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碑的历代诗碑

作者&投稿:江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娥碑的碑文注释~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①同祖,末胄②景沉③,爰④来适居。盱⑤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迎伍员⑥。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⑦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⑧,莫⑨之有表。度尚⑩设祭诔之,辞曰:① 周,周朝王室。② 末胄,子孙后代,一般指帝王贵族的后代。③ 景沉,也有版本写作“景沈”“景流”“荒流”的。在这里大意是指没落的意思。沈,沉。④ 爰,于是。⑤ 盱,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名负责祭祀的巫祝。⑥ 伍员,伍子胥。五月端午,曹盱在江上祭祀伍子胥,这条江也就是现在的曹娥江,由上虞流入杭州湾。⑦ 号慕,哀悼父母、长辈。⑧ 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古代的时间。⑨ 莫,墓。⑩ 度尚,当时的上虞县令。伊惟①孝女,晔晔②之姿。偏其反而③,令色孔仪④。窈窕淑女,巧笑倩兮⑤。宜其室家,在洽之阳⑥。待礼未施,嗟伤慈父⑦。彼苍伊何?无父孰怙⑧!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⑨,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⑩,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市11,杞崩城隅12。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13。坐台待水14,抱树而烧15。① 伊惟,句首语气词。② 晔晔,形容姿色美丽。③ 偏其反而:语出《论语》,“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偏,翩。反,翻。形容身姿优美。④ 令色孔仪:语出《诗经》,“令仪令色,小心翼翼”。令,好的意思。孔,很的意思。形容姿色美好很体面。⑤ 窈窕淑女,巧笑倩兮:都是《诗经》里的句子。⑥ 宜其家室,在洽之阳:也出自《诗经》,见《大雅》,意思是可以结婚成家了。⑦ 待礼未施,嗟伤慈父:不料还没出嫁,父亲死了。⑧ 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苍天啊,为什么啊,没了父亲,今后依靠谁呢?怙,依靠,特指父爱。⑨ 眇然轻绝:轻轻一跳,飞了起来。眇然,形容高远。⑩ 湍濑,急流。11、 哀姜哭市:哀姜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颇有争议的女子,她是齐国公的女儿,后嫁给了鲁庄公,又与庆父私通,杀嫡立庶。《列女传》里有她的故事。启功先生认为,哀姜哭市和孝女曹娥的故事,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二种类型,除了一个“哭”字,根本就不可类比。碑文中引用的其他典故,也是如此。12、 杞崩城隅:指孟姜女哭长城。杞,孟姜女的丈夫万杞梁。13、 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对这镜子用刀划自己的脸,割自己的耳朵。也见《列女传》,讲一年轻貌美的寡妇,为守贞洁,拒绝其他男人的追求,硬是把自己的容貌给毁了。14、坐台待水:也见《列女传》,讲楚昭王的夫人贞姜,为等候丈夫,宁可被水淹死,也不愿离去的故事。15、抱树而烧:同见《列女传》,说宋恭公的夫人伯姬,在宋恭公死后做了寡妇,为守妇道,宁可在家被火烧死,也不愿半夜下堂出门。於戏①孝女,德茂此俦②。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③。越梁过宋④,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① 於戏,语气词。② 德茂此俦,品德出众。③ 不斫自雕,斫,刀砍斧劈。④ 越梁过宋,(不懂,不知道用了什么典故。)名勒①金石,质比乾坤。岁数历祀,丘墓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义之利门②。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③ ,以昭后昆。① 勒,刻。② 义之利门。启功先生认为《曹娥碑》原文中的这句话是整篇文章最让人觉得差劲的地方,“生贱死贵,义之利门”,历代文章虽有很多鼓吹殉死的,但大多戴了面具,不敢直说,像这样直截了当地以“贵”作为可耻利诱的,并不多见。所以,到了蔡卞手里,就把它改成了“利之义门”,但还是有问题,变成了谈利益的合法性,而且文不对题了。(见《启功丛稿》)③ 仿佛,效仿学习的意思。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先使属吏魏朗为之操笔,久而未出,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众人嗟叹不暇。碑以载孝,孝以文扬。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此碑早年散失。 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到庙书曹娥碑,文字由新安吴茂先镌刻。此碑绢本手迹现存辽宁博物馆,上有梁代徐僧权、满骞、怀充等人题名,还有韩愈、宋高宗等人题款。现存的曹娥碑系宋代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由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书。此碑高2.3米,宽1米,为行楷体,笔力遒劲,流畅爽利,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已近千年,弥足珍贵。围绕这块石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话说三国时,曹操和杨修一起来曹娥庙祭拜。看到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感到很奇怪,不解其义,最后还是杨修破译了这个谜语,说答案便是“绝妙好辞”。他给曹操解释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ji)臼”,谜底便是“绝妙好辞”。因为有了这个故事,便成就了 “曹娥碑”作为“中国最早的字谜”的美誉。也正因为曹娥碑隐含着中国第一个离合字谜,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图腾,字谜的鼻祖。也是因为这个典故的来历,在灯谜中的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谜格“曹娥格”。历代的文人墨客也都喜欢到这里参读研究这块石碑。罗贯中、曹雪芹更是把曹娥碑的故事写入了自己的作品中。现代书家费声骞评《曹娥碑》:“原碑久佚,传东晋升平二年,王羲之书曹娥碑,小楷。收录《群玉堂帖》和《越州石氏帖》中,为著名的晋唐小楷之一。近人马公愚所临,可谓形神兼备,马氏临本刊入《书法大成》,上海古籍书店有影印本,可资临习时对照参考。”

