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怎样理解

作者&投稿:阿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相关分析、资料~

建安风骨——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 建安风骨 ”(也叫 “ 汗魏风骨 ”)这一时代风格。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王粲死时,他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虽也讲究用辞和文采,但仍保持了乐府民歌的本色,不象后来某些文人诗那般过分追求辞藻。此外,刘勰也强调:辞藻修饰与风骨良好的结合,才是文章中的精品。
如像曹植的诗,既有一定的华美,又不至于伤害风骨,因此人们在提倡建安风骨时,不仅肯定了它的风骨,也肯定了它风骨和藻饰结合的一面。所以,从南朝到唐,提倡建安风骨的人尽管各自的着眼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足,象辞藻过于华丽,用字过于艰深,风格软靡无力,内容或空洞或繁杂,感情昧暗等,而要求作品有生气,内容充实,感情充沛,风格明朗刚健等,这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史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一部分盛唐诗,较充分地反映了唐帝国强盛期的时代面貌,但盛唐气象和盛唐时代面貌不是一回事。文学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肃宗两朝,约五十年。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国势开始衰落,中经安史之乱,更是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但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后期诗,仍然富有雄浑的特征。举例来说,杜甫的《望岳》诗写于盛唐前期,固然表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夕,表现了唐帝国岌岌可危的形势和诗人的忧心忡忡,却仍然气象雄浑。杜甫晚年所写的《登楼》《登高》两首七律,表现唐朝受外族侵凌的衰败局面和诗人的迟暮心情,境界仍然雄壮阔大。此类的例子尚多。杜甫晚年的这类诗篇,往往被明清诗论家誉为表现盛唐气象的佳作。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乱后所写的不少诗篇,也具有雄浑风貌。盛唐后期,时代面貌大变,但李、杜等人在前期所形成的心态没有消失,所追求的明朗刚健诗风也没有消失,所以仍能写出不少雄浑的诗篇。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少年精神——

林庚先生在论文集《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中,已给了我们一些答案,至少是一些启示。《从自由诗到九言体》、《我们需要“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新诗断想:移植和土壤》等篇章凝结了林庚先生关于新诗问题的最重要的见解———“我觉得,美,真正的美,就是青春。唐诗为什么是诗歌的巅峰呢?因为她有‘少年精神’,因为她十分‘新鲜’。‘新鲜’何谓也?就是青春嘛。……所以我提倡‘少年精神’”;“少年精神是指少年人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单纯,富有朝气,勇于开创”,“先秦和唐代都是富有少年精神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最令人向往的时代。它带给人以空间的无限性与解放的精神,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一个富有少年精神的时代,才是最有希望的时代。”他还说,“唐诗的可贵处就在于它以最新鲜的感受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启发着人们。它的充沛的精神状态,深入浅出的语言造诣,乃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完美的成就。”他告诉了我们中国新诗民族化的路径。
布衣情怀——

阮籍《咏怀》:“膏火自煎煞,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原句意为:油脂可以点火,所以自讨燃烧;一个人钱财太多,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宠禄不足以维生,布衣反而可以终养天年。



学生情况:多数学生不明白或拿不准“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的确切含义。同时如果没有看过林庚的《我们需要“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这篇文章,那么学生对于这四个短语的理解也就只能止乎字面,而很难将其一以贯之地理解下来。其实这四个短语是形容林庚先生有骨气、有大胸襟、有昂扬之精神、有杜甫天下苍生之心,其四也以“布衣”为根,以少年为干,以盛唐胸襟和建安风骨为表。相互联系,道其一则需知其它三。

如多数学生以“少年精神”为题,则需要突出少年昂扬的斗志和敢于冒险的鲜活精神。起手要激情,收尾要奋发。立意其实简单,语言反而要真切。如少数以“布衣情怀”为题的文章,则重在深沉、质朴,如老杜太息。起手要平实、收尾要以天下为念。至于“建安风骨”则多慷慨悲歌,起手悲壮、收尾浅白。最难则为“盛唐气象”,要大气磅礴,起手鲲鹏鲸海、收尾潇洒风霜,炼字、对仗、铺排、夸张,缺一不可。如此,放为美文,如此才能过瘾。



下面试引一网络教师下水作文以为资料、比较:



“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这是去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题,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心里一动:精彩!

