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怎么解释?之字有多少笔画

作者&投稿:豫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义yì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
义不容辞。
义无反顾。
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
义务。
义愤。
义演。
见义勇为。
情谊:义气。
恩义。
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
含义。
释义。
微言大义。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人工制造的:义齿。
义肢。
姓。
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34笔画顺序:捺撇捺
详解
举_、_jǔ【动】声。
本义:双手托物)同本义〖raise;liftup〗举,对举也。
《说文》举,擎也。
《广韵》其坚不能自举也。
《庄子·逍遥游》举所佩玉_。
《史记·项羽本纪》又如:举桉;举案拿起;提起〖holdup〗举全吴之地。
《资治通鉴》举以予人。
宋·苏洵《六国论》又如:举白;举踵;举纲持领飞,飞起;飘动〖fly〗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渔家傲》又如:举翮;风举升起;耸起〖lift〗叔_,火烈具举。
《诗·郑风》中江举帆。
《资治通鉴》仰起;抬起〖faceupward;raise〗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又如:举眼无亲;举手加额发问;动问〖question〗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礼记》。
孔颖达疏:“举亦问也。
客从外来,宜问路中寒热无恙,若主人未问,则客不可先问也。
”推荐;选用〖recommend;choose〗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
《左传·襄公三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举孝廉不行。
《后汉书·张衡传》又如:举孝廉;举保;举主提出;列举〖enumerate〗举类迩而见义远。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数人以训汝。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如:举似;举案;举正;举陈;举驳;举类兴起;发动〖start〗举事必循法。
《吕氏春秋·察今》举大计亦死。
《史记·陈涉世家》并举而争起。
《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又如:举大事;举大计施行;办理〖carryout〗举先王之政。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攻克;占领〖occupy〗一战而举鄢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西举巴蜀。
汉·贾谊《过秦论》戊卒叫,函谷举。
唐·杜牧《阿房宫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
《汉书》成就;成功〖becomefamous〗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史记·陈涉世家》参加科举考试〖examine〗应举下第。
唐·李朝威《柳毅传》岛初赴举。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乙先得举。
清·周容《芋老人传》举乡试。
《明史》又如:举进士;举首指摘;检举〖censure;reporttotheauthorities〗。
如:举罚;举劾抚养;生育〖nourish;givebirthto〗。
如:举子;举息;举乳放;发〖put;breakout〗。
如:举音;举迹;举阁点燃〖fire〗。
如:举烛;举炊;举烽;举燧取;拾取〖pickup〗财务之遗者,民莫之举。
《吕氏春秋》。
高诱注:“举,取也。
”借贷〖borrow〗。
如:举债;举假;举贷攀援〖climb〗木熙者,举梧_。
《淮南子》张开〖口〗〖open〗。
如:举口带动;率领〖lead〗。
如:举众闹事;举众出迎耸立,突起〖tower〗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
《水经注》成立,站得住脚〖stand〗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晋·陆机《文赋》记录;登记〖register〗举口数,生者著,死民者削。
《商君书》谈论;称引〖talk〗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唐·韩愈《原道》赞许;表彰〖praise〗。
如:举名;举显复兴〖revive〗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
《礼记》祭祀〖offersacrifice〗靡神不举,靡爱斯牲。
《诗·大雅》山川神_有不举者为不敬。
