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那些借用宗教进侵略的事件

作者&投稿:余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完整的中国近代史上宗教侵略,如曹州教案之类的教案~

  宗教自古有之,恩格斯认为,世界古代社会的基督教,是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大约从公元
  2世纪起,统治阶级成员加入基督教,基督教逐渐成为国家的宗教,基督教亦就逐渐成为统治
  阶级赖以驯驭人民大众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压迫工具。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少数传教土以“传教”为幌子,执行本国政府的意志,推行其对华文化侵略政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华的传教上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这场战争。1840年3月,英国政府决定远征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后,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狂妄地宣称:“时间已到,中国必须屈服或失败。”~2j(七天主教南京教主艾维克为朴鼎查提供大量军事、政治情报。1844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箨订《黄埔条约》,使列强获得保护天主教堂的条款;1858年,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取得了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特权。
  在条约制度的保护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教士纷纷涌进中国。从1846年起,天主教
  在澳门、南京、北京设三个主教区,在陕西、山西、山东、湖广、江西、云南、香港等地设立代主教区。到19世纪末,在华天主教传教士达800人,教徒达70万人;在华的基督教士由墙44年的
  31人,发展到19世纪末的1500人,教徒约8万人。此外,沙俄的东正教士亦纷纷涌进我国东
  北地区。传教七在华所制造的“民教”冲突事件,其本质是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压迫
  与反压迫、征服与反征服的斗争,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化冲突”。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国,首先是建亩:教堂。建市教堂包括“还堂”与“建章”。所谓“还堂”,即强迫交还鸦片战争前被清政府没收的天丰教等教堂、几十年过去,原有的教堂不复存在,传教士依仗特权,或对绅民拥有的“高华巨窒,硬指为当年教堂,勒逼民间让还”,或将“会馆、公所、庵堂”,“抵作教堂”。这类事件在山东济南、泰安等地时有发生。
  所谓“建堂”,即传教士所到之处建立新的教堂。传教士“谋田地房产,不先禀商地方官,硬立契
  据”的事件几乎遍及全国各省。最典型的事例要算“充州教案”。80年代末,德国圣言会教主
  安治泰企图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鲁南地区建立兖卅l教堂。德国传教士的“建堂”举动,理所当
  然地遭到山东人民的反抗,他们愤怒地驱逐了安治泰及其德国领事。德国在兖州建堂一事,直
  至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后,依仗本国的军事力量才得吼实现。
  附:1 兖州 教案:山东省曲阜师范兖州校区北校院的所在地,原来是兖州教堂的地盘,当年的兖州教堂面积据载南北长 368米,东西宽216米。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现如今保留的兖州教堂残留建筑,只是其北端的教主楼一小部分,教堂的豪华壮丽,堪称当年兖州及周围地区的一道风景。正是这座兖州教堂,在历史的建造过程中,曾经暴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兖州教案。也写下了古地兖州人极有血性的一页。

  兖州教堂最初是有一名德国传教士安治泰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创意建造。他先在兖州城里偷偷买了一户姓吕人家的住宅用作传教场所。此事被当地发现后,以兖州明贤汤诰等人为首,在兖州城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洋教风潮,他们不但组织人四处张贴标语“斩杀汉奸以清内乱,驱逐洋教以靖外忧”,还拿起棍棒四处巡逻,扬言见到传洋教的就割耳、断手。吓得安治泰等人还没来得及做更大的动作便落荒而逃。

  一年之后安治太再次来到兖州买房建教堂,这一次买了一户人家的房基地准备建教堂,结果是百姓们知道后封锁起城门,高喊着要捉拿买房的汉奸,不但没让教堂建成,还用最快的速度在建教堂的房基地上建起了一座考棚。

