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荆州“携民渡江”真的是在作秀吗?他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冻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备荆州“携民渡江”是否是在作秀?还是有其他目的?~

刘备当时需要作秀吗?来看一看当时的情况有多么危急就知道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意思是说:刘琮左右身边的人,及当时荆州大多数士人百姓都跟随刘备,到当阳县时,已有十余万人,另外还有辎重数千辆车,每天只能走十余里地,刘备另外派关羽率领战船数百艘走水路,约定好在江陵城会面。

搞清楚了,当时的曹操大军已经到了宛城了,离刘备只有一百公里,也就是快马一天一夜的行程,刘表去世后,荆州牧是刘表的次子刘琮,刘琮都投降了曹操,驻守樊城的刘备的腹背受敌,樊城是待不下去,因为刘备立即向南撤退。刘备是在逃命呢,谁都可以投降曹操,就是刘备不可以,既然是逃命,有必要带着百姓“携民渡江”作秀吗?是作秀重要还是性命重要?

再说了,荆州这些士人百姓都是自愿跟随刘备南下的,因为他们不愿意投靠曹操,为什么为不愿意投降曹操?因为曹操有过多次屠城的先例,而刘备终其一生,一次也没有。再加上刘备在荆州北部的新野及樊城也待了差不多七年了,当地的士人百姓,已经感受到刘备的仁义,在当时的乱世中,找一个仁义的、家民如子的好官员如大海捞针一样难,所以百姓宁愿跟随刘备一起逃命也不愿意投靠曹操。

再来看《三国志先主传》中的一段记载: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有人对刘备说:应该快速到江陵城去,现在拥有这么多百姓,能作战的人却很少,如果曹操的兵马追赶到,我们怎么办呢?刘备说:成就大事应该以人为本,现在百姓都来投靠我,我怎么忍心离去呢?

刘备有机会逃走吗?当然有,只需要不带着十几万百姓,刘备快马加鞭只需要几天就能到达江陵城,江陵城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 ,是当时荆州南郡的治所,是荆州中部最重要的战略基地,没有之一。当时的江陵城贮存了很多的军械物资,刘备如果能得到这些军械物资,就能武装更多的人参军以抵抗曹操,同时又有了战略据点和根据地,刘备不忍心对刘琮所在的襄阳城下手,难道会不忍心对江陵城下手吗?

有了江陵城,刘备就有立足之地,到时再派人联盟孙权,就有足够的资本对抗曹操,刘备只要占据了江陵城,就能控制整个南郡,控制了南郡,就能控制荆南四郡,那样不需要赤壁之战,刘备就能拥有荆州五郡,相当占据了整个荆州的七分之五。刘备作为政治家,会不明白赶紧到达江陵城的重要性吗?可是刘备偏偏没有这么做,没有放弃百姓而直奔江陵城,刘备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成就大事要以人为本“,这可能是最早的以人为本的说法了。

刘备从攀城南逃时,差不多有一万人的军队,五千人随关羽水军南下,另有五千人跟随刘备从陆路撤退到江陵,刘备从陆路撤退的时候,5千士兵护卫10万百姓南逃,那可是灾难,其直接结果,就是被曹操追上,刘备被打得大败。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曹操因为知道了江陵有军需物质,担心刘备先得而获得,于曹操放弃辎重,轻装上路到达襄阳城,听说刘备已经逃走了,曹操率领五千精锐虎豹骑急忙追赶刘备,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路,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一场大战,刘备抛妻弃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曹操获得了刘备的十万百姓及所有辎重。

刘备有必要用十万百姓作秀,结果十万百姓最终被曹操抢去了吗?刘备有必要作秀把自已的妻子儿女都赔进去吗?有必要作秀时抛妻弃子而逃命吗?若不是情况危急,刘备哪里能输得这么惨。刘备的仁义之名是天下闻名的,早年刘备在当平原相时,因为仁义爱民,当时有一个对刘备不满的豪强地主派出刺客来杀刘备,刘备毫不知情,仍然对刺客很热心,结果刺客还被刘备感动了,不仅不杀刘备,还对刘备说出实情后离去。

一个仁义爱民的官员,自然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刘备用不着作秀,这些百姓就会紧紧跟随刘备继续南逃。虽然刘备南逃带着十万百姓一起逃,是为了建立自已的雄心壮志,以便将来能够成就王霸之业,但过程却是以对质百姓的仁义为基础的,刘备既没有协迫百姓强行跟随,也没有丢弃百姓自已逃命,这怎么就成作秀了?

