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作者&投稿:权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哥德巴赫猜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啊?~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 。“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 ”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 ”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 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 + 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 + 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 ”和 “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 + 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而1+1,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中的最难问题,还有待解决。

中国对哥德巴赫猜想“{1+1}”的最新贡献:

------------哥德巴赫猜想解的优化公式,证明有解

......数论书上介绍的哥德巴赫猜想求解公式,如下:

r(N)为将偶数N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的表示法个数:

``````````p-1`````````1`````````N

r(N)~2∏——∏(1- ————)————..............(1)

..........P-2.......(P-1)^2..(lnN)^2

....P>2,P|N...P>2

利用“素数定理和筛法公式”的关系式

``1```````1``(P-1)^2

————~—∏————............(2)

(lnN)^2...4...P^2

得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的2次筛法公式,如下:

`````````p-1```N```P-2```N```p-1```P-2```P-1

r(N)~(∏——)(—∏——)=—∏——∏——∏——

.........P-2...2....P....2...P-2...P-1....P

....P>2,P|N.....P>2.....P>2,P|N...P>2...P>2

其中,第1项的P为偶数的素因子,其他项的P为偶数开方数内的奇素数,

筛法公式将偶数开方数内的奇素数也筛除掉了,即偶数内,

起头区和结尾区内的哥解被排除在公式外了。r(N)只等于中间主体区的哥解。

求解公式的优化方法:优化第二项∏。第二项∏展开,,如下:

为了清晰,假定“最大P为31”,同样,可推导到任意大。

``P-2````1``3``5``9``11`15`17`19`21`27`29

∏——== -·-·-·-·--·-·-·-·-·-·-

..P-1....2..4..6.10..12.16.18.20.22.28.30

.P>2......... 第二项∏,称为“2次筛留系数”

将上面公式的分子左移一位。末项分子则为“1”。

``P-2````````3``5``9`11`15`17`19`21`27`29``1

∏——====== -·-·-·-·-·-·-·-·-·-·-

..P-1........2..4..6.10.12.16.18.20.22.28.30

“素数的筛留系数”等于公式的第三项∏的(1/2),如下:

``P-1````````1``2``4``6``10`12`16`18`22`28`30

∏—— ======-·-·-·-·--·-·-·-·-·-·-

...P.........2..3..5..7..11.13.17.19.23.29.31

`````````````````````````````````2次筛留系数

2次筛留系数==素数的筛留系数·————————

..............................素数的筛留系数

``P-2``(`P-1`)`6``15`45`77````23(29-2)``29^2`````31``1

∏——=(∏—-)·-·-·-·-·.·————·———·—·—

..P-1..(...P.).2..8..24.60....(23-1)^2..(29-1)^2.30..30

把2次筛留系数各项分数对应的分母素数的素数符号改写为“D”

``P-2``(`P-1`)``(````(D-2)P``)``31``1

∏——=(∏—-)·(∏—————)·—·—

..P-1..(...P.)..(..(D-1)(P-1))..30..30

“素数的筛留系数”,公式的分子左移一位。如下:

``P-1````````2``4``6``10`12`16`18`22`28`30``1

∏—— ======-·-·-·-·--·-·-·-·-·-·-

...P.........2..3..5..7..11.13.17.19.23.29.31

由筛法公式知,两个筛留系数对应的偶数略大于分母最大素数的平方。

取最接近偶数值的“K·K==31·31”分别代入两个筛留系数。

“素数的筛留部份数”,如下:

````P-1```````2``4``6``10`12`16`18`22`28`30`31

K∏—— ======-·-·-·-·--·-·-·-·-·-·-->>1

.....P........2..3..5..7..11.13.17.19.23.29.31

“2次筛留部份数”,如下:

```P-2``(`P-1`)``(````(D-2)P``)``31``31

K∏——=(∏—-)·(∏—————)·—·—>>1

...P-1..(...P.)..(..(D-1)(P-1))..30..30

已知:偶数的素因子“P”的参数项如下:

``P-1`

∏—— >1

..P-2

将上面三个分项公式相乘,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主体解,

优化公式为三个大于1的参数相乘,大于1。

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等于主体解加首尾解。

哥德巴赫猜想主体解大于1,等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大于1。

解大于1,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青岛 王新宇

2005.1.15

-------------简介哥德巴赫猜想解的公式

