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的“符”姓氏的起源~

作者&投稿:愈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百家姓 符 姓的来历~

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国倾公有个孙子叫公雅,后来在秦国担任符玺令,其后人便以符为姓。符姓部分发祥之地,根据学者考证,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后岗村一带,村里现存符世祠堂、族谱、及族谱碑文。公雅的子孙,遍布全国各地的符姓人家,追根究源,他们的老家是在河南。望族居琅琊郡(今山东省诸城县)。

扩展资料
姓氏名人
1、宣懿皇后
后周世宗柴荣的皇后符氏,陈州宛丘人。祖父符存审乃后唐大将,曾出任宰相。其父魏王符彦卿,曾出任后晋天雄军节度使,与后周太祖郭威交情甚深。
2、苻生
苻生(335年-357年),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前秦景明帝苻健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355年-357年在位。
3、符令奇
符令奇(704-782)。唐沂州临沂人。初为卢龙军裨将。会幽州乱,挈子璘奔昭义,节度使薛嵩署为军副。嵩卒,田承嗣盗其地,引令奇为右职。封琅琊郡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符姓

符(Fú)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又据《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倾公之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德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谓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名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检验真假。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国倾公有个孙子叫公雅,后来在秦国担任符玺令,其后人便以符为姓。符姓发祥之地,根据学者考证,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公雅的子孙,目前遍布全国各地的符姓人家,追根究源,他们的老家是在河南。望族居琅琊郡(今山东省诸城县)。 得姓始祖:公雅。符姓追根溯源,是远古黄帝的后裔。相传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他的后代便姓姬。据《元和姓纂》和《姓氏急就篇》载,符氏是姓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残暴的商朝末期,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打败商朝建立周王朝。周文王的儿子姬旦和孙子姬伯禽的封国就是东方的鲁国,在鲁国传位三十多代,至鲁顷公。顷公的孙子公雅任秦国的符玺令,他的子孙便以祖之官名符为姓。因此说符氏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是真正意义上的黄帝后代。故符氏后人奉公雅为符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符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符姓出自姬姓。符和玺是古代很重要的东西:符是古代君王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作用类似于令箭;而玺是大印一类的东西。春秋时期,秦国设置有符玺令这一官职,就是专门管理兵玺印的。鲁顷公的孙子公雅曾在秦国担任符玺令,他的后代也以官名作为姓氏,称为符氏,是今天符姓的起源。符氏世居琅琊(今山东省诸城市),后因金人入侵,南迁吴中。明太祖时迁徙全国各地,如星罗棋布于江苏、浙江、广东、海南、湖南等地。符氏始祖秉政公偕始祖母李太孺人自苏州阊门渡江北上,定居于盐之冈门。自此传至十四世祖公言、振言、盛言、有言四言公又举家迁至钟庄丁港。再后来十七世祖华年公又迁移到高作王庄,这便是符氏积善堂这一宗支的由来。符姓入琼(今海南省)而籍居者计有:元生、有辰、符诸、大本四人。元生为公雅三十九世孙,原籍河南宛邱,于唐昭宗大顺二(891年),同弟元先,元量入琼。符有辰为公雅四十三世孙,生于福建莆田。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入琼。符大本为公雅五十四世孙,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福建莆田入琼。符诸为公雅四十三世孙,于宋仁宗康定之年(1040年)由福建莆田入琼。符氏上海始迁祖,相传于200年前自上海县龙华镇迁至三林塘百曲,后再迁至南汇县龙王庙(今川沙花木乡)镇定居。现花木乡有符姓人,聚居于龙王庙镇中街和南街……符氏在历史上也是人材辈出,史载南唐赵州刺史符令谦政绩显著,被老百姓称做“良刺史”。北宋时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大破辽兵于嘉山、阳城,封魏王,加封太师,辽兵闻其名而丧胆,所以人称“卫符王”。一千年前表现得灿烂辉煌的符氏家族,是发祥于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一带。顶着这份无比光荣的传统,他们的子孙逐渐播迁到其他地方,而且,目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的符姓人家,一个个慎终追源,都未曾忘记他们的老家在河南呢!(余略)

