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青年俊杰

作者&投稿:栋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历史上一门三俊杰指的是哪个姓氏

孙。

一门俊杰“孙氏三龙” 遂川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宋代吏部侍郎孙逢吉和他的两个弟弟孙逢年、孙逢辰就是杰出代表之一,他们均进士及第,以政绩、学识闻名于世,时称“孙氏三龙”。

孙逢吉(公元1135-1199年),字从之。吉州龙泉北乡(今遂川县大汾镇寨溪)人。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初次考取举人,二十九年再次考取举人,三十二年第三次考取举人,次年,即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先后任郴州司户、常德教授、萍乡知县、国子博士、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导官、秘书监兼吏部侍郎等职,最后以修撰致仕。

老年自号“静阅居士”,卒谥“献简”。有《静阅居士文集》七十卷、《职官分纪》等著作。

孙逢吉初入仕途即显出他的聪明才识。为常德教授时,得到侍郎李焘的称赞,他虽然只是执掌教育的官员,但和他讨论国事,却能条理清楚,分析问题对答无误。

他“天性清亮,志行纯励,足以激浊扬清……其经术文章迥流”。朝臣刘珙、郑伯熊等人对他也很赞赏。

他们建议朝廷:“岂可以千里之骥,伏枥于伯乐之庭,资启沃之贤,抑于下僚之末!” 由于李焘、刘珙等人的推荐,孙逢吉升任萍乡知县。任职期间,他重视文化教育,尽量为民备荒和减轻百姓的负担。

“礼诸生,榜讲堂曰‘崇励’,刻石曼卿所书经史于上。买田为义庄,捐俸置社仓。

辍币代民输。”以政绩显著而闻名,此后便接连升迁。

绍熙二年(1191年)春二月,雷雪交作,皇帝下诏书向朝臣于征政事方略,孙逢吉当时任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导官。他应诏上书皇帝,提出“去蔽庾、亲讲读、伸论驳、崇气节、省用度、借名器、拔材武、饬戎备”八点主张,所言皆切时病,得到皇帝器重和信任,被提升为右正言。

孙逢吉任右正言期间,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甫任言职,就上书批评皇帝的宗室、亲戚大肆建造府第,占地广阔,拆占民房,“每建一第,撤民居数百,咨怨者多。”并建议对此加以限制,使一些亲王“闻之,亟令罢役”。

当时,工部侍郎兼临安知府潘景王圭,善于阿谀逢迎,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司谏邓数次上书揭发潘的罪行,反遭潘景王圭的暗算。

结果,潘却升官,邓却降职。对此,孙逢吉打抱不平,又上疏要求皇帝收回成命,并说:“优迁其官而罢言职,后来者且以言为戒。”

皇帝不予理睬,孙逢吉又上书弹劾潘景王圭“胁持台谏,蔑视朝纲”,终于使潘景王圭罢职。《宋史》载,孙逢吉任谏官七十天,给皇帝上书二十次,并且“词旨剀切,皆人所难言者”,充分表现了他的敢言和尽职。

孙逢吉既敢于直言急谏,又刚直不阿,蔑视权贵。《宋史·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丞相赵汝愚已被罢职,韩佗胄专执国柄。

一天,皇帝到重华宫,群臣行礼毕,都出宫门准备上马离去,忽然闻报韩佗胄来了。群臣又返回来,恭敬迎接。

孙逢吉则说“既出复入揖,臣子事君父之礼当如是耶?”于是不揖而去。朱熹和彭龟年因论韩佗胄专权,先后被降职,被罢逐。

孙逢吉对此急上书皇帝,说:“道德崇重,陛下所敬礼者无若朱熹;志节端亮,陛下所委信者无若彭龟年。熹既以论胄去,彭龟年复以论胄绌,臣恐贤者皆无固志。”

“陛下所用皆庸鄙之徒,何以立国?”如此诤诤谏言,直接批评了皇帝去君子、用小人的政策,从中足见孙逢吉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秉性。 孙逢吉的直言急谏,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得到了朝中正直同僚的赞叹与敬佩,但同时也“浸失上意”,得罪了权贵,为自己种下了祸害。

