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的观后感

作者&投稿:琦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历史迷城——《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的观后感大凡每一个有名气的人物总有一段迷离的历史,或者说每一段让人瞩目的历史都有那么几个难以评论是是非非的人物。我们总是太感性而直白的将一个人定成好人亦或是坏人,似乎这其中不会有第三种存在,然而熟识或是稍作耐心的去看一段历史,一个人物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孩童似天真的判断对过去的真实是如此的不公。

清末,列国入侵,国内动荡,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外患;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内忧相继侵蚀着古老敌国的命脉。动荡出英雄,也出小人,于是在这一时期,慈禧,光绪,曾国藩,李鸿章,洪秀全等等一大帮的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至今热议不断,优劣难定。尤其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国藩毁誉参半,而李鸿章背负着签丧权辱国之诸条约的骂名,但却主持了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缔造了轰动一时的北洋水师。然而近来看过的一部有关李鸿章的纪录片使我感触很深,对于这个颇有争议的人物算是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徒,从曾国藩手中接下了权力的手杖,与曾国藩一样也是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之后创建了淮军逐步取代了曾国藩亲手创建的湘军的地位。自清军入关以来一直是满族执掌大权,八旗子弟横行于世,曾李的掌权不得不说在当时引起了老百姓的敬仰与支持,而随着八旗绿营这两支中央军事力量的衰退地方的实力逐渐强大使得淮军首领李鸿章得以在朝中担任要职,并在今后的日子里成为历史的`操舵者。李鸿章对于西方的态度是开明而清醒的,成为当时清廷少有的能够对西方有一个正确认识的人,早在组建淮军之时便使用先进的洋式武器,之后积极的筹备洋务运动,组建北洋舰队,并大力支持遣送外国留学生接受西方知识的政策。但清守旧势力的阻挠以及官场的利益之争使得这一切不是失败就是难产,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成效不佳,但圆滑的李鸿章,当然也应该称作是不认输的李鸿章,在一次次的曲折与试探,争取与尝试中还是让末代的帝国在许多地方有了进步。

以修铁路为例,这项本来利于中国发展的事业却屡次受阻,从提出到最后的实现历时十多年,而这其中马拉火车的笑话我们早知道,但有几个人知道李鸿章命令用马拉火车来运送煤炭是因为当时保守派对于建铁路的极力反对而为了避免已经存在的一小段铁路不被拆毁,李鸿章不得不提出用马拉火车——只要铁路在就有希望。评论一个人的得失成败,应当把这个人放在当时的历史与环境,我们将其放在现在的社会看,无疑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李鸿章为例,他的外交才能不知道为清朝廷解了多少的围,省了多少的赔款,每逢与外国谈判,无论国内国外首推李鸿章,清廷方面呢,自知别人只会瞎嚷嚷,真正能去分利必争的和列强谈判的非李中堂无二,外国人方面呢,知道清帝国朝野那些官员的愚昧,能真正可以交流非李鸿章不可。因此我们大多数只知道李鸿章签了多少多少的屈辱条约,却不知道这些条约是清廷朝野所犯下的,让李鸿章当个替罪羊罢了。中法战争搞砸了,要李鸿章去处理,慈禧疯了一般的向十一国宣战也得李鸿章去擦屁股,为了保证朝廷所受的损失最少,李鸿章巧妙周旋于列强之间,利用各国矛盾,以夷制夷,颇有成效。而这许多的谈判中,最让国人,也最令他本人可耻而羞辱的是与日本甲午战争之后的《马关条约》。日本大有蛇吞象之势,割地寸土不让,3亿白银分厘不少,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谈判桌上如市井买卖一样一分一分的争,此时哪有大清中堂的权威,他像一个离休的老人在为一分的菜钱而争得面红耳赤。出乎意料的是,李鸿章在日本遇刺引起世界对日本的谴责,日本政府对这一突发事件不得不表示歉意,只准将3亿元减到2亿,带伤的李鸿章由重回谈判桌几番唇枪舌剑的谈判,日本坚持2亿元再无可减余地,清廷竟大喜,召李鸿章速速签字。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从此退出历史,清廷从此不再经营海军,拆毁海军衙门,而李鸿章也因《马关条约》而彻底背上汉奸的骂名。

