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塞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说“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要如何理解?~

网络曾有流行语:“年少不识李鸿章,而立方知真中堂。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大意是说,少年时不懂李鸿章,如今过了而立之年,才知道他多不容易,李鸿章其实并不曾负天下,只是太多史书批评他了。

李鸿章向来是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史书中说他一生代表清廷签下了30多个条约,包括《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其中绝大多数为不平等条约,因此很多人指责他是卖国贼,但也有人理解他的身不由己,认为主要责任在于腐败的晚清政府。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有很高的评价,又将他与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古今中外重要人物做对比,指出了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是当时中国“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

对于世人批评李鸿章,梁启超为李鸿章打抱不平:“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若以中国之失败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知其罪也。”
兼听则明,应该说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也算是客观了,李鸿章绝对不算是投降派,对于晚清时期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他也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清政府实在腐败羸弱,最后不得不接受列强屈辱的要求。
不过,既然在位置上,就要对结果负责,李鸿章毕竟不是一般的大臣,他是“李中堂”,是北洋水师的统帅,也是清政府签约的代表,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还是要承担很重的责任。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大家关注。

年轻的时候不懂李鸿章认为他是叛国的小人,成熟了之后才慢慢了解到李鸿章的不易。李鸿章其实是一位为清朝呕心沥血的大臣。在外交上也为清做了很多的努力。
提到李鸿章,我们都会想到什么?洋务派的代表,中国的外交人,签订辱华和约的人。但是其实李鸿章是晚清时候非常有才能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中流砥柱。

小的时候看到历史书,看到李鸿章都会觉得他特别不好,为什么要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现在才了解,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并不是他想签的,而是清朝政府的无能腐败导致的。
李鸿章虽然是签订条约的人,但是在这其中,他为了合约做了很多的努力。他一直争取着清政府应有的权利。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在外国势力的面前一直都在被打压。

李鸿章在签订条约和在外国谈判的过程中受到了无数次刺杀,在这期间还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即便如此,他还利用自己被刺杀的事情,不断的争取着条件,减少了条约中赔款的白银数量。
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这样夸赞李鸿章的,“李鸿章是大清王朝唯一,可以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连当时的敌人都如此称赞李鸿章,可见他是有多么的优秀。

而且真正签下条约的其实应该是晚清政府,而不应该让李鸿章一人来承担这个责任。作为一位官员,他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责任。真真正正是清朝的中流砥柱。

年少的时候学历史觉得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后来再细读历史发现李鸿章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李鸿章,一生之中代表清政府签订了30多个不平等条约,以至于现在人们一想起他就是“丧权辱国”这四个字,并且认为他是卖国贼。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却认为他是中国的伊藤博文,是中国的俾斯麦。认为他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现在我们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李鸿章,我们会发现,不论他好还是坏,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他的那一颗爱国之心。在签订《马关条约》之时,日本一开始其实是要赔款3亿两白银的,但最后却只要了2亿两白银。这少的1亿两,其实是李鸿章拿命换来的。

当时,日本百般威逼利诱,李鸿章都拒不签字,甚至说:大不了,继续打,日本绝吃不了中国,拖都要拖死日本。由是激起了日本国内对李鸿章的愤恨,直接导致了一个愤青刺杀李鸿章,使李鸿章中了一弹,就是这一弹使得日本退了一步,为中国节省了1亿两白银。签订《辛丑条约》时,他甚至在病床上,忍着病痛,将一开始的10亿两,谈成了4.5亿两。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就大口吐血,而后病逝在北京。

就像他对庆亲王说的一样:“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签在这卖国条约上,就是千古骂名啊!你还年轻,路还长着呢!由我来吧” 。这个条约的签订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区别只在写谁的名字罢了。李鸿章还创办了很多个中国第一: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所以说李鸿章是个卖国贼是不公正的。


拓展内容: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只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的形象,后来了解多了就知道他其实是爱国的,只是当时迫不得已被列强和慈禧压制,个人才能无处可施。签马关条约李鸿章身中一枪换减免了大清一亿赔款。

拓展资料: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

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李鸿章



开始听说李鸿章都是一个卖国贼的形象,后来了解多了就知道他其实是爱国的,只是当时迫不得已被列强和慈禧压制,个人才能无处可施。签马关条约李鸿章身中一枪换减免了大清一亿赔款。

拓展内容: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年轻的时候误以为李鸿章是卖国贼,长大以后才知道他为这个国家承担,付出了多少。

开始听说李鸿章都是一个卖国贼的形象,后来了解多了就知道他其实是爱国的 只是当时迫不得已被列强和慈禧压制,个人才能无处可施。签马关条约李鸿章身中一枪换减免了大清一亿赔款


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是什么意思
“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意思是是说,小时候学历史只知道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形象,后面了解多了就知道他很爱国,只是当时迫不得已被列强和慈禧压制,个人才能无处施展。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名臣,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也就是北洋水师,...

