴赏
则生之散而为死,死之可复聚为生,其理一辙,明矣。《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者,魂之散而游于虚也,为变,则还以生变化明矣。又曰:“屈伸相感而利生焉。”伸之感而屈,生而死也;屈之感而伸,非既屈者因感而可复伸乎!又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所谓清通...

请问游魂是什么意思
(1).游散的精气。古代哲学家认为人或其它动物的生命是由精气凝聚而成的。精气游散,则趋于死亡。语出《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王弼 注:“精气烟煴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也”。 唐 包佶 《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 清 ...

科学有没有证明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如果证明了,那么人死后会不会投胎...
这些问题可以说在历史上已经探讨几千年了,在中外的这些宗教、文化、信仰里面,有着丰富的答案。例如我们中国的圣人孔子,他在注解《易经》当中,就给我们讲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讲的就是人出生、投胎以前那种状况,精气是指父母所生,投胎以後的那种状况。虽然孔子他老人家说,「未知生,焉...

精灵的引证解释精灵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精灵的引证解释是:⒈精灵之气。古人认为是形成万物的本原。引《易·_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唐孔颖达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南朝梁沉约《齐武帝谥议》:“含精灵於五纬,驾贞明於三象。”唐高适《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此地多精灵,有...

六道众生的互相轮回
古人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经),何况其下的凡夫?关于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缘说得最为明白;若儒书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十翼全文及翻译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张子之书一(4)
"合内外,平物我,此见道之大端。"盖道只是致一公平之理而已。〔端蒙〕 问:"横渠'物怪神奸'书,先生提出'守之不失'一句。"曰:"且要守那定底。如'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此是鬼神定说。又如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敬鬼神而远之'等语,皆是定底。其他变处,如未晓得,且当守此定底。如前晚说怪,...

求《周易·系辞》全文及翻译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

老子为什么要骑青牛出函谷关
他为什么要骑青牛?有专家认为,因为牛代表大地,柔和缓慢,利益众生,所以骑的是青牛。从道教信仰来讲,在混沌之先就有这个牛。这个牛不是混沌之内的一个牛,这个牛也有根基,有相当的仙基。从《周易》来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青色本来代表东方。。所以,鬼神是精气凝结而形成的...

要易传的全文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

张掖市13638697722: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什么 意思? -
征茗胱氨: 佛告诉我们,我们原本的心量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就像经上所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沙界」是比喻.世尊当年讲经,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恒河流域,所以说到数目字,佛常用恒河沙来做比喻.这个地方也是说明我们本来的心量,能包容恒河沙的诸佛刹土,而现在心量这麽小,简直连一个人都不能容纳,这个问题严重了.世间谚语也常说「量大福大」,这是事实,量小的人哪里会有大福报?所以要怎样拓开我们的心量,成佛没有别的,无非是恢复本有的心量而已.

张掖市13638697722: 易经中l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什么意思 -
征茗胱氨: 精气聚而成物,聚极则散成游魂.

张掖市13638697722: 未知生,焉知死.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话是什么意思? -
征茗胱氨: 《论语》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译文】 季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人都不能侍奉好,还谈什么侍奉鬼神?“请问死是怎么回事?“生都不了解,还谈什么了解死?”《周易 系辞传》 “精气为物”: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游魂为变”: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则生变为死,成变为败,或未死之间,变为异类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未知生,焉知死?”——还是先探求“生”的意义吧!)

张掖市13638697722: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什么意思 -
征茗胱氨: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介尔之心,居于方寸,何能包许远佛土 介尔之心,昧者谓小达人大观,真妄无二,盖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无边,心亦无际性如大海,心如浮沤.全海为沤,沤还匝海.盖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既曰随缘不变,岂...

张掖市13638697722: 精气神的详细讲解 -
征茗胱氨: 哲学:从渊源上看,道教内丹学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

张掖市13638697722: 上古十大神兵叫什么?十大凶兽叫什么? -
征茗胱氨: 上古十大神兵(另一个版本)1、天界之钟——东皇钟 2、空间之剑——轩辕剑 3、开天之斧——盘古斧 4、万炼之壶——九黎壶 5、镇天之塔——昊天塔 6、凝神之琴——伏羲琴 7、药典之鼎——神农鼎 8、印世之印——崆峒印 9、万物之镜——...

张掖市13638697722: “游魂”怎么解释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征茗胱氨: 游走的精气!

张掖市13638697722: 《易经》中对“地理”一词是怎样解释的 -
征茗胱氨: 1.在《易经·系辞上》中对“地理”一词有如下论述:“易与天地准,故能弭纶天地之道.仰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

张掖市13638697722: “魂魄”这个词中的“魂”和“魄”分别是什么意思? -
征茗胱氨: 一、魂的意思: 1、指精神或情绪:梦~萦绕.神~颠倒. 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民族~. 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诗~. 二、魄的意思: 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 2、魄力或精力:气~.体~. 扩展资料...

张掖市13638697722: 什么叫“精、气、神”?道教所指的“精气神”和中医所指的“精气神”有区别吗? -
征茗胱氨: 精是构成人体五脏六腑、筋骨皮毛等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在生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在消耗,又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滋生,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 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流通着的微小难见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二是指人体组织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灵枢·邪客篇》上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所有这些气均存在于体内. 神的含义即精神、意识、知觉,它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它必须有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便是精.《灵枢·平人绝谷篇》上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所以,神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它必须有载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