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托物言志作文

作者&投稿:郦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托物言志的作文~

叶子的风姿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我望着它,它也望着我。
叶总是微微的摇摆着。我很好奇,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我想飞。”它说。
“叶即是叶,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的。”
“看着吧。”它纯纯的笑着,不再说话。
叶从春天摆到夏天,执著热烈。
我感到诧异:“为什么?一季的时间你已长大,应该明白了……”
“可能吧,”它望着天际,轻轻叹出一口气,“一季的时间使我懂得叶永远无法像鸟一样飞翔,可我依然无法阻止自己去飞。有时,明知是不可能的,但无法自己,不是吗?”
“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又怎么会无法停止呢?”我糊涂了。
“可能,是因为在我心底,还想着飞翔……”它朝我笑笑,笑容里含着一抹淡淡的悲哀……
秋天到了。
我望着摇摇欲坠,即将凋残的叶子,说:“你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还追逐着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吗?”
“是的。”叶抬起头,眼里焕发着不可抑制的光彩,“你知道吗?人,现在我很快乐。”
“快乐?”
“嗯,这段时间,我明白了许多。我在这树梢头看着许多人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却一直无法得到满足,你知道为什么吗?”
“是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
“不,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忽视了‘过程’。要知道,‘结果’的欢乐是由‘过程’带来的。没有‘结果’的‘过程’固然可惜,但没有‘过程’的‘结果’却更为可悲……你明白吗?”
我轻轻摇了摇头:“你……究竟想和我说什么呢?”
它再次展开了笑颜:“我正品味着过程啊!”
冬天,到了。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窗前。忽然,一个景象使我呆住了——干瘪的叶,在飞!
时间如同停流了一般,它用身子散发出年轻时的光彩。它离开了树的怀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阳中,在天空这个舞台上,飞旋着、飘舞着。虽然是如此简单的动作,却舞出了风姿,舞出了韵味,舞得比鸟更轻盈、更动人……它更像一位吉普赛少女,虽然衣着陈旧,裙袄破损,却舞得意志飞扬、旁若无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平静的热烈,超脱的欢呼!空际间划过一圈一圈的元户,那是生�墓旒!�?
突然,像是风中的精灵在开玩笑,一阵疾风刮起,叶失去了平衡,像一只折翼的黄蝴蝶,在空中翻腾着,在坠地前作着最后的努力。最终,“蝴蝶”飘落到了地上,夕阳将它染成了金色,如同天边即将逝去的火烧云……
泪,从我的眼眶里缓缓淌了下来:“你的梦成真了,但为此付出了一生的等待,耗尽了全部的精力,你……不后悔吗?”
它没有回答,依旧是静静的微笑着,渐渐的,合上了眼睛……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白色的天国里,天使奏着圣歌,叶子安详的飞舞着,留下一道道闪亮的痕迹……
有一个声音在说:梦的存在,是为了追求!

托物言志的作文的写法

  师:好,我们上课了。我们昨天学了《马说》,谁还记得那里面的“千里马”比喻什么?

生:人才。

师:对,作者借着马的遭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古到今,许多作家都喜欢用这种方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他的意思不直接说出来。我们也常这么做。比方说到了情人节,送一朵玫瑰花,是什么意思啊?

生:是说喜欢对方,但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就送花表示这个感情。

师:对,千言万语,尽在花中也。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歌,那首歌词是谁写的?

生:李煜。

生:(纠正)李商隐。

师:对。(大屏幕展示李商隐的《无题》)来,我们一起把它背一遍。(这是书后的补充篇目,学生已会背。)

生:(背《无题》)

师:在这首诗中,有两句是千古有名。而这两句,恰好我们又考过。(大屏幕,师读)考考你: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生:(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对。这两句,其实已经跳出了李商隐原诗比较狭窄的爱情范围而无限地扩展。这两句中的第二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经常比做老师的工作。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蜡炬”和“老师”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默默奉献。

生:献身精神。(有生偷偷地笑)

师:对,献身精神,无私奉献。呵呵,这是老师出的题目,所以就歌颂老师。如果我是工人农民,可能我就要歌颂工人农民。(生笑)请看大屏幕,在这里出来了三组词。蜡炬,无私奉献,老师。蜡炬,就是“托物言志”中的——

生:物。

师:“无私奉献”就是“托物言志”中的——

生:志。

师:由物到志,然后由志联想到——

生:人。

师:对,与蜡炬有相同“志”的人。于是,“物”和“人”就由一个东西联系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是——(师生一起)志。托物言志可以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比方说我写歌颂教师的文章,我能不能直接写我的高尚品质?那多不好意思啊。我就可以写蜡烛默默地燃烧,写自己很感动,其实就是写自己在燃烧呢。(生笑)

师:现在,我们再把托物言志的内涵了解一下。(大屏幕显示,生读)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师:这些都是理论知识。我们要把理论带到实践中来。我们在昨天的阅读课上读了《语文课外同步阅读》上的一篇文章,还记得吗?

生:《奋飞的海鸥》。

师:那个海鸥是个什么形象?

生:作者赞美它,说它奋飞,在飞中得到欢乐。

师:对。我们前不久又学过高尔基的《海燕》,那里的海鸥又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生:胆小。

生:害怕。

师:还有呢?

