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要布施呢?

作者&投稿:帅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 为什么菩萨还要布施~

佛教中布施的含义

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中都作过如是宣说,如果一个人愿意布施财物,那么这个人在今生就会得到许多人报恩,回酬财富,且于后世也能得到布施的安乐果报。这个道理,就如同自己把财物存在别人那里,什么时候需要都可收取,所存的财物永远不会贬值,永远不会衰失,而且利息惊人,一文施下能收万文。

  六度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布施给他,就像有此地方发生大水灾,此时我们应该把家里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来,支援灾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给或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些是外财施。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外财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内财施,那就更难了。所谓的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给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给他?这个内财施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来说,要做到内财施是非常困难的。而外财施,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怜悯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可以用钱来布施;如果没有很多的钱,我们可以随喜,五块十块都可以布施。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法施,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他十块钱,或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一万块,即使再多的钱,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传授给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身受用了。如果我们用佛法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这个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作用要大。
  什么是无畏施呢?无畏施就是持五戒。当我们不杀生的时候,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杀了。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强暴他的妻子。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害怕被我们坑蒙拐骗。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怕我们会佯装酒醉地胡搅蛮缠。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福德。
  第四,布施可以使我们把今世的财富带到来世。由于人的生命是无常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很多人就在今生今世醉生梦死,有钱就胡花,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惟恐一旦死了,自己的财富一文也带不走。不过,我今天可以告诉有钱人带走钱财的决窍,这个诀窍就是布施。布施就像做生意的人进行投资一样,会投资的人,他用钱赚钱,钱就会越赚越多。不会投资的人,一有钱就拚命地花,结果坐吃山空。会布施的人也是这样,因为一个人一生的福报是非常有限的,他这一生有多少福报,跟他前生种下的业力相关。假若不会布施,这些福报就象银行里的存款一样,用完就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前半生很富有,到后半生就穷困潦倒了。还有的人他可以活到80岁,但是由于没有福报,到40多岁就因饥饿而死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修布施,广种福田。
  既然修布施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广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大智度论》里讲了一则故事:有一大户人家失火了,火势很大,想扑是扑不灭的,在这种情况下,愚痴的人会拚命的救火,结果火没有扑灭,房屋和财产全部化为灰烬。而有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拼命救火。他会赶快把贵重的金、银财宝搬出,至于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烧掉就烧掉吧!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内。布施如同救火,因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无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烧着,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在吹着。
  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布施,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十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在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里,虽然讲了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其中唯有对布施与十善业的关系介绍得最详细,可见布施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经文说:“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这时,世尊告诉龙王说,如果有行菩萨道的人,能够通过不杀生赚来的钱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也就是说他很有钱,同时寿命也很长,不会短命而死。与此相反,如果有人通过杀生来修布施,像杀鸡、杀猪、杀牛、杀羊、谋财害命等,也就是靠杀生作为职业,求得财富,然后拿出一小部分去作慈善事业。那么,有人会问,这种布施到底有没有功德呢?将来招感什么样的果报呢?