  对于兖州人坚决不让在城里建教堂,当时的总理衙门也就是清政府的外交部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信从孔圣之教,备极尊崇,兖州孔子故里,亦儒教根本之地,若欲在该处建立教堂,非但本地人忿忿不平,即天下之人亦闻而惊骇”。用当地老百姓的说法是:洋教属于歪门斜教,是专门鼓惑人心、离经叛道的祸害。所以无论如何在地靠孔圣人故里的兖州,决不能让他们随便建成教堂。所以尽管数次筹划、想各种方式在此建教堂,但要么来人被痛打一顿赶出城外,要么临时传教场所被一夜拆除。

  一直到1890年,安治太回德国受到徳皇的接见,并取得了在山东的护教权。为此德国公使司艮得专程赶到兖州,以威胁恐吓提出要在这里硬建教堂。结果兖州城里立刻又刮起了一场反建教堂的风暴。城里和乡下老百姓知道消息之后,“街上的人群数也数不清,,,,,就像滚滚海水震荡起伏,洗马地就象黄蜂窝一样,人们拼命往那里钻,那里是分发武器和策划阴谋的地方口,”震耳欲聋的粗野叫骂声和锣鼓声此起彼伏,吓得德国公使连话也没说几句再一次狼狈逃窜。

  一直到后来,安治太在一干大员的陪同下领着一伙人到了兖州,地方百姓根本不理那一套,又是蜂拥而至,将他们团团围住。就连地方要员兖沂曹济道员姚协赞也不敢当面应承。结果出门时安治太的一个随从表示不满,引发众怒,随从当场被群众打的鼻青眼肿,县太爷被直接推倒在桌子底下,安治太硬是被人从轿子里拖了出来,挨了一顿臭揍。用当时地方官的话说,“百姓并为一心,势有蹈死不悔之势”。