孙逢吉与大学士朱熹为同朝大臣,都要轮流在“经筵”上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一次,朱熹因在讲筵上与皇帝“持论切直”,便有小人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激起皇帝对朱熹的不满,结果朱熹被逐走。

一天,孙逢吉在讲筵上讲解《诗经·权舆》篇,其内容“刺秦康公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这个史实与罢逐朱熹一事相类。孙逢吉借此机会委婉劝谏皇帝,结果与皇帝发生了争论,使皇帝很不满意。

从此,孙逢吉逐渐失去了皇帝的器重与信任,由右正言改任国子监司业。孙逢吉通过在京的谏职生涯,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艰难。

更想到自己已失去皇帝信任,朝中又有韩佗胄专权,便不愿再任京官,请求外调改任湖南提刑。 孙逢吉的刚直不阿、蔑视权贵也为佞相韩佗胄所痛恨,以至遭到暗算,以“诬诋罪”降职知太平州。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一天,吏部官员 *** ,有吏密报“优人”王喜将担任阁职。孙逢吉听了就气愤地说,在皇帝面前“效朱侍讲(朱熹)进趋以儒为戏者,岂可令污阁职?”便即“抗疏力争”,同僚中就有人将此事密告韩佗胄,当时王喜担任阁职的任命实际还未出来,孙逢吉就落了个“诬诋”罪,而外放知太平州,又转任知赣州。

“孙氏三龙”中的另外两“龙”孙逢年、孙逢辰,官职虽不及孙逢吉,但“均以文名”,在事职之地做了许多有益百姓的事情,在地方管理方面颇有名声。 孙逢年,字振之。

绍兴三十三年(1162年)初次考中举人,乾道四年(1168年)再次考中举人,乾道七年(1171年)第三次考中举人,乾道八年中进士。经三次大比,孙逢年可谓学富五车了。

他最后考中进士的考卷“对策”,使主考官看了大为赞叹:“此王符潜夫论崔正论也。

2.求历史上的青年善于发现的例子,谢谢

鲁班发明钜:

且说有一年夏天,鲁班家乡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3年。但是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鲁班等工匠们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务。 这可急坏了鲁班,因为国王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误了工程进度,杀头是不可避免的。鲁班愁得连觉也睡不踏实。 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进度,鲁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选择好要砍的树木。这天,天色刚蒙蒙亮,鲁班便迎着晨曦,踏着夜露,提前出发了。 为了节省时间,鲁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横七竖八地长满了小树、杂草,行走非常不便。 鲁班只好搀着树木、拽着茅草往上爬。忽然,脚底一滑,身体便顺着山坡往下滚去,鲁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于没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无比。 滑到山脚,鲁班狼狈地爬了起来,伸开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鲜血淋漓。鲁班非常惊奇,为何一把茅草能够划破人的手掌。 鲁班顾不得疼痛,沿着滑下来的山坡,爬上去一看,这丛茅草与别的草没有两样。鲁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茅草的叶子很怪,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人手握紧它一拽,手掌就会被划破。鲁班又试着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一道血口。 鲁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处有一只大蝗虫,两枚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吃着草叶。鲁班把蝗虫捉住细看,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细齿。 鲁班从这两件事中得到启发,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吗? 鲁班忘记疼痛,转身下山,做起试验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 鲁班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这个故事虽说是传说,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3.我国历史上的少年名将

十二岁的使臣甘罗 战国时代,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

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永不叛秦。秦国也打算再派张唐前往燕国,做燕国的国相,企图与燕国联合夹攻赵国,扩大河间的土地。

因为张唐赴燕中途必须经过赵国,所以秦王又让张唐顺便访问赵国。最好能游说赵王把河间一带的城池割让给秦国,不动刀兵,避免劳师靡饷。

张唐受命以后,就拜访丞相吕不韦说,因自己进攻过赵国,怕报复。吕不韦很不高兴。

甘罗闻讯找到吕不韦,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张唐。吕不韦见他小小年纪很不以为然,最后还是同意甘罗前去劝说张唐。

甘罗让张唐与白起比战功,再让张唐比较范雎与吕不韦的权势,最后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赵被范雎逐出咸阳死于杜邮的故事,威胁张唐,使之如梦初醒答应下来,但他终因惧怕赵王报复而没去。吕不韦准备奏请秦王派别人去,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秦王见眼前的这个小孩儿这么有胆量,这么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