《礼记》没收〖confiscate〗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
《周礼》吃丰盛的饮食〖haveasquaremeal〗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
《周礼》轻手诊脉〖feelthepulselightly〗举,轻手诊脉之法。
《中国医学大辞典》总括〖summary〗。
如:举凡;举籍举_jǔ【名】言行;举动〖act;deed〗。
如:举止失措;举指;举趾;举休;举以丧名科举考试〖examination〗。
如:举监;举场;举选举人的简称〖Juren〗。
如:中了举了榉柳〖beech〗肺脊;骨体正脊〖vertra〗佐食受牢举如傧。
《仪礼》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noun〗姓举_jǔ【量】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threeounce〗举_jǔ【形】全〖entire;whole〗举家锦衣玉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
《聊斋志异·促织》又如:举门;举时;举族举_jǔ【副】皆,都〖entirely;completely〗举疾首蹙_。
《孟子·梁惠王下》举欣欣然有喜色。
《孟子·梁惠王下》杀人如不能举。
《史记·项羽本纪》举哀jǔ’āi〖wailinmourning〗∶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gointomourning〗∶戴孝举案齐眉jǔ’àn-qíméi〖manandwiferespectwitheachother〗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举办jǔbàn〖conduct〗∶开办举办训练班〖hold〗∶举行举办展览会举兵jǔbīng〖dispatchtroops〗出兵;起兵举兵出征举兵北上举不胜举jǔbùshèngjǔ〖betoonumeroustolist〗举也举不尽,形容极其多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鲁迅《伪自由书》举步jǔbù〖stepforward〗迈步;走路举措jǔcuò〖act〗举动;行为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
《后汉书·王霸妻传》举措失当举动jǔdòng〖comportment〗∶举止〖act;movement〗∶行动举动自专由。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轻率的举动举发jǔfā〖expose,denounce〗检举揭发〖坏人、坏事〗举凡jǔfán〖rangingfromto〗表示总括;凡是;列举其大要举高jǔgāo〖rear〗特别是为了要高高地伸上去;使升高,举起举国jǔguó〖thewholenation〗整个国家举国欢庆举劾jǔhé〖impeachsb.bylistingcrimes〗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举火jǔhuǒ〖lightakitchenfire〗∶生火做饭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
《庄子·让王》〖lightafire〗∶点火举火示警举家jǔjiā〖thewholefamily〗整个家庭;全家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聊斋志异·促织》举荐jǔjiàn〖recommend〗作为值得信赖或关注而推荐;作为值得注意或惠顾而提出举荐人才举借jǔjiè〖borrowmoney〗借贷;借进〖巨额款项〗举借外债举力jǔlì〖lift〗使物体上升的力举例jǔlì〖sample〗举出例子从中举例举目jǔmù〖raisetheeyes〗抬眼看举目四望举棋不定jǔqí-bùdìng〖hesitateaboutwhatmovetomake〗手举棋子,断定不了往哪儿走。
比喻遇事无主见,决断能力差举人jǔrén〖asuccessfulcandidateintheimperialexaminationsattheprovinciallevelintheMingandQingdynasties〗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举身jǔshēn〖jump;leap〗纵身一跳举身赴清池。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世jǔshì〖throughouttheworld〗整个人世;全世界举世闻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闻名jǔshì-wénmíng〖ofworldrenown〗全世界都知道,声名远播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举世闻名。
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举世无双jǔshì-wúshuāng〖unrivalled〗∶全世界只有一个。
