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明星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作者&投稿:邱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者明星化是否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没有,知识自身的专业性就设定了门槛

蔡元培说:学术研究,多岐为贵。学术研究不能压制封杀不同的观点,平等的讨论态度,文明的争议反过来能够促进学术的发展。学者明星化不是歧途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对于广大的受众来说,学者明星化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他们享受到学术研究的成果。梁启超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学术不应只停留在书架上,也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科技研究成果要完成向生产领域的转化,人文社会领域的学术成果也需要播种在大众的土壤中。学者走出书斋利用传播面更广的电视、网络,打破时空的限制让不同地域的人共享学术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解释和阐述经典,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深奥的学术内容,从而达到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高。
其次,对于学者来说,通过现代媒体与大众交流,有利于拉近学者与受众的距离。与传统的学术传播途径相比,学者明星化带来的是与受众面对面的交流,学术和学者时刻受到大众的关注。在与大众的近距离交流中,大众对于学术成果的理解程度、看法能够直接反映给学者,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提供经验和思考。高关注度也促使学者更严谨的研究学术,更努力的传播学术成果。
最后,对于学术本身来说。学者通过大众媒体参与社会活动与大众对话,在教化民众的同时,也接受民众的甄别与评判,接受同领域其他学者的质疑和检验,在这个不断评判、检验的过程中,学术便会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供学术扎根的土壤也将更加宽阔。

  学者明星化,是强大传媒的附属品

  主持人:这就稍带出另外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专业学者的明星化?比如说于丹在西单签售排的队伍绕西单图书大厦的两圈,易中天先生也是“学术明星”。大家都知道,您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个现象?

  孟宪实:这其实和学术无关,还是和传媒有关。忽然有一个教授、有一个学者跑到电视台抛头露面,大家知道还有这样一种人,就知道了,然后看他像明星一样。有点像明星,毕竟不是娱乐明星。我们说的明星,应该是娱乐明星。其实不是学问本身的问题,不是易中天先生对《三国演义》研究的怎么样,因此大家就来劲了,不是这样,就是因为他到那儿去了。中央电视台那种强大的传媒,其实,所谓的学者明星化,是强大传媒的附属品,和学者,和学问都没关系。

  主持人:如果有一天您也成为明星,您怎么看?

  孟宪实: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我整天到那去讲,大家都混个脸熟,知名度混得很高,这和我的学问、我的专业仍然是没有关系。

  主持人:你会抵触或者会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

  孟宪实:名气大了以后,事情会多,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影响你的专业研究。这是很头疼的问题。所以应该稍微避免点。当然你就选了这条道路,那也挺好。

  主持人:作为一个和您交谈的晚辈,我现在的心情确实有点矛盾,我不知道祝福您成为明星,还是祝福您保持现在比较好的状态?

  孟宪实:我现在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不用再高了。

  主持人:非常非常感谢孟教授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说到这里暂时就要告一段落,如果网友有兴趣,请记住5月1号下午3点半在中关村图书大厦我们可以和孟教授再一次约会。再次感谢孟教授的到来。

  孟宪实:谢谢。

  曾以“章子怡的伟大被低估了一百倍”出名的上海社科院教授张结海在他最新的研究《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国男影星形象分析》中得出结论:李亚鹏和谢霆锋是西方女人眼中的丑男典型。(详见今日本报B10版)

  当今社会,教授人气赛过明星,成为一道耀眼的文化景观。这正在颠覆着人们对“学者”的印象:他们本该是埋首书斋做学问的形象,而现在一些学者俨然是娱乐明星的形象——到处有粉丝拥趸,他们一方面喜欢就一些现实问题发表“高论”来聚拢公众注意力,一方面要用自己专业知识去现实地关怀一些问题。像易中天、于丹和北大的一些明星教授群,无不如此。他们一方面消解着知识的严肃性,让其娱乐化、低俗化,一方面他们又用比常人略高一等的知识结构为社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于丹之“国学热”的作用就是双重的,易中天之于“史学热”、其他明星学者之于一些专业问题,亦是如此。