生:懦弱无能。

师:对,在暴风雨来临时,海鸥不断是呻吟,并大海上飞窜。但是在张梦阳笔下,却是一个奋飞的海鸥。这,就是我要提醒大家的,(大屏幕显示)不同情景中的物,可能表达不同的志;相同情景中的物,因人不同,也可能表达不同的志。你看,同样是海鸥,一个是高尔基,一个是张梦阳,一个是贬得要死,一个是抬得很高。人不同,境也不同也。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实践实践。

师:(举起两只蜡烛)李商隐写到蜡烛,我们就说蜡烛。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

生:蜡烛。

师:对。李商隐说了蜡烛无私奉献,那是不是所有的蜡烛,在所有的情况下,在任何人眼中都是无私奉献呢?

生:不是。

师:我们就来设置特定环境,来看不同情景下的蜡烛的不同含义。(师再次向学生展示手中之物)知道这是什么蜡烛吗?

生:(在想,猜)

师:这是你们亲自端过的蜡烛。

生:(有的“哦”,似乎想起来了)

师:哦,真明白了?你们什么时候端过?

生:圣诞节晚会上用过。

师:对,圣诞节晚上你们表演时端过,我把它们收藏起来,就等着今天用呢。

生:(笑)

师:看,蜡烛,平平凡凡,朴朴通通。我们来给它设置一个环境。(把蜡烛小心地放在讲台边上)我们就把它放在这个悬崖边上。

生:(笑,仔细看)

师:在燃烧吗?

生:没有。

师:(拿出找火机)来,我们把它点着。上语文课,点蜡烛,有趣也。

(蜡烛在讲台上闪烁,师生共视)

师:看……本来不着,现在我把它点着了。你能不能从此境读出一些内容?

生:(思索)

师:(启发)朴朴通通的蜡烛,给它一点火,它着了……谁来说?……好,张**,很不错啊,你来说。

张生:(前排一小个男生)一个奉献,一个没有奉献。

师:哦,一个奉献,一个没有奉献,你把这两个蜡烛并在一起了。(对全体学生)张**的思维已经跳出了单一蜡烛的思维,而是把两个蜡烛并在一起。你要赞美哪一个?

张生:奉献的那一个。因为它燃烧自己,而另外一个没有燃烧。燃烧的那一个死了(生笑),却给人带来光明。

师:好。能不能再进一步,这两种蜡烛可以象征世上的哪两种人?

张生:奉献者和不奉献者。

师:呵呵,为什么呢?

张生:那一个(指着没燃烧的那一个)耗费自己的青春,或者说拥有才能,却不……却不好好利用。另一个呢,发光发热,无私奉献。

师:好,张**其实把我下面的问题都解答了,我本想你会说一个,没想到说到两个蜡烛。(生笑)

师:请坐。(对张**)这是抛砖引玉还是抛玉引砖呢?

生:(笑,有人言抛玉引砖)

师:来,丁**,你来说。

丁生:我认为,一个蜡烛有才能,再给它机会,它就会释放出光和热来。

师:很好!什么是机会?

丁生:火。

师:其实是我给的,我就是机会罗。

丁生:老师……老师不是机会。(生笑)

师:呵呵,在你眼里,我连火机都不如了?(生大笑)惨!好,一个人有才能,只要有机会,就能——

丁生:释放出来。

师:(对众生)怎么样,这样理解,好吗?

生:好。

师:怎么没有听到掌声呢?

生:(笑,掌声)

师:请坐。不知你们是陶醉了还是没听懂。(生笑)还有吗?

李生:我觉得那个火是很无情的。可以把那些火比做一些政府,那个蜡烛比做当地的农民。本来那些蜡烛过着很平凡、很悠闲、很快乐的生活,可是这个火却很无情地把它点燃,然后把它烧得像灰一样,最终结束它们的生命。这正像当前的人剥削农民一样,他自己本来是很平凡,但是却很无情地去剥削一些农民。我觉得……我悟出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师:那我赶紧去把它吹灭。(吹灭蜡烛,生大笑)

李生:那不同嘛,蜡烛滴下蜡油,它在跟火做斗争。它当然比不过人家了,但它还是要和火光做斗争。所以,在古代,才会出现推翻啊、革命啊一类的东西。

师:从这里,你读出了历史和现在,是不是?

李生:(笑)

师:我说过,读书人啊,他一般生活在三个世界,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么说,你已经贯通古今了,很好。

生:(笑)

师:不过,她把火比做政府,把蜡烛比作农民,不是说现在的政府和农民吧?我们的政府还是相当不错吧?

李生:有一些差些嘛(生笑)

师:好,你可以说“有一些”。但是呢,未来是你们的,你们总有一天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你愿意做何选择?我们现在可以斥责火的无情,但是你们记着,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有情的人。

生:(点头)

师:好,谁还来?……我还是把蜡烛点着,不点着看样子启发不了你们。(生大笑,师点蜡烛)好,丁**,你再来说。

丁生:两个蜡烛。

师:都要点着吗?

生:不用。一个不点一个点。

师:好。说。

生:我觉得吧,在光天化日之下点着蜡烛呢,那个点着的蜡烛是在浪费自己。而那个没有点着的蜡烛呢,则把自己的才能保留起来,等着该需要发光的时候。

师:蜡烛应该在什么时候发光?

丁生:在黑暗的时候。

师:那么在白天呢?

丁生:它是多余的。扔掉它。

师:(笑)你把它扔掉了,需要的时候到哪儿去找?

丁生:(笑)保存起来。

师:这,可以象征哪一类人?

丁生:蜡烛在黑暗的时候它才发光,就像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在危难的时候,才……才挺身而出。

师:太好了,这么说蜡烛在黑暗中发光,正是英雄们在危难时显身手?还有没有要说的?