形容极为罕见〖unequaled〗∶无与伦比一种举世无双的职业举事jǔshì〖stageanuprising〗∶指发动武装起义约期举事〖recommend〗∶举用人才〖do〗∶作事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
《吕氏春秋·察今》举手之劳jǔshǒuzhīláo〖hand'sturn〗指轻微的劳动举贤使能,举贤任能jǔxián-shǐnéng,jǔxián-rènnéng〖promoteablemen〗推举品行正直的人,起用才能出众的人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三国演义》举行jǔxíng〖hold〗∶进行〖某事〗大学生队今天下午举行比赛〖perform〗∶正式地做或依据规定的仪式做举行结婚仪式〖give〗主持办理每周举行茶会演出这管弦乐队每季举行十次演奏会举言jǔyán〖speak〗发言,开口讲话举言谓新妇。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言谓阿妹。
举眼jǔyǎn〖raisetheeyes〗抬起眼睛;举目举眼一看,遍山红叶举眼无亲,举目无亲jǔyǎn-wúqīn,jǔmù-wúqīn〖havenoonetoturnto〗人地生疏,无亲友故旧中舱只剩得赵不了一个,举目无亲,好不凄凉可惨!
《官场现形记》举要jǔyào〖listmainpoints〗列举主旨、要点;选出主要部分,多用做书名唐宋文举要举业jǔyè〖worksfortheimperialexaminations〗科举时代指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
也指八股文举一反三jǔyī-fǎnsān〖drawinferencesaboutothercasesfromoneinstance〗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举义jǔyì〖riseinrevolt〗起义;武装暴动举止jǔzhǐ〖bearing;manner;mien〗指姿态和风度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
《后汉书·冯异传》注意你的举止察其举止。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举止大方jǔzhǐdàfāng〖havepoise〗言行举动得宜、不拘束,待人接物不吝啬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举踵jǔzhǒng〖beontiptoe〗踮起脚后跟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举重jǔzhòng〖weightlifting〗做为比赛或练习的举杠铃运动举子jǔzǐ〖acandidatefortheimperialexaminations〗科举时代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举足轻重jǔzú-qīngzhòng〖holdthebalance〗以一人向背,可以影响两方面的安危成败。
比喻能起到影响全局的关键作用举足轻重的人物举坐,举座jǔzuò,jǔzuò〖allthosepresent〗指所有在座的人举坐皆惊举坐哗然
出处
[①][yì][《__》宜寄切,去_,疑。
]“_1”的今字。
亦作“_1”。
亦作“_2”。
“义1”的繁体字。
亦作“_1”。
谓符合正义或道德规范。
指按照正义或道德规范的要求。
认为合乎正义或道德规范而加以称许。
理应。
适应,顺应。
名分。
善良。
亦指善良的行为。
意义;道理。
引申为用意。
恩义;情谊。
指保持恩义、情谊。
谓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名义上的;假的。
语首助词,无义。
太平天_爵名之一。
通“_”。
通“俄”。
奸邪。
通“峨”。
参见“_然”。
姓。
汉有义纵。
见《汉书》本传。
[②][yí][《集_》__切,平支,疑。
]“_1”的古字。
“义2”的繁体字。
仪容;状貌。
仪制;法度。
【未集中】【羊字部】_;康熙笔画:13;页码:页82第03【__】【集_】【__】?宜寄切,音_。
【_文】己之威_也。
从我羊。
【_】臣_等曰:_善同意,故从羊。
【_名】_,宜也。
裁制事物,使各宜也。
【易·乾卦】利物足以和_。
又【_卦_】立人之道,曰仁__。
又【容___】人物以__名,其_最多。
仗正道曰_,__,__是也。
_所尊戴曰_,_帝是也。
__共之曰_,__,_社,_田,__,_役,_井之_是也。
至行_人曰_,_士,__,_姑,_夫,__之_是也。
自外入而非正者曰_,_父,__,_兄弟,_服之_是也。
衣裳器物亦然。
在首曰_髻,在衣曰__,__之_是也。
合_物_之,_有__,_墨,_酒。
禽畜之_者,_有_犬,__,__,__。
又_渠,戎_地。
【史_·秦本_】伐_渠,_其主。
【_】__二州,春秋及_____渠,戎_之地也。
又姓。
【前_·酷吏_】__,何_人。
又__同。
【前_·董仲舒_】_民以仁,摩民以_。
又__通。
【前_·___】使_牟朱__褒_父之後。
【_】_劭曰:邾_父也。
_古曰:__曰_。
又_宜同。
【__】周官凡_人而_者,史_君_嗣,?__切。
又【__】叶牛何切。
周官_:_作_,古皆音俄。
古文尚_:_偏_陂,遵王之_。
陂音坡。
◎按_文在我部。
今_正字通_入。
【卷十二】【我部】编号:8359_,[宜寄切],己之威_也。
_我、羊。
臣_等曰:此_善同意,故从羊。
《墨翟_》_从弗。
魏郡有___,_若_。
今__,本内_北二十里。