  一个人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会招感果报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他是通过杀生而赚来的钱修的布施,他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很有钱,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物质条件很丰富,但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杀生的基础上来修,这样才会“不为一切怨贼所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靠杀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会被怨贼杀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不与取,就是不偷盗,我们用合法的手段赚来的钱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那些强盗、土匪想抢劫我们的财富,也是办不到的。“最胜无比”,就是指我们将来得到的财富非常地殊胜,像吃的、穿的、住的都比别人要好,而且世间的财富“悉能备集”,同时还能闻到佛法,具备功德法财,即获得“诸佛法藏”。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不尽人意的事情,有些人很富有,但他们的家庭并不和睦。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在前世虽能修布施,因为种下邪淫的因,所以才招感了这样的果报。因此,我们在修布施的同时,要远离邪淫。非梵行是邪淫,离非梵行就是不邪淫。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招感的果报,不但很富有,而且家庭很和睦。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虚诳语,是妄语。一个人在前生用正当手段赚来的钱修布施,在今生今世不但很富有,而且名声非常好。这种人信誉特别高,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信得过,跟人家洽谈合同,一谈就成,这就是经文上所说的:“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的现代含义。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间语,就是挑拨是非的语言。一个人如果在过去是靠离间语赚来的钱修布施,他今世虽然很富有,但他不会有和睦的家庭,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为作为人生的幸福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家庭、人际关系、地位、良好的心境等各种东西。这各种的因缘,才构成了人生的幸福。一个光有财富或光有地位的人,或仅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人生幸福。因为佛法讲的是因缘,就是说幸福由众多方面组成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在过去不离间语,也就是说没搬弄过是非,他在这个基础上修布施,在今生招感的果报就是六亲眷属和睦,志同道合,彼此间没有争吵,相处得很和谐。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粗恶语是粗暴的语言,像挖苦,讽剌之类的语言,还有那些泼妇骂街式的不堪入耳的语言。在现实社会中,有人虽然非常乐善好施,待人的语言也十分刻薄尖酸,污秽不堪入耳,他将来招感的果报,虽然很富有,但惹人讨厌,不会受到人们尊重。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粗恶语而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而且在任何群众集会的场所,大家都喜欢以他为中心,他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愿意接受,没有人反对。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无义语,就是绮语,没有意义的语言,邪知邪见的语言,或是带着染污心说出的话。像色情录音录像,武侠小说里的复仇语言,这些语言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烦恼。一个人如果边修布施,边说绮语,将来他尽管很有钱,但没有信誉,说出来的话没有人相信。如果远离无义语而修布施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将来招感的果报是:不但财富很多,而且说话有信誉。“言不虚设”,只要话一出口,大家都会认真地听。“人皆尽受”,话一旦讲出来,人家就会坚决执行。“能善方便,断诸疑惑”,还能用很多的善巧方便,解决人们的困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人抱着无贪求心的动机去修布施,将来所招感的果报当然是财富很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他还继续修布施,就是“一切所有悉以惠舍”。这样连续不断地修布施,就使他的财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同时也使生命得到良性循环。就像现代社会里的一些老字号公司,由于信誉特别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它做生意,这家公司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无贪求心理的人,他会对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疑,他在社会上的经济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离开忿怒心而修布施的话,他会有什么好处呢?“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就是他在来世招感的财富,不会被人家夺走。“速自成就,无碍心智”,无碍心,就是没有烦恼的心,没有挂碍心,能够很自在的一种心态,这是通过远离忿怒心修布施招感的果报。如果带着忿怒心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虽是有财富,但他的脾气不好,经常对别人发火,搞不好人际关系。“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能远离忿怒心去修布施,将来就会招感有一幅庄严的相貌,人家见了都会喜欢。如果用忿怒的心态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福报虽然很大,但相貌十分丑陋,像天龙八部里的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大鹏金翅鸟之类。无论福报还是能力,虽然都比人大得多,但相貌却没有人这么庄严。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在过去因地修布施的时候,带有忿怒心。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一个人如果能够离开邪倒心修布施,因修布施的关系,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并且能够“恒生正见敬信之家”。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带着邪知邪见在因地修布施,像古印度的祭天、祭火外道,虽能招感财富很多的果报,但生在邪知邪见的家庭,不能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他就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只有信仰三宝,经过修布施,才能生生世世生在“敬信之家”。只有出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的人,才能“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造很多恶业,甚至还有机会出家。“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在生生世世中,不会忘失发菩提心。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这是大士在修布施时与十善业的关系,在行十善业的基础上修布施,能得到上面讲的这些好处和利益。
  一个人无论是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还是修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十善的基础。只有这样修行,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才没有缺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离开十善去修行,那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总是有缺陷的。像一个人在因地广修布施,种福田,但没有认真地修十善业,这样他可以招感富有的果报,家里可能有很多的电器,但这些电器三天两头就坏了。同样的电器产品,一放到他家里就坏。买来的房子,不是厕所漏水,就是房顶漏水,门窗有毛病。在他的实际生活中,总会有缺陷,不是圆满的。