丁生:没有了。

师:好,请坐。还有没有人看到蜡烛想到什么?……不说话?好,我们再看,蜡烛,有风的时候,就容易熄灭——这可能会有什么寓意?好,冯**,你来说。

冯生:(思索后)蜡烛燃烧的时候,火势很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师:要想保持这火不灭,光是这蜡烛的火行不行?

冯生:不行。这火太小了。

师: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火呢?

冯生:熊熊熊燃烧的大火。

师:那么,这说明……?

生:我们应该在一起,要团结起来。

师:对,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就是这个蜡烛,一班人就是那熊熊之火。

李生:蜡烛被风一吹,很容易流泪,这也寓意着也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很脆弱。

师:好。我们可以给蜡烛设置无数个情景,也因此可以体味出无数的志。现在就请每位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环境,得出不同的“志”。先思考一下。

生:(思考,低语)

师:暂停。一会儿回答问题时请这么说:我设置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由于得出什么样的“志”。谁来说?

生:(有些胆怯,不敢站起来)

师:千里马,非要需要伯乐来招唤吗?我们讲过,没有伯乐该怎么办啊?

生:要自己跳出来——

师:好,哪位自己跳出来?

郑生:我设置两个蜡烛,一个燃烧,一个没有燃烧。两个蜡烛代表两个工厂,那个火呢,就代表工厂主在剥削工人。另外一个呢,代表没有剥削。风吹来了,表示剥削完了,它也做不成了,而另外一个,则还可以继续做下去。

师:哦,你由燃烧想到剥削。——你家是做什么的?

生:(大笑)

师:开工厂的?你家开的是哪个工厂?(生笑)呵呵,开玩笑的,请坐。还有千里马吗?

王生:我想到的是一个快烧完的蜡烛,它已经没有蜡烛的形状,已经成一滩水似的,仍坚持燃烧。这可以象征那些意志特别顽强的人,即使身残,依然发光,直到他死去为止。它的“志”就是自强,不息。

师:很好,请坐。还有人呢?李**。

李生:我觉得蜡烛身上有“悲”的气氛。那个蜡烛默默地燃烧,把光和热给了别人,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一生就这么过去啊,想想也挺可怜的。

师:呵呵,这就是同一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这应该是人生观的不同,不能简单的说谁是谁非。还有人吗?

岳生:两根蜡烛,一根生在富贵人家,一个在贫困人家。

师:很好!情景设置很好!还说。

岳生:在富贵者家里,那根蜡烛可能显不出它的用途,但是在那个贫困人家里,它却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光明。我们可以把蜡烛比成钱吧。在有的人家里,有些小孩子拿着钱,几块几十块的买零食吃,但是在贫困人家里,那几块几十块也许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也可以给那些失学儿童交学费。没有了。

师:同学们,听懂了没有?

生:听懂了。

师:你们说说,在这里,蜡烛可以代表钱之外,还可以代表什么东西?

岳生:还可以比成人才。比方说,在一个大城市里,拥有大量人才,但是在中国西北部,人才极度缺乏。同样了个博士,在北京,可能教小学,教幼儿园,但是在西北,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师:好!我们把“钱”推而广之,可以得出许多类似的生活现象,我们文章的主旨也会更丰富多彩。呵呵,我们说“钱”也没错,因为我们平时和钱打交道比较多。(生笑)还有吗?

张生:有的蜡烛包装得非常华美,而有的呢,则非常相通。但是它们的效果却是一样的。这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应该在于他给人的奉献,而不在于他的外表。

师:都不错。你们讲了这么多了,我呢,现在,给你们打个谜语。这个谜语猜我们班的一个人。我用我的行动作为谜面,你们来猜是谁。(举起蜡烛,展示)很朴通的蜡烛,默默无闻,我把它点着了,发出光来,但是我在某一刻,不小心,却把它吹灭了。(吹灭蜡烛,慢步)……打一个谜语,猜猜是谁?

(生思考,有的在小声推测)

师:(看一学生张了嘴,便叫起那学生)殷**,好,你来说。你说是谁?

殷生:(非常小声)我觉得是……(师未听清楚,众生大笑)

师:声音大一点,是谁?

殷生:……是你。

师:是我?就我自己,是吗?你看我看得太悲观了。(生笑)好,请坐。到底是谁?大家都感觉不到吗?

(一女生举手)

师:你说。

丁生:是殷**。(生大笑)

师:为什么?……你说。

丁生:凭……第五感。(生笑)我喜欢第五感。

师:哎,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是殷**?

丁生:结合昨天,结合今天,再结合明天。(生笑)

师:好,你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

丁生:昨天呢,老师点名批评了殷**,而后来呢,殷**的行为有所改善,今天老师呢,是在对昨天的行为进行忏悔,(生笑)

师:哎呀呀,这个同学看人太厉害!我的确是在忏悔,但我不是在对殷**忏悔,我是在对另外一个人。谁呀?

生:(还在想)

师:幸*,你站起来。

(许多同学发出“哦”的声音,似乎明白了。)

师:知道怎么回事了吗?

生:知道。

师:(对着幸*举起蜡烛)幸*,你看这是什么?你转到这个学校这么久,可能就是一个没人赏识的蜡烛。前天,我让你燃烧了……明白了吗?(前天上课,让他展示背诵多篇古文)

生:明白了。

师:可是昨天,我又把你吹熄灭了。(昨天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被点名批评)知道了吗,幸*?

