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太宗至少答三点?

作者&投稿:巧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正确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王朝是李世民大帝建立起来的。李世民是唐帝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李渊只是名义上的)。在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出身也最为高贵。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文治武功。

在中国这个高度集权缺乏民主和人权观念的国家里,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决定国家的命运。

李世民除了具备历史上的英明帝王共有的优势外,下面的几个优势还是李世民独有的。

一、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和浓厚的危机意识。

责任心是领导人物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没有或缺少责任心的领导纵使才华盖世,也一样会祸国殃民,不是渎职就是滥用职权。中国的很多帝王就是因为缺少责任心,把祖辈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玩垮了或玩丢了,结果使中华民族陷入周而复始的循环性浩劫之中,中华文明也一步步地走下坡路,中国也因此不可挽回地衰落下去,由天朝大国沦为二流末国到最不发达国家。李世民的民族责任心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坐上皇帝宝座后,并没有象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权力人物一样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坐下来好好放松一下,利用手中的职权尽情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滋味。相反,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一头埋在公务里,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讨论国政,裁决案件和办理公事,有时一连几个小时也不肯停下来休息一下,以致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和那些志得意满的权力人物不同的是:李世民大帝有浓厚的危机意识,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的强盛帝国(那时的唐帝国事实如此);而是一个危机四伏随时可能被又一次民变**的新生政权。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刚刚瓦解的曾经强盛无比的隋帝国,不断地琢磨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不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辙,小心而又勤勉地引导他的帝国走出荆棘,走上繁荣,走向辉煌。在李世民当政的中期,唐帝国已成了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繁荣和富庶达到了连上帝都嫉妒的程度。这时李世民应该满足了,可他一点也没有满足的迹象,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繁华和辉煌,而是帝国漫长而艰巨的未来之路,并为夯实未来的路基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

李世民的超强责任心是他高度智慧的集中体现。

二、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执政风范。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拥有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在人前耍小聪明为荣;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诡计驭使部属;部属也依样画葫芦用诡计蒙蔽首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一人,他在任时对臣僚趟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妓俩。李世民即位之初,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烂污官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欣然接受了这句令普通当权者恼羞成怒的逆耳忠言。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魏征拒绝在诏书上副署(注意这是李世民最为智慧的杰作,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没有法律效力,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止自己的无限权力,只有李世民例外),李世民解释说:“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你却先失去诚信。陛一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的反应是深以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三、胸怀宽阔,爱才如命,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

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强盛,除了掌舵人具有超人的素质外,还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执行舵手的意志。人才的重要性在今天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因为人才决定国家的命运。但并不是所有的当权人物都重视人才的,实际情况是占半数以上的权力人物漠视甚至仇视人才。只有那些胸怀宽阔胆识过人,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并能宽容人才无伤大局的弱点且不害怕人才超越他的出色政治家才能够任人唯才。

李世民的爱才在史书上有不少的记述,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任和重用。魏征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旧臣,两兄弟曾经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对手。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理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胜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李世民会杀掉魏征泄愤或嫁祸于人地把他作为替罪羊杀掉;谁也想不到李世民对魏征的最大惩罚竟然是任命他当帝国宰相,还和他结成儿女亲家。这一戏剧性结局的果实是:魏征为唐帝国的强盛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李世民执掌的贞观王朝可谓人才济济,文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武有李靖、秦叔定、程咬金、尉迟敬德。一大批精英人物围绕李世民组成一个坚强高效的领导核心。可李世民还是感到人才不够用,并一再地命令宰相封彝德荐举人才,在久久没消息后又一再催促他。封彝德委曲万状地说:“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今世没有人才。”李世民当即纠正他:“君子用人如器,各随所长。自古人君致治,难道能借才异代么?患在自己不能访求,奈何轻量当世?”听了这样的真知灼见,封彝德除了惭愧外还是惭愧。

四、高度超强的自制力,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认识,对“好话”保持高度的警惕。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残留一点动物的痕迹;只要是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人性的一面和兽性的一面。人类文明的真正内涵就是最大限度地宏杨人性和尽可能地克服兽性。人性的多少和一个人地位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地位极高和极低的人身上兽性的成份容易漫延滋长,前者为了生存而不怿手段;后者会恣情纵欲乱用职权。中国的皇帝因为位高权重的缘故,长期被压抑的兽性有了释放的条件,就会象深秋的野火一样四处漫延,不是自制力极强的人不能阻止其殃及池鱼。