`````哥德巴赫猜想就是: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2个素数之和。

例如:6=3+3,8=3+5,10=3+7=5+5,12=5+7,14=3+11=7+7,……。

```偶数的对称素数就是:“不大于该偶数且对称于该偶数正中间数

的素数。”对称素数就是符合哥德巴赫猜想的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就是要证明“偶数内对称素数的个数不小于1”。

先介绍用筛法找出偶数内对称素数的方法。

筛法:是把包含在数中的数有选择条件的去掉一些,留下一些。

双筛法:把包含在偶数中的数从中间对折,分前半截,后半截:上,下二行。

中间数起往大的数筛(正向筛)。中间数起往小的数筛(反向筛)。

上行,下行删除一个素数的所有倍数(称为筛该数)

筛时,上,下同时筛(不论筛上,筛下;有筛数就筛上,下一对数)

用偶数开方内所有素数一一筛过后,剩下的数为对称素数。即G(x)

对给的偶数,只考察其中的奇数,

例1: 对0到44间的数。

删去偶数,留得44·(1/2)=22个奇数,

对21,19,17,15,13,11,9, 7, 5, 3, 1。 每3个删去第1对,

对23,25,27,29,31,33,35,37,39,41,43。 每3个删去第3对,

留得8个对称的数,

对19,13, 7,1 每5个删去第4对,

对25,31,37,43每5个删去第1对,

留得4个对称的数22-15=7,22+15=37,22-9=13,22+9=31

公式:

``````````1```1````3

G(44)=44·--·--·---≈4个,

..........2...3....5

表示44约有4个对称的素数7,37,13,31 。

例2: 对0到124间的数。删去偶数,得62个奇数,

对61,59,57,55,...,3,1 , 每3个删去第3对,

对63,65,67,69,.. ,121,123, 每3个删去第1对,

剩下124·(1/2)·(3-2)/3≈20个,

对59,53,47,41,35,....,11, 5 , 每5个删去第5对,

对65,71,77,83,89,...,113,119, 每5个删去第1对,

剩下124·(1/2)·(3-2)/3·(5-2)/5≈12个,

对53,47,41, 23, 17, 11, 每7个删去第()对,

对71,77,83,101,107,113, 每7个删去第2对,

剩下 10个

``````1```3-2```5-2```7-1

124·--·----·----·----≈10个

......2...3.....5.....7

即;124有10个对称的素数

53,71,41,83,11,113,17,107,23,101.

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的表达式;

````````1`` 3-r3` 5-r5` 7-r7` 11-r11```````P-rP````` p-rp

G(x)=x·--·----·----·----·------·...·----·..·-----

........2....3.....5....7......11...........P....... p

表示x大约有G(x)个对称素数。与开方数内的素数对称的素数没计入。

其中:P表示不大于x开方数的诸素数,p为P中的最大的素数。

(注意rP的P是下角标 , 不是数) r3,r5,...rp为对应于P的删除比例,

x 素因子的素数,选1; 非x素因子的素数, 选2 ;

大素数时,应按实际的删除系数代入(有底限)。

```“大偶数时,解的表达式能用吗?”。我的答复是:

“大偶数时,解的表达式不能和小偶数一样简单。

但是,有大于一的底限解是正确无疑地,可以用下述方法证明。”

假若大偶数开方数以内,所有的奇数和偶素数“2”都参入筛除,

即:取每一个奇合数,每一个奇合数减一,每一个素数,每一个素数减一,

以及“2”,做为分数的分母,取对应分数项的分子等于该项的分母减一,

这一极限筛除,仍有大于“1”的解数。

举例如下:偶数取1000000,其开方数内最大奇数为999。

````````````````````998``997``996```````5``4``3``2``1``1

G(1000000)=1000000·---·---·---·...·-·-·-·-·-·-

....................999..998..997.......6..5..4..3..2..2

将分子各项右移两位,每一项分数都大于一,大于一的众数的乘积数,仍大于一,

>1000000/(999·998)=1.003..=大于“1”的解

其他偶数极限超筛除时,同样有大于“1”的解 。

素数比合数少。只有少部分的数参入筛除,

少筛除了数,剩余数自然变大了。所以解大于一.

