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散文

作者&投稿:子车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月二,龙抬头散文 篇1

  我以前工作的乡镇叫白埠乡。也是我的家乡。2000年撤乡建镇,叫白龙埠镇。白埠乡驻地白埠村,原来叫白龙埠村。地铭牌背面有记载,唐朝,有武水经过,两岸沙滩蜿蜒数里,形象白龙,故名白龙埠。意为白龙落地的地方。陈姓为大户。

  白埠街有二月二逢古会的习俗。白埠街为夜猫子集,就是每天早晨四五点开集,到天亮时罢集。全年古会只有二月二这一天。

  “二月二龙抬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还有炒黄豆的。

  我对吃炒黄豆应该是记忆深刻的。在我三四岁时,本家四姑拿着炒好的豆子来引诱我,让我说一句“嗑嗑嗑豆吃”就给一粒豆子吃。我好吃的天性此时显露出来,终于练成了口吃。听母亲讲,我下午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晚上回来就不行了。为此母亲出了不少狠招,在我不注意的时候用刷子疙瘩猛砸我的后脑勺。父亲倒是温和一点(虽然他有时候打我能把竹杆打断三截),给我买了天台县的生产的口吃矫正仪。我整天戴着耳机听里面啪啪地响,平静了心情,却也没有改正过来。上学了,基本上不敢跟大人说话。十三岁时长到了一米七。邻居的亲戚在另一村,经常说这孩子都二十七八了,见了人也不理人。实际上我倒是想与人打招呼。骑自行车,见到人了,下车,很有礼貌。只是还没说不出话来,人家就过去了。

  上了大学想开了一点,结婚以后更不在意了。工作以后,领导给我总结“三不”:唱歌不结巴,做报告不比结巴,见到美女不结巴。

  实际上,口吃是一种习惯。就像抽烟一样,形成以后,难以改正。

  记得我说过一句名言:所谓喜欢,就是一种习惯。只是这个口吃我确实不怎么喜欢。

  2000年白埠撤乡建镇时,与议堂镇同时批下来。议堂是3月18日举行典礼,白埠定在3月28日。当时我无意中看到那天是阴历的二十三。俗语说“初一、十五、二十三”是鬼节,万事不宜。我给当时的镇长汇报,他说已经定过了,来不及改了。白埠乡为建镇典礼可谓煞费苦心。在大门两旁请文化馆的同志制作了一白一黄两条龙,寓意“白龙抬头,飞黄腾达”;印制了带有银杏叶子的银元作为嘉宾礼品,体现白埠特色。当时的老板说,即使白埠乡撤了,也算是个纪念。谁料一语成谶。典礼过后八天,白龙埠镇被撤销并入官湖镇。过后有人说典礼的日子不好,328,散了吧。

  白埠乡当时正是要腾飞之时。从1996年开始发展的板材业初见规模,板材深加工企业得到飞速发展。夹河木业、天福木业每一厂子一年税收就达到五百万元。请上海的设计专家对镇区进行重新规划,当年拟建大楼四座。所以我常说撤镇损失最大的是白埠的一个工头,这四座楼一千万的工程就这么没了。外面传说白埠撤镇时账户上还有二百五六十万元。这个钱是有的,只是其中有一百多万元是学校的钱,镇有资金只有七十多万。那个年代,公务员及教师工资还由镇级负担,能发起工资的镇极少,能有余款的就更少了。

  白埠一撤,镇区建设就停止了。好在前一任官湖镇的书记在白埠撤镇时任副书记,对白埠还有感情。在镇区建了一个白龙埠广场。环境稍有改善。

  白埠的.二月二古会仍然在。昨天路过时看到已经有商家在出摊了。以前的古会上民间的小玩意很多。小推车,用一根剌条子穿上,小孩子推时会啪啪作响。还有小喇叭、小竹笛、泥人。现在的路两边,很长的大红棚子里一排排整齐的架子,架子上摆放的都是工厂里做的毛绒玩具。

  二月二龙抬头在”惊蛰“前后,意味着万物复苏,天气转暖,雷声出现,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二月二,龙抬头散文 篇2

  穿越南沙窝,临近黄渠桥,隐隐听见喧天的锣鼓一浪高过一浪,临平公路上各式车辆一辆接着一辆。看,那些电动三轮车车厢里放着凳子,坐着抱着孩子的媳妇,还有一个老人,他们满脸的幸福,走,到蓼泉看二月二,龙抬头去,镇文化站在黄渠边或黑河南岸的龙王庙参加一年一度的祭祀龙神的活动,之后美美的看一出秦腔,过个今年年的最后一把瘾,然后惊蛰一过,一年繁忙的农事活动从此拉开序幕。