  兖州教堂的对峙一直持续了十年,当地老百姓硬是没有让洋人在此建成教堂。后来到了1895年。那时德国正在寻找瓜分中国的理由,在一份报给徳皇的公文中,公开表示兖州不让建教堂,就可以成为进攻的理由。软弱的清王朝腐败统治者在德国武装占领了青岛之后,不得不做出让步,再加上当时又发生了杀死德国传教士的巨野教案。德国取得了在山东的殖民地权利。1897年,历时十年的兖州教堂案终于落下了大幕。伴随着国弱和屈辱,在清政府的武装保护下,德国统治者终于在兖州城里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主教堂。
  2 曹州教案:1897年山东曹州巨野县群众与德国传教士发生冲突而酿成的案件。又称曹州教案。为当时重大教案之一。案发后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19世纪90年代,德帝国主义积极向远东扩张。1890年,它从法国手里夺得鲁南德籍传教士的保护权,并竭力利用传教士为其侵略服务。1896~1897年德国两次向清政府要求租借胶州湾,均遭拒绝。德皇威廉一世意欲诉诸武力,首相荷享诺劝其忍耐,认为一二年后教案问题可以作为德国行动的借口。
  曹州公众对德国传教士唆使教民欺压民众,素怀不满。1897年11月 1日夜大刀会惠潮现、雷继参等人到巨野县磨盘张家庄教堂,杀死在该堂留宿的德国圣言会传教士能方济和韩理。与此同时,寿张、济宁、单县、城武等州县,亦发生毁堂、殴逐教士、教民事件。案件发生后,清政府立即派司道大员前往查办。但德国于11月6 日命令驻扎吴淞的德国海军提督棣利士率舰队开到胶州湾,占领要隘、城市及其他据点。11月10日德驻华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提出六点无理要求,清政府全部接受,并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山东巡抚李秉衡撤职;赔偿教堂损失白银3000两,中方代建教堂3 座(每座造价白银6.6万两),教士住宅7处(造价共白银2.4万两);降谕保护德国教士;惠潮现、雷继参两人处死,萧盛业等3人监禁5年;允许德国租借胶州湾99年,并享有修筑胶济铁路和开采沿线30里的矿产特权。从而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国家安全学》在“文化安全”一章中指出:“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真正出现和突出表现,只有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西方列强对东方国家实行殖民侵略政策、东西文明冲突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才逐渐成为现实。近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优势,不仅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压迫,而且同时也进行文化渗透,搞文化霸权。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因此而变得更为突出和明显。”文化安全正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对东方的文化侵略而出现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批传教士随着帝国主义的军队和枪炮来到中国,其中除个别人如1914—1937年任上海基督教刊物《教务杂志》主编的美国传教士乐灵生、1925年到四川传教的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等,进行正常的传教活动,同情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反帝爱国运动之外,绝大多数传教士与当地军阀势力勾结,建立教堂,创办学校,利用宗教进行种种罪恶活动。1922年,光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的发展,就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全国有市会40处,会员53800多人;校会200处,会员24100多人;外籍干事95人,华籍干事87人。女青年会也有市会12处,会员近3000人;校会80多处,会员近6000人;外籍干事87人,华籍干事51人。为了鼓励中国基督教会和基督教青年会发展,总部在瑞典的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决定在1922年4月4日至8日中国北京清华学校召开第11届大会。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和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创始人及同盟主席、国际宣教协会会长穆德(美国人),依仗美国基督教北美协会的经济支持,亲自来华主持大会。大会进行时,700多位代表参加,其中外国有32个国家146名代表。北洋政府派出军警到会场保护。早在3月份,这个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怒,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阵地,发动了“非基督教运动”。上海各校学生首先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成立宣言指出,现代社会有不劳而食的有产阶级和有劳而不得食的无产阶级,“而现代的基督教及基督教会就是帮助前者掠夺后者,扶持前者压迫后者的恶魔”,帝国主义“侵略的先锋队”。