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谁的文韬最厉害。

作者&投稿:住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文韬方面比较出名的能臣异士有哪些啊?~

汉朝的萧何,张良。
唐朝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宋朝的赵普。
元朝的耶律楚材。

明朝的刘基。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千古一帝,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
他少年英雄,初出茅庐救隋帝,匹马单刀斩老生!
他是晋阳反隋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和直接的行动者!
他天资地质,李密为之倾倒!南征北战结束了数十年的中华分裂割据状态,一统华夏!
他五骑会蛮主,四年灭突厥。他成功的消灭了隋以来的中华最大的边患,并将其融入了中华的怀抱!
他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民本思想皇帝,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着三权分立的雏形!
他是天可汗,他开创了夷汉一家的时代。这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真正民族融合团结的时代。他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和他国家的先进,开放,使他的国土和朝堂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羡慕向往的地方!
他和他国家的胸怀和实力,让他无可争议的成为维护东亚政治秩序的领袖!
他发展了读书人最好的考试制度,他给了士人最高的礼待--尊重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他重视人道,更重视法律,他让他的首要功臣来负责法律的修缮!并完成了历史上最好的法律贞观律!
他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他的部下名臣数量之多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比的!

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介绍。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当然是陈寅恪,楼主看看这个人的简介就知道了!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夫人唐篔,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时年37岁。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在清华大学开设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证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再次应聘去牛津大学任教,并顺便到伦敦治疗眼睛,经英医诊治开刀,不仅无效,目疾反而加剧,最后下了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寅恪怀着失望的心情,辞去聘约,于1949年返回祖国,任教于清华园,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解放前夕,他到广州,拒绝了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要他去台湾、香港的邀聘,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于中山大学。遂移教于中山大学。
解放后,他受到党和政府的器重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据《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仅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函请陈寅恪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记载,并注明辞谢未就,荐陈垣代己。上述职务据《修水县志稿》),继续任中山大学教授。自1956年,陈毅、陶铸、周扬、胡乔木等中央领导人,都先后去看望过他。陶铸尊重他的学识和人品,1957年亲自关心他的助手配备和眼疾治疗。1962年,他的右腿跌骨折,又给他派护士轮班照顾,在广东知识界传为美谈。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塞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柱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编辑本段]治学理念
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学。此事于20世纪80年代方公之于世。
陈寅恪的“四不讲”
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岭南大学等数所大学。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此外,陈寅恪讲学还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
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道:“陈师在讲历史研究时,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诸葛亮,出师表的流传说明他文采出众,其次是忠贞,对阿斗的不争气无能为力觉得对不起刘备,然后就是高于常人的智商和情商~~
文韬,不仅有文才还得有韬略~
诸葛亮很符合啊

靠,都不对题,文韬乃六韬第一,怎么扯到文人去了?
要我说,排第一的当属姜子牙,因为《六韬》记载的就是姜子牙与文王和武王的对话。连游戏规则都是他定的,还有谁敢排第一?
排第二的我认为当属鬼谷子,你且看他四大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绢)的能耐就知道了。

我复议二楼的
毛泽东实为文韬武略最厉害
文:且看毛泽东大诗词,看毛泽东选集那几大本,看毛体字被很多人临摹……

武:当年评十大元帅时,毛泽东被评委会评为大元帅——服装都做好来,只是毛泽东谦逊的性格让他婉拒了……

当然是毛主席了,蒋介石所有的文学参谋人员加起来写不过他老人家一个人。
可以说当时全国都没人写得过。


纵观中国历史,谁的文韬最厉害。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夫人唐篔,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时年37岁。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

中国通史,谁写的好一些,看哪个呢
哈佛中国史原名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倘若直译,应为“帝制中国史”或“中华帝国史”,由此可知它所书写的时段,帝制即皇帝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始于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终于1912年清帝逊位,共和落地。从这一点上讲,这套书并非通史。它最大的优点即脉络清晰,尤其对比剑桥和讲谈社中国史。缺点则有两个,一是定...

推荐几本历史类的书籍看看
我推荐这几本历史书籍《万历十五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国史话》。《万历十五年》作者黄宇, 黄仁宇,是史学界的一个“异类”,他并非科班出身,却最终成为明史专家, 而他的《万历十五年》出版至今,畅销百万余册,同样也是史学奇迹。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是大明王朝一个平淡无奇的年...