你守着财物又有什么作用呢?舍弃财物是舍弃的第一步,当你真正的什么都舍弃了,不被物象所迷,才有开悟的可能。
其二,布施分三种,无论哪一种都能利益众生,这样又可以修福。布施主要是要利益他人,让菩萨做到“无我相”,进入大乘道。

为何寺内设有功德箱?那是给予大家布施的机会、未来收获幸福的途径。三宝父母师长是我们的福田,修道圣贤和在家菩萨是福田,贫苦病难的大众是福田。功德箱里收集的是,恭敬供养的心和慈悲善良的心。寺院是播种自己幸福智慧的地方,布施美德驱除贪吝心,感恩大众忏悔弥补往昔过失。

为什么你会烦恼,为什么你会痛苦?放下贪嗔痴,学会布施,烦恼自然没有了!喜欢我的朋友下方点个“关注”有什么想法下方写评论!喜欢我内容的朋友还可以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看看唷!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感谢!



给众生一个种福田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得到利益。


佛经上的“布施”应该怎么理解?
1. 布施是梵语da^na的音译,意指以慈悲心将财物等施与他人。2. 在小乘佛教中,布施的目的是破除吝啬与贪心,避免未来世的贫困。3. 大乘佛教将布施与大慈大悲的教义相结合,用于超度众生。4. 进行布施的人称为施主或檀那主,所施的财物称为施资或堂嚫。5. 布施是六念之一,四摄法之一,以及六...

为什么佛教要布施呢?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

什么叫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波罗蜜之一。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布施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贪,培植善根。

布施有什么利益?
布施,又称檀那或柁那,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以慈悲心给予他人财物、体力或智慧等,帮助他们造福成智,以求解脱的修行方法。布施原本是为了破除吝啬和贪心,小乘佛教中,它旨在避免未来世的贫困。而在大乘佛教中,布施与大慈大悲的教义相结合,用于利益众生。进行布施的人被称为檀越,所施的财...

为什么佛教要布施呢?
2. 法施:指用佛法智慧去开导他人,解脱他们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3. 无畏施:指持五戒,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让他人免受恐惧和伤害。二、布施的意义与好处 1. 克服内心的悭贪和吝啬,增长慈悲心。2. 减少对财物的贪着,提升生活质量。3. 增长福德,为...

认识佛教:佛教中的布施是什么意思
星云大师在《宽心》 中如是说 布施是有层次的:一、施舍真理是上等布施。佛教认为上等的布施是给予心灵启发的"法施",这是许多人最为欠缺的。一个人即使有再多的钱财、再高的地位,不能明理,不能安心自在,也是贫穷。真理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假如能把真理布施给人,把知识技术传授给人,则不仅能...

佛陀布施是什么意思?
佛陀布施指的是佛陀为了利益众生,自愿无私地将自身所有的财物、时间、精力和智慧等分配给有需要的人或组织,即聚集善缘,开启慈悲之心。布施不仅是佛教之中最重要的行为,更是解脱生死、修证菩提之必要条件。佛陀布施的含义深远而又博大,不仅让人们的心生慈悲,而且具有神奇的功德能量,进而改善自身的业障...

佛教 为什么菩萨还要布施
因为佛陀有很多福报,才能以无量无边的财富布施给众生,故菩萨修行的第一步为布施。一般人行布施可以得到将来的果报,不能称为到彼岸,这只是求人天福报罢了。如果要求人生的解脱,对治悭贪的心,便要行布施。一个行菩萨道者,也要行布施、因为要度自己悭贪之心,同时将来还可得到大福德;另一方面,菩萨...

佛教为什么讲求布施?布施背后的支持法则是什么?
阳光普照,使谷物成熟,使果木结果,它自己并不认为向人类施予了什么。甘霖湿润干涸的大地,使河水川流不息,使大海永不干枯,但甘霖也不会认为向人类施于了什么。世上万物中,惟有人会有自己曾施恩于人的念头。施惠于人而不以为是施惠,这种善行的施行在佛教中称为“不住相布施”。这是一种真正了...