接着,运动很快扩展到全国。北京、天津、广州、武汉等近20个城市的学生团体纷纷成立反基督教组织,召开大会,发表通电和文章,进行反基督教运动。运动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以科学反对宗教迷信。当时不少人由此出发加入运动,因此许多地方组织了“非宗教大同盟”,既反基督教,又不专指基督教;(二)批判基督教不仅反科学,而且是帝国主义用以侵略弱小民族的工具。“反基督教学生同盟武汉支部”在代电中指出:清华基督教同盟大会,“其目的纯是诱惑青年,扩充教徒势力,为资本主义作护符来侵略我国”。一些进步团体也支持非基督教运动。少年同志会有一通电指出:本会以“改革社会黑暗,增进个人道德为宗旨,对于妨碍科学进步,组成贵族势力,保持阶级制度,阻止个性发展的宗教,早已认为国敌,因此对于非宗非基之呼声,极表赞同”。中华心理学会也发表反对“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断定他们的谬误;以历史的观察,审定他们的罪恶;以心理的分析,揭破他们的虚伪不德,不能不出于极端的反对。”非基督教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攻击和破坏。他们攻击非基运动像义和团一样是“盲目排外”,是“过激党”的“过激行动”。上海日文报纸挑拨非基运动“含有过激意味及反英美色彩”。“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当即发表声明:“吾等惟知以科学的立场,建设合理之社会。基督教既不能与科学并立,近复日思扩张其势力,故吾人不得不结合,以反抗之。”张闻天等发表文章,着重揭露基督教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的罪恶,捍卫了非基运动的正义性,指出基督教使得中国人做帝国主义的奴隶、资本家的奴隶而“同时心悦诚服”。沈雁冰批驳“现在的教会只有一个躯壳,不值得反对”的说法,指出:“现在的教会和资本主义及军国主义狼狈为奸的地方随处可见。”教会攻击非基运动干涉信仰自由。一些学者如周作人、钱玄同等也附和。蔡元培、陈独秀等予以批驳,指出信仰自由应包括信教与反教两方面的自由。陈独秀说:青年反基督教是“去迷信而趋理性的好现象,似乎不劳公等作反对运动”;“私人的言论反对,与政府的法律制裁不同,似乎也说不上什么‘干涉’‘破坏’他们的自由。”有些地方的教会势力勾结反动当局来镇压非基督教运动。安徽芜湖警察厅长徐绍修和省长许世英曾出告示取缔芜湖非基同盟,结果引起芜湖及全国非基同盟的更大反抗。 1924年,由于中国革命高涨,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加紧干涉,文化侵略也进一步升级。他们一方面利用在华出版的报纸如《字林西报》、《大陆报》、《京津泰晤士报》等,大肆进行反苏反共宣传,而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则加以辩护和美化。另一方面,利用已经深入到全国各地的基督教,猖狂攻击中国革命,阻止中国人民参加革命。在教会学校中,情况尤其严重。据1925年1月的一份统计,当时中国共有新旧教徒100万人,青年会员8万人。教会学校:小学5928所,学生160991人;中学962所,学生256900人;大学38所,学生11790人。这种学校既不向中国政府注册,也不许中国教育团过问,向学生进行奴化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学生没有任何自由。如鸦片战争后法国在广州办的天主教圣心学校,新思潮之书籍杂志,禁不许读;而新约旧约,所谓圣经者,则强迫背诵,禁拒怀疑辩论,抗言立即斥逐,学生往来书信,必须拆阅,稍涉嫌疑,即遭没收;同学聚谈疑为集会,教员演讲视若雠仇,等等。更严重的是,学校当局不许中国学生爱国;他们肆意污辱中国学生而不许有任何反抗。例如,广州圣三一校长(英国人)对学生说:“英国人所办的学校,有领事在广州,断不能徇你们的情,任听你们中国人自由”;又如,1924年5月7日是国耻日,各地学生这天都出校游行,借以唤起国民。圣心学校学生慑于校长平日淫威,未敢要求出校游行,只求校内开一演讲会。岂料(法国人)校长对学生说:“中国的命运早已在华府会议中决定了,无庸你们去救,你们也是救不来的。”岭南大学的美国人对学生说:“此是教会学校,不许谈论国事”;“学生会有政治意味,不准组织。”广西梧州建道学校的美国人宣称:“我系不爱中国,所以不许你们同中国学生来往,共同救国。我要你们服从我,同我一样的来爱我们的美国。”上海三育大学的美国人也对学生说:“已入教会学校读书,应该断一切国家的观念,爱国二字断无存在之余地。” 1924年,在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进一步升级的同时,反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非基督教运动也高涨起来。1924年5月,一些因要求纪念国耻日而受压迫最深的学校如广州的圣三一、圣心,徐州的培心,南京的明德,福州的协和等校,就开展了反对学校当局的斗争。他们要求“在国内争回集会结社自由,反对奴隶式教育,争回教育权,反对帝国主义者的侵略”。结果,学校当局开除了不少教师和学生。爱国师生不堪忍受,“与其为奴,勿宁失学”,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学生还组成退学团,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斗争,最后决定在教育权没有收回、目的未达以前脱离圣三一,暂且走进执信学校。退学学生为进一步斗争,组织了“反抗文化侵略青年团”,以与国际帝国主义抗争,争取更多的人为收回教育权而斗争。