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屈原悼词

作者&投稿:裘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屈原的故事和诗歌~

  故事:(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二),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环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 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 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从午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靳尚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 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已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这篇诗传到宫中,子兰、靳尚等人又得了攻击的材料,说屈原把怀王比作桀纣。怀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职。 郢都的空气快把屈原逼疯了。女媭劝他换个地方去休养一阵,他大声说:"我不能带着楚国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劝说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备住到汉北去。他走一阵,又回望一阵,"这雄传的郢都城啊!"

  他挂念着国事,到一处就歇几天,打听一下消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古庙里的墙壁上,画着天地神灵和古代圣贤的故事。 圣君贤王的事迹触动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怀王为什么这样糊涂。他对神灵大声喝问:"这世界究竟有没有是非!?……"因此写成了《天问》这篇长诗。 神灵没有回答他,可事实却对他作了回答。当怀王和齐国断绝了邦交,拆散了联盟以后,就派人跟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将近秦都咸阳,张仪装作喝醉了酒,在下车时跌了一跤,推说跌伤腿,就别了楚使,先进城去了。 楚使住在客馆里,天天去见张仪。张仪总是推腿伤未愈不能接见。 一直过了三个月,张仪得到六国联盟确实已经瓦解了的消息以后,才出来接见楚使。

  当楚使提到交割土地时,张仪赖得一干二净。他说:"我说献给楚王的,是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国的土地怎么能够献给人呢?" 楚使有口难言,只得空手回来报告楚王。这一来,可把怀王气昏了。 他仗着这几年养精蓄锐,兵粮充足,就派了大将屈�,带领十万大军,进攻秦国。

  秦王立刻改变了攻齐的计划,索性联合齐国,分两路迎击楚军。 楚军挡不住两国的夹攻,连打几个败仗,屈�阵亡,秦兵占领了楚的汉中地方。 消息传到汉北,把屈原急坏了。他愤怒、叹气,最后决定赶回郢都,设法去抵抗秦国。

  半路上,他接到了怀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齐国,恢复联盟。屈原高兴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齐国。 怀王违背联盟,齐国十分愤恨。但是屈原是齐王敬重的人,经过一番谈判,就答应撤回助秦攻楚的齐兵。 屈原还未返国,就得到了秦楚议和的消息。他怕怀王再受欺骗,连忙辞了齐王,赶回楚国去。

  他到了楚国云梦地方,看见当地百姓正在追悼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 屈原十分感动,停下车进去参拜。他立在神位面前诵读他所做的《国殇》诗,悼念为国牺牲的战士。念到沉痛的地方,百姓都流下泪来,屈原也放声痛哭。 屈原走了几天,忽听传说:张仪又到郢都来了。他不禁连连跺脚,日夜兼程,向郢都赶去。

  子兰、靳尚听见屈原回来了,连忙来报告王后郑袖。他们都怕屈原再回郢都,让他留在怀王面前,日久总是大患。 这夜,郑袖就向怀王哭诉:"屈原在云梦地方对百姓说,那些阵亡的,都是我向大王进言而冤死的。这回他回来,要替冤死的伸冤报仇。"怀王听了大怒:"他敢这样?简直是疯了!" 郑袖趁机进谗:"是疯了!不是疯了怎会对百姓说这样放肆的话?我怕见他!他要在郢都,就让我到江南去!"

  第二天,怀王下了一道命令:任屈原为三闾大夫,不必进宫,立刻赴任。他派子兰把命令送给屈原。 子兰见了屈原,奸笑着向他道喜,传达了怀王的命令。屈原却呆了,他仰天长叹:"大王,你再不能糊涂哟,楚国的江山,楚国的百姓,全在你的身上哟!" 女媭怕他再惹祸殃,劝他赶快离开郢都去上任。屈原说:"你是替我担心,我是替楚国担心呢!"但是寻思无计,只得准备上任去。