符姓,出自姬姓,起源于琅琊,始祖符雅公。 元和姓篡》: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笙令,因为氏。琅琊。
《姓氏急就篇》:符氏,鲁倾公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
《广韵》:雅仕秦玺令,得氏,琅琊。
宋代欧阳修《符氏族谱》,明代宋濂《符氏世谱记》,明代丘浚《世引堂记》,也基本上如上所说。流传最广的宋代《百家姓》中记有“祖武符刘”,列入百家姓。寻根溯源 符姓来源有二: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广韵》等所载,春秋(实为战国)时鲁顷公之孙雅,仕秦为符节(玺)令,子孙以官为氏。2、出自他族。今黎、蒙古、苗、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源出于姬姓,是周文王的后裔,“符玺令”是官名,所以符氏是以官职名命氏的。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国,鲁倾公的孙子雅在秦国任符玺令,世人便称之为符氏,因而可见符氏得姓于战国末年,距今约2240年历史。“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兵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木制成某种形态,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的人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吻合,以验真假。

至于符氏的发源地,一说为雅为官的地方,今河南淮阳一带,另一说为雅的祖籍地琅琊,今山东临沂,诸城一带,符雅的后人在琅琊、淮阳一带繁衍生息。西汉至隋唐时符氏在琅琊衍为望族,所以学者

称琅琊(今山东临沂)为符氏发源地。

五代淮阳符氏发迹,符存审位极人相,权重一时,存审之子彦卿封魏王,拜太傅,加封太师,由此光大符氏,而后彦卿全族迁江西,遂开江西符氏之运,唐代符元生,宋代符有辰、符诸,元代符大本,明代符琦封官海南抚边,符氏成为海南显赫大家族、位居海南第三大姓。清代符氏逐渐向东南亚发展,成为海外华人重要的一脉,清末至今符氏形成分布世界的姓氏。当今符氏分布不均衡,呈南多北少。

繁衍播迁 符姓在秦汉时期主源繁衍于今山东胶南县,并且人口众多,为当地之望族,古时此地为琅邪郡,后世各地之符姓多由此郡分衍而出,故后世符姓有以琅邪为其郡望堂号的。东汉时,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符融可谓符姓见诸史册之第一人,也表明了符姓缓慢向周边各省播迁的史实。魏晋南北朝时期,符姓逐渐遍及黄河中下游各省,并有南徙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川、湖南等南方省份者。隋唐之际,符姓之主源依旧繁衍于北方,唐末五代时,陈州宛邱(今河南淮阳)、赵州昭庆(今河北赵县)成为天下符姓关注之焦点,可谓人丁兴旺,世代显达,当然,此一时期的动荡不安,也加剧了北方符姓南迁的脚步,江西成为符姓这一时期的主迁地。两宋时期,符姓发展有了新特点,原先繁衍于北方,以北方为中心聚集区的符姓其重心向南部省份转移,而且无论在人数,抑或在名人人数上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宋元时期,江西等地的符姓开始进入福建,而后分衍至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历明清两代,符姓逐渐播迁到台湾、祖国之东北、西南、西北各地。如今,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海南二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符姓约占全国汉族符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宗族特征 1、符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南。2、符姓人才蔚蓝,尤多能征惯战之勇将。3、符姓于宋代以后发展之重心移至南部省份,虽进入南方时间不算长,但对南部省份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4、符姓得姓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名人精粹 符融:陈留浚仪人,东汉名士。少为都官吏,耻之而去。游太学,师事李膺。膺每见融,辄绝他宾客,听其言论,每捧手叹息,由是知名。公府连辟不应,后以寿终。符载:蜀(今属四川)人,唐代官吏。德宗贞元中由荐入仕,辟四川掌书记,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工诗,有集。符令奇:沂州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将领。初为卢龙军裨将,后投薛嵩,再事田承嗣,及田悦拒命,被田悦所杀,临刑色不变,卒年七十九。符璘:令奇子,唐代将领。初为田悦将,后降马燧,拜特进,封义阳郡王。李怀光反,从燧征讨有攻,入朝为辅国大将军。符道昭:蔡州(今河南汝南)人,唐末将领。军阀李茂贞养子,茂贞兵败,降朱温,任右司马。勇毅而少谋,每战先发,往往多败。符习:五代时赵州昭庆人。初事赵王王镕,镕为张文礼害,习请后赵庄宗击赵讨文礼报冤,庄宗壮之,遣将助之。历宣武军节度,以太子太师致仕。符蒙:符习子,五代时官吏。进士出身,性刚直,仕后唐为成德军节度使,后事后晋,累官礼部侍郎。符令谦:符习子,五代时将领。有勇力,以父任为将,官至赵州刺史。有善政,时称良刺史。符存审:陈州宛丘人,五代时将领。李克用时典义儿军,性谨厚,为将识机知变。破后梁,击辽兵,大小百余战,屡奏捷。历忻州刺史、安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武军节度使,卒于幽州。符彦超:存审子,五代时将领。仕唐为汾州刺史,累官安远军节度使。符彦饶:彦超弟,五代时将领。少骁勇,能骑射,仕后唐,任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诛叛将张谏,拜忠正军节度使,入后晋拜义成军节度使。符彦卿:陈州宛丘人,宋初将领。历事后唐、后晋,后晋时讨平青州杨光远,移镇许州,封祁国公,又败围阳城之辽军,改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历后汉至后周,累官天雄节度使,封魏王。入宋,加守太师,后移凤翔节度使。有谋善战,赏赐悉分给士卒,故人乐之为用。辽人甚畏之,称为“符王”。其女被柴荣纳为继室,册为皇后。长子符昭愿从宋太宗征北汉,攻辽国,战功赫赫,真宗时任天雄军、刑州二铃辖。次子符昭寿官至益州铃辖,因凌忽军校,被部卒所杀。符之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诗人,诗风清峭脱凡,著有《秋声馆吟稿》。