适时外国曾有人将李鸿章与铁血宰相俾斯麦放在同一地位,而这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者的环世界之旅,充分展现了弱国外交的强悍,他到访德国,俄国,美国等都给当时的外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世为奴,他对于清朝的衷心对于帝国富强的推进对于外交场上弱国外交的杰出让他成为一个英雄,然而,他毕竟难以成为我们心中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英雄,他也有着当时腐朽官场的烙印,也有大国心理的骄纵,他为清朝带来了强大的军舰却没能发展一只强大的水师,但许多的原因又不因为他,他一个人太过于单薄,他的上头有着中央的机构,有着慈禧,他的身边还有着“固执爱国”的保守派,有官场的潜规则,还有他所处时代的局限。以我们现在来看就武断的将其定为卖国贼,汉奸是多么的不明智甚至是一种盲目的诽谤,《马关条约》后,李鸿章发誓再不踏日本国土,并在以后途径日本需要换船的时候坚持在两船间搭木板换乘,绝不踏日本半步。他的作用在当时就是清朝廷的修补匠替罪羊,他改变不了,只好尽最大努力去实施他的“洋务运动”,去铺他的“铁路”。

历史,永远是过去的事,没有谁会真正可以得知过去的事,他们已经随时间的溜走而变质,留给我们的只能是种种的推测的,但我们没有办法证明我们得出结论的真伪,我们只是在不断的求最接近历史的解——亦即最符合大多数史料的推断。另一方面,人这种无论何时都难以搞清楚的动物,无论其行为还是语言甚至是其他与之相连甚密的外物在现世都是一种谜题,更何况经过若干年的消沉,经过人们一再情感的加工,早已将历史真实的人物做了偏袒取舍。就好像岳飞是英雄,包拯是清官,崇祯帝昏庸,袁世凯窃国,然而他们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要用客观的眼观看他人,要全面的分析一个人,简简单单的像儿时那样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已经不被允许,因为你有了阅历,有了知识,也有了发言权,我们不能让三人成虎的事从我们这里发生,并使一个人蒙不白之冤。起码我们也该尊重那些死去的人,曾真实的历史。

若干年后,我不知道我所认识的人中是否会有让后人争议的人物,但我想说每个人都有历史,而且是自己历史的主角,我们站在旁观之外看他人之历史,要以一分理智而非感性。像李鸿章,从我初中第一次认识他到高二结束了历史课,在心中一直将之鄙视,最近知识渐渐的扩充,对于如何认识历史,认识人物有了逐渐成熟的看法,开始从新省视过去的偏见。上星期看过的这部关于李鸿章的专题记录——《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对如何看待历史和人物的观点更加清晰,而对于李鸿章这个人本身完全不再鄙视,因为我想没资格。临终前操劳当了一辈子的补丁匠的李鸿章吟诗一首,没有合眼就离开了气数已尽的清朝:鞍,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尤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忽而想起电影指环王中有一句让我记忆犹心的话:历史变成传奇,传奇又变成神话。


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的观后感
李鸿章对于西方的态度是开明而清醒的,成为当时清廷少有的能够对西方有一个正确认识的人,早在组建淮军之时便使用先进的洋式武器,之后积极的筹备洋务运动,组建北洋舰队,并大力支持遣送外国留学生接受西方知识的政策。但清守旧势力的阻挠以及官场的利益之争使得这一切不是失败就是难产,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成效不佳,但圆滑...

李鸿章是大忠臣,还是慈禧的走狗?
李鸿章后来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官封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兵权在握,成为“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大力发展洋务。晚年洋务运动 执掌北洋水师。签订不平等条约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击败。李氏授命赴日本媾和,交涉期间遇刺负伤,最后割让台湾并赔...

中国近代历史关于李鸿章的事
李鸿章与外国人交往最多 清廷一直将外务交由他打理 与他交往的外国人有 洋枪队长华尔 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等 具体可以看 凤凰大视野的《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可以说为了中国的权益 他是拼了老命与外国人周旋 却得不到国人的同情和理解 ...