生:知道了。

师:我今天想把你再点着。(学生多是惊奇与含笑)请你上台来一下。

(幸*走到讲台前,众生不由地鼓掌)

师:请你自己去点着它。(递给火机。幸*点蜡烛,众生望而笑)

幸*:(笑)我这叫自焚。(众生笑)

师:(笑)你这不叫自焚,你这叫重生。(众生笑)

(幸*点完欲下,师止住他)

师:别急,请你当着所有的听课老师和全班同学,背一篇古文,好不好?

(台下生大声说“好”,大声鼓掌)

幸*:(有些意外,小声地)背哪一篇?

师:你说背哪一篇?《马说》,好不好?

(台下一生说:“不行不行,《马说》我们都会背。”余生大笑)

师:(笑)你们会背,也不能剥夺他背的权力啊。来,请——

(幸*开始背《马说》,声音不大,但很流利,背诵完后生齐鼓掌)

师:很好,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老师啊,也许会是无情的杀手,也许会是温暖的春风。他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残杀一个人理想,他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树起一个人的信心。通过幸*的这一波三折,我希望幸*也像那千里马一样,该跳出来时就跳出来;我也希望,你自己亲手点着的蜡烛不要再熄灭。我自己呢,以后也要尽量地克制自己,小心地呵护着这小小的一点光明。

师:同学们看一看(屏幕展示),我们延着这个蜡烛,朝着四面发散思维,它就可能有无数个与众不同的含义。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写出常人所未写出的“志”,我们的文章一定能别具一格。发散思维,无限风光。但是,我们写作文,不能光写蜡烛啊,现在我们分小组交流,每人从自己所熟悉的某物中发掘其“志”,这个志啊,不要人云亦云,最好有点新意。

生:(小组交流,借物说志。老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约5分钟)

师: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让同学们展示刚才的交流内容了。这里,我们先来了解写托物言志类文章的步骤:(屏幕展示)1.搜寻特定环境、状态下的物象。 2.拓开思路,状摹事物。3.寄情于物,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好,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班李**同学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我想请李**上台来读给大家听。好,有请李**。

生:(鼓掌,李**上台)

李:老师,你找我事先也不跟我说一声。

师:意外惊喜,都是这样的。

李:好,我来读。

轮 胎

人靠脚走路,知道这事的人比“1+1=2”还多。

那车呢,靠什么?

轮胎。

那不起眼的、买车时极易被人忽视的小小的橡胶黑圈。

它承载的是它自身多少倍的重量啊!天啊,太可怕了。

有没有兴趣把一辆拥有强劲引擎的法拉利的轮子卸下来开?再看看它的速度?

它根本动不起来!没有轮子的车,即使拥有顶级的“心脏”,它也形同废铁,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充其量,可以作为展示品。

但没有“脚”的机器,看来有什么感觉?

哈哈,高级废铁!

你可以把顶蓬去掉,做开蓬;你可以尝试把车门改低,危险驾驶;你可以拆掉避震,来点“硬驾驶”;你更可以把B、C两柱去掉,享受开洋视野。

你唯独不可以拆下轮胎!

引擎是心脏,但失去了轮胎,它也失去了意义,如同植物。

轮胎,爆了可以补,磨平了可以换,但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失去它——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默默无闻地在最低层工作、付出,默默地承载着快乐、悲伤、欣喜与痛苦,默默地承载着人间的一切……

它可以包容,包容很多很多,只要你不伤害它,它会一直继续……

默默地继续下去……

生:(掌声)

师:我当时看了这篇文章,心想自己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因为我对汽车太不熟悉了。我想请你谈一谈你的这篇文章的构思过程,好吗?

李:我本来就喜欢车,我们学到了这一单元托物言志,我就回家想。我书桌上摆着一辆汽车的模型,我就对轮胎发生了兴趣。我爸爸给我说过,一辆车有一二吨重,这个轮胎呢?我估计只有几十斤吧。我就想,几十斤与几吨是一个什么概念?轮胎被车压在地下,忍受着痛苦,造就着成功。我就想写轮胎了。老师不总是说要写一些新的东西吗?我觉得轮胎别人写的还少。特定的环境呢,我想汽车在跑的时候是轮胎最能体现价值的时候。轮胎可以象征着那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默默无闻,但不能缺少。

师:说得很好!你也告诉我们,当我们要选择选定环境下的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你所熟悉的东西,寄托你所熟悉的志。刚才有同学说的比如说社会啊,官员啊,剥削啊,我们可能不太熟悉,写起来可能不太得心应手。请记住,写平常物,抒不平常志。

师:好,今天我们的作文是:(屏幕展示)作文:根据所学得的知识,选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要求:书写工整,“物”和“志”要和谐统一。字数:500字以上。好,下课。



(附记:这个实录上完课后就开始根据录音整理,因时间有限,竟快用了一周时间。民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老师代劳的还不少。现公布于众,欢迎各位教师指正。谢谢!

托物言志的作文的写法

  师:好,我们上课了。我们昨天学了《马说》,谁还记得那里面的“千里马”比喻什么?

生:人才。

师:对,作者借着马的遭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古到今,许多作家都喜欢用这种方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他的意思不直接说出来。我们也常这么做。比方说到了情人节,送一朵玫瑰花,是什么意思啊?

生:是说喜欢对方,但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就送花表示这个感情。

师:对,千言万语,尽在花中也。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歌,那首歌词是谁写的?

