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滩句子赏析

作者&投稿:畅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牛滩中的一句话~~

早上出发的时候看见黄牛(石头),夜晚住宿时还是看到黄牛.三天三夜,还能看到它.形容岩石很高,江流湍急,纡回曲折


【《黄牛滩》的全文】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解释】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山下有石滩,名叫“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面的高崖间,有一山石很像人的样子,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已经很高了,又加上江流湍急,纡回曲折,即使沿途经过,住上两夜,还是能够望见此物。所以在这里行走的人有歌谣唱道:“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黄牛滩》赏析
  文章分3层次,第1句一段:写黄牛滩的地理位置,第2、3段:写山势险峻及山上有奇石,第4、5、6句一段:写江水湍急。
  1.歌谣中的三个“黄牛”分别指代什么? 第一个和第三个“黄牛”指代“高崖间石”。第二个“黄牛”指代黄牛滩。
  2.本文文字围绕哪两个来写的?作者在写南岸山石时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描绘的?写出原文中的语句。本文文字围绕黄牛滩和南岸山石来写的。从形状(如人负刀牵牛)和颜色(人黑牛黄)两方面进行描绘。
  3.本段文字对奇形山石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增加文章趣味性,另外使人们对三峡的景物产生向往之情。
  4.篇末引用歌谣是为了说明文中的哪句话?为了说明“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
  5作者写水抓住了什么特点?抓住了水流湍急这一特征。正面描写:“江湍纡回”,“水路纡深”。侧面描写:“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回望如一矣”。
《黄牛滩》原文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经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俊俏,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黄牛滩》译文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拿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本来已经很高了,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过了两夜,还能望见这东西。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还在黄牛山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原来一样。”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头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步:古时长度单位)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①,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②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③,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水经注》)

注释①黄牛山——与黄牛滩互相毗连,在今湖北省宜昌县西,长江在山间迂回而下。②就——造就。这里是“自然”的意思。③信宿——连宿两夜。

赏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的山水文学高度发展时期,一方面由于政治腐败,引起一般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对“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文学感到厌恶,而文人名士与佛徒交游之风极盛,游踪所至,心有所感,发于诗文,便构成山水文学勃兴的局面。

郦道元的《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书,但以文学笔法出之,对当时山水文学影响颇大,其最大成就是打破了骈体的束缚,而以自由的、清绝优美的散体进行创作,勾画出祖国雄奇秀媚的山川形象。

《黄牛滩》从不同的视角描画出雄奇壮丽的长江三峡间的一个景点。作者在介绍了黄牛滩的地理位置之后,首先从仰视的角度把命滩为“黄牛”的一爿极有特色的岩崖摄入镜头:此岩处于南岸重岭的“最外高崖间”,其状如“人负刀牵牛”,其色“人黑牛黄”,形貌色彩分明。接着从俯视的角度,描写这爿高岩下迂回湍急的江流。从“江湍纡回”4字,我们可以想见万仞之下,重峦叠嶂间曲折蛇行的银线般的江水,这无疑是一幅从高空摄取的鸟瞰图。最后作者又从回首眺望的角度加深对江水“纡回”程度的描写,他不仅用时间的距离(虽途经信宿)来突现江流的回环九转,而且用民谣形象地渲染出“水路纡深”以致“回望如一”的景象。


岱岳区18012348718: 郦道元 《黄牛滩》 -
邸行比沙: 郦道元,前人都认为他是山水游记的鼻祖,明人张岱说:“古今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宗元,近时则袁中郎.”其实,游记的上限还早于南北朝,如东汉马弟伯的《封禅仪记》,以“移步换形法”描写景物,便是后代游记采用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岱岳区18012348718: 黄牛滩阅读答案 (1)解释词语:江水又/东/ /负/刀牵牛 /成就/分明 /犹/望见此物(2)翻译句子:此岩即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3)黄... -
邸行比沙:[答案] 黄牛滩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

岱岳区18012348718: 人生的七情六欲 -
邸行比沙: 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原子比较容易店里,记住这些活性的活性,活性越大越容易电离

岱岳区18012348718: 《三峡》中有“朝发”、“暮到”句,《黄牛滩》亦有“朝发”、“暮宿”句,二者表现的内容有何不同? -
邸行比沙:[答案] 《三峡》中“朝发”“暮到”句,表现的是船舶顺水而下的时候行驶速度很快. 《黄牛滩》“朝发”、“暮宿”句,表现的是黄牛滩水流湍急,逆水行船速度很慢;及黄牛滩河道弯曲,走了很长一段路黄牛滩仍可看到.

岱岳区18012348718: 水经注.江水.三峡的全文和翻译. -
邸行比沙: 《黄牛滩》的全文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状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

岱岳区18012348718: 文言文,黄牛山结尾用歌遥在说眀什么? -
邸行比沙: 《黄牛滩》结尾引用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直陈黄牛滩山岩高耸,江水湍急,水道弯曲,行船连过三天,却依然能够望见.歌谣一唱三叹,韵味无穷,深得土风之妙

岱岳区18012348718: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的翻译 -
邸行比沙: 这句话的翻译是:说的就是水路迂回曲折,回望还是一样. 原文出自: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

岱岳区18012348718: 黄牛滩阅读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 最外高崖间有石 色如人负刀牵牛 人黑黄牛滩阅读.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 -
邸行比沙:[答案]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岱岳区18012348718: 《黄牛滩》解答 -
邸行比沙: 16.第一个和第三个“黄牛”指代“高崖间石”.第二个“黄牛”指代黄牛滩, 17.本文文字围绕黄牛滩和南岸山石来写的. 从形状(如人负刀牵牛)和颜色(人黑牛黄)两方面进行描绘. 18. 为了说明“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

岱岳区18012348718: 从语言角度赏析“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这句话. -
邸行比沙: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郦道元《三峡》) 译文: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面的高崖间,有一山石很像人的样子,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 手法:比喻.围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