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明知诛杀晁错,七国不会因此罢兵,为和还要将其腰斩

作者&投稿:臾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历史上皇帝杀大臣的例子不少见,即便是有功之臣,也有可能因为惹君王不快,致使家族就此消亡,故而人们说伴君如伴虎,西汉时期曾发生过皇帝杀臣子的情况,说起来不少人也熟知,便是汉景帝诛杀晁错,晁错是汉景帝身边的心腹,不说功劳也应该有苦劳,他之所以被杀,是因为晁错间接导致七国之乱,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当年刘邦打天下时,为了笼络人心,把一部分国土分封给有功之臣,刘邦正式称帝以后,却容不下异姓王,刘邦的晚年大部分在清算异姓王,可封地没人镇守,自然也不行,秦国正是因为战乱开始时,没有诸侯来勤王,因此才那么快灭亡。

刘邦总结了秦国的失败经验,杀尽国内的异姓王以后,把封地封给自己的兄弟子孙,并立下白马之约,今后刘汉天下不可出异姓王,否则天下诸侯共同讨伐,刘姓诸侯王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对西汉初期政局稳定做出很大贡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几个皇帝励精图治,国内经济已经恢复元气,但问题就来了,国内富裕的地方全部被诸侯们占了,宛若土皇帝一般,而中央政府却穷得叮当响,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王与皇室的关系已经疏远,同时在封地又不安分,极容易给江山带来不稳定。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晁错上书皇帝削藩,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此建议提出以后,诸侯王们很快得知消息,于是群情激奋,率领大军要清君侧,然后晁错被拉出去杀死。其实众人也知晓,杀一个晁错,并不会让七个诸侯王善罢甘休,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还要做无用功?

首先事故发生以后,得找个承担责任的,削藩一事本就是汉景帝不占理,削藩出现了事故,自然肯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可转过头来看,诸侯王们全是刘氏子弟,即便率军兵临城下,与汉景帝的血缘疏远,可还是刘家人,并且他们的封地,都是天子所封,这些人的先祖在国家建立之初立下汗马功劳,虽说如今诸侯们不安分,可也没有到废除封国的地步,故而削藩汉景帝走的是阴谋。反观晁错,只不过是外姓臣子,用一个外人的死,来平息七国之乱,显然是十分划算的,史书上记载,说晁错的死跟袁盎有关,汉景帝轻信谗言把忠臣处死,可再换个角度看,晁错的死其实是汉景帝弃车保帅之举,为遏制七国之乱延续,此举与他下令给周亚夫等人武力平叛相辅相成,汉景帝会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让人奇怪,后来周亚夫的死,也验证了这一点,伴君如伴虎。

当时晁错的削藩政策一出,只有皇帝一人支持,其他人皆不附和,可晁错的建议,还是被汉景帝所认可,若他不点头,七国之乱也不会发生,虽然诸侯们把责任全推给晁错,但削藩本身就是汉景帝本人的意思。其次汉景帝也知道诛杀晁错不能解决问题,七国之乱中,吴国是最积极的一个,当年刘启尚未登基,还是东宫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入京与刘启作伴,哪知刘贤对太子刘启不敬,刘启又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于是失手将刘贤打死,儿子死了,刘濞自然很生气,自此以后,便一直在预谋改朝换代,七国之乱里面,吴王刘濞是造反的主力军,只要他还活着,叛乱是不可能结束的。也就是说,只要刘濞还活着就有造反的可能,削藩政策只不过是推波助澜一把,对于刘濞来说,此举已经是大逆不道,若是停止造反,汉景帝虽暂时赦免他,可难免不会秋后算账,从此他要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开弓没有回头箭,说的就是吴王刘濞此次面临的情况。

汉景帝这一招十分高明,杀一个晁错化被动为主动,原本刘濞等诸侯出师有名,皇帝在诸侯未犯事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要削藩,本就不是皇帝占理,于是他们清君侧率军出征,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诸侯王都是被逼无奈才行清君侧。但是汉景帝做出最完美应对方式,就是把“始作俑者”晁错杀了,那么既然奸臣已死,诸侯们应当撤兵才对,可他们没有,就证明了诸侯们要举兵谋反,汉景帝从施罪者变成一个被加害人,这就是他知道杀晁错解决不了问题,仍然还坚持的原因,借此次七国之乱,好好整治国内的诸侯们。虽说汉景帝背负一些昏庸的骂名,可对于一位皇帝来说,如何维持江山稳定,才是他最需要关系的问题。