在距今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前秦氐族人苻洪改蒲氏为苻氏,从草不从竹,其子苻坚登基称帝,淝水一战兵败后,苻氏后人有的因避祸逐渐改为符姓,所以苻氏后人也融为符氏的一支。

解放初期,国家施行文字改革,推广简化字,有很多符氏改为符氏改为付氏,历史上没有付氏,其中河南省太康县符草楼乡在正式公文及场合都曾被写为“付草楼”,当代符氏也分离开一部分为付氏。

在符氏的发展历史上,有不少关键时期,约2240年前得姓,唐五代宋得以壮大,1500多年前融入苻氏,解放后分离也一部分为付氏。

当今国内符氏人口约为100多万人,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10,海外符氏约30万人约占海外华人的1。综合符氏人口约排在中华姓氏的100——140位之间。

秦统一中国后,将吾祖雅公封地琅琊,故符姓发源地应为琅琊(根据学者考证,在今山东省南部,即诸城以南、郯城以北,以后逐渐变迁,定格为现今的临沂市,与中国显赫家族王氏同出自此地,为古琅琊六大望族之一)。他们的子孙,目前遍布世界各地。

【历史名人】东汉有符乾仁、学者符融。符季真:陈留国国相。
符子:学者,著有《符子》。后晋有符蒙,官至礼部侍郎。唐代有符令奇,辅国大将军符LIN,官吏,监察御史、诗人符载。符令奇:临沂人,大将军,封义阳郡王,封琅琊郡王,死后追赠户部尚书。
符 嶙:临沂人,字元亮,辅国大将军,封义阳郡王。符 济:河东节度使。
符 炀:太原尹。
符 润:御史大夫。
符 泽:琅琊郡开国候。

北宋初有大将符彦卿,字冠侯,他的父亲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宋代有中奉大夫符授。符金定:彦卿女,符皇后,嫁于宋太祖。元代有据其身平编著的戏曲《符金定》。
符皇后:彦卿六女,嫁于宋太宗赵灵(即赵匡义),封懿德皇后。
符彦超:安远节度使,彦卿大哥。
符彦饶:忠正军节度使。彦卿二哥。
符有辰:清化军指挥使,万户侯,宋仁宗(1025年)奉命渡琼抚黎。
符 诸:武魁出身,1035年由福建莆田渡琼任副总管,后升总管都元帅。
符惟忠:字正臣,彦卿曾孙,为三班奉职,后擢合门通事舍人,勾当东俳岸司,兴水
利,阴契丹,卒后赠客者使,眉州防御使。

符 确:海南进士第一人。字坚石,昌化人(今东方市)。
符 林:诗人。苏轼谪后居海南岛时常和诗往来。
符行中:江西转运使。
符 叙:理学家。符尚仁:江西人,元末诗人。
符 葆:江南丹阳人,会武功,元末抗元志士。符 品:兰州人,岁贡生,官四川按察副使。