生:李煜。

生:(纠正)李商隐。

师:对。(大屏幕展示李商隐的《无题》)来,我们一起把它背一遍。(这是书后的补充篇目,学生已会背。)

生:(背《无题》)

师:在这首诗中,有两句是千古有名。而这两句,恰好我们又考过。(大屏幕,师读)考考你: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生:(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对。这两句,其实已经跳出了李商隐原诗比较狭窄的爱情范围而无限地扩展。这两句中的第二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经常比做老师的工作。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蜡炬”和“老师”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默默奉献。

生:献身精神。(有生偷偷地笑)

师:对,献身精神,无私奉献。呵呵,这是老师出的题目,所以就歌颂老师。如果我是工人农民,可能我就要歌颂工人农民。(生笑)请看大屏幕,在这里出来了三组词。蜡炬,无私奉献,老师。蜡炬,就是“托物言志”中的——

生:物。

师:“无私奉献”就是“托物言志”中的——

生:志。

师:由物到志,然后由志联想到——

生:人。

师:对,与蜡炬有相同“志”的人。于是,“物”和“人”就由一个东西联系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是——(师生一起)志。托物言志可以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比方说我写歌颂教师的文章,我能不能直接写我的高尚品质?那多不好意思啊。我就可以写蜡烛默默地燃烧,写自己很感动,其实就是写自己在燃烧呢。(生笑)

师:现在,我们再把托物言志的内涵了解一下。(大屏幕显示,生读)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师:这些都是理论知识。我们要把理论带到实践中来。我们在昨天的阅读课上读了《语文课外同步阅读》上的一篇文章,还记得吗?

生:《奋飞的海鸥》。

师:那个海鸥是个什么形象?

生:作者赞美它,说它奋飞,在飞中得到欢乐。

师:对。我们前不久又学过高尔基的《海燕》,那里的海鸥又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生:胆小。

生:害怕。

师:还有呢?

生:懦弱无能。

师:对,在暴风雨来临时,海鸥不断是呻吟,并大海上飞窜。但是在张梦阳笔下,却是一个奋飞的海鸥。这,就是我要提醒大家的,(大屏幕显示)不同情景中的物,可能表达不同的志;相同情景中的物,因人不同,也可能表达不同的志。你看,同样是海鸥,一个是高尔基,一个是张梦阳,一个是贬得要死,一个是抬得很高。人不同,境也不同也。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实践实践。

师:(举起两只蜡烛)李商隐写到蜡烛,我们就说蜡烛。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

生:蜡烛。

师:对。李商隐说了蜡烛无私奉献,那是不是所有的蜡烛,在所有的情况下,在任何人眼中都是无私奉献呢?

生:不是。

师:我们就来设置特定环境,来看不同情景下的蜡烛的不同含义。(师再次向学生展示手中之物)知道这是什么蜡烛吗?

生:(在想,猜)

师:这是你们亲自端过的蜡烛。

生:(有的“哦”,似乎想起来了)

师:哦,真明白了?你们什么时候端过?

生:圣诞节晚会上用过。

师:对,圣诞节晚上你们表演时端过,我把它们收藏起来,就等着今天用呢。

生:(笑)

师:看,蜡烛,平平凡凡,朴朴通通。我们来给它设置一个环境。(把蜡烛小心地放在讲台边上)我们就把它放在这个悬崖边上。

生:(笑,仔细看)

师:在燃烧吗?

生:没有。

师:(拿出找火机)来,我们把它点着。上语文课,点蜡烛,有趣也。

(蜡烛在讲台上闪烁,师生共视)

师:看……本来不着,现在我把它点着了。你能不能从此境读出一些内容?

生:(思索)

师:(启发)朴朴通通的蜡烛,给它一点火,它着了……谁来说?……好,张**,很不错啊,你来说。

张生:(前排一小个男生)一个奉献,一个没有奉献。

师:哦,一个奉献,一个没有奉献,你把这两个蜡烛并在一起了。(对全体学生)张**的思维已经跳出了单一蜡烛的思维,而是把两个蜡烛并在一起。你要赞美哪一个?

张生:奉献的那一个。因为它燃烧自己,而另外一个没有燃烧。燃烧的那一个死了(生笑),却给人带来光明。

师:好。能不能再进一步,这两种蜡烛可以象征世上的哪两种人?

张生:奉献者和不奉献者。

师:呵呵,为什么呢?

张生:那一个(指着没燃烧的那一个)耗费自己的青春,或者说拥有才能,却不……却不好好利用。另一个呢,发光发热,无私奉献。

师:好,张**其实把我下面的问题都解答了,我本想你会说一个,没想到说到两个蜡烛。(生笑)

师:请坐。(对张**)这是抛砖引玉还是抛玉引砖呢?

生:(笑,有人言抛玉引砖)

师:来,丁**,你来说。

丁生:我认为,一个蜡烛有才能,再给它机会,它就会释放出光和热来。

师:很好!什么是机会?

丁生:火。

师:其实是我给的,我就是机会罗。

丁生:老师……老师不是机会。(生笑)

师:呵呵,在你眼里,我连火机都不如了?(生大笑)惨!好,一个人有才能,只要有机会,就能——

丁生:释放出来。

师:(对众生)怎么样,这样理解,好吗?

生:好。

师:怎么没有听到掌声呢?

生:(笑,掌声)

师:请坐。不知你们是陶醉了还是没听懂。(生笑)还有吗?

李生:我觉得那个火是很无情的。可以把那些火比做一些政府,那个蜡烛比做当地的农民。本来那些蜡烛过着很平凡、很悠闲、很快乐的生活,可是这个火却很无情地把它点燃,然后把它烧得像灰一样,最终结束它们的生命。这正像当前的人剥削农民一样,他自己本来是很平凡,但是却很无情地去剥削一些农民。我觉得……我悟出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师:那我赶紧去把它吹灭。(吹灭蜡烛,生大笑)

李生:那不同嘛,蜡烛滴下蜡油,它在跟火做斗争。它当然比不过人家了,但它还是要和火光做斗争。所以,在古代,才会出现推翻啊、革命啊一类的东西。

师:从这里,你读出了历史和现在,是不是?