汉景帝是个被低估的帝王,他有雄心壮志,要想完成千秋大业,少不了流血牺牲,晁错对于他而言,只是改变乱象的一颗棋子,无论是什么原因,汉景帝都不会停止削藩,正是他清楚的知道,强大的诸侯对国家威胁有多么大,曾经周天子分封诸侯,到最后是剩下空壳,周朝的开端轰轰烈烈,到灭亡时却溅不起水花。停止削藩,国家则会陷入四分五裂,各自为王的状态,并且削藩这个举动,也不是汉景帝专属,高祖刘邦曾经就做过了,只不过没有实现完全削藩,从刘邦到汉景帝刘启,削藩是一步步走下去,到了汉景帝这一代自然无法停止。再者汉景帝的中央军,并非打不过刘濞的地方军,从表面上来看,虽是七国之乱,但其实除了吴王刘濞,其他人不过是凑数的乌合之众,想仗着人多势众压迫皇帝撤回削藩的命令。当年刘邦面对那么多异姓王从不胆怯,同时徐徐图之消灭,到了汉景帝这代皇帝,中央政权无比强大,地方政权很难撼动。所以道理也就一个,汉景帝是想把刘濞往绝路上逼,结果汉景帝也想到了,晁错被杀后,七国之乱仍旧进行,于是他派周亚夫率领大军讨伐,很快就平息了七国之乱,从这点来看,晁错不是汉景帝在示弱,而是向刘濞示威。

最后一点,汉景帝诛杀晁错,也是为了稳定朝廷内部的心,削藩行为确实不占理,满朝文武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理解汉景帝想削藩的心,以至于很多大臣内心认定,清君侧是正义行为,错认为致使天下大乱的人定然是晁错,没有他在背后出主意,诸侯们又怎么会起兵?内部思想不统一,在战乱时期就容易出现问题。汉景帝也不可能一个个去讲道理,大臣们团结一心,才能助他治理天下,所以为了平息众人之怒,晁错再一次当背锅者。

个人认为,晁错可以算得上改革的先行者,他人虽然死了,可是削藩成功了,战乱很快被批昂西,除了楚国以外,其余参与叛乱的六个封国,全部被废除,汉景帝的计划得到完全胜利,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更重要的是,震慑了那么诸侯们的野心,有七国之乱当前车之鉴,诸侯们也就只能乖乖接受削藩的安排。晁错一个人的死,换来的却是一个阶段的胜利,有那么多利益,汉景帝又如何会让他活着。晁错的死,大概便是人们常说的,死重于泰山。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呢...
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七国之乱之清君侧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诸王对削藩不满,要抢景帝的江山。这一点,景帝比谁都透彻。而他杀晁错,也并不仅仅是为巴结、讨好七国,他杀自己的老师,用意深远!史书里记载:在袁盎建议汉景帝诛杀晁错后,汉...

汉景帝明知诛杀晁错也不能使七国停止造反,为何还将其腰斩?
为了加强自己手里面的权力,汉景帝也会选择削藩。只是他没想到这七个诸侯王的反扑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直接二话不说就带兵往他这儿来。而他们给出的理由也很正当---诛杀“奸臣”晁错,明眼人都知道晁错是一心为汉景帝好,不过这不重要,只要七个诸侯王找到借口起兵就可以。面对七王给出...

汉景帝明知即使诛杀晁错,七国仍会叛乱,但为何他还要诛杀晁错?
第五,晁错之死,死于景帝取舍,死于景帝是个明君。汉景帝当然不是一个昏君,但正因为他不是一个昏君,所以晁错才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君王眼里没有大臣,只有棋子。他考虑的不仅仅是吴楚联军能不能罢兵的问题,他还要看没有造反的诸侯的反应,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住这些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大臣团结...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_百 ...
殊不知,这杀晁错只是个借口而已。事后心中万悔已无意,幸得这次的晁错腰斩让自己看见了哪些不足,最终放下自己的“自以为是”,遵从遗言,由周大夫调兵遣将,大破藩军,自此七国之乱由汉景帝终结。所以,要说诛杀晁错,汉景帝是错,但也是对的,不犯一次错,嫣有二次对,始也晁错,终也晁错。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_百 ...
之所以景帝会这么做,一来晁错在朝堂上树敌太多,二来“七国”势力太大,他也需要稳定军心。所以,在十几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的联名上书后,晁错被腰斩,晁错满门也尽皆被诛。可以说,“诛晁错”是景帝的一个无奈之举,也是景帝的一招“妙棋”,杀掉了晁错,至少满朝文武的心还都是...

汉景帝知道杀了晁错,不能阻止七国之乱,为什么还要杀他?
你要清君侧,你要杀晁错,现在我已经自己动手杀了晁错,那么你们在进攻是几个意思呀?肯定就是造反呀,虽然当时天下的大人物都是知道吴王等人的目的就是造反,但百姓不知道呀。现在让百姓看清楚他们的真面目,别的不说,道义,舆论都是站在了汉景帝这一方的。汉景帝自然是知道将晁错杀了吴王等然就会真...