所以说刘备带着荆州数十万百姓”携民渡江“并不是作秀,而是实打实的维护自已的民心和仁义,以便为将来争夺天下能获得资源。

刘备在携民渡江的时候,并不是在作秀。蜀汉昭烈帝刘备,可谓是汉末三国时代,天下最浓墨重彩的人杰之一,也是那个年代的“绝世枭雄”。曹操心高气傲,在袁绍,袁术等人实力最巅峰的时候,放言他们都不过是“土鸡瓦犬”而已;
却对自己的阶下囚刘备异常重视,甚至说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样的千古名言。刘备和曹操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雄才伟略,向来都是直来直去;而刘备颠沛流离半生,更加以“仁义”称道。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小编非常喜欢刘备,尤其是刘皇叔不顾安危,为了“匡扶汉室,拯救万民”,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的雄心壮志,更是令我每每热泪盈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则越来越对刘备“无感”,喜欢上了传统观念里的大反派曹操。
刘备的所谓“携民渡江”,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场政治作秀而已,当时的我,的确就是这么想的。试想一下,曹丞相“爱民如子”,那些新野的百姓,拥戴曹丞相还来不及,你个大耳贼,美其名曰“携民渡江”,不就是想让朝廷的大军投鼠忌器吗?

后来,我慢慢的又转变了观点。曹操在当时的中原百姓眼中,是什么形象?魔王?雄主?屠夫?总之和“大救星”搭不上半毛钱关系,他悲天悯人起来,可以吟诵出“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样的绝句;
心狠手辣起来,屠城,杀死数十万百姓,就跟家常便饭一样简单。打仗的时候,他“围而后降者不赦”;搞屯田制,税率达到了恐怖的“官六民四”,让曹魏的人口在一段时间内大量流失。

对于当时的新野百姓来说,听到曹丞相来了,可能和抗日时期的中国老百姓,听到鬼子来了的感觉差不多。不是刘备想要“携民渡江”,是大家想让刘皇叔跑路的时候带上自己:换句话说,就算刘备想拿他们当“肉盾”,曹操会在乎吗?

“携民渡江”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南下荆州赤壁之战之前,从携民渡江到其后引发的长坂坡之战,可以看作是赤壁之战的序曲。有人说携民渡江是刘备的一次作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义。

如果真是这么认为,那就是把刘备看得太简单了,显示仁义的作秀,自然是有这个考虑,但绝不是刘备的主要考虑,刘备能从一个卖草鞋的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可不是说仅仅如同三国演义之中的爱哭这么简单,携民渡江这个事件,其实就是刘备能力的一个集中的体现,携民渡江对刘备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好处,而收获坏处的只能是曹操。

刘备在前期一直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打的败仗很多,刘备为什么在其他时候不携民,偏偏这次曹操来的时候携民呢,可见刘备携民不仅仅是为了仁义,而是有其他的目的的。

刘备携民渡江先到了荆州转了一圈,要求蔡瑁他们开城门放人入城,这明显是收人心的举动。当时曹操大军南下,刘备意图不明,蔡瑁这些人虽然意图投降曹操,但在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蔡瑁他们怎么敢开城门,混在百姓之中诈城这种事所在多有。

而曹操南下,意图是占据荆州的,所有荆州的民心,曹操其实也是想要的。

刘备携民速度很慢,最终被曹操追上,很多人认为这是刘备携民带来的问题。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先不说刘备不携民的话,也不一定能跑掉,老百姓的行进速度虽然慢,但却是吊在刘备的大军之后,换句话说这就是预警系统,民乱则曹操军队兵到,而且大量的民被冲乱之后,也会影响曹操的阵型。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如果不是曹操阵型散乱,中间又夹着大量的流民,赵云又怎么能七进七出。

而长坂坡一战之后,刘备逃亡,而这些流民就全部甩给曹操了。如果刘备不携民的话,这些流民在家,曹操派两个官员,贴几张告示,放点粮食安下民就行了。但长坂一战,数万流民四散,这就不是几个人就能搞定了,不派出几千人慢慢收拢,是很难把这些人聚拢起来在带回去。

而且这样的数万流民要是不管到处流窜就可能引发类似黄巾之乱的民变,曹操为了占据荆州不得不花大力气来解决这件事情。而刘备才可以得到在长坂之战后从容离开的。

可以说刘备在携民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在给曹操挖坑。



是的,为了笼络人心,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臣服于他。

刘备携民渡江,根本不是在作秀,因为在古代。人口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基础。只要有了足够的人口,就有了兵源。刘备这么做是为自己创业做打算。

并不是。实际上刘备的最真实的目的就是要掩护自己的大部队撤退。曹操这个时候攻击刘备就会失去民心。

当然就是在作秀呀,这就是在向大家展示他所谓的仁德爱民的一面吧。


刘备荆州“携民渡江”是否是在作秀?还是有其他目的?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意思是说:刘琮左右身边的人,及当时荆州大多数士人百姓都跟随刘备,到当阳县时,已有十余万人,另外还有辎重数千辆车,每天只能走十余里地,刘备另外派关羽率领战船数...