人类的兽性又称之为人性的弱点,最具危害性的表现是滋情纵欲滥用职权和爱听好话。普通人的弱点因为条件的限制,一般不致酿成大的社会危害;皇帝手中拥有生杀大权,其人性的弱点若不加以严格控制的话,即可酿成巨大的社会危害和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在控制自身的弱点方面作出了很多值得称道的典范,但作得最好且始终如一的还是李世民大帝。

爱听好话几乎是人类的通病,权力人物对好话的偏爱则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纵观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只有极少数败在强大的敌人手里,绝大多数是被身边的甜言蜜语打到的。只有那些凤毛麟角的睿智人物才能够不被好话所误导,李世民大帝就是其中一人,他充分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好话都是别有用心的,因此对阿谀奉迎之言格外警惕。他常常告诫身边的官员:“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隋王朝的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全他的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直言相告,切莫报喜不报忧。”

大臣王侍中(侍中是门下省首长,级别和宰相相近)晋见李世民,看见已国破家亡的庐江王的漂亮妃子站在皇帝身边,就意味深长地看了该女子两眼。李世民看见他眼里有话,就说:“这是庐江王的妃子,庐江王闻她颇有恣色,就杀死了她的丈夫,把她强行占为已有,如此暴虐不仁,怎能不亡!”王侍中问:“陛下以为庐江王是对是错?”李世民回答得很干脆:“杀人取妻,还有什么是非可言!”王侍中反唇相讥:“陛下既然知道庐江王作错了,为何又把他的姬妾据为已有呢,这不是重蹈庐江王的覆辙吗?”这句活得不耐烦的“狂话”竟使李世民大为感动:“不是你直言提醒,我险些为恶而不自知了”,当即把该女子送出了宫廷,并对王侍中给予嘉奖。


纪元六二三年,魏征在大殿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责李世民的一条条过失,一点也不给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他当即大怒回宫,对前来迎接他的长孙皇后发狠:“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庄稼汉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也是一位亘古少有的杰出女子,听了此话后立即穿上皇后官服向皇帝郑重参拜:“我听说君明则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我夫的英明,我怎能不祝贺你呢。”面对这样贤明的妻子,李世民的火气即刻烟消云散。

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历史上出了几个强盛的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和民丰物阜。唐帝国的富庶有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为证。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唐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咸海东岸的石国(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下面几条文明成果使大汉民族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最最优秀的民族。

一、社会秩序空前安定

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是真个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六三0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挺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二、开放的国界。

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象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在看到唐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之后,自己的国家在他们心中和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于是就不想回国,千方百计地要留下。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中国人为荣(这使人想起今日美国的绿卡)。不仅首都长安,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不担心外来文化把自己淹没。贞观王朝的国民素质是如此之高,对外国侨民既不歧视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来主义”,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在中国就象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力,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来自阿拉伯帝国和日本的侨民就有不少在中国担任官职的,有的还担任部长级高级官员。

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民间自费留学生则远远超过此数。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跃进了一千年。

一千二百年后,日本帝国进行了第二次现代化运动,全方位地接受西洋文化,使自己再度平空跃进几百年,并把昔日的老师踩在脚下,在老师的“庭院”里制造了两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本民族并不高明,它只是善于学习而已。这个步子比别人慢半拍的民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落后但不固执。当外来文明入侵时,它总是虚怀若谷地主动接受比本民族先进的文化,用最快最简捷的方式接受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使自己快速跃进到先进民族的行列。

一个民族落后并不可怕,固执才是最可怕的!