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令度尚,将孝女曹娥投江救父事迹,上报朝廷,旌为孝女,并迁墓建庙(今址),又为她立碑。度尚先命县吏魏朗撰写碑文,久而未出,当时度尚外甥邯郸淳,年少有异才,适在旁侍酒,因试为之,操笔立就,文辞之妙,魏郎叹服,遂毁其草。这就是最早汉邯郸淳所书的《孝女曹娥碑》。也就是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中郎蔡邕到曹娥庙摸碑后,在碑阴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的这块汉碑。但后来堕江失落。经考查《新唐书》记载:“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越州大风海啸”。四至五年浙江又连遭大水,推究当在此时堕江失落。
东晋平二年(公元358年),右军王羲之,到曹娥庙,以小楷书《孝女曹娥碑》文存庙,又有新安吴茂先为其刻碑立庙,后又为好事者取去,但传说辗转流传入皇室内宫。近据日本书法鉴定家中田勇次郎的考证,今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的墨迹绢本,即系晋王羲之所书《孝女曹娥碑》的真迹。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侍郎蔡卞以行书重书
《孝女曹娥碑》文,立碑存庙,但经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曹娥庙遭大火焚毁,庙内所存九块石碑,除此碑虽也被烧裂,但经曹娥乡绅任凤奎大力抢救修复完好,又发起重建曹娥庙,因此这块宋蔡卞所书的《孝女曹娥碑》至今仍竖立在曹娥庙。而其余八块石碑,均被烧成粉碎,尚未恢复。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太监赖恩,钦差提督浙江市舶,到曹娥庙见汉晋两碑,泯然无见,乃集唐刺史李邕(李北海)文字,凑成《孝女曹娥碑》文,并刻成石碑存庙。另有上杭赖恩《题曹娥碑后》识和堇山李堂跋。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右军后裔中书舍人王作霖,摹王羲之曹娥碑帖书法,以小楷仿书《孝女曹娥碑》文立碑存庙,碑后附有石之贞题跋。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金匮钱泳受浙江巡抚阮元所嘱托,以隶体书《孝女曹娥碑》文,由山阴县知事徐元梅捐赀上石,并由会稽陈鸿熙从杭州运石到上虞立于曹娥庙。碑后附有鄞县陈权识和钱泳补书并记,以及会稽陈鸿熙题跋。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03年),巡监御史杨鹤,为曹娥投江事迹所感,以行楷书《哭娥草》诗十首,并刻成石碑存庙。
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浙江巡按徐吉,到曹娥庙祭拜孝女,题《泊曹江谒孝女庙》诗一首,系大行草书法,并刻成石碑存庙。
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绍兴知府俞卿,到曹娥庙以小草书《题汉孝女曹娥祠》诗六章,并刻成石碑存庙,此碑系会稽黄以信立石,陈尔侯镌。
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浙江巡抚方观承,因早年落魄,曾在曹娥庙内摆摊,以看相拆字谋生,腾达后,重到庙祭拜孝女,助庙田20亩,并《题孝女祠》诗一首,系大行书书法,并刻成石碑存庙。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栖霞牟房初,以公事驻曹娥镇,恭谒孝女祠墓,礼成赋七律诗一首,系正楷书法,并刻成石碑存庙。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诚意伯刘基(刘伯温),奉明太祖朱元璋敕命,到曹娥庙祭奠孝女,撰有《青田诔辞》,并书《拜曹娥庙》诗一首,立匾于庙正殿,也被火毁。
另有明礼部尚书董其昌,曾以小楷书《孝女曹娥碑》,今拓片收刻于《御刻三希堂》石祟宝笈法帖中。