李生:(笑)

师:我说过,读书人啊,他一般生活在三个世界,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么说,你已经贯通古今了,很好。

生:(笑)

师:不过,她把火比做政府,把蜡烛比作农民,不是说现在的政府和农民吧?我们的政府还是相当不错吧?

李生:有一些差些嘛(生笑)

师:好,你可以说“有一些”。但是呢,未来是你们的,你们总有一天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你愿意做何选择?我们现在可以斥责火的无情,但是你们记着,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有情的人。

生:(点头)

师:好,谁还来?……我还是把蜡烛点着,不点着看样子启发不了你们。(生大笑,师点蜡烛)好,丁**,你再来说。

丁生:两个蜡烛。

师:都要点着吗?

生:不用。一个不点一个点。

师:好。说。

生:我觉得吧,在光天化日之下点着蜡烛呢,那个点着的蜡烛是在浪费自己。而那个没有点着的蜡烛呢,则把自己的才能保留起来,等着该需要发光的时候。

师:蜡烛应该在什么时候发光?

丁生:在黑暗的时候。

师:那么在白天呢?

丁生:它是多余的。扔掉它。

师:(笑)你把它扔掉了,需要的时候到哪儿去找?

丁生:(笑)保存起来。

师:这,可以象征哪一类人?

丁生:蜡烛在黑暗的时候它才发光,就像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在危难的时候,才……才挺身而出。

师:太好了,这么说蜡烛在黑暗中发光,正是英雄们在危难时显身手?还有没有要说的?

丁生:没有了。

师:好,请坐。还有没有人看到蜡烛想到什么?……不说话?好,我们再看,蜡烛,有风的时候,就容易熄灭——这可能会有什么寓意?好,冯**,你来说。

冯生:(思索后)蜡烛燃烧的时候,火势很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师:要想保持这火不灭,光是这蜡烛的火行不行?

冯生:不行。这火太小了。

师: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火呢?

冯生:熊熊熊燃烧的大火。

师:那么,这说明……?

生:我们应该在一起,要团结起来。

师:对,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就是这个蜡烛,一班人就是那熊熊之火。

李生:蜡烛被风一吹,很容易流泪,这也寓意着也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很脆弱。

师:好。我们可以给蜡烛设置无数个情景,也因此可以体味出无数的志。现在就请每位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环境,得出不同的“志”。先思考一下。

生:(思考,低语)

师:暂停。一会儿回答问题时请这么说:我设置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由于得出什么样的“志”。谁来说?

生:(有些胆怯,不敢站起来)

师:千里马,非要需要伯乐来招唤吗?我们讲过,没有伯乐该怎么办啊?

生:要自己跳出来——

师:好,哪位自己跳出来?

郑生:我设置两个蜡烛,一个燃烧,一个没有燃烧。两个蜡烛代表两个工厂,那个火呢,就代表工厂主在剥削工人。另外一个呢,代表没有剥削。风吹来了,表示剥削完了,它也做不成了,而另外一个,则还可以继续做下去。

师:哦,你由燃烧想到剥削。——你家是做什么的?

生:(大笑)

师:开工厂的?你家开的是哪个工厂?(生笑)呵呵,开玩笑的,请坐。还有千里马吗?

王生:我想到的是一个快烧完的蜡烛,它已经没有蜡烛的形状,已经成一滩水似的,仍坚持燃烧。这可以象征那些意志特别顽强的人,即使身残,依然发光,直到他死去为止。它的“志”就是自强,不息。

师:很好,请坐。还有人呢?李**。

李生:我觉得蜡烛身上有“悲”的气氛。那个蜡烛默默地燃烧,把光和热给了别人,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一生就这么过去啊,想想也挺可怜的。

师:呵呵,这就是同一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这应该是人生观的不同,不能简单的说谁是谁非。还有人吗?

岳生:两根蜡烛,一根生在富贵人家,一个在贫困人家。

师:很好!情景设置很好!还说。

岳生:在富贵者家里,那根蜡烛可能显不出它的用途,但是在那个贫困人家里,它却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光明。我们可以把蜡烛比成钱吧。在有的人家里,有些小孩子拿着钱,几块几十块的买零食吃,但是在贫困人家里,那几块几十块也许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也可以给那些失学儿童交学费。没有了。

师:同学们,听懂了没有?

生:听懂了。

师:你们说说,在这里,蜡烛可以代表钱之外,还可以代表什么东西?

岳生:还可以比成人才。比方说,在一个大城市里,拥有大量人才,但是在中国西北部,人才极度缺乏。同样了个博士,在北京,可能教小学,教幼儿园,但是在西北,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师:好!我们把“钱”推而广之,可以得出许多类似的生活现象,我们文章的主旨也会更丰富多彩。呵呵,我们说“钱”也没错,因为我们平时和钱打交道比较多。(生笑)还有吗?

张生:有的蜡烛包装得非常华美,而有的呢,则非常相通。但是它们的效果却是一样的。这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应该在于他给人的奉献,而不在于他的外表。

师:都不错。你们讲了这么多了,我呢,现在,给你们打个谜语。这个谜语猜我们班的一个人。我用我的行动作为谜面,你们来猜是谁。(举起蜡烛,展示)很朴通的蜡烛,默默无闻,我把它点着了,发出光来,但是我在某一刻,不小心,却把它吹灭了。(吹灭蜡烛,慢步)……打一个谜语,猜猜是谁?