符有光:嘉靖年间贵州思南举人。
符 观:字衍观,号活溪,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弘三禾(1940年)进士,学识渊
博,著有《活溪存稿》、《唐诗正体》(今佚)、《宋诗正体》、《明诗正
体》。
符南蛇(1470-1510),海南儋州人,明代黎族起义军领袖。
符锡曾:湖广诗人。
明代有广西按察司佥事符验。清代有诗人符曾。 符 旌:诗人,代表作《海子池打鱼歌》
符兆纶:著名词人,字雪樵,号卓峰居士,江西宜黄人,有《梦梨云馆词钞》。
符祥芝:乾嘉年间大收藏家,曾在南京金山书院讲学。
符 生:即符邓奎,道兴时期紫砂工艺家。
符 翕:湖南清泉(今衡阳)人,清末全国知名的金石书画家,字子琴。
符 霖:晚清小说家,有小说《禽海石》。
符凤举:乾隆年间海南举人。
符葆森:(1805-1854)著名学者,原名灿,字南樵,江都人,咸丰元年(1851)举
人,有《寄心馆诗话》6卷,《谈雪红因》,辑有《国朝诗正雅集》,《国
诗寄心集》《后筐中集》。符秉忠:清同治年间武昌县令,同治年间参与黄
鹤重建,善对联。
符 璋:清代志学家,温州人,主修《平阳县志》98卷,另有《永嘉词人祠堂碑记》。

符氏的家族大放光芒,是在五代末期。首先,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符存审在后晋王朝上的飞黄腾达。根据史载,符存审是当时晋主李克用的义儿,曾经被赐姓为李,光采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梁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
【宗祠堂号】琅琊堂。出自战国时期的符氏家族。西汉至隋唐他们一直在山东省的诸城、临沂、胶南等地繁衍为望族。这些地方,过去属琅琊军郡境内,所以,散布于各地放的符氏人家,为了纪念祖先的出处,世代沿用“琅琊”堂名。至唐代,符璘被封为义阳王,故海南各支堂号为“义阳堂”。
【楹联】龙门授业,蔚然太学之英(符融);虎翼沉机,卓尔登坛之将(符存审)。
符确坚——广东(今海南)文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调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历任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新四军直属总兵站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起,任第三十一军政治委员。1955 年9月 , 被授予少将军衔。符竹庭(1910-1943)江西广昌人,著名抗日将领,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其壮烈牺牲后,赣
榆县改名为竹庭县。抗日名将,葬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符 克 (1915-1940)海南文昌人,琼崖抗日英烈,今有符克故居.
符先辉(1919-1998)陕西镇巴人,抗日将军,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司令,后参加抗美援朝战
争。符必玖(1919-1988)四川宣汉人,抗日将领,历任军长,参谋张,后任吉林军区政委。;符浩,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符定一,毛泽东老师,第一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符晓光,2010年任职公安部,历任副司长,副部长。

符氏社网址:

全球符氏网 中文实名
海南符氏宗亲网www.hnfuclan.com.cn

新浪网同万家姓—苻姓

新浪网同万家姓—符姓

琅 琊 符 氏 社:lyfu.cn

马来西亚符氏总会:fooclan.org.my

新 加 坡 符 氏 社:fooclan.org/home.htm

新浪网同万家姓—符姓
新浪网同万家姓—苻姓
天堂纪念馆———符氏宗祠
符氏qq群
_腾飞dě符氏_10017268。东光周宅村符氏11467230。符氏大家族7439470。符氏家族16513434。符氏家族18084245。符氏家族18778797。符氏崛起12220501。家庭人员19136466
全球符氏一家人

符姓,出自姬姓,起源于琅琊,始祖符雅公。 元和姓篡》: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笙令,因为氏。琅琊。
《姓氏急就篇》:符氏,鲁倾公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
《广韵》:雅仕秦玺令,得氏,琅琊。
宋代欧阳修《符氏族谱》,明代宋濂《符氏世谱记》,明代丘浚《世引堂记》,也基本上如上所说。流传最广的宋代《百家姓》中记有“祖武符刘”,列入百家姓。寻根溯源 符姓来源有二: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广韵》等所载,春秋(实为战国)时鲁顷公之孙雅,仕秦为符节(玺)令,子孙以官为氏。2、出自他族。今黎、蒙古、苗、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源出于姬姓,是周文王的后裔,“符玺令”是官名,所以符氏是以官职名命氏的。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国,鲁倾公的孙子雅在秦国任符玺令,世人便称之为符氏,因而可见符氏得姓于战国末年,距今约2240年历史。“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兵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木制成某种形态,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的人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吻合,以验真假。

至于符氏的发源地,一说为雅为官的地方,今河南淮阳一带,另一说为雅的祖籍地琅琊,今山东临沂,诸城一带,符雅的后人在琅琊、淮阳一带繁衍生息。西汉至隋唐时符氏在琅琊衍为望族,所以学者