  屈原走了,楚国满朝文武都投入郑袖、子兰一党,联盟不久又散了。从怀王二十七年起,秦国连连对楚国发动战争。 楚国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对抗秦兵的力量。怀王三十年,秦国占领了楚国北部的八座城池。 怀王正在愁闷,忽然接到秦王的来信,请他到秦国武关地方,商谈秦楚永世友好的办法。怀王左思右想,决不下主意:要不去,只怕秦军向南进攻;要去呢,又怕秦国心怀叵测。

  子兰首先劝怀王:"秦王愿意和好,这机会可失不得。"靳尚也说:"走一遭儿,至少有几年太平。 怀王回到后宫,又听了郑袖一番劝行的话,这才打定了主意,马上写了回信,同意去武关会谈。 准备了几天,他和靳尚带了五百人马动身,才离郢都,途中只见有一匹马飞一般奔来。

  奔到跟前,马上的人跳下,伏在车前,大声恸哭。怀王一看,原来是三闾大夫屈原,他听到了怀王要去武关的消息,连夜飞马而来。 只听他悲声说道:"大王啊!秦国如虎口,这危险冒不得哟!你要想想楚国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单听小人的说话哟!" 十多年不见,屈原憔悴了。怀王见了他,想起这十多年来国势,一天天走下坡,心里也涌起了一阵感伤。

  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来狠狠地对屈原说:"今天是大王出门的好日子,三闾大夫说这些丧气话什么意思?" 屈原气得嘴唇发抖,颤声说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国人,也该替楚国想想,不能把大王送进虎口啊!" 靳尚大怒,迭声叫让开。屈原攀住了车辕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扬鞭催马,簇拥着怀王走了。

  屈原爬起来,一边追,一边叫。靳尚只怕怀王心里动摇,加快一鞭,那车飞一般去了。 屈原喘着气站住了,眼睁睁望着向西而去的人马,等到不见了影子,还呆呆立在那儿。 不到半个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怀王和五百人马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留,已经送往咸阳。

  恶耗传遍了全国。郑袖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横为顷襄王;自己掌握国政;任命子兰做管理全国军政的令尹。 屈原拚死赶到郢都,要求顷襄王恢复六国联盟,用强大的实力,向秦国讨回怀王。 子兰等人是劝怀王去秦国的,怕怀王回来问罪,又怕得罪秦国。因此不但不听屈原主张,而且立刻驱逐他出都。不许他再回郢都。

  这班人赶走了屈原后,醉生梦死一般地过日子,过了三年忽然接到怀王的死讯。 原来,怀王到了咸阳,秦王就大会群臣,然后接见怀王,要他当面立下割让黔中地方的文书。怀王愤怒已极,一口拒绝了。 秦国就把他扣押起来。关了一年多,看守渐渐松了,怀王就把看守人灌醉,换了服装逃出咸阳。

  走了几天,到了赵国地界,怀王说明情由,请求救援,但是赵国人恨他屡次破坏联盟,不许进城。 怀王懊恼地向南走,想投奔魏国去。才到半路,秦兵已经追到,把他捉住了。 怀王重新被押回咸阳,气得吐血,生了一年多病,在顷襄王三年时死了。

  秦国把这副无用的枯骨送还楚国。怀王的灵柩到达郢都的时候,楚国百姓个个感到奇耻大辱,沿路都有人失声痛哭。 这事件把屈原的心击碎了,他本来把复兴楚国的希望寄托在怀王的醒悟上,现在觉得什么都完了。他在怀王灵柩面前哭昏了过去。 他要求顷襄王趁各国都在怨恨秦国的机会,设法联络,一同对付秦国。顷襄王全不听他。

  他就日夜在宫门前痛哭,期望打动顷襄王。这可恼了郑袖,叫子兰来斥骂他:"你不听命令,是看不起大王吗?再不回去,就叫人押着你走!" 屈原厉声大骂:"是你劝大王到秦国去的!你是楚国的令尹吗?你是秦国的奸细啊!把国家闹成这个样子,楚国的百姓要吃你的肉哩!" 子兰慌忙报告郑袖,郑袖大怒:"这是疯子,还能让他做什么官,让他死得远远的,永远不准回来!"