便任命做使臣。给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

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经过一番舌战,赵王对这个十二岁的孩子非常佩服。

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

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 *** 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

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为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孙叔敖是战国时的小英雄。 孙叔敖少年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苦度荒年。

十三岁的孙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丛中。遇见一条大蛇,长着两个脑袋。

此巨毒蛇比鹅蛋还粗,好几尺长。孙叔敖逃跑下山,他思忖:曾听乡里人传说人见双头蛇要被毒死。

可是,自己逃跑下山,也免不了一死。此双头毒蛇依然存在,乡里人再上山来,遇见此祸害岂不是也要死掉吗?逃跑回家也是死,反不如拼死一搏,为乡里人除此祸害。

孙叔敖砍了一根双杈树枝,迈步登上山来寻找双头蛇。那双头蛇听得脚步声,双头坚立恶视来人,张开大嘴形似吞食,探头猛扑过来。

孙叔敖跨步往上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举着双杈树枝引逗双头蛇大嘴,右手高举砍柴板斧,猛剁双头蛇。左腿离蛇太近被蛇尾紧紧缠住,疼痛难忍。

经过一场人与双头蛇的搏头,终于将双头蛇砍死在山坡上。孙叔敖挖了一个坑,将剁死的双头蛇深深的葬理了。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浪子回头的周处 西晋时期,大兴清谈之风。但周处比较正直肯干实事。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

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 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

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

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一次,周处知道了人们闷闷不乐的原故。

便跟人们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射死了老虎。

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杀死了蛟。 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又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

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

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

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

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到了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突围搬兵的荀灌 这是晋朝时的故事。 襄阳城被敌军包围了。

城里的粮食快吃完了,箭也快用光了。主将荀崧几次叫人突围出去请救兵,都被敌军堵了回来。

眼看城就要被攻破,荀崧焦急万分。 当时荀灌只十三岁,问道:“爸爸,您有啥难事,能告诉我吗?” 荀崧叹了口气,说你是女孩子,告诉你有什么用呢? 您不说我也知道,荀灌眨着聪明的眼睛,说:“为突围求救的事着急。

爸爸,您快写信,让我去送吧。” “你去”?荀崧摇摇头,“那怎。

4.历史上李清照和岳飞认识吗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应该说两人相差岁数多达十七岁,岳飞小。在那个早婚早育的年代,就是一辈人啊。小岳刚出生,老李已经春风几度,初识闺房之乐人伦的含义了。

所以说,只能是岳飞象一个小学生奋发进取,而李清照已经是学识满腹俨然很上档次的名宿了。即使互有耳闻,也只是略略知道而已。绝不会惺惺相惜的,那是隔辈的人啊。

不搭吧。真的,在一个很是混乱的年代,杰出人物辈出,但是,当时那个时代,彼此并不知晓。大浪淘沙,后世的积淀才会凸显人杰的丰功伟绩。

所以吾不知道楼主你,你也没有必要知道吾,吾们都是时代的俊杰,让后世人们去纪念吧。

5.我国历史上的少年名将都有谁

少年行——霍去病

(未满十八岁)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再三请战,卫青便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率领着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天可汗——李世民

(十七岁)

他自少年时便已是一代英雄,他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他十七岁便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他十九岁便开设文学馆,文采风流。他是真正使得唐朝武功辉煌、文华灿烂的那个人。由于他是中华帝王,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才是盛世唐朝的第一勇将、第一智囊、第一才子。

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存勖--乱世英雄,立马起沙陀

(十五岁)

公元 880年冬季,转战大半个中国的黄巢农民军踏着一条尸骨纵横血流成河的漫漫征途攻入唐都长安,就在公卿贵族们哀叹“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食齑”的时候,有人却在千里塞外为这天赐良机而弹冠相庆。这个人,就是乱世英雄李克用。

本姓朱邪氏的李克用是唐代沙陀族人,做为西突厥旁支的沙陀族从唐太宗时就开始效忠唐朝,世代守土拓边,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因为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而被赐名为李国昌。骁勇善战的李克用十五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一箭双雕的骑射功夫连鞑靼人都为之折服,在军中被誉为“飞虎子”。公元 876年,哗变的云州士卒杀死克扣军粮、用法严峻的云州防御使段文楚,拥立副将李克用为统帅。当乱兵被前来征讨的唐军击溃之后,李克用与他甘愿陪着儿子断送仕途的父亲李国昌一起率领残部北逃鞑靼避难。