余秋雨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高中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佚名11、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 *** 称他为“一代天骄”;这个打破东西方壁垒、书写中国最大版图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

中国历史上有谁能称得上能文能武?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能文能武的人是三国时期蜀国姜维,因为连诸葛亮都夸赞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是诸葛亮对他的最高评价。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的时候,姜维还仅是曹魏的一个小小职员,他为人刚正,孝顺,而且文武全才,但是却不得重用,甚至还被奸人设计陷害他谋反,最终走投无路...

对新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人物是谁。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在中国被誉为“千古圣人,万世师表”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封建社会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者。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到清朝被推翻之前(1912年)一直是中国的官方哲学。对现在社会也有不小的影响。第三...

鲁迅 灯下漫笔 文中揭示了中国人怎样的生存境遇
鲁迅《 灯下漫笔 》文中揭示了中国的生存境遇是: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是坐着奴隶,或者是想要去做奴隶。他们面临着身后主人的皮鞭。《灯下漫笔》是《春末闲谈》的姊妹篇,出自杂文集《坟》。既曰漫笔,就说明文章结构自由灵活,先从具体的事件产生感想,引入本题,然后抓住论题,联想广泛,引用丰富,...

人与历史余秋雨
二、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著作,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请问他的作者是谁?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其中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其「部份篇目」内容的来源可靠性从南宋开始遭受怀疑。清初,这些...

南郑县15532769099: 我国历史上最有雄才伟略,文韬武略的人是那位呀? -
雷砍三七: 我也认同曹操,毕竟是开国的人.

南郑县15532769099: 历史上最有雄才大略,文韬武略的人是谁?
雷砍三七: 李世民

南郑县15532769099: 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的成就最高?主要有哪些?
雷砍三七: 中国史学界有所谓“六大明君”之说,是按照其文韬武略、历史功绩选出的,可供您参考: 1、秦始皇,赢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南郑县15532769099: 中国文坛谁的影响力最大? -
雷砍三七: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纵观历史的长河,各朝各代都有出类拔粹的文豪,相信他们当中不论是谁都不敢轻易担当"中国文坛第一人"这个称号.但是有人提名苏轼了,就暂且是他吧,若苏大人泉下有知,还不知是喜是悲呢. 如过你问的是当代和近代: 老舍--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鲁迅--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中篇小说,杂文集,白话文小说,都是出自彼手 叶圣陶--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 郭沫若--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冰心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 茅盾--根据他的遗愿创办了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 王朔--有人说他是当代小说的鼻祖 余秋雨--号称是当代第一的反批评家

南郑县15532769099: 孙权、刘备和曹操论个人智谋、能力谁最强?
雷砍三七: 曹操文韬武略,却落下奸雄骂名,孙权韬光养诲,乃有江东,刘备东奔西走,后有西蜀,论才智,曹操第一,孙权第二,刘备自然第三了

南郑县15532769099: 历史上,有几个人在当时是文韬武略都在前20名的?
雷砍三七: 白起,吴起,乐毅,李牧,……

南郑县15532769099: 中国文坛谁的影响力最大?
雷砍三七: 肯定是鲁迅塞,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南郑县15532769099: 明代司马汪道昆的传奇人生(关于明代司马汪道昆的传奇人生的简介)
雷砍三七: 1、在中国历史上,文韬武略兼备的人虽然有,但并不多.2、明代徽州的汪道昆恰恰是这样一个人.3、他以诗文名闻海内,与王世贞并称“两司马”,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后来进入《明史》中的《文苑传》,确立了文学家的身份;他创作的《大雅堂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一定影响,奠定了戏剧家的地位.4、他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共理兵务多年,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多次受到嘉奖,官至兵部左侍郎,俗称“少司马”,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5、到了晚年,他转而佞佛,大作佛事,建无遮大会.6、一代巨公明代司马汪道昆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南郑县15532769099: 以《史记》为例,谈谈对司马迁的评价,200字左右,急啊! -
雷砍三七: 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

南郑县15532769099: 今历史课上老师叫写“帮唐太宗写份简历” -
雷砍三七: 李世民 出生日期599年1月23日 逝世日期:649年7月10日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天下任贤纳谏、宽厚爱民,创贞观之治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赐房玄龄 庙号:太宗 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