  她立刻叫顷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闾大夫职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南去,永远不准过江。。 屈原被押回家,见了女媭,长叹一声:"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断送了!"他把这个家,托女媭搬回故乡去。 又设了灵位,祭奠怀王。他念着招魂的长诗,怀念着当年兴旺的楚国。

  屈原到了流放的陵阳地方,日夜心烦意乱。他知道楚国定有灾难:"但是我怎能为了逃避灾难,离开出生的地方,到处乱撞呢?" 屈原考虑了几天,觉得楚国一片黑暗,闷得气也难喘,因此决定出国去走一遭儿。 走了几天,到了楚国的边境,他又踌躇起来。

  他的马悲哀地嘶叫着,马夫也回头望着楚国叹气。屈原不禁激动地说:"对,我们是楚国人、楚国马,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 他回到陵阳住了九年,既没有回郢都的希望,又听到楚国的局面越来越坏。每个传来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 他想起怀王是因为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决意到这块地方去看看,来到黔中郡溆浦地方住了下来。爱国的火焰在他心里燃烧,可自己又无能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踱着。

  满腹的忧愁愤恨,他都写成了诗篇。他越来越老了,但是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 顷襄王二十一年,一个睛天霹雳般的消息把他击昏了: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 楚国要亡了!他决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几天,到了汩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

  联盟给小人破坏了,楚国受到了危险,百姓遭到了灾殃。屈原在江边踱着。他怀念郢都,怀念百姓,憎恨敌人,憎恨奸邪,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 这里的土地没被秦兵践踏过,是干净的。他解下衣服,包着江边的石头,用带子紧紧缚在自己身上。奋力向江心一跳。爱国诗人带了楚国的干净石块,很快沉了下去。这天是五月五日。 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

  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三),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坏话,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最后并死在秦国。

  继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误信屈原有很多坏处,不但没有听从屈原明智的劝告,还把它从楚国放逐了。

  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叹息。有一天,一位在江边钓鱼的渔夫问他为什麽这麽失意落魄,屈原叹气的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心中的感叹和无奈,在这两句话中都说得很明白了。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这就是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屈原投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大家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与忠贞志士说的话;因此,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
  诗歌:
  (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离骚(节选)
  (二),问天蹉跎多少年

  ------------写给伟大的诗人屈原

  1.一善除万恶

  二目看穿三千世界

  上下而求索

  哭尽长江黄河


  2.水潺潺 月绵绵

  扶石岱宗恒山

  情悠悠 路漫漫

  笑逝乌夜云天


  3.三思楚辞九歌

  天问世间坎坷为何

  心已归楚 魂愿归楚

  梦筑楚土之间


  4.问天蹉跎多少年

  泪中热雨帘帘

  生不逢世兮 死亦盖世矣

  忠曲灵安灵安


  北极君公元二零零九年端午

悼词是对死者体现哀掉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体现追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哀悼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体现敬意与悲伤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掉的文体 悼词是指向死者体现追悼、缅怀与敬意的哀悼性文章。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悼词、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诔辞 作为我国追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扬死者好事的宣读性的追悼文体。诔辞的东西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医生并以颂赞死者好事为主。
悼词 文体是诔辞的旁支。而悼词的东西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同时以抒产生者追悼之情为主。
吊文 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吊文内容较诔辞、悼词广泛,也较其庞杂。可以说吊文是我国古代群众性的追悼文体。它不一定是赞美好事的文字,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吊秦二世赋》。吊文也可以对具体的事物而言,成为一种咏怀性的文体,如《吊战场》之类。
祭文 是古时祭奠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追悼文体的领域。
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品,它反应出新时代的新转变,无论在形式和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诔辞、悼词、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差别。