一炷心香祭英魂——怀夏完淳

(十四岁)

夏完淳,这是一个极让人缅怀的少年爱国作家。夏完淳之于明末文坛的意义,不仅在于给日益衰落的文坛带来阳刚之气,更重要的是他能以身作则,用十七岁的青春热血谱写生命的华章。阅读夏完淳的诗文,总感觉那股英雄气,在字句中驰骋纵横,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血脉喷张。

夏完淳(1631—1647)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他生而早慧,七八岁即能赋诗,十一二岁“抵掌谈烽警及九边情形,娓娓可听”。夏完淳的早慧得益于他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贤母慈,重视教育。

明亡后,十四岁的夏完淳“揭竿报国,束发从军”,与他的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等参加了抗清活动。从此,这颗热血沸腾的心投入了国难家仇的艰难奋战中。

6.历史上年轻而有才华的人名及事集迹是什么

曹冲称象。

【典故】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古文

【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7.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青少年是飞黄腾达,然后再一无所有

爱新觉罗溥仪三岁即位为帝,六岁退位,12岁又即位,大封群臣,黎元洪为一等公,张勋等人为内阁议政大臣,还封了各部尚书,可惜11天后就退位;瞧瞧,12岁就当了两次皇帝了。16岁结婚,18岁被赶出家门(紫禁城),相继去了老爸家(载沣处),日本使馆,天津静园。此时,虽不算一无所有也够窘迫的。

然而,32岁时再次登基,不过这次是龙兴关外--满洲,成为满洲帝国皇帝。年号“康德”。。。为康熙和德宗光绪的合称。他在任期间,满洲国成为“亚洲第一经济大国”,兼任“满洲帝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满洲帝国”协和会名誉总裁。满洲国GDP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有木有!!!溥仪两次登上《时代》周刊,特别是该周刊有关“解决远东危机的四个人”的画像中。

悲催的是45年国破家亡,被苏联红军抓获成为战俘战犯,50年移交中国 *** ,59年特赦,度过了14年的囚犯生涯,大哭:“不等听完(指辽宁高院宣读的最高院的特赦书),我已痛哭失声。祖国,我的祖国阿,你把我造就成了人!…”

64年被选为政协委员。。。自称一辈子当了四次皇帝,你说说还有谁能有他大起大落~~




历史上的青年俊杰
1.历史上一门三俊杰指的是哪个姓氏 孙。 一门俊杰“孙氏三龙” 遂川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宋代吏部侍郎孙逢吉和他的两个弟弟孙逢年、孙逢辰就是杰出代表之一,他们均进士及第,以政绩、学识闻名于世,时称“孙氏三龙”。 孙逢吉(公元1135-1199年),字从之。吉州龙泉北乡(今遂川县大汾镇寨溪)人。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

中华俊杰榜有哪些人物
有向南林、尼玛拉木、宋征宇、赵海清、刘春红、张泉灵、胡果、王洪军、金晶、谭晶等。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中华俊杰榜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有向南林、尼玛拉木、宋征宇、赵海清、刘春红、张泉灵、胡果、王洪军、金晶、谭晶等。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

青史俊杰榜是什么奖
青史俊杰榜是华语青年电影创投大会“青松计划”荣誉榜单的一部分。青史俊杰榜是“青松计划”荣誉榜单中的一项奖项,旨在评选和培养电影行业的新力量,为行业注入活力。该榜单以“青春榜样”为核心,致力于发现和表彰在电影创作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电影人。青史俊杰榜包括多个荣誉奖项,如年度电影项目...