三、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

中国官场的贪污病菌是无孔不入的,以至占绝大多数的国人都认定贪污是人类社会的不治之症,只要是有“官”的地方就避免不了贪污。当从英美等国归来的留学生向他们的亲朋好友陈述这些国家基本上消灭了贪污时,没有几个人不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其实,贪污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地球上就有不少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基本上消灭了贪污。不仅是美利坚和英吉利等现代化强国,就连主要由中国人组成的新加坡也基本上消灭了贪污。

这里所说的基本上消灭了贪污并不是说完全杜绝了贪污现象,而是指贪污行为在整个官场中属极个别的现象,且贪污的数额不大(一年的贪污额一般不会超过此人一年的薪水),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连续作案三年以上的少之又少),都会很快败露且受到毫不留情的严惩。克林顿事件是美国政治上的最大丑闻,可一位中国人说:我国的一个村长也比克林顿要风流好多倍,美国总统真是当得太窝囊了……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最值得称导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尢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明王朝的朱元璋对贪污的处罚最为严酷,贪官一律处以剥皮的惨刑,可明王朝的贪官之多在历史上仍属罕见。可见防范贪污主要取决于一套科学修明的政治体制,光靠事后的打击只能取效于一时,不能从根子上铲除贪污赖以兹生的社会土壤。

四、分权制度的初步尝试。

中国封建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马首是瞻。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已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的智慧和胸襟(美国的开国皇帝华盛顿有点象他的学生)。

五、高度发达的商业。

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中国的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贞观王朝是唯一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杨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她的最高使用价值。唐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四个军事重镇(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稠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

回顾贞观王朝的灿烂文明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最优秀的国民!当今天的中国人回首先辈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死抱着“四大发明”和“文明古国”等早以消逝的光环自欺欺人;还是痛心革面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还是每个中国人自己来作出决择吧!

提起唐太宗,很多人都会想起那场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所以他才能够登上帝位,开创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还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唐太宗一生政绩很多,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评价他:1.知人善任唐太宗特别重视人才,用人唯贤,不看出身,他先后任用房玄龄和褚遂良等正直廉洁之人,他还不计前嫌,重用李建成的旧部下,如秦琼和魏征等人,一时间人才济济,还重视科举,以此来吸纳更多能干的人,用科举取代了门第,寒门子弟也有了做官的机会,给政坛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2.善于纳谏李世民时刻谨记前朝隋炀帝拒绝纳谏,最终导致亡国的教训,所以他继位之后特别重视听取别人的建议,还特地扩大了谏官的权力,鼓励臣下多给他提意见,批评他的决策,魏征是当时最出名的谏官,在朝堂上多次直陈唐太宗的过失,还有马周等人也因为谏言而出名。3.进行了制度完善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在隋朝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很多其他制度,比如政治上延续了三省六部制,还让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地方上沿用了隋朝的郡县两级制度,把全国分成了十个监区,经济上采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还完善了科举制度。4.维护了国家安全唐王朝刚建立的几年,时刻面临着突厥和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的入侵,尤其是突厥军队直逼长安,李世民继位后,经过认真发展,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之后,政权巩固了,就开始从防御转为主动进攻,还对其他民族采用怀柔政策,在他的努力之下,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和往来,显示了唐太宗的宽厚和博大的胸怀,他成为了天下共主,为协调和强化周边民族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局面,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深受百姓的喜爱和拥护。

1.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善于用兵,屡建功勋。
2.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3.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4.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1.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同周边各少数民族友好相处,从而被各民族首领尊为天可汗。
3.唐太宗虚怀纳谏,善于利用各方面的人才。
4.在唐太宗统治后期,他迷信丹药,大兴土木。

李世民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
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唐太宗实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如何评价唐太宗至少答三点?
1.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善于用兵,屡建功勋。2.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3.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4.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尊号“天可...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
7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

对唐太宗的简要评价
第三,唐军的撤退和后续战争,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胸怀和高超的战略思想,唐军以2000人的损失消灭高句丽数十万人,千古罕见。撤退之时,敌将城墙跪拜,也实属罕见。唐军后期的军事骚扰和政治封锁,使高句丽的实力每况愈下,最终高宗消灭高句丽。还有奢侈现象的明显增加。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

对唐太宗的评价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千古名君的典范,贞观之治更是传颂千古的封建时代的顶峰。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名臣;李世民采取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祥和,进步的局面。尤其他和魏征的君臣鱼水之情,更是传扬千古的...

怎樣評價唐太宗?
评价唐太宗 太宗皇帝18岁起兵反隋、24岁定天下、27岁升天子、30岁而立之年被北方诸民族誉为“天可汗”,在位23年于50年(现在外国领导人同中国省级领导人入仕年龄)中年英年早逝。 太宗皇帝为国家奋战与贡献了32年(孝文帝拓跋宏之年限,他更英年早逝),可谓建树颇多、影响深远,也正如此,才铸造了...

