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国渊传翻译

作者&投稿:唐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志.魏书 国渊传答案~

国渊(生卒年不详),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归魏为臣。
国渊归曹后,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国渊负责处理屯田事宜。国渊发挥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将屯田的土地分配给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员跟进,更列明屯田的各项实行措施,短短五年间就令到国家仓廪丰实,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曹操征伐关中,留国渊作后勤,担任居府长史,统摄府中诸事。不久,田银、苏伯于河间造反,将军贾信破之,田银属下千余人众请求投降,程昱劝曹操不诛降众,国渊亦认为请降余党并非首恶,为其求赦,结果这千余人都得以保命。在纪录战事的文书中,按照常规,战功往往会夸大十倍,即“杀一人”会写成“杀十人”,但国渊在呈报是次平乱一役所斩获的首级数量时,却只是如实上报。曹操问其原因,国渊便说:“国家征讨外寇时,夸示斩获贼首的数字,可以增长军队的威势,亦可振奋国民之心。但如今河间属国境之内,田银等人的造反是内乱,虽然平乱亦是一种战功,但这毕竟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我深为国有内乱而感到羞耻。”曹操十分欣赏他的言论,于是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后来国渊任职太仆,位列九卿,最后卒于任内。
评价:
陈寿评:“袁涣、邴原、张范躬履清蹈,进退以道,盖是贡禹、两龚之匹。凉茂、国渊亦其次也。”
郑玄:“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
《魏书》:“渊笃学好古,在辽东,常讲学于山岩,士人多推慕之,由此知名。”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由【三国时期】刘向所著作,全文译文如下: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小时侯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可以徒手与猛兽格斗,不害怕困难和危险。多次跟随征战,志向远大。曹操曾批评他说:“你不好好读书追慕圣人之道,却喜欢骑马弄剑,这只是匹夫之勇,并不值得提倡。”
亲自督促他读《诗》《书》。曹彰对随从说:“男子汉一旦成为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的人,将率领十万骑兵驰骋沙场,驱逐敌寇,建功立业。怎能做读书人呢?” 太祖曾经询问众位王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曹彰说:“喜欢当大将。”
太祖说:“为将应该怎么做?” 曹彰回答说:“穿着盔甲,拿着长枪,不顾惜生命,做士卒的表率;该赏的一定执行,该处罚的一定言而有信。” 太祖非常高兴。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叛。朝廷命令曹彰为北中郎将,代理骁骑将军。出发前,太祖告诉他说:“在家我们是父子,受命就像君臣一样,行动都要以王法处断,你要警惕。”
曹彰北征,进入涿郡边界,叛乱的几千胡兵突然来到。当时军队尚未集结,只有一千多步兵,骑兵几百。采用了田豫的计策,坚守险要的关口,敌兵才后退。曹彰追击胡兵,亲自与敌搏斗,射杀胡人的骑兵,箭倒骑兵一个接一个。
战斗超过了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好几箭,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溃兵。追到桑干,距离代郡二百多里,长史众将都认为刚刚远途跋涉,士兵战马疲劳,又受地形的限制,不能越过代郡,不可以深入敌地,违反将令轻敌冒进。
曹彰说:“领兵行军,见机行事,还问什么节度?胡兵并未跑远,追击一定会大破敌军的。因为服从命令却了放跑敌人,这不是好的将领。”于是上马,传令军中,“怠慢出兵的杀无赦。”一天一夜追赶上了敌兵,出击,杀死大量敌兵数以千计。
曹彰加倍犒赏将士,将士都很高兴。当时鲜卑大人轲比能率领几万骑兵观望敌我双方的强弱,看到曹彰奋力拼杀,所到之处,攻无不克,就请求臣服,北方的战乱完全平息。当时太祖在长安,召见曹彰到行营。
曹彰从代郡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对曹彰说:“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要自我夸奖,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似乎做得不够的样子。” 曹彰到达后,按照太子的话说了,功劳归于众将。太祖很高兴,抚摩着曹彰的胡子说:“小孩子竟然如此的神奇呀!”
大祖东征回来,任命曹彰为代理越骑将军,留守长安。大祖到洛阳,染病,快马传见曹彰,曹彰还没到,太祖就去世了,曹丕继承王位,曹彰和其他诸侯到各自属地任职。黄初二年,爵位上升到公爵。文帝三年,被任命为任城王。文帝四年,到京都拜见,病死于府邸,谥号为威。

《曹彰传》全文如下: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
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违令轻敌。
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柯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扩展资料:
1、曹彰人物简介: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曹丕即位后,曹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221年)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
黄初四年(223年),曹彰到洛阳朝见,因病逝于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
2、曹彰的渔阳铁骑:
被曹操称作“黄须儿”的搏虎猛将曹彰统领渔阳铁骑,“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以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这里击败代郡乌丸斩首千余的骑兵部队,就是渔阳铁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曹彰转
百度百科——曹彰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椽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翻译:

国渊字子尼,乐安国盖县人。曾拜师事奉郑玄。后来与邴原、管宁等人到辽东郡躲避兵乱。返回故乡以后,受太祖征召任司空掾属;每每在曹公府上议论政事,常常正色直言,退朝后再无私议。太祖想要广泛地兴办屯田,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减损增益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的办法,五年的时间里,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竟相勉励,乐于从事这项事业。太祖征讨关中,让国渊任居府长史,总管留守事宜。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余党人数不少,接律都当伏法,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求不对他们执行死刑。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依赖国渊这个建议得到活命的有一千多人。写战胜贼兵的文书,旧例往往夸大,以一为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首级数量的时候,实有多少就报多少。太祖询问原因,国渊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捕获士兵数量,是想要夸大战绩,用意在于显示给百姓去看、去听。而河间在我国境之内,田银等人叛逆,虽然制胜有功,但我私下里仍为这事感到耻辱。”太祖很高兴,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讽刺朝政,太祖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人是谁。国渊请示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传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敕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大,现在虽是首都,却少有喜好学问的人。你选择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想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选派了三个,国渊在派遣前先召见了他们,教训说:“你们学习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上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你们可以去找寻能读懂它的人,向他请教。”又秘密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意图。花了十来天时间就找到了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官吏趁机请那个人写了一纸笺书,与那封信一比较,看出与写信的人是同工种笔迹。随即把那人拘捕审问,得到了全部事实真相。升为太仆。国渊虽然位居列卿,但是仍穿布衣吃素食,把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朋故旧,自己保持着谦恭节俭,最后死在官任上。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人物名字
袁奥字公荣(袁涣之子) 136.袁准字孝尼(袁涣之子) 137.袁粲字仪祖(袁滂之弟) 138.张范字公仪 139.张承字公先(张范之弟) 140.凉茂字伯方 141.国渊字子尼 142.田畴字子泰 143.王脩字叔治 145.邴原字根矩 146.张貔字邵虎 147.张泰字伯阳(张貔之祖父) 148.张邈字叔辽(张貔之父) 149.管宁字幼安 ...

巫溪县17662514075: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翻译 -
温惠干安: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椽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

巫溪县17662514075: 《三国志魏书》1.翻译(1)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2)布衣蔬
温惠干安: (1)国渊觉得这些人并不是带头叛乱的,向曹操要求不要杀掉. 注:这里的渊是国渊非夏侯渊;行刑是枭首,不是普通的刑罚;这里的请是向曹操请求. (2)国渊当上太仆后,每天穿的都是布衣服,吃的是蔬菜,朝廷给的工资和赏赐都分给自己处境不好的老友和宗族. 注:这里的禄不仅仅是俸禄,还有赏赐;这里还用赐,主要是因为当时他为列九卿之列,属于高官,为体现其尊贵,所以用了赐散二字. LZ最近读《三国志》?《三国志》是我最喜欢读的史书之一,建议配合《资治通鉴》一起读,这样逻辑性会更强~~~

巫溪县17662514075: “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是什么意思? -
温惠干安: “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国渊认为要杀的那个人不是首恶、罪大恶极的那种,所以恳请不要行刑【原文】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

巫溪县17662514075: 三国志 魏书翻译 -
温惠干安: 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指曹操)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①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自首请罪),犹惧不免.冲(曹冲,曹操儿子)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戳破)单衣,如鼠啮者,谬(谎称)为失意(内...

巫溪县17662514075: 三国志 魏书翻译 -
温惠干安: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R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续汉书曰:淑有高才,王畅、李膺皆以为师,为朗陵侯相,...

巫溪县17662514075: <三国志魏书>翻译一下 -
温惠干安: 1.查了下上下文,承应该是张范的弟弟张承 张承同意了(张范的话),于是交了官印马上回家,和张范一起在扬州隐居. 2如果能用贤德使天下人(跟你)想法一样,即使是凭着一个人的资产(与在德不在强相对应),成就霸主王侯的功业,也是不困难的. 3现在曹公您想凭几千弱兵,对抗数十万部队,可以说是字母量力. 4土匪认为他的话很义气,把两人都还给了范.

巫溪县17662514075: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这句话要怎么解释呢?
温惠干安: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 这句话是出自古文学作品《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中.该句典可解释为:将领要把勇敢作为根本,在行军打仗时配合智谋使用.

巫溪县17662514075: 翻译 三国志 魏书 -
温惠干安: 原文: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

巫溪县17662514075: <<三国志.魏书>>中有下面一句话的全文和翻译是什么(要详细)急急急急
温惠干安: 杨俊的字是秀才,他是河内获嘉人

巫溪县17662514075: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的翻译 -
温惠干安: 魏书十四蒋济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