陆逊早年做了何事?能让孙权把孙策之女许配给他?
陆逊是三国历史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他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是为数不多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建树的全才。陆逊是这样的优秀,孙权也对陆逊器重有加,不过,真正让孙权决定把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还是陆逊说了这么一句话,孙权发现陆逊不但有才,而且人品也很好。孙权就决定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自己的亲...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的意思是什么
时光就像大浪里的沙子,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都是青年才俊。“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的意思是时光匆匆而过就像大浪里面的沙子,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众的人才。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公正,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牛俊杰(才华横溢的青年)
牛俊杰,这个名字在年轻人中间已经如雷贯耳。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社交圈中,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和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牛俊杰的一些才华,以及他是如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一、牛俊杰的学业成就 牛俊杰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他在学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周瑜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他得的是什么病呢?
两个青年俊杰,都英年早逝,两个人的死和三国两位名士有关。这两位名士分别是郭嘉,诸葛亮。孙平定江东时,杀死了许贡,许贡家客发誓报仇。孙围猎时,不幸中了箭伤,箭头有毒,经包扎后,需静养且不能生气。孙受伤被郭嘉知道,郭嘉深知孙是曹劲敌,利用这个机会除掉。孙性如烈火,郭嘉写封信给孙策。

林俊杰资料
林俊杰(JJ Lin),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新加坡,华语流行乐男歌手、词曲创作者、音乐制作人。2003年发行首张创作专辑《乐行者》。2004年凭专辑《第二天堂》中的歌曲《江南》获得广泛关注。2014年以专辑《因你而在》夺得第2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奖。2016年以专辑《和自己对话》获得第27届台湾金...

古代青年才俊的雅称
鸿儒,俊杰,翘楚。1、鸿儒:指那些学富五车、通贯古今的人,这些人被视为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的人。2、俊杰:指那些才华出众、能力超群的人,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卓越的成就。3、翘楚:指出类拔萃、卓尔不凡的人,这些人具有杰出的才能和品质,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JJ林俊杰的资料
(作词:林怡凤+许环良 作曲:林俊杰) 13CRIES IN A DISTANCE (作词:林俊杰 作曲:林俊杰) 14爱与希望(林俊杰\/重庆市青少年宫银杏童声合唱团)(作词:王雅君 作曲:林俊杰) 15小酒窝粤语版(新加坡预购版)(作词:王雅君 作曲:林俊杰) 《表达爱EP》浪漫的情人节如约而至,如一脉春水悄悄滋润着大地上的每一棵爱情树,...

唐山市17666009475: 形容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
凭背溶菌: 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

唐山市17666009475: 豆饼王道 - “王道”是什么意思啊?
凭背溶菌: 王道常和BL连用,但不是BL的意思. 它的意思是,某个配对最被人认可,喜欢的人最多,或者你最喜欢某个配对,就可以称这个配对为王道. 举个例子:在《灌篮高手》中,喜欢花流(花道*流川),流花(流川*花道),仙流(仙道*流川)的人最多,我们就称这三种配对为王道.而我自己只喜欢流花,所以我就是流花王道. 又比如,在《网球王子》中,冢不二(手冢*不二)是主流,喜欢的人最多,所以冢不二就是王道,但我只能接受不二观(不二*观月),所以本人的王道就是不二观. 另,最不能接受的配对叫做地雷,比如我最讨厌的就是仙流和冢不二,所以这两个配对就是我的地雷,看到了要绕着走.

唐山市17666009475: 帮我写一篇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题的600字作文谈风流人物的作文 -
凭背溶菌:[答案]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1、壮哉,猛士!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

唐山市17666009475: 历史人物小传,急用 -
凭背溶菌: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

唐山市17666009475: 林俊杰的成功之路? -
凭背溶菌: [编辑本段]【成名历史】新加坡新人林俊杰2003年4月在台湾首发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乐行者》,半年来,全亚洲销量已突破70万张,仅在内地销量就达到了40多万张的好成绩,绝对称得上2003年度亚洲唱片市场的销量小天王.是近年来新...

唐山市17666009475: 诸葛亮从师中水镜先生“日后必成俊杰”,是因为他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
凭背溶菌: 首先是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活学活用其次长的帅人品好人缘好有一定的圈子,最重要的是碰上识货的了

唐山市17666009475: 为什么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
凭背溶菌: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

唐山市17666009475: 谁知道JJ的成名史? -
凭背溶菌: 新加坡新人林俊杰2003年4月在台湾首发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乐行者》,半年来,全亚洲销量已突破70万张,仅在内地销量就达到了40多万张的好成绩,绝对称得上2003年度亚洲唱片市场的销量小天王.是近年来新人发片取得开门红的又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