虽然是寥寥的几个字,却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百多年来,这篇文章以它昂扬的激情,炽热的爱国意识感动了无数人。那样一个“东亚病夫”的时代需要这样昂扬的文章,那样一个动乱扰攘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激情。现在确实是和平的时代,但是学生不同样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少年精神”吗?不同样应该有这样一种胸怀天下的抱负吗?因为我们的祖国归根结底属于“少年”;祖国能否繁荣昌盛,社会能否和平稳定,归根结底取决于少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没有希望的花朵怎么能撑起具有希望的民族?恍然间,我的耳边又回响起润之.激越的吟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胸怀,他才能够担当起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正是少年润之满腔的激越、昂扬、自信之豪气,才有他在以后的无数岁月中能够投身革命,戎马倥偬。

“少年精神”是什么?少年的精神应该是自信,是昂扬,是豪气满怀;是爱国,是正气,是民族意识。少年的精神不应该是颓废,是懒惰,是老气横秋;更不应该是狭隘,是自私,是邪气横生,是缺乏道义,是胸无怀抱!

而少年的精神取决于谁?一是父母,二自然就是老师。语文老师更是特殊的群体,语文教师担当着人文教化的特殊任务,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引导学生学生多一些“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考试很多时候却好像只是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在闭门造情,闭目塞听。我们是否教学生太多关注自我的发展,而缺乏胸怀天下的意识?我们的学生是否又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自私狭隘,越来越世故麻木?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一部分盛唐诗,较充分地反映了唐帝国强盛期的时代面貌,但盛唐气象和盛唐时代面貌不是一回事。文学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肃宗两朝,约五十年。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国势开始衰落,中经安史之乱,更是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但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后期诗,仍然富有雄浑的特征。举例来说,杜甫的《望岳》诗写于盛唐前期,固然表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夕,表现了唐帝国岌岌可危的形势和诗人的忧心忡忡,却仍然气象雄浑。杜甫晚年所写的《登楼》《登高》两首七律,表现唐朝受外族侵凌的衰败局面和诗人的迟暮心情,境界仍然雄壮阔大。此类的例子尚多。杜甫晚年的这类诗篇,往往被明清诗论家誉为表现盛唐气象的佳作。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乱后所写的不少诗篇,也具有雄浑风貌。盛唐后期,时代面貌大变,但李、杜等人在前期所形成的心态没有消失,所追求的明朗刚健诗风也没有消失,所以仍能写出不少雄浑的诗篇。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以后明清诗论家常把雄壮、浑厚二者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少年精神”这个术语是林庚先生在讲古代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见解,少年精神是中国文学最好的精神,它唤醒了一大批的文学青年。什么是少年精神?就是对社会的批判,对灵魂的追寻,敢于说“不”,敢于否定父辈,敢于发出赤子之音,少年的天真的声音足以感动无数人。《楚辞》是中国文学最宝贵的源头,其间体现少年精神的作品俯拾皆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洒脱、杜甫“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表现出的年少轻狂,以及儒家的规矩、道家的神游气魄,无不诠释着少年精神。布衣情怀:布衣情怀是古代平民知识分子坚守的一种信念。他们不畏于势,不惑于神,不弃尊严,孤守怀疑、叛逆、自由而旷达。 布衣情怀,首先是布衣之道,就是心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布衣精神”除了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之外,又受墨家的影响,重一诺千金,乐解危济困。布衣精神还很重视布衣之操、布衣之礼:贫贱生杀不能去其志,抱着济世天下的理想,又不趋炎附势。


林庚先生是在哪篇文章里评价盛唐诗歌有少年精神?
如同青春少年的激情与理想。因此,尽管“少年精神”并非在某一篇文章中明确命名,但林庚先生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揭示这个主题,使得“少年精神”成为了他解读盛唐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魏晋风度,云水襟怀,盛唐气象,少年精神”,这四个词,正是林庚先生思想的精髓,也是盛唐诗歌魅力的生动注解。

王维的诗是如何体现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纯,音律和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所以盛唐气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只能是雄浑壮丽一类。应该说,它只是时代精神在诗歌中的表现。在...