称琅琊(今山东临沂)为符氏发源地。

五代淮阳符氏发迹,符存审位极人相,权重一时,存审之子彦卿封魏王,拜太傅,加封太师,由此光大符氏,而后彦卿全族迁江西,遂开江西符氏之运,唐代符元生,宋代符有辰、符诸,元代符大本,明代符琦封官海南抚边,符氏成为海南显赫大家族、位居海南第三大姓。清代符氏逐渐向东南亚发展,成为海外华人重要的一脉,清末至今符氏形成分布世界的姓氏。当今符氏分布不均衡,呈南多北少。

繁衍播迁 符姓在秦汉时期主源繁衍于今山东胶南县,并且人口众多,为当地之望族,古时此地为琅邪郡,后世各地之符姓多由此郡分衍而出,故后世符姓有以琅邪为其郡望堂号的。东汉时,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符融可谓符姓见诸史册之第一人,也表明了符姓缓慢向周边各省播迁的史实。魏晋南北朝时期,符姓逐渐遍及黄河中下游各省,并有南徙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川、湖南等南方省份者。隋唐之际,符姓之主源依旧繁衍于北方,唐末五代时,陈州宛邱(今河南淮阳)、赵州昭庆(今河北赵县)成为天下符姓关注之焦点,可谓人丁兴旺,世代显达,当然,此一时期的动荡不安,也加剧了北方符姓南迁的脚步,江西成为符姓这一时期的主迁地。两宋时期,符姓发展有了新特点,原先繁衍于北方,以北方为中心聚集区的符姓其重心向南部省份转移,而且无论在人数,抑或在名人人数上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宋元时期,江西等地的符姓开始进入福建,而后分衍至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历明清两代,符姓逐渐播迁到台湾、祖国之东北、西南、西北各地。如今,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海南二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符姓约占全国汉族符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宗族特征 1、符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南。2、符姓人才蔚蓝,尤多能征惯战之勇将。3、符姓于宋代以后发展之重心移至南部省份,虽进入南方时间不算长,但对南部省份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4、符姓得姓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名人精粹 符融:陈留浚仪人,东汉名士。少为都官吏,耻之而去。游太学,师事李膺。膺每见融,辄绝他宾客,听其言论,每捧手叹息,由是知名。公府连辟不应,后以寿终。符载:蜀(今属四川)人,唐代官吏。德宗贞元中由荐入仕,辟四川掌书记,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工诗,有集。符令奇:沂州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将领。初为卢龙军裨将,后投薛嵩,再事田承嗣,及田悦拒命,被田悦所杀,临刑色不变,卒年七十九。符璘:令奇子,唐代将领。初为田悦将,后降马燧,拜特进,封义阳郡王。李怀光反,从燧征讨有攻,入朝为辅国大将军。符道昭:蔡州(今河南汝南)人,唐末将领。军阀李茂贞养子,茂贞兵败,降朱温,任右司马。勇毅而少谋,每战先发,往往多败。符习:五代时赵州昭庆人。初事赵王王镕,镕为张文礼害,习请后赵庄宗击赵讨文礼报冤,庄宗壮之,遣将助之。历宣武军节度,以太子太师致仕。符蒙:符习子,五代时官吏。进士出身,性刚直,仕后唐为成德军节度使,后事后晋,累官礼部侍郎。符令谦:符习子,五代时将领。有勇力,以父任为将,官至赵州刺史。有善政,时称良刺史。符存审:陈州宛丘人,五代时将领。李克用时典义儿军,性谨厚,为将识机知变。破后梁,击辽兵,大小百余战,屡奏捷。历忻州刺史、安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武军节度使,卒于幽州。符彦超:存审子,五代时将领。仕唐为汾州刺史,累官安远军节度使。符彦饶:彦超弟,五代时将领。少骁勇,能骑射,仕后唐,任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诛叛将张谏,拜忠正军节度使,入后晋拜义成军节度使。符彦卿:陈州宛丘人,宋初将领。历事后唐、后晋,后晋时讨平青州杨光远,移镇许州,封祁国公,又败围阳城之辽军,改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历后汉至后周,累官天雄节度使,封魏王。入宋,加守太师,后移凤翔节度使。有谋善战,赏赐悉分给士卒,故人乐之为用。辽人甚畏之,称为“符王”。其女被柴荣纳为继室,册为皇后。长子符昭愿从宋太宗征北汉,攻辽国,战功赫赫,真宗时任天雄军、刑州二铃辖。次子符昭寿官至益州铃辖,因凌忽军校,被部卒所杀。符之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诗人,诗风清峭脱凡,著有《秋声馆吟稿》。