悼词写作应留意的事项
悼词经常是对死者一生的“盖棺定论”,所以要全面、真实地评价死者的一生,不夸大、不缩小、不掩饰、不歪曲,要客观总结、全面评价。这也是对死者家属的最大慰藉。
悼词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缅怀性和激励性,所以要控制好悼词的情感基调,不可太伤心、太消极,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缅怀死者,也使生者得到激励,继续死者遗愿,继续搏斗。
(1)明确写悼词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赞美死者生前在革命或建设中的劳绩果,让人们从中学习死者好的思想作风,继续死者的遗志。但是这种赞美是严厉的,不夸大,不掩饰,要凭据事实,作出刚正的评价。
(2)要化悲伤为力量。有的死者生前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们的美德会时时触动人们的心灵,悼词应勉励生者节哀奋进。
(3)语言要简单、严厉、归纳综合性强。

悼词的基本式样和写作
通常来讲悼词没有稳定的式样,但宣读体悼词形式却相对稳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宣读体悼词的式样写法。 宣读体悼词主要由三局部组成。
(一)标题 标题的组成方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包袱标题。如《悼词》。 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配合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二)正文 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局部组成。
1.开头 以悲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加入这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正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留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 接着扼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2.中段 承接开头、缅怀死者。这是悼词的主体局部。该局部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进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孕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动、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模范等。该局部的介绍可先归纳综合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归纳综合地总结。
3.结尾 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续其未竟的事业、化悲伤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进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歇息吧 ”之类的话。 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该该是消极的。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歇息吧”这句话。由于“歇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华幸福的消极思想。
(三)题名 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加入追悼会的职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题名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

悼词的特征
(一)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进献 现代性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人们以此既寄托悲伤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
(二)悼词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 情感基调是奋发健康的。并不是要一味宣泄情绪,布满伤心的情调,让人感触烦闷压抑。
(三)体现形式和体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怀为主。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 归纳综合来讲,富裕肯定死者对社会的进献,真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和敬意,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化悲伤为力量的积极内容。

  屈原同志的悼词
  楚国王党中央、楚中央人民政府沉痛宣布:伟大的地主阶级革命战士、忠诚的皇室宗亲成员,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同志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罗江因故逝世,享年62岁。

  屈原同志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一个著名的革命家庭, 从小接受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良好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该家庭的接班人,进入以楚怀王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屈原同志先后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外交部长、中央党校校长、副总理等职,参与了楚国中兴大计的规划和具体实施。屈原同志在内政上推行改革,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分子;在外交上坚决反对秦帝国主义的霸权,识破了秦国总理张仪的离间计,积极参加各项国家活动,倡导成立了反秦联盟,赢得了国际各国的尊重。

  正是由于屈原同志的努力,使秦帝国主义分子不敢东进我国疆土,使百姓无忧。而他的内政改革也引起了党内一些干部的不满,如皇后郑袖、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三人帮”就多方阻拦、横加干涉,并设计陷害了屈原同志,使他远离了党的领导集体,远离京都。

  屈原同志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气馁,他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以文德教化所在地人民,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在这期间,他发表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爱国主义诗篇,集合了他毕生的抱负和治国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开创了诗歌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先河,影响了一代文风。

  屈原同志的一生是光辉和伟大的,他的爱国热情将永远激励国人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他的名字将和他的诗篇一起永存。屈原同志永垂不朽!

屈原

汨罗江畔,滔滔清浪重重碰撞着岸边,意欲紧拥着碣石,无奈却溅落,坠去,随滚滚江水东逝大海。浪声铿锵,执著也毅然,不仅使人浮想翩跹想到你,屈原。你与激浪一般想攥住荆楚的疆土,楚地的鼎盛,故都的繁荣,但你找寻了一辈子,却伴着你的绮梦葬身汨罗。

淌过亘古的江水溯游而上,在黯淡的烛光中望见了你。你无奈地脱去三闾大夫的衣胞,恨得咬牙切齿,扬起笔锋疾书,狂啸出你满腹的怨恨与牢骚。昔日任左徒图议国事,接遇诸侯的年华不再,你粲然笑颜亦鬓微霜,大楚联齐抗秦的修明盛世渐渐地也被一心贪享贵族特权的投降派的排挤谗言所腐蚀,吞噬。回首有恨无省的往事,你便怒火中烧,恨彻心扉。但写完横世的《离骚》后,你却问天长叹,热泪纵横凄然望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清楚,为了找寻理想的美政,“亦余心之所善”,它必将履行,“虽九死,其犹未悔!”