7月,该组织通电《向导》周刊社及全国各教会学校青年、各工会团体、文化机关和各报馆,呼吁国人同来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指出:“世界国际帝国主义者之于我国也,经济侵略之不足,而继之以文化侵略,故我国六七十年来创巨痛深,殆难言宣,物质精神同遭打击。”《向导》在刊登此通电时,还发表了陈独秀写的“时事评论”《收回教育权》,给予支持。同月,北京成立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全国响应。8月中旬上海也成立反帝同盟筹备会,并再次成立非基督教同盟,掀起反基督教运动,与北京反帝同盟互相呼应,非基同盟选出高尔柏、张秋人等组成委员会,决定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阵地,出版“非基督教特刊”。中共中央、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向导》和《中国青年》也积极配合,使国人知道基督教之害,指导和联络各地的运动。在此前后,湖南、湖北、直隶、广东等十几个省都先后成立了非基督教的组织,相继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并互通声气,协力进行。张秋人在回顾1922年以来的“反对基督教运动的怒潮”时,揭露帝国主义是如何利用基督教的作用的:“第一用它麻醉本国的工人阶级,使信社会之贫富出于神意,不应以阶级之争破坏现社会制度;第二用它麻醉被征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众,使信它们的兵舰军队是为了赠送上帝的福音,赠送教育及一切文化而来,不为抢劫金钱而来,使对他们永远感恩戴德,不思反抗。”他指出:“第二个作用,正是我们中国人不得不特殊反对基督教之最大理由。”广州学生会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在宣言中提出“收回一切外人在华所办学校之教育权”,并拟出4条具体办法。所有这些,为这次非基督教运动,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指明了目标。中国共产党也加强了对运动的领导,积极组织更多的学生加入运动。恽代英在1925年写的《打倒教会教育》一文中指出:“有一百万的民众,二十余万的青年,正在帝国主义者遣派来的一般牧师、神父、教会教育家手中,受他们的蛊惑劫制。我们天天怕色彩,怕党派;然而帝国主义者已经借教堂、学校、青年会的帮助,在中国造成这样一个大的党派了。我们愿意永远一盘散沙地屈服于他们这种党派行动之下么?还是我们应当为反对他们而即刻组织起来?”这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门作出“反基督教运动决议案”,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和教会学校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罪恶及其本质,号召全国青年一致奋起,声讨帝国主义。这个群众性的反基督教文化侵略运动,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在全国广泛而深入地发展。不仅在各大中城市,而且在延安那样的偏远地区,也发生了十分激烈的反抗斗争。1925年内,教会学校的学生,纷纷要求退学,并有一些教徒退出了教会。基督教青年会的衰落尤其明显。1927年全国青年会会员人数只及1920年的60%,参加青年会活动的人也日益减少,许多校会不得不停止活动。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通过自己的报刊,不断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报纸的宣传,借以提高广大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1924年12月出版的《向导》周报,在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及其它殖民地国家的反动宣传之后,指出:“殖民地的民众应当信任自己的力量,应当起来用武装推翻帝国主义者的压迫!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天天喊什么赤化,过激主义,……无非是要达到自己侵略的目的,但是这种伎俩毕竟欺骗不了中国人民!”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斗争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几个教徒退出教会、学生退出教会学校,主要在于宣传科学人生观,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反动军阀与帝国主义的勾结,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是一次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教育,这对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提高和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动的缺点是缺乏具体分析。教会所办的学校、医院及其它慈善事业,有些是出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需要,进行了某些罪恶活动,多数在客观上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这一点没有得到必要的肯定。