在距今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前秦氐族人苻洪改蒲氏为苻氏,从草不从竹,其子苻坚登基称帝,淝水一战兵败后,苻氏后人有的因避祸逐渐改为符姓,所以苻氏后人也融为符氏的一支。

解放初期,国家施行文字改革,推广简化字,有很多符氏改为符氏改为付氏,历史上没有付氏,其中河南省太康县符草楼乡在正式公文及场合都曾被写为“付草楼”,当代符氏也分离开一部分为付氏。

在符氏的发展历史上,有不少关键时期,约2240年前得姓,唐五代宋得以壮大,1500多年前融入苻氏,解放后分离也一部分为付氏。

当今国内符氏人口约为100多万人,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10,海外符氏约30万人约占海外华人的1。综合符氏人口约排在中华姓氏的100——140位之间。

秦统一中国后,将吾祖雅公封地琅琊,故符姓发源地应为琅琊(根据学者考证,在今山东省南部,即诸城以南、郯城以北,以后逐渐变迁,定格为现今的临沂市,与中国显赫家族王氏同出自此地,为古琅琊六大望族之一)。他们的子孙,目前遍布世界各地。

【历史名人】东汉有符乾仁、学者符融。符季真:陈留国国相。
符子:学者,著有《符子》。后晋有符蒙,官至礼部侍郎。唐代有符令奇,辅国大将军符LIN,官吏,监察御史、诗人符载。符令奇:临沂人,大将军,封义阳郡王,封琅琊郡王,死后追赠户部尚书。
符 嶙:临沂人,字元亮,辅国大将军,封义阳郡王。符 济:河东节度使。
符 炀:太原尹。
符 润:御史大夫。
符 泽:琅琊郡开国候。

北宋初有大将符彦卿,字冠侯,他的父亲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宋代有中奉大夫符授。符金定:彦卿女,符皇后,嫁于宋太祖。元代有据其身平编著的戏曲《符金定》。
符皇后:彦卿六女,嫁于宋太宗赵灵(即赵匡义),封懿德皇后。
符彦超:安远节度使,彦卿大哥。
符彦饶:忠正军节度使。彦卿二哥。
符有辰:清化军指挥使,万户侯,宋仁宗(1025年)奉命渡琼抚黎。
符 诸:武魁出身,1035年由福建莆田渡琼任副总管,后升总管都元帅。
符惟忠:字正臣,彦卿曾孙,为三班奉职,后擢合门通事舍人,勾当东俳岸司,兴水
利,阴契丹,卒后赠客者使,眉州防御使。

符 确:海南进士第一人。字坚石,昌化人(今东方市)。
符 林:诗人。苏轼谪后居海南岛时常和诗往来。
符行中:江西转运使。
符 叙:理学家。符尚仁:江西人,元末诗人。
符 葆:江南丹阳人,会武功,元末抗元志士。符 品:兰州人,岁贡生,官四川按察副使。

符有光:嘉靖年间贵州思南举人。
符 观:字衍观,号活溪,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弘三禾(1940年)进士,学识渊
博,著有《活溪存稿》、《唐诗正体》(今佚)、《宋诗正体》、《明诗正
体》。
符南蛇(1470-1510),海南儋州人,明代黎族起义军领袖。
符锡曾:湖广诗人。
明代有广西按察司佥事符验。清代有诗人符曾。 符 旌:诗人,代表作《海子池打鱼歌》
符兆纶:著名词人,字雪樵,号卓峰居士,江西宜黄人,有《梦梨云馆词钞》。
符祥芝:乾嘉年间大收藏家,曾在南京金山书院讲学。
符 生:即符邓奎,道兴时期紫砂工艺家。
符 翕:湖南清泉(今衡阳)人,清末全国知名的金石书画家,字子琴。
符 霖:晚清小说家,有小说《禽海石》。
符凤举:乾隆年间海南举人。
符葆森:(1805-1854)著名学者,原名灿,字南樵,江都人,咸丰元年(1851)举
人,有《寄心馆诗话》6卷,《谈雪红因》,辑有《国朝诗正雅集》,《国
诗寄心集》《后筐中集》。符秉忠:清同治年间武昌县令,同治年间参与黄
鹤重建,善对联。
符 璋:清代志学家,温州人,主修《平阳县志》98卷,另有《永嘉词人祠堂碑记》。