我们应怎样评价唐太宗(要简洁的语言)
杜甫:“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32] 白居易:“圣人有作垂无极!”[33]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34] 柴荣:“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35] 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为太宗乎?及其成功,复归于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

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帝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李渊只是名义上的)。在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出身也最为高贵。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文治武功。在中国这个高度集权缺乏民主和人权观念的国家里,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决定国家的命运。李世民除了...

怎样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的努力使得大唐王朝变得国力强盛,他非常的勤政爱民,所以百姓们才能够安居乐业,所以才有机会过的上安稳和平的生活。他从善如流,对待贤臣的谏言他虚心纳谏,也使得国家的治理越来越好。他是不折不扣的一代明君,没人比他更能配得上这个称号了。唐太宗还鼓励我们国家对外交流,走出去。所以那个...

请"简单"评价一下唐太宗这个皇帝
唐太宗在政治上有全局观念,常常因为某一件具体事情,而想着把一类事情办好。他心里装着老百姓,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能够严格约束各级官吏和王公贵族,严惩贪官污吏。他有着大政治家的风度,所谓“得帝王之体”,在夺取了政权之后,没有将原先反对自己的力量...

历史上对唐太宗的评价
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柴荣: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北市区15942107329: 急~~~~如何评价唐太宗!100字以内!!谢谢!!
卢泊复方: 唐太宗李世民,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文治天下,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北市区15942107329: 如何评价唐太宗?
卢泊复方: 一、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执政风范. 二、胸怀宽阔,爱才如命,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 三、拥有高度超强的自制力. 四、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为建立唐朝立下赫赫之功,又励精图治,使社会繁荣,出现了封建社会的著名治世局面——贞观之治.

北市区15942107329: 怎么评价唐太宗的统治 -
卢泊复方:[答案] 《新唐书》评价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

北市区15942107329: 如何评价唐太宗,100字内, -
卢泊复方:[答案] 唐太宗历史贡献及晚年得失:唐太宗曾说过:「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翦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自谓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颇有自矜之意.此吾之...

北市区15942107329: 对唐太宗进行评价
卢泊复方: 唐太宗李世民为唐朝开国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臣,鼓励生产,修生养息.著名的谏臣魏征就是这一时期的.太宗开辟的贞观之治,为武则天将唐推向鼎盛和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也是刚刚建立的王朝稳定,是人民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明君. 贞观22年,太宗对自己的功过作了总结: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尤有不及,固多愧矣.). 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用来形容太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北市区15942107329: 如何评价唐太宗
卢泊复方: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几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就是来源于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

北市区15942107329: 我们应怎样评价唐太宗? -
卢泊复方: 你好 作为后人我们对古人的评价有很多偏颇,如果按历史书上说大概应该就是这样子吧,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 贞观政绩流芳千古 一、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大度纳谏. 二、节俭自律,厉行法制,发展国家经济 三、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 四、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 很高兴能为你解答

北市区15942107329: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太宗 -
卢泊复方: 说明了唐太宗是以人格个人修养,素质都很高的人,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 在中国古代,可以明得失,避免重蹈覆辙 材料二呢,是说唐太宗比较科学的认识到了君民之间的关系,避免暴戾.为人主,可不畏惧! 以古为鉴..:君,可以正衣冠. 材料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十分可贵,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的表现. 当然综合而言,就是能从过去的兴衰成败之中,舟也;人,水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说明唐太宗是一个以史为鉴的人.注意总结归纳..,说明唐太宗具有民本思想..,有一个明君就以为着有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材料一:以铜为镜;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北市区15942107329: 怎么评价唐太宗的政绩唐太宗一生开创贞观之治,他有哪些功和过呢?
卢泊复方: 唐太宗在为23年,功大而过微.史称“贞观之治”!他使中国国土之大空前绝后!他上马善打天下,下马能治天下.他在位期间远夷四服,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当时的长安是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城市,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那里住着世界各国的人,唐太宗还允许他们互相通婚.唐太宗创建的是一个开放的朝代,是封建时代中最开放的时期!他更是后世帝王竞相效仿的楷模!直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贞观时期的向往!

北市区15942107329: 唐太宗的评价 -
卢泊复方: 唐太宗历史贡献及晚年得失: 唐太宗曾说过:「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翦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自谓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颇有自矜之意.此吾之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