笑话:传教士到了非洲,对酋长说:孩子呀,愿上帝保佑你。就留下了《圣经》,带走了黄金和钻石。

其实还有美国,美国的军队中一直配有牧师,而且他们先后进行了美西等一列战争。

  十字军只是针对穆斯林的西侵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

  教会本是源自东方,第一世纪后,它发展成强大的势力,也在东方举行的大会议中订立了好些伟大的基督教信经。教会从东方发展到西方,有一千年之久,所有正统信仰的基督徒都藉着这个相同的信仰而属于同一个教会。

  公元1054年,教会分裂成东方希腊教会与西方拉丁教会。当希尔得布兰于1073年即位教皇之时,东西方教会之间的裂痕仍然新鲜,贵格利七世深盼能医治这个创伤。

  教会不但内部有分裂,外在也被战争摧毁,成千上万的信徒被敌军征服。回教与基督教一样源自东方,信回教的阿拉伯人夺取了东罗马帝国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与北非,再以旋风之速从北非,夺取西班牙,直捣法国。直到公元732年,查理马特尔才将他们截阻在都尔。

  数世纪后,阿拉伯人失去了威势,土耳其人取而代之。土耳其人也是回教徒。公元1070年,他们从亚拉伯人手中夺取巴勒斯坦及叙利亚,并且进攻小亚细亚,曾有一度严重地威胁到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及东方教会。

  这段时期,一连串事件相继发生,公元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裂,公元1070年土耳其人威胁君士坦丁堡,公元1073年贵格利就任教皇。

  贵格利急于弥补东西方之间的裂痕,他深切地关怀正受土耳其人威胁的东罗马帝国与东方教会。

  在危急情况下,东罗马帝国向教皇贵格利求救,帮他们抵御土耳其人;因为东罗马皇帝有权控制东方教会,所以皇帝应允教皇,如果教皇给与援助,他将终止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东罗马皇帝的请求使教皇大为动心,因为历史上再也找下列这么好的机会了。贵格利以为他可能同时完成三件大事:(1)保全东方教会不致落入回教徒手中。(2)东西方教会再度合一,医好分裂的创伤。(3)建立全球性、宇宙性的教皇统治。这实在是一项伟大而勇敢的计划。

  教皇贵格利七世,这位中世纪的拿破仑,计划亲自带领五万军人,前去「与神的敌人争战,直到耶稣基督的坟墓所在地」。然而这个计划却因他卷进与亨利四世授衣礼之争而无法实现。

  无论如何,贵格利是第一个想到十字军东征的人,虽然没有一位教皇真正亲自带过十字军东征,但后来所有发动十字军的教皇都是受到贵格利的启发。

  2.土耳其人仇视朝圣者

  从君士坦丁归主直到中世纪,基督教演变成非常形式化的宗教。信仰内容除了学习使徒信经、十诫、主祷文之外,又信圣礼具有神奇能力;此外,并实行禁欲、敬拜圣徒、崇拜圣徒遗物及朝圣。

  到「圣地」(Holy Land)朝拜,更加流行。第五世纪时,耶柔米甚至定居于伯利恒。自从东西方教会分裂后,大部份西欧基督徒并不关心回教徒怎样对待东方教会,但他们一想到基督教的圣地被不信者侵占,便感到这耻辱不可容忍。

  过去阿拉伯人占据圣地时,基督徒去朝圣并未遭到困难,因为阿拉伯人侍朝圣者,就像今天名胜区对观光客的态度,朝圣者的钱和回教的钱一样好,他们从朝圣客身上赚取了不少财富。

  然而,当塞尔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夺走圣地后,情况就改变了。土耳其人在宗教信仰上非常狂热,他们憎恨基督徒,只因为他们是基督徒。他们不要和朝圣者打交道,不要这些人的钱,以致使「朝圣之学」处于困境。朝圣者回去后,向大家报告如何遭受土耳其人的恶待,这些报告煽起了西欧信徒心中原有的怀恨,造成一股忿怒的烈焰。群情激动的情况,为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H)打开了发动第一次东征之路。

  3.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第一次东征

  教皇乌尔班二世在位自公元1088至1099年。他与贵格利完全不同:贵格利身材矮小、相貌平凡、不善言辞,而乌尔班出身贵族、高大英俊、相貌出 众、又善于演讲;他不是一个率领军队的将军,却是一个会控制群众心理的人。

  公元1095年秋,他前往法国克勒门城(Clermont)之前,先让大家晓得他此行要去公开讲到「圣地与土耳其人」之事。因此,当他走上讲台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人山人海、迫切等待的听众。他有力的声调、流利的言辞,迷住了全体听众;他提到耶稣的降生、成长、受洗、在圣地的游行、教导与行善:他使他们看到耶稣的被捉、被钉、死亡与埋葬。他充满感情地描述每一个救主所到过而成为神圣的地方,然后,他严厉的指责异教徒对圣地的亵渎,以及对朝圣者的虐侍。于是,广大的群众开始激动。