符姓,出自姬姓,起源于琅琊,始祖符雅公。
在我国众多姓氏之中,有竹字头的“符”氏,也有草字头的“苻”氏,这两个姓氏,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他们的来源不同,血脉各殊。必须加以考究的划分开来——符氏,根据《姓纂》所记载的:“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邪”,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苻氏,依照《晋书苻洪载记》的记载,则是由蒲氏更改,算起来是夏禹姒姓后裔。前者,得姓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后者,则始见于距今约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
【姓氏来源】①《元和姓 》纂记载:“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②“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顷公之孙雅,为秦符玺令,因氏焉。”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得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谓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名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检验真假。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顷公有个孙子叫雅,在秦国担任符玺令,便以符为姓。秦统一中国后,将吾祖雅公封地琅琊,故符姓发源地应为琅琊(根据学者考证,在今山东省南部,即诸城以南、郯城以北,以后逐渐变迁,定格为现今的临沂市,与中国显赫家族王氏同出自此地,为古琅琊六大望族之一)。他们的子孙,目前遍布世界各地。
姓氏来源另说:淝水之战失败后,苻坚后人为免被追杀,改姓为符。因此,现部分符姓实际是苻姓的后裔。只是未见记载,无从考证。
【历史名人】东汉有符乾仁、学者符融。后晋有符蒙,官至礼部侍郎。唐代有符令奇,辅国大将军符LIN,官吏,监察御史、诗人符载。北宋初有大将符彦卿,字冠侯,他的父亲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宋代有中奉大夫符授。明代有广西按察司佥事符验。清代有诗人符曾。
符氏的家族大放光芒,是在五代末期。首先,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符存审在后晋王朝上的飞黄腾达。根据史载,符存审是当时晋主李克用的义儿,曾经被赐姓为李,光采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梁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
【宗祠堂号】琅琊堂。出自战国时期的符氏家族。西汉至隋唐他们一直在山东省的诸城、临沂、胶南等地繁衍为望族。这些地方,过去属琅琊军郡境内,所以,散布于各地放的符氏人家,为了纪念祖先的出处,世代沿用“琅琊”堂名。至唐代,符璘被封为义阳王,故海南各支堂号为“义阳堂”。
【楹联】龙门授业,蔚然太学之英(符融);虎翼沉机,卓尔登坛之将(符存审)。
符确坚——广东(今海南)文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调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历任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新四军直属总兵站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1946年后,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起,任第三十一军政治委员。1955 年9月 , 被授予少将军衔。 符名潮——广东(今海南)文昌人,内分泌医生符载 , 符令谦 , 符竹庭,福建人,抗日名将,葬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符浩,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符定一,毛泽东老师,第一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符氏社网址:
琅 琊 符 氏 社:lyfu.cn
马来西亚符氏总会:fooclan.org.my
新 加 坡 符 氏 社:fooclan.org/home.htm

符姓,出自姬姓,起源于琅琊,始祖符雅公。
在我国众多姓氏之中,有竹字头的“符”氏,也有草字头的“苻”氏,这两个姓氏,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他们的来源不同,血脉各殊。必须加以考究的划分开来——符氏,根据《姓纂》所记载的:“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邪”,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苻氏,依照《晋书苻洪载记》的记载,则是由蒲氏更改,算起来是夏禹姒姓后裔。前者,得姓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后者,则始见于距今约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
【姓氏来源】①《元和姓 》纂记载:“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②“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顷公之孙雅,为秦符玺令,因氏焉。”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得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谓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名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检验真假。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顷公有个孙子叫雅,在秦国担任符玺令,便以符为姓。秦统一中国后,将吾祖雅公封地琅琊,故符姓发源地应为琅琊(根据学者考证,在今山东省南部,即诸城以南、郯城以北,以后逐渐变迁,定格为现今的临沂市,与中国显赫家族王氏同出自此地,为古琅琊六大望族之一)。他们的子孙,目前遍布世界各地。
姓氏来源另说:淝水之战失败后,苻坚后人为免被追杀,改姓为符。因此,现部分符姓实际是苻姓的后裔。只是未见记载,无从考证。
【历史名人】东汉有符乾仁、学者符融。后晋有符蒙,官至礼部侍郎。唐代有符令奇,辅国大将军符LIN,官吏,监察御史、诗人符载。北宋初有大将符彦卿,字冠侯,他的父亲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宋代有中奉大夫符授。明代有广西按察司佥事符验。清代有诗人符曾。
符氏的家族大放光芒,是在五代末期。首先,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符存审在后晋王朝上的飞黄腾达。根据史载,符存审是当时晋主李克用的义儿,曾经被赐姓为李,光采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梁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
【宗祠堂号】琅琊堂。出自战国时期的符氏家族。西汉至隋唐他们一直在山东省的诸城、临沂、胶南等地繁衍为望族。这些地方,过去属琅琊军郡境内,所以,散布于各地放的符氏人家,为了纪念祖先的出处,世代沿用“琅琊”堂名。至唐代,符璘被封为义阳王,故海南各支堂号为“义阳堂”。
【楹联】龙门授业,蔚然太学之英(符融);虎翼沉机,卓尔登坛之将(符存审)。
符确坚——广东(今海南)文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调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历任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新四军直属总兵站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1946年后,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起,任第三十一军政治委员。1955 年9月 , 被授予少将军衔。 符名潮——广东(今海南)文昌人,内分泌医生符载 , 符令谦 , 符竹庭,福建人,抗日名将,葬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符浩,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符定一,毛泽东老师,第一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符氏社网址:
琅 琊 符 氏 社:lyfu.cn
马来西亚符氏总会:fooclan.org.my
新 加 坡 符 氏 社:fooclan.org/home.htm