公式的解的是增函数, 只多不少。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的表达式改写;∏ 是各项连乘的运算符号

````````1`` 3-r3` 5-r5` 7-r7` 11-r11```````P-rP````` p-rp

G(x)=x·--·----·----·----·------·...·----·..·-----

........2....3.....5....7......11...........P....... p

把解的表达式中除了(1/2)一项,把分子为(P-1)的数改为

(P-2)·{(P-1)/(P-2)},并把大括号数往前集中到第一个连乘运算式内.

把分子为(P-2)的数集中到后面的连乘运算式内

通过自然对数平方数的倒数与素数筛除系数的关系式

``1```````1``(P-1)^2 {1``2``4``6``10```P-rP``` p-rp}^2

————~—∏———={-·-·-·-·-·..·—...·---}

(lnN)^2...4...P^2....{2..3..5..7..11 ...P.......p..}

变换公式为连乘运算符号方式,变换公式为含平方数的方式,

````````1`` 3-r3` 5-r5` 7-r7` 11-r11```````P-rP````` p-rp

G(x)=x·--·----·----·----·------·...·----·..·-----

........2....3.....5....7......11...........P....... p

```````p-1`````x```P-2

====(∏——)·(—∏——)

.......P-2.....2....P

....P>2,P|N...P>2

```````p-1````x````(P-2)P````(P-1)^2

====(∏——)·—∏(————·---——)

.......P-2....2....(P-1)^2....P^2

```````p-1````x```P^2-2P+1-1```(P-1)^2

====(∏——)·—∏———----∏---——

.......P-2....2....(P-1)^2......P^2

```````p-1````x```(P-1)^2-1```(P-1)^2

====(∏——)·—∏———----∏---——

.......P-2....2....(P-1)^2......P^2

```````p-1````x``````````1````````4

====(∏——)·—∏(1- ——---)·---——

.......P-2....2.......(P-1)^2...(lnx)^2

```````p-1````````````1````````x

====2∏——·∏(1- ——---)·---——

.......P-2.........(P-1)^2...(lnx)^2

....P>2,P|N...P>2

其中,首∏的P是偶数的素因子的素数,后面的P表示素数集合中,

不大于开方数的素数;“·”表示相乘,∏表示各项连续乘,

“x/2”表示偶数中奇数的个数,可称为“内含奇数”。

P|x表示素数集合中,可整除x的素数的集合,可称为“素因子”。

P>2表示素数集合中,不包含“2”,可称为“奇素数”。

.....公式就是数论书上介绍的哥德巴赫猜想求解公式,如下:

r(N)为将偶数N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的表示法个数:

``````````p-1`````````1`````````N

r(N)~2∏——∏(1- ————)————..............(1)

..........P-2.......(P-1)^2..(lnN)^2

....P>2,P|N...P>2

利用“素数定理和筛法公式”的关系式

``1```````1``(P-1)^2

————~—∏————............(2)

(lnN)^2...4...P^2

得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的2次筛法公式,如下:

`````````p-1```N```P-2```N```p-1```P-2```P-1

r(N)~(∏——)(—∏——)=—∏——∏——∏——

.........P-2...2....P....2...P-2...P-1....P

....P>2,P|N.....P>2.....P>2,P|N...P>2...P>2

其中,第1项的P为偶数的素因子,其他项的P为偶数开方数内的奇素数,

筛法公式将偶数开方数内的奇素数也筛除掉了,即偶数内,

起头区和结尾区内的哥解被排除在公式外了。r(N)只等于中间主体区的哥解。

求解公式的优化方法:优化第二项∏。第二项∏展开,,如下:

``P-2````1``3``5``9``11`15`17`19`21`27`29`````最大P-2

∏——== -·-·-·-·--·-·-·-·-·-·-....·-------

..P-1....2..4..6.10..12.16.18.20.22.28.30......最大P-1.

.P>2......... 第二项∏,称为“2次筛留系数”

将上面公式的分子左移一位。末项分子则为“1”。

``P-2````````3``5``9`11`15`17`19`21`27`29``````````1

∏——====== -·-·-·-·-·-·-·-·-·-·-..·-------

..P-1........2..4..6.10.12.16.18.20.22.28.30....最大P-1.