携民渡江的介绍
携民渡江,这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故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令其次子刘琮接替荆州牧,刘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将荆州献与曹操,刘备在樊城也呆不下去了,只得逃出来,因舍弃不下新野与樊城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因此就带上百姓一起转移,...

携民渡江刘备精神
携民渡江表现了刘备以民为主,爱民如子的精神。

“刘玄德携民渡江”的段意是什么?
刘玄德携民渡江辨析曹操进攻荆州,刘备率军向南撤走时,有很多人跟着刘备一同走。《三国志·先主传》说:“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

携民渡江简介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名为“携民渡江”。故事发生在公元208年的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目标是荆州。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幸去世,其子刘琮接任,但在谋士蔡瑁等人的影响下,刘琮选择了向曹操妥协,献出荆州。面对这一形势,刘备在新野的处境变得艰难,他深知不能抛弃...

刘备荆州“携民渡江”真的是在作秀吗?他的目的是什么?
“携民渡江”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南下荆州赤壁之战之前,从携民渡江到其后引发的长坂坡之战,可以看作是赤壁之战的序曲。有人说携民渡江是刘备的一次作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义。如果真是这么认为,那就是把刘备看得太简单了,显示仁义的作秀,自然是有这个考虑,但绝不是刘备的主要考虑,刘备能从一个...

刘备荆州“携民渡江”是否是在作秀?还是有其他目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备的决策往往被后人热议。关于他在荆州时期“携民渡江”的行为,究竟是精心策划的作秀还是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这引发了一场关于伪君子与仁德君主的争论。有些人质疑,认为刘备此举是否只是为了塑造形象,而另一些人则试图挖掘其中的真实意图。确实,刘备在屡次战败后,始终坚守仁德之...

刘备携民渡江是从哪到哪?
原定是从江北(樊城 新野)南到江陵 可在当阳被曹操率领5000轻骑兵追上 整件事记载在《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孔衍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

刘备为什么要携民渡江?曹操貌似胜利其实被耍
刘备为何不坐关羽这些又快又安全的船直下江陵呢?因为他还要去襄阳城下走一遭,那里还有很多老朋友,不见一面,刘备睡不着。刘备第一个要见的,就是小侄子刘琮。刘琮和蒯越、蔡瑁等人已然降曹,自是无法挽回,但被他们封锁了消息的襄阳士民们还不知道实情,所以刘备想要借着去见刘琮,将此事广而告之,唤醒一部分民众,...

你如何看待刘玄德携民渡江中刘备的做法
在下认为,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收买人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当时被曹操追击,命在旦夕,一般来说都要以保全自身性命和实力最为优先,如果刘备放弃百姓,那么就会干在曹操之前接手荆州并进行布防,凭借荆州水军以及粮草储备,完全可以把曹操的几十万旱鸭子部队阻挡在长江以北。

藁城市17850932307: 三国演义第41回 刘备是否应该携民渡江?这种行为真的是仁德的表现吗? -
肇贩乐芬: 是仁德的表现但也只是表现,按说大军来临谁不想逃啊.刘备一生就有俩本事一个是哭一个是跑.他逃起来比谁都快当时投靠曹操的时候他早就预测被曹操杀掉所以趁他不注意的时候跑掉了,官渡之战投靠袁绍打曹操的时候延津失手他是第一个跑掉的你说他跑的快不快.但是这次他没跑,他能不想跑嘛.但是在诸葛亮让他逃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人民是我的本钱.我怎么会丢掉我的根本呢,所以你看刘备他虽然没啥本事但是他的政治立场还是蛮坚定的.他要靠收复人心来给自己打仗.来壮大势力.所以当时按照刘备的角度想他应该携民渡江,就是再害怕也得这么干.仁不仁德就得问他自己了,他这么做可能是爱护自己的人民也可能是收复人心的一种手段.

藁城市17850932307: 曹操屠城是对是错? -
肇贩乐芬: 晕.....屠城是为了弑一敬百,但不是说弑得老少鸡犬一个不留,而是弑当官的和士兵,再者就是地豪富农.像说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这类的话都是曹操的对手----像刘备 孙权等诸候都是说自己是正义之师,对方是奸臣小人,其实夸大其词,大造谣言,以讹传讹争取人心.征战天下,收复失地,都是为了早点统一祖国,哪个英雄会做那种背离人心的傻事?人们传言,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总能以少胜多,但他率三十万大军始终没有夺得中原.别只看电视剧上说的,大多是假的,多查查资料,看看三国志的记载.历史就是历史,再怎么扭曲也不能改变了.