  他继续演讲,煽起了群众的暴怒。接着,他号召他们一同前往圣地去,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与耶稣之墓;他应许所有参加的人可以减少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炼狱Purgatory是个想象的地方,天主教相信人死后,灵魂在进天堂前,先到炼狱去受苦、炼净。)又应许为此圣战而丧生的人可以得着永生。

  于是群情激昂,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克勒门城,狂热地喊着说:「愿神旨成全!愿神旨成全!」

  教皇把红布剪成小布条,将它们缝成十字形,每一个愿意参加的人,在袖子上缝一个红十字,于是形成了这支「十字军」。 因此,十字军是西欧基督徒为将圣地自回教徒手中夺回的远征军。 回教徒为传教而打的仗叫「圣战」,现在,西欧基督教组成了十字军,也掀起了「圣战」,因为这是为宗教目的,由教会发起的战争。

  4.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于1096年出发,结果夺回了耶路撒冷,并设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由十字军武士们统管。然而,过不久,他们之间起了纷争,甚至与被征服的回教徒订立和约。虽然这第一次东征所建立的王国,维持了八十年之久(直到公元1187年),但却是一个衰弱无能的政府,这个王国与当地人友好,因为当地人善于农事及建筑,这是西欧来的人所不会的。

  接下来的东征:如公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纯然是为援助摇摇欲坠的耶路撒冷王国;到公元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埃及与叙利亚、苏丹、撒拉丁(Saladin)手中,于是英王狮心理查(Richard I,the Lion- Hearted)、法王腓力(Philip)及德皇腓得力巴巴若沙(Frederick Barbarossa)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德皇巴巴若沙在途中不幸淹死,法王半途而回,唯有英王狮心理查到达,但也只与撒拉丁订立协约,准许基督徒朝拜圣墓(Holy Sepulcher),即耶稣之墓。

  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十字军东征一共有八次,只有一次儿童十字军,前后共持续二百年之久。没有一次东征达到目的,长久下来,教皇越来越不易激起东征的热情。因此,到公元1200年代中期,它默默自历史上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才自土耳其人手中夺得巴勒斯坦。

  5.十字军东征的动机

  毫无疑问的,对教皇和百姓而言,十字军乃是表达他们对宗教的热诚,但这个行动也代表一种错误的宗教信仰,就是中世纪信徒把圣地、圣徒及圣徒遗物当做崇拜的对象。

  当教会发动「为圣地而战」时,这些十字军成员只是一味地追随教会的带领,从来不问:「我这样做是不是在事奉神?」即使有人质疑,也是极少数而已,因为当时一般人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因此,我们只能佩服十字军的热诚,但不能接受他们在宗教上的看法。我们对宗教,正如对其它事情一样,不但需要有「热诚」,也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具有西方宗教背景的农民起义是什么?
太平天国起义 它以拜上帝教作为组织和团结大家的中心,披了西方基督教的外衣。确切地说他的领导人不止洪秀全一个人,还有杨秀清、石达开、冯云山、韦昌辉、洪仁玕等人。这些人之后全被封王。

钟最先用于哪个宗教?
道教、儒教都是本土的,至于先的只有佛教!由据今天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

日本也是佛教国家,为何历史上还要侵略别的国家?
日本这个民族很奇怪,他们的庙里甚至还供有男人的阳具呢。至于侵略别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大多数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东方国家,宗教信仰并不决定国家的行为,日本因为其人多地狭,资源匮乏,再加上独特的民族个性,在没有外部势力(如美国)控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再次走上侵略的道路。手机码字,很辛苦的 ...

圣叙尔比斯教堂文学上的借用
然而,《达芬奇密码》的影片版本并未能在圣叙尔比斯教堂取景,这与小说中的描述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该教堂在故事中举足轻重,导演朗·霍华德曾有意在教堂内拍摄夜景,但面对天主教会的公开反对,以及对丹·布朗小说的指责,拍摄计划未能实现。这表明了在现实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宗教场所对于影视...