为何说“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要如何理解?
网络曾有流行语:“年少不识李鸿章,而立方知真中堂。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大意是说,少年时不懂李鸿章,如今过了而立之年,才知道他多不容易,李鸿章其实并不曾负天下,只是太多史书批评他了。李鸿章向来是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史书中说他一生代表清廷签下了30多个条约,包括《越南条约》...

为什么人们常说:“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
因为年纪小的时候,不知道李鸿章一心为国为名,等年纪大了才理解到了。一、李鸿章的仕途之路 李鸿章年少的时候考试不及格,根本就没有机会当官,他的父亲看到这样就把李鸿章带到了曾国藩哪里学习,李鸿章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就认真跟曾国藩学习了3年,再去考试,没有想到这次妥妥榜上有名,就开始了他的仕途...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什么意思?
小时候不了解李鸿章做的事,总觉得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的条约,为人们所不齿,长大后,通过读书了解,李鸿章为国家为人民也是良苦用心知不可为而为之,像香港签约坚定99.年回归,就是正确的坚持,不愧为真中堂

《李鸿章传》: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如何看待“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
(2019·随州)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如何看待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
年少之时,觉得李鸿章卖国求荣,毫无廉耻,签了那么多卖国条约。长大了,懂得多了,反而觉得,李鸿章真的是国家的”糊裱匠“,为了国家延续而忍辱负重前行。对内,积极的发展洋务运动,以期望富国强民,对外,积极斡旋,据理力争,现在想来,当时那个时代,不可能有人比他做的更好了。马关条约时期,他...

如何看待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
这两年有句话特别流行,叫做“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大概意思就是说,小时候学历史只知道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形象,后面了解多了就知道他很爱国,只是当时迫不得已被列强和慈禧压制,个人才能无处施展。很多人对李鸿章的了解大概多数来自那部《走向共和》。在这部历史发明剧里,李鸿章几乎被塑造...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什么意思
所以说李鸿章是个卖国贼是不公正的。拓展内容:《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

为何人们说:李鸿章是被历史冤枉的‘爱国忠臣’?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历史上的李鸿章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有人唾骂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也有人说他只是‘生不逢时’,是被众人冤枉了上百年的‘爱国忠臣’。当然,李鸿章有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就算没有他李鸿章,也会由张三、李四来签订这些卖国条约,...

象州县13829377993: 李鸿章之死
白霞银丹: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梁启超:《李鸿章传》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广州. 李鸿章走出竹轿,准备登船.这一年,李鸿...

象州县13829377993: 有哪些千古名句可作为中堂? -
白霞银丹: 天道酬勤 孙中山家就挂着个 很气派 天道酬勤 上善若水 天道酬勤,是指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也就是多劳多得.出自 《论语》 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

象州县13829377993: 摘抄三国演义第八回后的原文+赏析(注明是第几回和题目) -
白霞银丹: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曰:“舍一无谋黄祖而...

象州县13829377993: 怎样把《少年中国说》节选? -
白霞银丹: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 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 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

象州县13829377993: 求与"少年""成长"有关的诗句,古代现代都可以. -
白霞银丹: 有关成长的和《大嘴乌》 (唐) 白居易 群雏又成长,众嘴骋残凶. 别弟妹 (唐)王维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满江红 (宋)刘克庄 麻与麦,俱成...

象州县13829377993: 唐伯虎的《夜读》鉴赏 -
白霞银丹: 大意:夜里依着枕头仔细思考着,一个人躺在昏暗的油灯下更觉得黑夜更长.深怕鬓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知不觉地变白,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围上镶金戴玉的腰带(飞黄腾达).人家都说老虎死了之后还有跳上三跳,我一定要在活着的时候干出一番事业.如果我的名字不能显重一时我就不死心,为此我起来挑亮油灯再读文章.

象州县13829377993: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赏析~ -
白霞银丹: 作这首诗时李鸿章正值弱冠之年,一个充满等待和希望,一个无所畏惧的年龄,然而终究这位后来影响了中国一段历史的高官竟也艳羡少年,“簪花多在少年头”,一句诗足以道出人生...

象州县13829377993: 有关围棋的诗句 -
白霞银丹: 一句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预知目下兴衰召,需问旁观冷眼人.一局棋罢指微凉,春花落尽菊花香,莫笑纹枰误岁月,人间何事不空忙? 棋 王安石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