曹娥碑的历代诗碑
东晋平二年(公元358年),右军王羲之,到曹娥庙,以小楷书《孝女曹娥碑》文存庙,又有新安吴茂先为其刻碑立庙,后又为好事者取去,但传说辗转流传入皇室内宫。近据日本书法鉴定家中田勇次郎的考证,今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的墨迹绢本,即系晋王羲之所书《孝女曹娥碑》的真迹。北宋元祐八年(...

桂阳县15550491654: 端午节的来历及养生知识
苍梧佳盐酸: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

桂阳县15550491654: 急急急!!!“黄娟初裁好著书”里用的蔡邕《曹城碑》的典故是什么? -
苍梧佳盐酸: 曹娥碑不是《曹城碑》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先使属吏魏朗为之操笔,久而未出,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

桂阳县15550491654: 三国里杨修是谁?出名吗? -
苍梧佳盐酸: 有关杨修的两则故事.一个是关于解蔡邕题邯郸淳撰的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事. 查此事出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原文有:“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jiù)'八字,魏武谓修曰:“...

桂阳县15550491654: 绝妙好辞的典故. -
苍梧佳盐酸: 曹操曾经途经曹娥碑下,杨修随行.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 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远的时候,曹操才说:“我已...

桂阳县15550491654: 端午节的来历和各地的风俗有哪些?
苍梧佳盐酸: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

桂阳县15550491654: 曹娥碑的全文(不是字帖) -
苍梧佳盐酸: 《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立,明人传为王羲之书.小楷,二十七行.此帖结字扁平,用笔多不藏锋,有隶书笔意.其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应为唐以前人所书. 汇品: 明 文徵明:古雅纯质...

桂阳县15550491654: 曹娥碑碑文是谁所作 -
苍梧佳盐酸: 邯郸淳

桂阳县15550491654: 绝妙好辞的成语故事 -
苍梧佳盐酸: 绝妙好辞的故事:【成语】: 绝妙好辞 【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解释】: 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

桂阳县15550491654: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法碑帖? -
苍梧佳盐酸: 《石鼓文》:我国现存最古的刻石文字,用大篆在10块鼓形石上分刻有10首为一组的四言诗,记述秦国君游猎情况. 《秦山石刻》:是秦始皇二十八年登泰山颂秦德的刻石.相传是李斯所书. 《龙门二十品》:北魏龙门造像记20种统称. 《孔子庙堂碑》:唐碑,正书,虞世南撰并书. 《九成宫醴泉铭》:为唐代楷书名家欧阳询所书,魏徵撰文. 《麻姑仙坛记》:为唐代楷书名家颜真卿撰文并书,为颜书代表作之一,与其齐名的还有《多宝塔碑》. 《玄秘塔碑》:为著名柳书之一.唐代裴休撰文,柳公权正书. 《乐毅论》:东晋王羲之书,著名的小楷法帖. 《兰亭序》:著名行书法帖,为王羲之生平得意之作. 《曹娥碑》:现通行的小楷本,相传为王羲之书.

桂阳县15550491654: 在三国演义中绝妙好辞是形容谁的 -
苍梧佳盐酸: 不是形容人的,是赞颂“曹娥碑”上的碑文是“绝妙好辞”,形容人不会用“绝妙好辞”,只能形容文章或文字精妙.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曹娥碑”上刻的就是邯郸淳做的诔辞,人们用“妙妙好辞”可称赞这篇诔文. 《三国演义》为是表现杨修的颖悟,写曹操和杨修在蔡文姬家里看到了“曹娥碑”的拓片,并有文姬之父蔡邕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迷,众人皆不解,唯有杨修能解,曹操令勿言,出庄三里,方悟,令杨修解之,即为”绝妙好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