求几个不同国家及宗教的神话人物。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犹太人以学习及祈祷来侍奉上帝,同时遵行摩西五经上所指引的诫命。希腊希腊的宗教有过对宇宙万物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并从图腾崇拜发展到拟人化。以宙斯为首的包括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赫拉等在内的神的家族。如赫尔墨斯放牧,雅典娜栽培橄榄,阿尔忒弥斯打猎等...

巴厘岛信哪些宗教?
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义和巴厘岛风俗习惯的结合,称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和特点
,启蒙运动崇尚“理性”;3.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已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4.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5.文艺复兴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全世界都有过因宗教而打过仗,尤其是西方。但中国却在历史中没有一次因...
而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一神论,除了本派的唯一的神外,其他的都是假的,这样当然容易引起宗教间冲突 另外中国人讲儒道释三教一家~~象全真的王重阳,还有张三丰,都是抱这样的宗教观念,中国的寺庙,道观,很多其实是同时拜佛教跟道教的神的,比如说一个殿堂既可以有观音,又可以有三清 传统说法是,...

史铁生文学作品中的宗教精神
“宗教精神”这一概念是史铁生思想体系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闪光点,是他唯一自觉借用宗教一词来叙述自己思想的概念。那么史铁生所说的宗教精神的涵义是什么呢?史铁生有一次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说到宗教很多人会想到由愚昧无知而对某个事物的盲目崇拜,甚至想到迷信。所以我用宗教精神与它...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各信仰什么?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但两者在中国哲学、宗教发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衰经历。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此时发生,二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蕴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此种情形,历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两教之间的相互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历史上或者生活中以宗教之名行恶的实例有哪些 -
勇封爱芬: 仅以欧洲范围内来叙述:十字军东征新教改革后爆发的一系列战争,例如法国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应该是欧洲历史上最后一次宗教战争,而且这次战争已经是仅仅属于名义上的宗教战争(天主教法国支持新教瑞典,丹麦,德意志新教诸侯最抗斐迪南皇帝),此次战争之后,宗教已不再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在近代史上,有没有因为宗教而产生的战争(冲突、内战、种族屠杀) -
勇封爱芬: 拜托楼上几位,不要误人子弟,好吗?世界史的近代是从1517年10月31日到1776年7月3日,中国历史的近代截止日期最早是1911年10月9日,最晚是1919年5月3日,这一期间哪里有什么十字军东征?哪里有什么伊斯兰教扩张战争?那两个是中世纪的战争,不是近代的!近代宗教战争,严格地说,只有义和团才算;其他都是假借宗教名义的战争.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历史上,以宗教名义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前后进行了几次? -
勇封爱芬: 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十字军东征一共是8次,只有一次儿童十字军.前后共持续200年之久(1096-1291).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背后有宗教因素的影响 -
勇封爱芬: 欧洲的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历史上发生过哪几次不同宗教之间的战争? -
勇封爱芬: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讨伐阿尔比派儿童十字军东征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第九次十字军东征(Ninth Crusade)北方十字军入侵最后一次十字军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中西方宗教有什么共通的事例? -
勇封爱芬: 宗教,宗教信仰,是伴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又由于各族人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所以也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宗教.但是宗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使宗教也不断的变革,欧洲中世纪的宗...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征集基督教(天主教+新教)在人类历史上的罪行 -
勇封爱芬: 卡诺沙之行,十字军东征,残害哥白尼,伽立略,胡司,干涉各国内政,阻碍科学进步,造成欧洲千年的黑暗.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历史上基督教做过哪些残害中国人民的事 -
勇封爱芬: 主要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有很多都是基督教的传教士.也干过烧杀抢掠的勾当.但是也有善良的基督徒传教士,修建学校,救援难民.所以不可以一杆子打死所有人.

东昌府区19862195299: 历史上因宗教导致灭亡的国家有哪些 -
勇封爱芬: 中国历史上没有,就是梁武帝,也没有亡国. 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是为皇家服务的,和西方以及中东并不一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