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促织》教案设计

作者&投稿:越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学目标
1 理清《促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
2 感悟小说主旨;认识封建社会的吏治黑暗。
3 品味朴素、自然、准确、传神的语言;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小说主题的深刻性、题材的现实性、情节的曲折性;积累文言知识
难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和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3。
  教学媒体
PPT Word批注
  教学设想
本学期文言文篇目偏少,学生文言基础肤浅,《促织》是文言短篇小说,既要当小说去鉴赏,又要当文言来实学。《画皮》《狼》学生也许不陌生,以《聊斋志异》故事改编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屡屡放映。电影电视《聊斋》故事学生或许比较熟悉,对蒲松龄应有所了解。但面对文言文字,文言字法词法小说章法主旨表现手法等也许存在困惑。因此,要求学生学在老师教之前,反复自读熟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促织》文言文知识相对较集中,且具备文言典型例子,需要学生发现并归纳整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由几幅对联、名人名言道出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2 《聊斋志异》题解
 二 速读课文,概述故事,理清情节
 三 研读课文,探究小说主旨
(一)你认为小说情节中最悲惨的是哪部分?
成名承受着怎样的痛苦?
他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二)成名的儿子才九岁,小小年纪为什么要投井自尽?
(三)不就是一只小小的蟋蟀吗,值得为它赴死吗?
它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文中哪些文字交待这只蟋蟀重要并主宰着成名一家人的命运?
是蟋蟀主宰着成名一家的命运吗?
你感到最寒心的是哪个细节?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成名为什么如此冷酷?是冷酷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什么?
(四)成名儿子如果没有活转,你认为对于一个九岁孩子的死谁该负责?
罪魁祸首是谁?
(五)成名儿子最后“复活”了,成名也“因祸得福”,这可信吗?
为什么作者又要这样安排?
成子化虫复活,成名作了秀才发家致富了,值得高兴吗?
(六)你能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创作意图和小说主旨吗?
(七)你是怎样看待篇末评论的?
板书--情节 主旨
《促织》教学设计
 四 小结
1 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促织”串联整个故事情节。
2 借古讽今的笔法,借明朝喻清朝(讽刺揭露贪官虐吏),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虚实结合,主题深刻。
3 心理描写,细腻合理,情景描写,逼近生活。
  五 课后准备
1 本文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式多样化。无论是叙述故事,描写场面,还是人的对话,作者所调遣的语言,都能曲尽其妙,恰到好处。精读品味其妙。
2 发现整理文言字词句知识
  第二课时
  品味语言精妙,交流课前整理的文言基础知识
 一 品味语言精妙
(一)品读第4-7节。
(二)《聊斋志异》有几种版本,文字各有出入,试对照阅读下列例子,比比优劣。
1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课本)
寻之多时,绝无踪响。(《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
2 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课本)
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 (《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
  二 师生互动,修订补充文言基础知识
1 通假字
2 古今异义
3 一词多义
4 动词的特殊用法
5 其他词类活用现象
6 倒装句
7 省略句
8 疑难词句解读
三 最后归纳
明天学习《促织》。但愿互动生动活泼,教学相长。新增Word批注,新颖,且一定效用。




促织高二语文教案
总之,《促织》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优秀传统,十分注重情节结构的营造;又能在语言方面推敲斟酌,做到精炼生动;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所突破,使文中的人物都能栩栩如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篇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精品。 促织高二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

高中语文《促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清《促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 2 感悟小说主旨;认识封建社会的吏治黑暗。 3 品味朴素、自然、准确、传神的语言;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小说主题的深刻性、题材的现实性、情节的曲折性;积累文言知识 难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 课时安排 2课时...

《促织》高二语文教案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蟋蟀的住宅》——蟋蟀简介 蟋蟀又叫促织、趋织、蛐蛐,是一类善吃、好斗的昆虫。夏末秋初的夜晚,它们躲在墙角里、庭园中、杂草间、砖瓦下、土洞里,不停地发出 瞿瞿 瞿 唧唧唧唧 的鸣叫。蟋蟀中只有雄蟋蟀会叫,因为它有发声器,这是一...·7、蟋蟀的住宅 7、蟋蟀的住宅 教材分析: 这篇课...

文言文实词解释教案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季节是什么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1 教学要求:1.自主...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内容
(3)点缀:区分:啜泣、辍学、气息惙然(《促织》);拾掇。(4)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婀娜多姿。近义词:袅娜、妩媚。(5)一幢(zhuàng),房屋一座叫一幢。另,人影幢幢(chuáng )。4、这篇文章你们感觉美不美?那么它美在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讨论,分组发言。5、题目中的“空中楼阁”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5篇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

夜书所见古诗解释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扩展阅读:《夜书所见》教案 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读、赛读、表演读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重点)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思乡之情。(难点)学法指导:1、结合注释...

《勾践灭吴》教案设计(2)
四、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和文言词语分类归纳总结。 (一)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资 ①物资,钱财 (《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费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 ③供给,资助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④...

周村区18935334659: 如何清除这个网页啊?我的电脑不是中了什么病毒,每次开机打开网页就
甘甘消咳: 你可以用超级兔子的IE修复,一定可以解决的

周村区18935334659: 老师要我课前讲《促织》的故事!!希望有大才把故事整理简单一些,,,急急急急急 -
甘甘消咳: 大概是: 国内风行都促织,皇帝也喜欢,于是官府把上交促织作为任务摊派下去.成名(主人公)也被摊派.官府要求的促织规定很高,成名一时做不到合乎规格的促织,非常着急.于是他老婆就去一个巫神那里问卜.巫神给了她一幅画,上面...

周村区18935334659: 《促织》的文言知识疏理! -
甘甘消咳: 《促织》文言文整理 (一) 通假字 (1)手裁举 通“才” (2)昂其直 通“值” (3)两股间脓血流离 通“淋漓” (4)而高其直 通“值” (5)虫跃去尺有咫 通“又” (6)翼日进宰 通“翌” 次于当天、当年 (7)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 (二) 词类活...

周村区18935334659: 课文《促织》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这两个情节有什么作用,应怎样理解? -
甘甘消咳:[答案] 答案: 解析: 这两个情节都是虚幻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作者写这两个情节的作用是;①从内容方面看,主要表现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压榨和剥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②从结构方面看,这两个情节使故事更加波澜起伏,增强了艺术效果.

周村区18935334659: 举例分析《促织》中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
甘甘消咳: 反衬

周村区18935334659: 促织张乔和促织洪咨夔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甘甘消咳: 《促织》张乔和《促织》洪咨夔两诗,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诗作里的促织,正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的形象.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更容易由促织的境遇而联想到老百姓的遭遇,

周村区18935334659: 英语培训班学期教学总结
甘甘消咳: 英语培训班总结 导语:对于许许多多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学英语已经成了生活中极为... 从全面分析教材到准确表述教学目标,从设计教学步骤到反思教学过程,从激发学生...

周村区18935334659: 高中语文必修五一词多义 -
甘甘消咳: http://wenwen.sogou.com/z/q802311501.htm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