藁城市17850932307: 有人说《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的仁义一半是真一半是假?? -
肇贩乐芬: 十四个追问,你真拿积分不当回事.单从《三国演义》读刘备是没什么大问题.小说《三国演义》把刘备许多不光彩的“假仁义”行为尽力的掩盖美化了.原因有几点:1 在乱世的群雄中,刘备是上顺天子下安百姓,做的比较好的一个. 2 刘备...

藁城市17850932307: 简述刘备携民渡江的故事. -
肇贩乐芬: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挥军南下进攻刘备,发生了刘备携民渡江的事.在在下看来,携民渡江绝非如演 义所说的那般简单. 在曹仁进攻新野前,刘备就发诏,让百姓离开新野.这招实在够绝的:首先通过刘备的发诏,就把百 姓被迫逃亡,居所被...

藁城市17850932307: 如何评价刘备携民渡江?刘备携民渡江,结果百姓死伤大半如果百姓不?
肇贩乐芬: 楼主想想,渡江的时候,刘备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队没军队,都快走投无路了,强敌当前,大祸临头,但仍带上流离百姓而不忍弃,实属难得.确有爱民之仁心.说实话,文学上军事上刘备都远不如曹操,《三国演义》也多美化其形象,但刘备确实是个成功者!事业上,他从卖草鞋到当上皇帝!性格上能伸能屈,坚韧不拔!品格上重义气,尊谋士,有爱民之仁心.你们想想,刘备那时候那么弱,心机再不好点早就挂了!再说政治里滚爬出来的几个不这样!曹操打挟天子的牌,孙权打江东老本的牌,刘备要啥没啥,就打民心的牌!高!这是刘备的杀手锏!其称帝后一意孤行伐吴,留下了拜笔.综上,刘备是个乱世英雄

藁城市17850932307: 三国时期刘备脸皮厚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他效力? -
肇贩乐芬: 脸皮厚大概是说他,就因为在皇帝跟前露个脸,封了个皇叔,从那以后就满世界宣传自己是皇帝他叔,靠这个来拉拢人脉.实际上以刘备和皇帝的血缘关系,当时社会上姓刘的一大把,随便抓几个都能找个皇叔出来.有些人看不惯刘备这种做法,因此说他脸皮厚.还有种解释就是刘备爱哭,请诸葛亮的时候哭,赵云救阿斗的时候哭,给人感觉演技好,所以有些人也觉得脸皮厚吧. 那么多人为他效力,一方面因为刘备这个人待人的确很够意思,新野战败携民渡江,刘表死前想把荆州送给他,他觉得不厚道死活不接受等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知识分子应当维护国家统一,为国效力,刘备打的旗号又是光复汉室,所以得到了很多反篡汉人士的青睐.

藁城市17850932307: 三国中称刘备假仁义的句子 -
肇贩乐芬: 《三国演义》本来就是拥刘反曹,所以怎么可能会明确指出说刘备假仁义的句子,但是携民渡江那里是可以看出.

藁城市17850932307: 刘备真乃昏君 -
肇贩乐芬: 刘备的输赢和义有关系吗?再者说 刘备真的义气吗 都看见刘备摔阿斗 你看见刘备这么做的深层含义吗?刘备再拥有荆州、四川和汉中后已经从经济 军事上完全压制了吴 魏 而关羽不听劝告 只是荆州丢了 三国演义围绕荆州写了多少章节 这正是说...

藁城市17850932307: 刘备真的那么有情有义吗? -
肇贩乐芬: 三国演义不一定是真的,他也不是那种有情有义之人.一:真正的情景是关羽死了后封的侯还是刘禅追封的,演义上说他听到关羽死了后血泪毡袍胡扯只是为了美化他.二:临终怀疑诸葛亮,他说让他代蜀自立完全是试探他,诸葛亮伏在床前痛哭流涕是看出了刘备的用心,表现自己的衷心而已.四:和关羽相比他就没关羽重情义了,关羽宁愿背着杀头的罪名释放曹操也不愿看自己昔日的恩人受难,而刘备呢投降了曹操后,后来又联合袁绍打曹操,完全忘恩至及!他当时被吕布打得东躲西藏是,还不是曹操收留了他?三:

藁城市17850932307: 刘备摔阿斗在哪集? -
肇贩乐芬: 第29集 携民渡江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后刘备摔阿斗,其实是刘备内部公关御人术的一次表演,其精彩处是:既收买了赵云誓死随主之心,又教育和感化了当时在场的所有文武随从,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刘备从一“织席贩履之徒”成长为一代风流人物,其内部公关御人术的确有拍案叫绝之处.因此后人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心,故把亲儿掷马前.”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