中国近代历史关于李鸿章的事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频繁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涉。在清政府时期,外务事务多由他处理,与诸多外国人士建立了联系。这些人物包括洋枪队的领袖华尔、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相关内容可参考凤凰大视野的纪录片《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可以说,李鸿章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顾个...

洋务派为何将水运当做经济命脉?
1871年,李鸿章在致山西按察使张树声的信函中强调,“倡办华商轮船,为目前海运尚小,为中国数千百年国体商情财源兵势开拓地步则大”。这

维新变法中的守旧派代表任务有谁啊?除了慈禧,还有???求解
荣禄、袁世凯是权力的投机者,看着维新派那么拙劣的政治手腕就知道这样的夺权绝不会成功,因此默默地站在慈禧一边,是个投机守旧派。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不能算守旧的,尤其张因长寿更把洋务、革新坚持到了生命的黄昏,两湖、两广人民今时仍受益良多。若说纲常上不会反清或反老佛爷而支持光绪帝,那是...

血色黄昏 李鸿章的洋务生涯一共多少集
其实也算不上,跟社会发展,文明先进程度也有关系,这三大陋习也是人类的三大陋习谁也跑不了。哪都有,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多罢了,中国近几十年发展太快,有些糟粕没去干净罢了。慢慢就没了。现在的一线城市相比我老家,这类情况明显少的多了。

关于李鸿章镇压起义简短的总结
李鸿章受任之初,形势极为严峻。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华洋杂处,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淮军抵达时,正值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是摆在李鸿章面前的最大考验。李鸿章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而由上海官绅组建的“中外会防局”,一心...

李鸿章为什么被评为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灵魂人物。权倾朝野30年,甚至有的洋人不知道有皇帝而知道有李鸿章,他的衙门比北京的总理衙门都繁忙,发往北京的公函还要备一份发往直隶。比较下十九世纪的三伟人,都为国家领土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曾经集军政大权与一身,格兰特(美国南北战争,美国总统)俾斯麦(统一德国...

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里面办实事最多的人。他认识到西洋文化的先进性,那时清王朝和列强特别是日本的关系已经紧张,各国对满清虎视眈眈,他曾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电力、电讯、邮政、金融、...

榆次区17085579561: 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 - 搜狗百科
满叙澳诺: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 ? ? ?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

榆次区17085579561: 筒要评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
满叙澳诺:[答案]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出现了.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里,也造就了一批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的利润,还吸引了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客观上对中国资本...

榆次区17085579561: 列举李鸿章参与的主要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李鸿章的看法. -
满叙澳诺: 李鸿章 是清末的朝廷重臣 参与过镇压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想参与结果人家不要他 还有就是和老外签订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总的来说李鸿章是个政~客,在清政~府也是个风云人物,这个人一直秉持中体西用的知道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清王~朝的维护者 所以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清政~府 与其骂他是卖-国-贼不如骂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

榆次区17085579561: 22. (7分)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的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 -
满叙澳诺:[答案] 22. (1) 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创办新式海军.(答出其中 两点即可,2分)(2) 为军事工业提供原料、资金、技术等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抑 制了外国资本的扩张.(2分)(3) 政治制度的腐朽.(1分)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

榆次区17085579561: 新手话剧创作
满叙澳诺: 建议你下载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中的《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活》(好像是这个名字,反正打血色黄昏就找到的了.).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李鸿章的信息,也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的巨变.

榆次区17085579561: 李鸿章,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什么影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满叙澳诺: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做出了贡献,但在威海卫战役中自私自利,而且卖国求荣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他既有功,又有过这可是我的老师教的标准答案...

榆次区17085579561: 大家怎么看待李鸿章 -
满叙澳诺: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

榆次区17085579561: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
满叙澳诺: 李鸿章晚年评价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反映出他的观点是:自己搞的洋务仅仅是为清王朝装点门面而已,实际上没有得到专制权力的支持,总是受到掣肘,所以最后失败告终,显示出对晚清的颓势无能为力. 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总体上讲是公平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不能归因于他自己.但是李鸿章看不到洋务运动并不能救中国这样一个根本的道理,看不到制度层面的缺陷才是中国当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是由他所站立的阶级阶层所决定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