  催人的锣鼓点子从云雾里落下来,从黑河边的树林间飘过来,从炊烟袅袅的村庄里挤出来,催得四邻八乡的乡情们走出家门,开上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农用柳州五菱、电动三轮摩托车奔跑在乡村公路上。属近的村民也不甘示弱,拖儿带女,拿着马扎早早来到镇文化广场占好地方,等着好戏在台上上演。

  飞跃翻滚的巨龙随着激越的节奏,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犹如蛟龙入海,一对比一对精彩,一对比一对生灵活现。二月二,蓼泉演绎着飞龙上天,蛟龙入海,黄龙腾空,火龙出彩的民间民俗大戏,场子里人头攒动,啧啧称奇。场子外集市红红火火,买油糕的,买麻辣烫的,卖菜的、卖针头线脑儿的,还有几个扛着冰糖葫芦的把原本就不怎么宽敞的街道挤得人挨人,脸对脸。东起黄渠桥,西到寨子村公路两边停满了从外地赶来看舞龙看大戏购物的车辆,整个蓼泉成了欢乐的海洋。

  从东边向西走的湾子村舞龙队,巨龙腾飞,龙头高高昂起,龙身龙尾穿越摆动,引得过路的人们不断停下脚步驻足观看。西边向东的双泉村舞龙队也不甘示弱,表演着巨龙抬头昂扬向上,一个接一个精彩的动作,点燃了乡村的狂欢。二月二,蓼泉大地满满的上演着龙抬头这出民间民俗的欢腾盛宴。一个接一个龙队走进镇文化广场。舞龙表演就拉开了序幕。锣鼓在不同方向打起闹头,紧锣密鼓的节奏像是惊醒了沉睡的土地,惊醒了黑河,也惊醒了云天,整个表演场上开始沸腾。这是一个能让时间静止的晴朗的天气,广场上黄龙、青龙数种颜色的龙像从天而降、破土而出,跃跃欲试腾空而飞的巨龙在表演者手里已经不是一个道具,是一个个属与鲜活生命的冲天跃动。

  突然鞭炮齐响,锣鼓齐鸣,焰火飞天,表演正式开始。一声响彻大地的“劈啪”声从鞭炮里冲出,两条巨龙从锣鼓声里腾空而起,长长的龙身随着龙头摇摆、弯曲和起伏高昂,顿时,这里成了大海,成了高天,成了浩阔的龙的海洋!高昂的龙头牵引着龙身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人海中绕场一周,围出一块属于龙的地盘,一对狮子从人群里轻巧地跳出,跟着一个绸扎的红色彩球舞起“朝天笑”和“滚雪球”。站在我身后的蓼泉人说,狮子是镇邪的吉祥宝物,蓼泉的二月二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几乎年年举办。这是当地农民自娱自乐的演出,他们的动作整齐而优雅,在两个大鼓的雷动下,他们把手里高擎的巨龙或卷或舒,或收或展,或相互绞绕,或围场转圈,凭着他们矫健的身体和心灵手巧,玩得风生水起。

  我小的时候,跟着父亲看过蓼泉的祭祀龙神活动。在黑河畔的龙王庙,九条各种颜色的巨龙齐聚在黑河边,渠主(也称渠长),把用水果、蒸馍馍做成的供养用一块薄薄的木板放到河水里,把搀杂着彩色纸沫的五谷杂粮一把一把撒到河水里,口中念念有词,祈求风调雨顺。一阵阵鞭炮声中,九条巨龙在河畔进行表演,河边搭起的戏台上,秦腔《下河东》、《五女拜寿》等脍炙人口的传统戏剧登台上演,接连三天三晚上的大戏,把年的尾声装进融化的田园。二月二,蓼泉龙抬头,蓼泉人保持几百年不间断的这种热闹民俗实属不易。蓼泉的老人们说,从元代刘恩奉旨开了这条黄渠开始,每逢二月二,这里就把祭祀龙神,舞龙唱大戏最为一年一度的民间民俗大聚会,大联欢保存和延续下来。把祈求风调雨顺,作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牢牢地记在心中,代代相传。