  这些“明星学者”是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因为文化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必然会催生一些文化传播者和引领文化时尚的“舵手”们,而必然有一些教授、学者也会趋之若鹜。中国很多人天生就长一副道学家的怪眼,多会给这些学者扣上几顶“不安本分”、“不务正业”、“谄媚流俗”等大帽子,其逻辑是:你既然顶着学者、教授的帽子,你就得“名正言顺”,就得有个学者的样子。这样的逻辑其实是霸道的,学者做明星对不对,一是要看有没有尊重学者的本意,二是要看到学者适度的“明星化”是不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学者明星化,可以说是一种趋势,它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把握好适当的度,别让明星学者们一味地谄媚观众、迎合市场而丧失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就好。面对“丑男论”,我们切不可忽略到问题的核心(即中国人“性别审美观”的紊乱、扭曲和变态),而去把握那些不重要的娱乐信息(某些明星其实很丑、某教授是不是“叫兽”等等)。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审视和看待明星学者提出的独特社会问题。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学者为什么要明星化?
学者明星化体现了这个时代、这个电视媒体时代,对一个文化学者和作家的文化身份、文化行为和文化人格的新规定。历史地讲,一个学者、作家,其本质是一个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担当着传播文化的任务。他在每一个时代总要利用和时代经济及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传播技术手段,来把文化传给社会大众,所以,传统的、古...

学者明星化有利于学识传播该如何论证?
首先,学者明星化增加了学术传播的方式,利用现代传媒,扩宽了学术传播的范围。学者明星化充分利用了现代传媒技术,而现代传媒技术本身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使得学者的学术知识在第一时间面向群众进行传播,而且让学术知识在群众中大范围的共享。那边的学者刚提出一个观点,这边马上就...

学者明星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这样的逻辑其实是霸道的,学者做明星对不对,一是要看有没有尊重学者的本意,二是要看到学者适度的“明星化”是不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学者明星化,可以说是一种趋势,它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把握好适当的度,别让明星学者们一味地谄媚观众、迎合市场而丧失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就好。面对“...

学者明星化名词解释
1. 学者明星化现象反映了当前电视媒体时代对文化学者和作家的身份、行为和人格的新要求。2. 从历史角度看,学者和作家本质上担任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负责将文化传递给社会大众。3.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们总是利用与经济和技术相匹配的传播手段,如传统的口传身授和现代的著书立说。4. 与过去不同,现...

越来越多学者出现在媒体镜头前,学者明星化是不是学术发展的歧途?_百度...
越来越多的学者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学者的学术发展,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会追求曝光度,想让自己更加的成名,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其实明星化是学术发展的歧途,我们应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现如今娱乐圈中有很多综艺节目是让学者出现在媒体镜头前,像《最强大脑》这档综艺节目就是一个...

辩论学者明星化利大于弊的论点
人,要成为明星,需有三大要素,一曰“迷”(现在通常叫粉丝),二曰“秀”,三曰“捧”,三者缺一不可。所以,你要论证利大于弊,必须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争议1:是授业解惑,还是误人子弟 身为教授,易中天的支持者遍布全国,号称“易粉”、“乙醚”……易中天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品读着历史,也正是这种很现代化的语言,...

关于“学者明星化”辩题的求解
歧途自然就是利弊的比较,而不是是非标胶,是非比较太绝对不好得出结论。 现代学者前提一定要是真正的学者。 你们反方就是认同明星化,个人建议好好去看下名国时候的胡适之那会的事情。一个灿烂的时代,一个充满文化科学偶像的年代,那时候也有明星,年轻人对于文豪,科学家的喜爱不亚于如今的明星,最关...

从于丹到蒙曼,国学大师沦为文化小丑,沽名钓誉注定不会长久,你同意吗...
大家对蒙曼老师的崇敬之情减少了,觉得她对诗词的解读,口水化了。文化解读,是不是可以口语化?可以的,但是过于口语化了,就有点烂俗了。蒙曼老师的人气,逐渐下降了,大家对文化人的认知,提升了。她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她们将文化知识的水准,拉低了,这是很多人不喜欢的...

关于“学者明星化”辩题的求解
1)一般认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风潮的人。(二)什么是明星、学者明星化:1)明星是指在体育或者文艺方面杰出的人才,明星具有娱乐性、消遣性、大众性。2)学者明星化的意思是一些学者在拥有一定的学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具备了明星所有的特性,即娱乐性、消遣性和大众...