(生思考,有的在小声推测)

师:(看一学生张了嘴,便叫起那学生)殷**,好,你来说。你说是谁?

殷生:(非常小声)我觉得是……(师未听清楚,众生大笑)

师:声音大一点,是谁?

殷生:……是你。

师:是我?就我自己,是吗?你看我看得太悲观了。(生笑)好,请坐。到底是谁?大家都感觉不到吗?

(一女生举手)

师:你说。

丁生:是殷**。(生大笑)

师:为什么?……你说。

丁生:凭……第五感。(生笑)我喜欢第五感。

师:哎,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是殷**?

丁生:结合昨天,结合今天,再结合明天。(生笑)

师:好,你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

丁生:昨天呢,老师点名批评了殷**,而后来呢,殷**的行为有所改善,今天老师呢,是在对昨天的行为进行忏悔,(生笑)

师:哎呀呀,这个同学看人太厉害!我的确是在忏悔,但我不是在对殷**忏悔,我是在对另外一个人。谁呀?

生:(还在想)

师:幸*,你站起来。

(许多同学发出“哦”的声音,似乎明白了。)

师:知道怎么回事了吗?

生:知道。

师:(对着幸*举起蜡烛)幸*,你看这是什么?你转到这个学校这么久,可能就是一个没人赏识的蜡烛。前天,我让你燃烧了……明白了吗?(前天上课,让他展示背诵多篇古文)

生:明白了。

师:可是昨天,我又把你吹熄灭了。(昨天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被点名批评)知道了吗,幸*?

生:知道了。

师:我今天想把你再点着。(学生多是惊奇与含笑)请你上台来一下。

(幸*走到讲台前,众生不由地鼓掌)

师:请你自己去点着它。(递给火机。幸*点蜡烛,众生望而笑)

幸*:(笑)我这叫自焚。(众生笑)

师:(笑)你这不叫自焚,你这叫重生。(众生笑)

(幸*点完欲下,师止住他)

师:别急,请你当着所有的听课老师和全班同学,背一篇古文,好不好?

(台下生大声说“好”,大声鼓掌)

幸*:(有些意外,小声地)背哪一篇?

师:你说背哪一篇?《马说》,好不好?

(台下一生说:“不行不行,《马说》我们都会背。”余生大笑)

师:(笑)你们会背,也不能剥夺他背的权力啊。来,请——

(幸*开始背《马说》,声音不大,但很流利,背诵完后生齐鼓掌)

师:很好,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老师啊,也许会是无情的杀手,也许会是温暖的春风。他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残杀一个人理想,他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树起一个人的信心。通过幸*的这一波三折,我希望幸*也像那千里马一样,该跳出来时就跳出来;我也希望,你自己亲手点着的蜡烛不要再熄灭。我自己呢,以后也要尽量地克制自己,小心地呵护着这小小的一点光明。

师:同学们看一看(屏幕展示),我们延着这个蜡烛,朝着四面发散思维,它就可能有无数个与众不同的含义。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写出常人所未写出的“志”,我们的文章一定能别具一格。发散思维,无限风光。但是,我们写作文,不能光写蜡烛啊,现在我们分小组交流,每人从自己所熟悉的某物中发掘其“志”,这个志啊,不要人云亦云,最好有点新意。

生:(小组交流,借物说志。老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约5分钟)

师: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让同学们展示刚才的交流内容了。这里,我们先来了解写托物言志类文章的步骤:(屏幕展示)1.搜寻特定环境、状态下的物象。 2.拓开思路,状摹事物。3.寄情于物,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好,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班李**同学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我想请李**上台来读给大家听。好,有请李**。

生:(鼓掌,李**上台)

李:老师,你找我事先也不跟我说一声。

师:意外惊喜,都是这样的。

李:好,我来读。

轮 胎

人靠脚走路,知道这事的人比“1+1=2”还多。

那车呢,靠什么?

轮胎。

那不起眼的、买车时极易被人忽视的小小的橡胶黑圈。

它承载的是它自身多少倍的重量啊!天啊,太可怕了。

有没有兴趣把一辆拥有强劲引擎的法拉利的轮子卸下来开?再看看它的速度?

它根本动不起来!没有轮子的车,即使拥有顶级的“心脏”,它也形同废铁,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充其量,可以作为展示品。

但没有“脚”的机器,看来有什么感觉?

哈哈,高级废铁!

你可以把顶蓬去掉,做开蓬;你可以尝试把车门改低,危险驾驶;你可以拆掉避震,来点“硬驾驶”;你更可以把B、C两柱去掉,享受开洋视野。

你唯独不可以拆下轮胎!

引擎是心脏,但失去了轮胎,它也失去了意义,如同植物。

轮胎,爆了可以补,磨平了可以换,但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失去它——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默默无闻地在最低层工作、付出,默默地承载着快乐、悲伤、欣喜与痛苦,默默地承载着人间的一切……

它可以包容,包容很多很多,只要你不伤害它,它会一直继续……

默默地继续下去……

生:(掌声)

师:我当时看了这篇文章,心想自己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因为我对汽车太不熟悉了。我想请你谈一谈你的这篇文章的构思过程,好吗?