王维的作品表现出盛唐气象了吗
“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纯,音律和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所以盛唐气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只能是雄浑壮丽一类。应该说,它只是时代精神在诗歌中的表现。在...

李白的诗与盛唐气象的文化意义
盛唐精神哺育了李白,盛唐之衰又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期望,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迸发出激情的火花,构成了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早年也深受盛唐文化的熏陶,生活态度基本是盛唐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盛唐气象”的影响,高唱自己的理想。但由于社会矛盾的巨流把他卷入生活的底层,使他接触到“安...

...却用凄婉华丽故事致敬了盛唐气象,你怎么看?
而且在李白和贵妃对话时, 李白无论是语气还是神态都带有几分庄重, 相比阿部和白鹤少年, 他不但没有关于美的最最少的敬意, 反而带有一种调笑的态度。 此外...我认为这部作品还是蛮好的,剧中的内外景都让我感受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气象,剧情演的也很是生动有趣,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内心都表演的很到位,情绪的感染力...

濠江区18510139241: 布衣佛解释 -
皮聪洛赛: 布衣:平民,老百姓.布衣佛:出入凡间的佛.

濠江区18510139241: 关于林庚先生的盛唐气象800字作文 -
皮聪洛赛: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

濠江区18510139241: 布衣情怀解释 -
皮聪洛赛: 阮籍《咏怀》:“膏火自煎煞,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原句意为:油脂可以点火,所以自讨燃烧;一个人钱财太多,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宠禄不足以维生,布衣反而可以终养天年.要理解此诗,须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阮籍身处晋朝.当时司马氏当权,政治黑暗,钳制言论.故阮籍等人忧生惧祸,认为即使当官也难免遭致祸患,还不如当一个普通的布衣百姓,远离世俗名利与祸患.所以,他写下了《咏怀》组诗,并在诗中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濠江区18510139241: 请你谈谈对“盛唐气象、青春李白”的理解. -
皮聪洛赛: 这首词宋人将其归为李白所作.有人从词的发展角度看,认为这首词从语言、韵调和意境上看,都表现得相当成熟,当为晚唐以后所作.但这也未必可援为确据.在文学现象中,得风气之先的早熟果子是会结出来的.迄今为止,虽然没有确切不...

濠江区18510139241: 学习了《盛唐气象》你有什么感想? -
皮聪洛赛: 那就是对我们的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曾经也很辉煌,而且现在也是还应该继续努力学习.

濠江区18510139241: 谈谈对盛唐气象的理解 -
皮聪洛赛:[答案]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濠江区18510139241: 请解释什么叫作"盛唐气象 -
皮聪洛赛: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濠江区18510139241: 试从盛唐诗歌中诠释盛唐气象 -
皮聪洛赛: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盛唐诗歌,常被诗评家以“盛唐气象”四个字将它与其它时代的诗歌风貌相区别,这种概括有助于更明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特征.但对于这样的概括,一方面有人望文生义,把“盛唐气象”理解为单纯的对时代的颂歌,...

濠江区18510139241: 唐代诗歌的盛唐气象,晚唐风韵是指一种什么? -
皮聪洛赛: 百度解释: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

濠江区18510139241: ...(节选自林庚《盛唐气象》)(1)下面关于盛唐气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A.盛唐气象是一种诗歌中朝气蓬勃、新鲜的气象.B.盛唐气象是一种时代... -
皮聪洛赛:[答案] (1)D “在诗歌中普遍存在的基调”错,原文最后一段为“是盛唐诗歌普遍的基调”;(2)A “在古典诗歌中”错,原文第一段为“特别是古典的抒情诗歌,作者的世界观与作品的艺术形象经常是统一的”;(3...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