政治明星化的利大于弊
如“三下乡”,赈灾、义演、扶贫、帮学助教等活动都离不开这些明星,同时在呼吁文化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等方面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和意见,并身体力行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留下了很好的评价,更多的深受群众欢迎。明星政治生涯边缘化是导致一些明星们政治安排上走低的基本背景,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学者明星化是否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
宏孟依信: 没有,知识自身的专业性就设定了门槛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学者明星化有利于学术传播吗 -
宏孟依信: 有,可以增加传播力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关于“学者明星化”辩题的求解 -
宏孟依信: 传播肯定是对于学者声望的传播,因为我们今天要让真正的学者更广为人知.避免过去一问中学生李政道是谁都没人知道的尴尬情况. 歧途自然就是利弊的比较,而不是是非标胶,是非比较太绝对不好得出结论. 现代学者前提一定要是真正的学者. 你们反方就是认同明星化,个人建议好好去看下名国时候的胡适之那会的事情.一个灿烂的时代,一个充满文化科学偶像的年代,那时候也有明星,年轻人对于文豪,科学家的喜爱不亚于如今的明星,最关键的是那个时代这种明星模式带来的后果还非常好,早就了一个个新的文豪和科学家.建议好好看下,可能对你的辩题有帮助. 标准很简单,就是这种模式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更多学者,是否便于文化的传播有益.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传播的歧途吗 -
宏孟依信: 个人觉得有利有弊.首先学者明星化对学术宣传本身来说并无坏处,甚至是很好的平台,但问题就在于后续这个学者本身是不是耐得住研究的寂寞,会不会被外在的光环囚禁,所以说所谓歧途,全看人心.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化的歧途还是捷径 -
宏孟依信: 好,下面就来看一下我方观点: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我方将从传播手段、激励作用和社会效应三方面来具体陈述. 首先,明星化的学者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般都通过较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比如电视、比如网络,相对于那些厚厚的、动辄千言万言、一看就让人头疼的学术大部头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更为生动活泼、普通人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手段便捷、受众广泛、形式活泼多样,在这样一个媒体作用日益广泛的社会里,可谓天时、地利、人也和,为学术的普及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关于“学者明星化”辩题的求解辩题:正方“学者明星化是传播的歧途” 反方“学者明星化不是传播的歧途”我方为反方个人的认为难点,第一什么是传... -
宏孟依信:[答案] 传播肯定是对于学者声望的传播,因为我们今天要让真正的学者更广为人知.避免过去一问中学生李政道是谁都没人知道的尴尬情况. 歧途自然就是利弊的比较,而不是是非标胶,是非比较太绝对不好得出结论. 现代学者前提一定要...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学者明星化是不是学术传播的歧途正方一辩稿 -
宏孟依信: 是,虽然有些事取决于大众的需要,但其实这种学术的传播确实有杂质的.现在在这个大染缸的社会,有些人为了出名,什么都可以去做.包括所谓的教授,我不否认有些学者很让人钦佩,可同样一些哗众取宠,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得人也很多.其实并不是很实际的东西非要变得让人家赞同,然后利用一些媒体去取得观众的注意.这种学术的传播是错误的.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学者明星化对普及学术利大于弊.攻辩时有什么好一点的问题? 法不容情.攻辩时有什么好的问题? -
宏孟依信: 社会发展要求的结果是普及学术,如果学术能普及,学者明星化的弊端相对于此,不足挂齿. 当然学术求真,明星化则是求吸引,这个吸引只要能招徕观众就好,不管是真学术还是假学术,并且具有一定的舆论力量,如是假学术,与真学术相冲突,势必假学术引舆论力量扼杀真学术.不过学术的美就是真实,真实也是不可被扼杀的,所以学者明星化的弊端只是学术不成熟的表现,如果学术成熟了,大家都知道学术的美就是真实,那问题迎刃而解.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学者明星化是不是学术传播的歧途 -
宏孟依信: 算是吧. 各种公开场合频繁露面,耗费大量时间. 学术是专业化,小众化的东西,有赖于大众追捧不利于学术发展. 学术是需要争议的,而明星效应往往会压制其他声音,有时还会误导公众.

阿拉善右旗17821099243: 辩题:学者应该融入社会 -
宏孟依信: 学者只有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应用于社会,将自身实际和社会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