李:我本来就喜欢车,我们学到了这一单元托物言志,我就回家想。我书桌上摆着一辆汽车的模型,我就对轮胎发生了兴趣。我爸爸给我说过,一辆车有一二吨重,这个轮胎呢?我估计只有几十斤吧。我就想,几十斤与几吨是一个什么概念?轮胎被车压在地下,忍受着痛苦,造就着成功。我就想写轮胎了。老师不总是说要写一些新的东西吗?我觉得轮胎别人写的还少。特定的环境呢,我想汽车在跑的时候是轮胎最能体现价值的时候。轮胎可以象征着那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默默无闻,但不能缺少。

师:说得很好!你也告诉我们,当我们要选择选定环境下的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你所熟悉的东西,寄托你所熟悉的志。刚才有同学说的比如说社会啊,官员啊,剥削啊,我们可能不太熟悉,写起来可能不太得心应手。请记住,写平常物,抒不平常志。

师:好,今天我们的作文是:(屏幕展示)作文:根据所学得的知识,选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要求:书写工整,“物”和“志”要和谐统一。字数:500字以上。好,下课。

(附记:这个实录上完课后就开始根据录音整理,因时间有限,竟快用了一周时间。民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老师代劳的还不少。现公布于众,欢迎各位教师指正。谢谢!

不知道字数。
以蚕言志,切入点可以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或者破茧成蝶的奋斗精神。
只要围绕其中一点来写就算切题了。如果议论文或抒情的,文章结尾可以直接点题。


弥渡县15341771014: 以蚕为主题,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短文 300字 (快,急用) -
仉轻盆炎:[答案] 它用光阴的丝线 编织成属于自己的梦想 然后用生命的坚毅 铸成一颗珍珠献给它的爱人 然而 梦想是可以破蛹而出的 继续着自己长河旅程—— 变成一只蛾 留住最后唯有自己欢乐的一点光阴 面对世间微微一笑 随后把自己的躯体 遗忘在一个角落 结束自...

弥渡县15341771014: 托物言志写蚕的作文 -
仉轻盆炎: 蚕宝宝 昨天妈妈买回只蚕宝宝,我一点也不喜欢,总是觉得它们肉乎乎的有点恶心,想把它们扔了.可是妈妈却说:“蚕全身都是宝,蚕屎又叫蚕砂,可以做枕头,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蚕吐的丝可以制成绫罗绸缎,穿上又高贵又典雅.”这时我...

弥渡县15341771014: 托物言志的作文400字蚕 -
仉轻盆炎: 捉蝴蝶捉蝴蝶暑假的一天,小刚看见外头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于是他想去捉蝴蝶.他带上了他的网子和捉蝴蝶的小罐,他怕太热就穿上了心爱的黄短裤和蓝背心.小刚到了公园看到了地上的花真美呀!有黄的、有绿的、有红的、有粉红色的……于是,小刚开始捉蝴蝶.有一只五颜六色的蝴蝶落在一朵鲜艳的花上,非常漂亮.于是,就静悄悄地走了过去.正要捉到的时候,没想到被脚下的大石头给拌摔了.小刚号啕大哭,大姐姐在公园里画画,于是听到了哭声就赶了过来.大姐姐说:“我这里有一个手帕,给你包一下吧!”这样,就把手帕包在了伤口上.但是,小刚还是哭个不停.大姐姐给小刚讲了几个笑话,逗得小刚破涕为笑

弥渡县15341771014: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作文600字 托物言志 -
仉轻盆炎: 篇一:倾听自然大自然是多么的和谐,每个成员都在演奏着自己的乐曲.你听.自然的歌声是多么的美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当早晨还熟睡在床的时候,你听到了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好象在诉说着春天的变化;又好象是经过...

弥渡县15341771014: 雷抒雁蚕在写作上有怎样的特点?试着作简要分析 -
仉轻盆炎: 雷抒雁在寓言故事《蚕》中,用通俗而诗化的话语、托物言志的手法阐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不期而遇的困苦磨难,我们应该自励自强,战胜险阻,自己救出自己来;而怨天尤人,自叹自怜,都是无济于事、没有用处的.

弥渡县15341771014: 借物喻人的文章 (蚕、蜡烛)500——600字 -
仉轻盆炎: 蜡 烛 我喜爱蜡烛,喜爱它的光明.我赞美蜡烛,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果你仔细观察,蜡烛其实是挺漂亮的,它在燃烧的时侯,头上的小火苗好像是一个公主的头,它那白玉般的身体好像是公主美丽的衣服,顺流而下的蜡珠则是公主的手...

弥渡县15341771014: 托物言志类作文怎么写 -
仉轻盆炎: 写托物言志类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托物言志类的文章,“物”是材料,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体物是为了写志,描形是为了传神.写作中既要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物”的内在的“神”. 二、托物言志类的文章...

弥渡县15341771014: 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在下面的事物中选取一样,赋予它象征意义,借它的某种特征抒发你的感悟 -
仉轻盆炎: 蝉——“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高洁 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奉献 灯——“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唐·李白《咏萤火》)——坚韧不屈 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顽强的生命力 风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梦想

弥渡县15341771014: 初中托物言志的作文 -
仉轻盆炎: 1.托物言志的作文 那棵树 十几年的经历让我不禁觉得,本该精彩的人生却淡而无味.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枯燥的事情,让我厌烦. 经历过几次不顺心的事,我开始想逃离这尘世. 我对母亲说:“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再多的努力看来也只是...

弥渡县15341771014: 关于托物言志的作文800字 -
仉轻盆炎: 像托物言志类的文章,“言志”必须思想正确、深刻,情趣健康、高雅,应能给读者以美感的享受,哲理的启示,有益的鞭策.文中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要像水乳般的自然交融,不能简单粘合,不可生硬搅拌.既不要把欲言之志搁置一旁,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