汉景帝明知杀了晁错,反叛七国也不会退兵,为何还将其骗杀呢?
不久后,汉景帝做出决定,那便是诛杀晁错,可能汉景帝也觉得这样做实在不地道,并且是师出无名,所以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于是晁错特意穿着朝服前往,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停下车,向晁错宣读诏书,将身穿朝服的晁错腰斩,史书记载“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可以说晁错...

汉初七国之乱时,汉景帝明知道杀了老师晁错也无济于事,为什么还要杀他...
晁错因为提倡削弱诸侯国的力量,而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弹劾。汉景帝知道杀了老师晁错也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但是杀了晁错能够暂时缓解中央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即使最后爆发了战争,汉朝中央政府也有更多的时间来为战争做准备。开始的时候吴王刘濞 反抗情绪是最高的,其他的诸侯国都在观望,看看汉景帝下一步打算...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_百 ...
汉景帝就交给大臣去讨论,因为汉景帝很信晃错,所以大家也都不敢反对,只有窦婴反对。削藩策一出,诸侯王都十分的讨厌晁错,而晁错的父亲,也认为这样做不好,就劝晁错,但是没用,所以自尽了。吴楚七王之乱,清君侧,诛晁错吴楚七王之乱里,其中带头的就是这个吴王刘濞,这个吴王是刘邦的侄子,他的...

明知杀晁错也无法阻止叛乱,汉景帝为何还要将晁错腰斩于市?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在明知杀晁错也无法阻止叛乱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牺牲掉晁错呢?其实有着重要的政治目的。当时叛军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许多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以为朝廷里真的出了小人,君王被奸人所挟持,急等着各路诸侯进京勤王,因此他们自然积极支持诸侯王的“义举”。然而在汉景帝杀掉...

湘桥区15360425673: 针对"七国之乱",汉景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
殷勤昏枸椽: 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亚夫(绛侯周勃的次子)为太尉,率36位将军迎击吴楚叛军,派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率兵解齐之围,并命窦婴(窦太后堂兄之子)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 景帝内心却摇摆不定,景帝听信了刘濞之臣袁盎的蛊惑腰斩晁错于东市,并诛其九族.景帝虽诛晁错,然七国仍不罢兵.景帝后悔莫及,武力平叛之心才坚决.周亚夫率汉军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

湘桥区15360425673: 为什么说汉景帝杀了晁错,就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 -
殷勤昏枸椽: 晁错谏言的目的,就是想让汉景帝收回各地诸侯王的一些权力,以便加强中央集权.七国本来就有谋反之意,所以就借晁错谏言为借口,起兵谋反.但是,当汉景帝杀了晁错后,也阻挡不了七国之乱的发生了.

湘桥区15360425673: 汉景帝杀了晁错是对是错?高人详解. -
殷勤昏枸椽: 皇帝想啥谁就杀谁,当时也是没办法,以为杀了他就可以让对方退兵,结果没达到效果.按理说应该是错了!

湘桥区15360425673: 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
殷勤昏枸椽: 晁错出任御史大夫之后,上《削藩策》给汉景帝,提出:“早削,诸侯也反;晚削,诸侯也反,还不如早削.”汉景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景帝三年(前154年)冬天,楚王因为在薄太后丧服期间淫乱,封地被削减;胶西王则因为卖官事件被削地...

湘桥区15360425673: 如何看待汉景帝时期晁错的死? -
殷勤昏枸椽: 我觉得晁错死的极度冤枉.他忠心为汉景帝出谋献策,却被判腰斩.(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并且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

湘桥区15360425673: 汉景帝诛晁错为什么解决不了诸侯势力扩大的问题? -
殷勤昏枸椽: 汉景帝诛晁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晁错的政治主张就是削藩,吴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反.诸侯势力扩大是刘邦埋下的祸根,诸侯王手里有权有钱,自然不满中央的统治了

湘桥区15360425673: 为什么汉景帝要杀晁错?
殷勤昏枸椽: 晁错,颍川人,为人刚直而又严峻苛刻,他博才多学,善于分析.景帝即位后,其受宠程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九卿.景帝即位的第二年,便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 当初,汉高...

湘桥区15360425673: 汉景帝为何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诛杀晁错?汉景帝在位初期,爆发了七国之乱,叛军将叛乱的理由归结为“诛晁错,清君侧”,主张削藩的晁错成了政治牺... -
殷勤昏枸椽:[答案] 汉景帝杀他理亏,且朝廷意见并不一致,如果不是突然袭击,一旦有人谏阻,事必不成.汉景帝只求速了此乱,而朝议始终不一,不用此法又会陷入无结果的争论.

湘桥区15360425673: 七啊八的,有什么典故 -
殷勤昏枸椽: “乱七”,指的是汉朝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典故.西汉文帝时期,刘邦分封了许多刘氏同宗的诸侯王.时间一长,他们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自封官吏,自征田税,成了一个个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汉景帝即位后,为巩固皇朝的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