  刘爱国,甘肃临泽人。著有散文集《昭武寻梦》、《家园》;故事集《临泽民间传说故事》;诗歌集《古今诗词咏临泽》;文史作品集《临泽史话》。先后在《文艺报》、《中国作家》、《散文》、《飞天》、《绿洲》、《新一代》、《延河》等刊物发表作品600多篇,作品多次入选《小说选刊》、《选文选刊》多篇作品入选各种年选文集,并先后荣获国家和省市50余种奖项,小戏、小品多次参见甘肃剧目调演,多次获等级奖。现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二月二,龙抬头散文 篇3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吉祥日子。关于二月二,人们传承着一个习俗,是值得陈述的:即男子汉们大多在今天这个吉祥的日子里进行理发,以图吉利,借喻自己乃是真龙天子,在良辰吉时昂首挺立。所以,在这种习俗影响下今天各地的理发馆生意都特别火爆,几乎挤破门。而那些从理发馆出来的人个个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而理发馆门外排着条条长龙,等待的人是那样迫不及待……

  关于二月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流传久远,并且约束着人们的思想,成了传统习俗,那就是:正月剃头,死舅舅。其实,人们把真正本意搞错了,是正月剃头思念舅舅的,结果把一个字“思”与“死”搞混了,引起了异议。在过去,不管人丁兴旺的名门望族,还是普通人家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为了家庭和睦,大多数人是不会在正月里理发的,一直要坚持到二月二这一天才理发。

  虽然,今天社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时代,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转变,有的传统思想失去市场,迷信,唯心的东西渐渐远去,……年轻人对这些习俗已经不在意,用今天的时髦词句表示,即“任性”,想什么时候理发,就什么时候理,根本不受习俗约束的。可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则是遵循传统习俗,并且喋喋不休的向孩子们灌输着这传统文化思想。

  在北方民间还有一个习俗,既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把年前准备冬季肉食屠宰的牛、羊、猪的头蹄,认真地加工干净准备好,专门在二月二这天进行烹调,制作成香味四溢的美食,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美美地享有一番,对二月二“龙抬头”这个喜庆的日子表示庆贺。

  春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迄今仍然传承着光荣传统,年年岁岁的继续着,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形式上略有变化而已。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一样精精神神地过大年。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无处不在地展露着文化色彩,如喝酒的有酒文化;喝茶的有茶文化;就是这剃头还有这么多的讲究,还有那么多的故事情节,而且约定成俗,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加以渲染,赋予了喜剧性的色彩,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的魅力无限。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蕴含着华夏儿女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时值,春风四溢,万象更新的大好时光,我们要以龙马精神,奋力向上,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十三亿炎黄子孙昂首阔步向前,向世界的高峰攀登,展示龙的风采,翱翔在宇宙空间……




双全村记散文
扫金人为纪念这件事,称“二月二龙抬头,早起点灯不挖沟”——这一天人人早起,点亮门灯,自己给自己放一天假,不动刀不动锄头。 沿着青龙沟,蜿蜒行进,愈上愈开阔,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块芍药,足有百亩,想当初,红勺遍野,芍花争奇斗艳,可惜此时花期已过,只留下一片翠绿。 举头仰视,民居散落在山野,石板屋凸显出山居...

有贾平凹、周国平、张抗抗散文全文吗?急急急
一年十二个月,正月元宵日,二月龙抬头,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日过端午,六月六日晒丝绸,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日,再是那 腊月五豆,腊八,二十三……月月有节,三月一会,那戏必是上演的。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集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这...

杀猪过年的散文随笔
上个月就有网友说杀猪过年了,杀年猪可是东北老百姓一个不成规定的习俗。前几天走在路上就遇到附近...奶奶把杀猪的日子定下来,然后把家里重要的亲属礼让到,而远在几十里外山沟里住的二姑奶奶总是被先行...留到过年时吃,而猪头还要留到二月初二日,龙抬头时才吃的。 杀猪菜的酸菜汤是煮肉的老汤,这汤好不...

关于民族风俗的散文?
这个地方流传着较传统的民俗习惯有:拜年、接春酒、包压岁钱、吃年夜饭、守岁,闹花灯、办观音会;二月二龙抬头请菩萨,清明冬至祭祖,谷雨观花,三月三踏青;端午节划龙船、吃粽子、饮雄黄酒、插艾叶,佩香包;中秋节杀鸭子、吃月饼、赏菊饮酒、吃螃蟹;过年时做糖果、杀年猪、做豆腐、贴春联等民间活动...