历史重重地行进着,不曾停辍,无论多少横尸碾死在它的车辙上。那一年,怀王听信奸言,念私利而不顾大局,纵虎归山而爆发了又一场杀戮。怎奈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混乱不堪的楚国大厦将倾。数十万的将士血洒刑场,载着猩红的幽叹汇成了贲张的波涛。号角嘶鸣,黄沙漫天,你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潸然涕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目睹了遍野衰颓后,羸弱的你掩面低泣,一腔热忱苦心化作篇篇祭文,“魂魄毅兮为鬼雄”以奠国殇。秋冬之绪风,蔽日之旌旗,在你痛碎了的心上刻尽伤痕,但你对荆楚富强的赤诚,对庶民安泰的追寻却在累累伤痛中潜滋蔓延,汩汩喷涌。痛哭数日,你炯然的瞳仁依旧如炬,“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帝王朝代的更迭并没使你还官,在顷襄王的残杯冷炙旁,你找寻的梦想更像那浮浪激起的金辉薄雾,缥缈得虚无,美好得令人心碎。“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你深知仕途无望,仍死死坚守着平生找寻的绮梦,行吟江畔如坠痛渊。有人劝诫你要与世推移,你却笑笑,笑颜如苏世独立的清溪,在浊水中亦不濯足而苟活。是啊,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最终,你还是怀石孑立于汨罗江畔。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汨罗清清清几许,你,屈原,找寻了一辈子清白与安泰却终究不得志,载着汨罗清水的荡地下,夙愿得以在理想中彰显,人格得以在长眠中永生。

屈原,你找寻了一辈子,虽只展现坠江时的绚烂芳华,只泛起清漪,只留下轻息,但也足够了,毕竟江岸的青草知晓,毕竟后代的世人为你叹息,毕竟举世的志士向你景慕。勿需颂“魂归来兮”的悲吟,只求你在江底静静安睡,梦中一享找寻一世的歌舞升平的颂歌。

维戊子五月,节届端午。云蔚千重,晴翠万里。我云大学子,深铭先生高洁,谨承先生忠节,思贤慕圣,集聚以祭先生忠魂,谨为文以告先生英灵。

文曰:

时在庚寅,贞魂以降,日月华光,耀我国邦。先生名平,字曰灵均。内美素秀,外重修能。先生之行,苏世独立,先生之德,横而不流,辅于庙堂,兴荣楚邦。善鸟香草,以配贞洁之躯;虬龙鸾凤,以托君子之志。瑾瑜玉心,尽蕴珠玉之辞;草木竹笔,能做锦绣之章。

夫人讳明洁,物忌坚芳。更知象以齿焚,蚌以珠亡?声溢金石,志华日月,何遭世之极罔?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訾议流言,辱没清芳。一腔忧国,竟为上官所谗,满怀忠君,何为怀王所逐?深思行吟江潭,高举怅叹秋波。哀怨难托,离骚不堪故国之忧;忠情难诉,渔父难解贞洁之志。天道苍茫,何处国乡?幽愁忧思,独怜自伤。举首怀石,投于大江!悲哉屈子,赴江死节难堪伤;壮哉屈子,蒙冤怀国忠及仼,至今湘水秋波,怒卷难释,汨罗秋风,呜咽未平。先生之逝,浩浩国殇。

先生既逝,冤屈流于污史,愤万世之人情,高节显于后世,励千代之国民。后之继者,慕高洁而自省,想清忠而内惭,流芳泽于华夏,劝勉国中之民族。义愤所激,莫不恨集愤聚,自奋以图强,精忠以死节。是遭万劫之烽烟,未能焚华夏于烬灰;遇千难之天祸,更增民族之心向。看我今日之中华,大国泱泱,瞻我民族之未来,定能富强。

观今之繁荣,想先生之长风。回望故楚,江山依旧,山枕寒流。麓山油油。湘水悠悠,先生之风,江山同秀!