“素数的筛留系数”等于公式的第三项∏的(1/2),如下:

``P-1````````1``2``4``6``10`12`16`18`22`28`30````最大P-1

∏—— ======-·-·-·-·--·-·-·-·-·-·-..·-------

...P.........2..3..5..7..11.13.17.19.23.29.31....最大P

`````````````````````````````````2次筛留系数

2次筛留系数==素数的筛留系数·————————

..............................素数的筛留系数

``P-2``(`P-1`)`6``15`45`77````23(29-2)``29^2`````31``1 `````1

∏——=(∏—-)·-·-·-·-·.·————·———·—·—.·-----

..P-1..(...P.).2..8..24.60....(23-1)^2..(29-1)^2.30..30 ...最大P

把2次筛留系数各项分数对应的分母素数的素数符号改写为“D”

``P-2``(`P-1`)``(````(D-2)P``)``31``1``````````1

∏——=(∏—-)·(∏—————)·—·—...·--------------------

..P-1..(...P.)..(..(D-1)(P-1))..30..30 ..小于开方数最大素数的数

“素数的筛留系数”,公式的分子左移一位。如下:

``P-1````````2``4``6``10`12`16`18`22`28`30``1``````````1

∏—— ======-·-·-·-·--·-·-·-·-·-·-..·----------------

...P.........2..3..5..7..11.13.17.19.23.29.31.. 开方数内最大素数

由筛法公式知,两个筛留系数对应的偶数略大于分母最大素数的平方。

取最接近偶数值的“K·K==31·31”分别代入两个筛留系数。

“素数的筛留部份数”,如下:

````P-1``2``4``6``10`12`16`18`22`28`30`31``偶数的开方数

K∏——==-·-·-·-·--·-·-·-·-·-·-=---------------->>1

.....P...2..3..5..7..11.13.17.19.23.29.31..小于开方数的素数

“2次筛留部份数”,如下:

```P-2``(`P-1`)``(````(D-2)P``)``31``31``偶数的开方数

K∏——=(∏—-)·(∏—————)·—·—==--------------->>1

...P-1..(...P.)..(..(D-1)(P-1))..30..30 ..小于开方数的数

已知:偶数的素因子“P”的参数项如下:

``P-1`

∏—— >1

..P-2

将上面三个分项公式相乘,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主体解,

优化公式为三个大于1的参数相乘,大于1。

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等于主体解加首尾解。

哥德巴赫猜想主体解大于1,等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大于1。

解大于1,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哥德巴赫猜想的解中的主体解,首尾解。举例如下:

实际解```偶数=(P·P+1),实际解个数,公式解G(N),

3,7,5`````````````````````````(10)```(3)..1.5对

3,23,7,13,19``````````````````(26)```(5)..2.5对

3,47,7,43,13,37,19,31,````````(50)```(8)..4..对

...................10的平方线.......

13.19,43.61.79.103.109,......(122)...(7)......7

..3,..7,.13|19,151,31.139.

167,163,157|43.127.61.109.67.103.97.73

首尾解.....|主体解............(170)..(12)....12

..7,.13,|.19,.61,.63,.79,.97,109,127,139,

283.277.|271.229.227.211.193.181.163.151

首尾解..|主体解...............(290)..(16)....16

3,353,11,349,13,347,首尾解|主体解

23.,337,29.,331,37.,313,43.,317,47.,313,

103,257,109,251,139,223,149,211,(360).(18)...18

..3,.13.|.31.79,139.151.163,181.

359.349.|331.283.223.211.199,181.

首尾解..|主体解................(362)..(12)

..7.|.31,.43,.67,.97,109.151.157.163.181.193.199.223.

523.|499.487.463.433.421.379.373.367.349.337.331.307..

首尾|主体解...................(530)..(24).....24.

3,839,13,829,19,823,首尾解|主体解

.31.811,.73,769,103.739.109.733.151.691.661.
181.643,199,631.211.619,223.613,229,601.241,
571,271,503,409,463.379,433,409,
..............................(842)..(30).....28

哥德巴赫猜想
我们容易得出:
4=2+2, 6=3+3,8=5+3,
10=7+3,12=7+5,14=11+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 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и M Bиногралов,1891-1983),用他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任何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从20世纪20年代起,外国和中国的一些数学家先后证明了"9+9""2十3""1+5""l+4"等命题。
1966年,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成功地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这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领域最佳的成果,距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轰动。"1+2"也被誉为陈氏定理。
参考资料:趣味数学辞典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里的一个未解之谜。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任何不小于4的整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素数之和”(与现今表达有出入,原因是哥德巴赫认为1也是素数,参见书信复印件的图示)。

现今的表达方式有

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A) (例: 4 = 2 + 2)
任何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B) (例: 9 = 3 + 3 + 3)
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偶数亦可),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C) (例: 7 = 2 + 2 + 3 ;6 = 2 + 2 + 2)
其中,猜想A是欧拉在回信中使用的表达,被称为二重哥德巴赫猜想或强猜想,猜想B与猜想C被称为三重歌德巴赫猜想或弱猜想。通过初等的代数变换,可以知道A是B与C的充分条件,即若A正确即可推出B以及C正确。

关于该猜想最初的突破来自俄国的维诺格拉多夫,他用圆法和指数和估计无条件地证明了猜想B是正确的。他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素数的和。这里,充分大的下限可表示为大约10的400次方。于是关于猜想B的证明便归结为验证小于该数的每一个奇数。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 + 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编辑]
试图证明
就像许多著名的数学未解问题,对哥德巴赫猜想有不少宣称的证明,但都未为数学界所接受。

因为哥德巴赫猜想容易为行外人理解,这一直是伪数学家一个很普遍的目标。他们试图证明它,或有时试图反证它,使用的仅是高中数学。它和四色定理和费马最后定理遭遇相同,后两问题都易于叙述,但其证明则非一般地繁复。

像哥德巴赫猜想这类问题,不能排除以简单方法解决的可能,但以专业数学家对这类问题所花费的大量精力,第一个证明并不可能容易得出。

从6=3+3、8=3+5、10=5+5、……、100=3+97=11+89=17+83、……这些具体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有人甚至逐一验证了3300万以内的所有偶数,竟然没有一个不符合哥德巴赫猜想的。20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家们发现哥德巴赫猜想对于更大的数依然成立。可是自然数是无限的,谁知道会不会在某一个足够大的偶数上,突然出现哥德巴赫猜想的反例呢?于是人们逐步改变了探究问题的方式。

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定理“9+9”,由此划定了进攻“哥德巴赫猜想”的“大包围圈”。这个“9+9”是怎么回事呢?所谓“9+9”,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其它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都是9个奇质数之乘积。” 从这个“9+9”开始,全世界的数学家集中力量“缩小包围圈”,当然最后的目标就是“1+1”了。

1924年,德国数学家雷德马赫证明了定理“7+7”。很快,“6+6”、“5+5”、“4+4”和“3+3”逐一被攻陷。1957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1962年,中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又和王元合作证明了“1+4”。1965年,苏联数学家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乘积。”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至今仍是一个猜想。我承认我是伪数学家,高中的时候就想证明这个猜想,但事实上远没那么简单。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德国数学家。1742年6月7日,他在写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两个大胆的猜想:一、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3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深信哥德...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的由来 历史上的证明 进展 中国数学家的贡献 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 有关对陈氏定理的所谓“质疑”所谓“质疑”声明 辨析 现状论证求解公式条件 未获本质进展 呼唤全新思路 “民间数学家”距明珠有多远 希望催生新的理论 王元漫谈哥德巴赫猜想数论学家王元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为何如此重要 不要...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后者称为“弱...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回信...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记作"a+b"。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

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
1742年6月7日,歌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等于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歌德巴赫猜想。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都不...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

礼泉县13120125485: 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 搜狗百科
嬴振洁维:[答案]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礼泉县13120125485: 哥德巴赫猜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嬴振洁维:[答案]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大致可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礼泉县13120125485: 哥德巴赫猜想究竟是什么? -
嬴振洁维:[答案] 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今日常见的...

礼泉县13120125485: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什么 -
嬴振洁维:[答案]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

礼泉县13120125485: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
嬴振洁维: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以下两个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学上的“明珠”.

礼泉县13120125485: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嬴振洁维: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可表示为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这个结果表示为 1+2.这是目前这个问题的最佳结果.

礼泉县13120125485: 哥德巴猜想是甚麽? -
嬴振洁维:[答案]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

礼泉县13120125485: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我想知道题目是什么素数是什么? -
嬴振洁维:[答案] 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