欢喜菩萨肉身布施是什么意思
欢喜菩萨肉身布施,是指藏传佛教中的一种修持法门。在这个法门中,信众们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布施,来消除自己内心贪嗔痴等烦恼,增长福德,净化心灵。具体来说,欢喜菩萨肉身布施的修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上的布施:信众们通过慈善、行善等方式实现肉身布施,例如捐赠财物、帮助有需要的人等...

勐腊县15269633866: 佛教基础:为什么要布施 -
连炎可泰: 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中都作过如是宣说,如果一个人愿意布施财物,那么这个人在今生就会得到许多人报恩,回酬财富,且于后世也能得到布施的安乐果报.这个道理,就如同自己把财物存在别人那里,什么时候需要都可收取,所存的财物永远不会贬值,永远不会衰失,而且利息惊人,一文施下能收万文.

勐腊县15269633866: 布施为首,为什么学佛要修布施 -
连炎可泰: 您好!实话告诉您:得不到!您还布施吗?如果您回答:得不到也要布施,就是倾家荡产还要布施!那么恭喜您,今生一定能得到财富!财布施得财富,说的是因果道理.但是您怀着功利心布施,那叫买卖,那就不是布施,当然得不到财富.万法唯心所造啊!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那是布施;舍弃财富而不放在心上,那是布施;自自然然地送出去,而后心里不留痕迹,那是布施.想在今生得财富吗?想,布施也没用!不想,您的一切,佛菩萨来安排,该有财富自然会有.明白了吗?感恩您的问题阿弥陀佛

勐腊县15269633866: 佛教做布施,是为什么?
连炎可泰: 降低贪欲

勐腊县15269633866: 为什么要布施 -
连炎可泰: 布施:佛教施舍给他人财物、体力和智慧以求积累功德直至解脱的修行方法.以财物与人称为“财布施”,说法度人是“法布施”,救人厄难是“无畏布施”. 近义词:施舍 周济 反义词:化缘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关爱是阳光对春苗的布施德泽;关爱是清风对杨柳的温顺爱抚;关爱是妈妈顶着风雪送来的一件毛衣

勐腊县15269633866: 南怀瑾老师讲述:为什么菩萨还要布施 -
连炎可泰: 现在说到菩萨要来布施,怎么菩萨还要来布施呢?其实连佛都还要布施,这一点我们特别要注意在佛的戒律上看到许多地方,佛带领一般弟子修行,学生中有眼睛看不见的,佛帮忙他做事情,那些弟子说,你老人家怎么还来帮忙呢?他说我也是...

勐腊县15269633866: 佛教里功德能和罪业相抵吗? -
连炎可泰: 佛教里,功德与罪业是不能互相抵消的.善业会引生自己的果报,恶业也会导致苦报生起.但是,佛在《增支部》三集第99经里开示了《盐块经》,此经告诉大家,一些人只是造了少量的恶业,来生也投生于地狱,而另一人也造了同样的恶业,...

勐腊县15269633866: 佛教中的施食和放生有什么科学道理? -
连炎可泰: 这可以从能量方面得到解释.其实学佛的人很容易被形式迷惑,复不知道里面的真实意义.如果我们紧紧把握住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解脱生死,是完成制生命从低维度空间向高维度空间进化的过程,就像水要变成气体,必然要吸取大量的热量一样,我们也要通过不停的修行如持咒念经、放生施食等种种行为来培植自百己的慈悲心(正能量),所以佛教我度们的六度波罗蜜法门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为何“功德林里,布施第一”呢?以我个人愚见,这里面不仅使得自己问的慈悲心(正能量)增长,也使得受益者心怀感恩之心(这也是正能量),回向给我们,使得我们的受益(正答能量)倍增,更有利于我们修行和升级换代里

勐腊县15269633866: 佛教中布施有哪几个? -
连炎可泰: 三种,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 1、 第一种是法布施: 即以清净心为人解说佛法,令受众得法喜充满,扬善增智慧.法布施得的果报是聪明智慧. 2、第二种是财布施: 即以自己所拥有的衣食、财物施予有情众生、和资助弘法利生.财布...

勐腊县15269633866: 如何迅速积累福报 -
连炎可泰: 布施,放生.放生的功德最快.现在这个季节很适合放生,可以大量的放生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