故赞曰: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又赞曰: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

哀哉屈子,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
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楚国王党中央、楚中央人民政府沉痛宣布:伟大的地主阶级革命战士、忠诚的皇室宗亲成员,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同志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罗江因故逝世,享年62岁。

屈原同志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一个著名的革命家庭, 从小接受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良好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该家庭的接班人,进入以楚怀王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屈原同志先后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外交部长、中央党校校长、副总理等职,参与了楚国中兴大计的规划和具体实施。屈原同志在内政上推行改革,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分子;在外交上坚决反对秦帝国主义的霸权,识破了秦国总理张仪的离间计,积极参加各项国家活动,倡导成立了反秦联盟,赢得了国际各国的尊重。

正是由于屈原同志的努力,使秦帝国主义分子不敢东进我国疆土,使百姓无忧。而他的内政改革也引起了党内一些干部的不满,如皇后郑袖、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三人帮”就多方阻拦、横加干涉,并设计陷害了屈原同志,使他远离了党的领导集体,远离京都。

屈原同志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气馁,他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以文德教化所在地人民,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在这期间,他发表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爱国主义诗篇,集合了他毕生的抱负和治国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开创了诗歌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先河,影响了一代文风。

屈原同志的一生是光辉和伟大的,他的爱国热情将永远激励国人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他的名字将和他的诗篇一起永存。屈原同志永垂不朽!

楚 国王党中央

楚 中央人民政府


历史上最经典的几次“哭坟”
1. 屈原的英勇悼词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哭坟词,出自伟大的诗人屈原之手。他的《国殇》中,"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不仅是对逝者无畏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后世的激励与启迪。2. 孟姜女的坚毅与悲痛 孟姜女的故事,以她哭倒长城的壮举,将哭坟的情感力...

写一篇屈原悼词
屈原同志的悼词 楚国王党中央、楚中央人民政府沉痛宣布:伟大的地主阶级革命战士、忠诚的皇室宗亲成员,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同志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罗江因故逝世,享年62岁。屈原同志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一个著名的革命家庭, 从小接受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良好教育,并以优...

我要写一篇关于屈原的悼词,请问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呢?
屈原同志的悼词 楚国王党中央、楚中央人民政府沉痛宣布:伟大的地主阶级革命战士、忠诚的皇室宗亲成员,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同志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罗江因故逝世,享年62岁.屈原同志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一个著名的革命家庭,从小接受了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良好教育,并以优异的成...

屈原的朝代是什么时候?
宋玉悼词 屈原死后,当时社会不少人都不认可他,就像司马迁说的“不容于世”。唯有宋玉却为屈原写悼辞,他是第一个为屈原写悼辞的人。其辞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宋玉在悼辞中...

诗祖的屈原
屈原的著作《国殇》即是对这场战争中楚国阵亡将士“封尸”而作的追悼词[5]。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

屈原的简介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姓,但楚王是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

屈原为何被誉为“楚辞之祖”?
尽管屈原在世时备受争议,甚至被司马迁形容为"不容于世",但宋玉却用独特的悼词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哀思。他是屈原悼词的第一位书写者,他的悼词充满了对屈原高尚品格的赞扬,以及对他无私奉献的深深惋惜。宋玉不仅在文学上继承了屈原的精髓,还在楚辞的创新上有所突破。他的辞赋成就使他被誉为继屈原...

屈原为什么跳江自杀
7. 然而,诗人宋玉却为屈原写下了悼词,他是第一个为屈原哀悼的人。8. 在悼词中,宋玉表达了对屈原的理解和深深的哀悼,他赞美屈原的高尚品质和无私精神。9. 宋玉自己在辞赋创作上受到屈原的影响,并在屈原的基础上推动了楚辞的发展,因此,他被誉为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辞赋家之一。10. 屈原的一生和...