秋到山乡看五库散文
斑驳疮痍的老戏楼,风雨飘摇,孤单的坐在那里,见与不见,都很不重要,任凭过往的行人驻足眺望,一直穿越到历史的月落黄昏。据说这儿,是五库当年春节最繁华的地方。每年春节唱大戏,一直要唱到“二月二龙抬头”,方才休戏。然后各自忙着上地干农活,生活节奏转入另一个频道。但是,更期待去“斩山崖”...

散文:我饥饿的童年
我的母亲,出身寒门,娇小玲珑,貌美如花,但家里贫寒,无钱打扮,但穿着干净整洁,她在祖国三年困难时期的最后一年里不幸怀上了我,并在1962年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戌时诞生了我,我很小不足六斤,许久不动不哭,父亲以为又是一个死婴,正准备扔进尿桶时,我擅动了一下,我命不该绝啊,父亲这才为我剪掉脐带,清洗包裹...

淮上古镇往流集的散文
二月二龙抬头,文昌宫逢会,街上逢会,宫内搭台唱戏,各方学子叩拜圣人,祈保金科高中。 三月二十八日,往流集和本镇另一大集大寺集同时逢会,会期十天,此会为主题商会,商家齐出资,届时唱戏、玩灯、玩龙、踩高跷各类文艺活动齐上场,沿淮方圆几百里物质在此大集散,热闹空前。 四月初八,倒座观音庙逢会,街上集散交流物...

春分时节散文
如指数来,今天是阴历2月29啦,农历二月,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一个春雨淅沥的日子里去洗澡,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其实,又何尝不是借机出去迎接那梦想中春雨的到来呢?于是不顾妻子的呵斥,竟自出门,走进那浓浓的雨意里,走进一个渴盼了许久的清凉世界…… 洗完澡刚想出门,那服务生很热情地说,“哥,外面下雨了...

如何解读这幅对联?对联高手请进。
”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

撩豆的意思词语解释
据查证,二月二的来历和吃料豆的习俗,确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但我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之外,所关注和思考的,却是农家人在这个风俗的本身,所遗留下来的的美好希冀的痕迹。在童年的记忆里,二月二这一天,左邻右舍,都是依照旧俗竞相张罗忙活的。母亲在这方面更是积极和虔诚。一到正月底...

射阳县13962063762: 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 600字 -
颛凯桂克:[答案] 在我们富饶的清徐县城里,有一个在万物复苏之际,东方苍龙初露头角的日子,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这是为什么呢? 二月初正处在...

射阳县13962063762: 2月2龙抬头作文400字 -
颛凯桂克: 农历二月二,古代称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因此时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称“龙抬头”.龙一抬头就要云兴雨作,预...

射阳县13962063762: 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300字 -
颛凯桂克: 相传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叫做“龙头节”,是我国农村传统节日一.古时候,人们认为龙冬天在地下睡眠,从春分到秋分,在天上行云步雨.农历的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后,冬天里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民间纪念这一天...

射阳县13962063762: 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 -
颛凯桂克: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

射阳县13962063762: 二月二的作文(355字)(3短) -
颛凯桂克: 范文: 二月二这天,是我国传统节日“龙抬头”.在这一天有很多风俗习惯. 今儿兴吃豆子,我却没买豆子,是因为去年买了一包炒豆,一条大狗便闻着味儿追我,我向后一看,天啊,不知是它鼻子太灵,还是我今儿碰点儿上了,为啥这条狗...

射阳县13962063762: 2月2日传统节日作文400字 -
颛凯桂克: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射阳县13962063762: 难忘的二月二作文800字 -
颛凯桂克: 人们说一个人的成长是在新年,但我真正的成长是在二月二,不是因为我遇到了难事,而是父亲的一段话改变了我,它像一把重锤打破我昏昏噩噩的生活,让我感到这是我十四年里第一次成长. 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期中考试我考得不错,在于别人...

射阳县13962063762: 传统节日二月二作文怎么写 450字以上 -
颛凯桂克: 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爸爸告诉我:“天上主管风雨的龙在睡了一个大觉后,会在这一天醒来,而人们会在这一天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果然这连续好几天都是细雨绵绵的. 傍晚我们一家就赶去云溪村看龙...

射阳县13962063762: 龙抬头的作文感受(以前和现在的不同) -
颛凯桂克: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每年的春节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仓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在惊蛰...

射阳县13962063762: 民间故事就行 -
颛凯桂克: 中国民间叙事散文作品.民间故事可分5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①幻想故事(或叫民间童话)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的情节、事物和部分人物有超自然的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