求助,夫子之求之也,这个之怎么解释
之的释义是: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

花之隐逸者也,之怎么解释
“花之隐逸者也”中“之“为助词,本身无实意,可翻译为“的”。1、花之隐逸者也”翻译:(菊花)是花中的隐士。2、出处: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古文"之"有几种解释?
古文.“而”字有几种解释. ◎而ér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线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文言文课文中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2. 文言文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 动词义: 1、会意字。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2、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

之字的文言文解释
1. 文言文之字解释 给你用一段话来说明一下吧 水陆草木之(的)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主谓之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语助,表限制、可译为的。下同)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文言文中“之”什么时候解释为无义,反正是助词,就是无义?取消句子的独...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

小石城山记 之 字用法及解释
寻之无所得--寻找它却毫无所得 之:它,代词,指代风景 梁欐之形--(呈现)女墙和栋梁的形状 之:的 窥之正黑--(从洞口向里)探望,洞内一片漆黑 之:它,代词,指代洞内 响之激越--声音的激越(程度)之:的,表修饰 环之可上--盘绕着石山可以登到山顶 之:它,代词,指代石山 吾疑造...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的之字解释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的”之“字是连接主语和谓语的助词,无实际意思,去掉它意思不变。出处:汉·刘向《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

“何厌之有”的“之”字应该如何解释?
复指前面的“何厌”。复指,重复提示,作代词,代替宾语,用作连接,起重复强调作用,可省略,如“何厌有”,同样是“有何厌”的倒状句。两个“之”字,都是助词,作连接用,可以加强语气,也可以说成是重复宾语来加强语气,有着同样的意义。所以,两个解释并不矛盾对立,可以互为补充。

汉字“之”怎么解释?之字有多少笔画
]“_1”的古字。“义2”的繁体字。仪容;状貌。仪制;法度。【未集中】【羊字部】_;康熙笔画:13;页码:页82第03【__】【集_】【__】?宜寄切,音_。【_文】己之威_也。从我羊。【_】臣_等曰:_善同意,故从羊。【_名】_,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_。又【_卦_】立人...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多少笔画 -
霜胃感冒: 中文名 之 拼音 zhī 注音 ㄓˉ 部首 丶 五笔 PPPP 结构 单一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编码454 词性 动词、代词、形容词、助词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多少画 -
霜胃感冒: 之字有3画:汉字 之 读音 zhī 部首 丶 笔画数 3 笔画名称 点、横撇/横钩、捺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有多少画? -
霜胃感冒: 之字有3画,笔顺名称依次为点、横撇/横钩、捺. 之 读音:[zhī] 部首:丶 五笔:PPPP 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 组词 之前 之一 之后 总之 反之 兼之 之江 所之 向之 之外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有几画 -
霜胃感冒: 两画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的意思理解 -
霜胃感冒: 之 zhī 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丶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五笔86:PPPP 五笔98:PPPP 仓颉:INO 笔顺编号:454 四角号码:303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4B基本字义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笔顺笔画顺序 -
霜胃感冒: 之字笔顺笔画顺序:点、横撇/横钩、捺 汉字 之 读音 zhī 部首 丶 笔画数 3 笔画名称 点、横撇/横钩、捺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是几画?繁体和简体一样吗? -
霜胃感冒: 繁体的“之”也是之 汉字 之 读音 zhī 部首 丶 笔画数 3 笔画 名称 点、横撇/横钩、捺、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字笔画是多少 -
霜胃感冒: 您查询的是:之 查询结果:共包含 1 个汉字,总笔画数 3 画. 去除重复汉字后:共包含 1 个汉字,总笔画数 3 画. 以下为单个汉字笔画数: 3 画zhī之

博山区19610667264: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
霜胃感冒: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博山区19610667264: 有没有人有“之”字的字义的全部解释? -
霜胃感冒: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