悼词是什么意思?
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出新时代的新变化,无论在形式和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不同。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现代悼词(下文只写作“悼词”)。

为什么人过世了要写悼词
回答: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掉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掉的文体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

靖江市19139203817: 写一篇评论屈原的死的文章,600字. -
盈符十维: 对于他深爱的楚国,不值得; 对于他自己,值得,早点解脱,并博得千古美名.屈原奔走江湖,啸饮河山,文字激扬以唤呼天下黎民.穷思尽虑,畅己肺腑于铅华,赋《离骚》倾托对楚国的思念和美好愿望的祈祷.

靖江市19139203817: 请你为屈原写一篇墓志铭 -
盈符十维: 我仿佛看见你一步一步走向河岸,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回头的一瞥,不是对安危的牵挂,不是对生命的留恋,而完完全全是对故土的挚爱,对祖国的想念,对人生的叹息,对政治的无奈.狂风吹乱了你的长发,翩翩白衣如脱尘的仙人.可是你没有洒脱,怀抱着冰冷的巨石,你终于站在了波涛汹涌的汨罗江的涛涛江水之畔.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候,关于你的一些已经遥远的过去,如同那水气般在我眼前氤氲开来.

靖江市19139203817: 用孔子,屈原,老子任意一个写一篇祭吊文 急急 -
盈符十维: 祭屈原文 发布时间:2012-6-23 作者:谭家斌(秭归县屈原纪念馆)惟公元2012年6月23日(农历壬辰年五月五日),时值中国端午节,国家文化部、国台办、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在秭归屈原祠举办“2012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届时...

靖江市19139203817: 哪位帮我写一篇祭文,是祭奠屈原的【端午之前要 -
盈符十维: 七律•译离骚 陈弈之 正译难成梦未成,乌云浓厚月无莹. 抽丝剥茧蛹停化,熄火吹烛烟起生. 落枕蒙巾思入被,投江挥泪影随更. 想来虫洞应该有,回访屈原问个明. 《屈原十事诗》陈弈之概括离骚大意 前部:引路、被屈;不屈、遭...

靖江市19139203817: 写一篇祭文怎样写 -
盈符十维: 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 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这种文体的出现,最早追溯到汉代.那时,人们在祭扫山坟陵墓...

靖江市19139203817: 屈原影响的人物 -
盈符十维: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

靖江市19139203817: 端午节与屈原要写一篇演讲稿帮帮忙吧!
盈符十维: 端午节悼屈原 忧国谁能与君同, 天公有情雨蒙蒙. 舍生永垂天问志, 爱民不泯离骚情. 碧波有幸隐忠骨, 青史无意表贤名. 粽抛江水爱君意, 神州千载颂英风. 敬君忠...

靖江市19139203817: 为屈原写一篇评传300字左右 -
盈符十维: 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他热爱祖国,主张改革朝弊,明法治国,但他振兴楚国的梦想和主张触犯了楚国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以楚怀玉为首的腐朽势力的排斥,不久被放逐到汉水以北,后来,他又因主张联齐抗秦,第二次被放逐到更远的地方. 屈原被流放在外,仍关心着祖国的命运,秦国攻下了楚国. 五月初五他骑上一匹白马,沿江堤缓步徐行,他来到汩罗江时,站在江边,于是便纵身跳入滚滚江涛,只听扑通一声巨响,满江雪浪排空. 屈原怀沙自沉的爱国行动,惊天地,泣鬼神.

靖江市19139203817: 急!!!求一篇祭文 -
盈符十维: 屈原《 云中君》诗赋译(对唱):(尽量尊重原文.)(主祭之巫唱)浴兰汤啊气清香,华采衣啊杜若裳.灵盘旋啊魂附体,光闪闪啊亮堂堂.(扮神之灵唱)将安然啊在寿宫,与日月啊齐光芒.乘龙车啊着帝服,且遨游啊多舒畅.(主祭之巫唱)灵灿灿啊神已降,忽疾飞呀云之中.瞰中原啊目有余,游四海啊何时穷.(扮神之灵唱)思念你啊长叹息,极忧虑啊心忡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