符氏来源
《元和姓篡》: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笙令,因为氏。琅琊。
《姓氏急就篇》:符氏,鲁倾公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
《广韵》:雅仕秦玺令,得氏,琅琊。
宋代欧阳修《符氏族谱》,明代宋濂《符氏世谱记》,明代丘浚《世引堂记》,也基本上如上所说。流传最广的宋代《百家姓》中记有“祖武符刘”,列入百家姓。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源出于姬姓,是周文王的后裔,“符玺令”是官名,所以符氏是以官职名命氏的。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国,鲁倾公的孙子雅在秦国任符玺令,世人便称之为符氏,因而可见符氏得姓于战国末年,距今约2240年历史。“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兵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木制成某种形态,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的人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吻合,以验真假。

至于符氏的发源地,一说为雅为官的地方,今河南淮阳一带,另一说为雅的祖籍地琅琊,今山东临沂,诸城一带,符雅的后人在琅琊、淮阳一带繁衍生息。西汉至隋唐时符氏在琅琊衍为望族,所以学者称琅琊(今山东临沂)为符氏发源地。

五代淮阳符氏发迹,符存审位极人相,权重一时,存审之子彦卿封魏王,拜太傅,加封太师,由此光大符氏,而后彦卿全族迁江西,遂开江西符氏之运,唐代符元生,宋代符有辰、符诸,元代符大本,明代符琦封官海南抚边,符氏成为海南显赫大家族、位居海南第三大姓。清代符氏逐渐向东南亚发展,成为海外华人重要的一脉,清末至今符氏形成分布世界的姓氏。当今符氏分布不均衡,呈南多北少。

在距今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前秦氐族人苻洪改蒲氏为苻氏,从草不从竹,其子苻坚登基称帝,淝水一战兵败后,苻氏后人有的因避祸逐渐改为符姓,所以苻氏后人也融为符氏的一支。

解放初期,国家施行文字改革,推广简化字,有很多符氏改为符氏改为付氏,历史上没有付氏,其中河南省太康县符草楼乡在正式公文及场合都曾被写为“付草楼”,当代符氏也分离开一部分为付氏。

在符氏的发展历史上,有不少关键时期,约2240年前得姓,唐五代宋得以壮大,1500多年前融入苻氏,解放后分离也一部分为付氏。

当今国内符氏人口约为100多万人,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1%0,海外符氏约30万人约占海外华人的1%。综合符氏人口约排在中华姓氏的100——140位之间


符姓氏怎么读
符(fú)符姓是中国知名姓氏之一,符(fú)姓源流单纯,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又据《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倾公之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得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

百家姓 符 姓的来历
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国倾公有个孙子叫公雅,后来在秦国担任符玺令,其后人便以符为姓。符姓部分发祥之地,根据学者考证,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后岗村一带,村里现存符世祠堂、族谱、及族谱碑文。公雅的子孙,遍布全国各地的符姓人家,追根究源,他们的老家是在河南。望族居琅琊...

符姓的来源和历史
符姓的来源和历史如下:春秋时期,鲁顷公的孙子公雅,在秦国任符釜令的官职,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姓,相传姓符。符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名内,符姓是出自姬姓。符和玺是古代很重要的代君王传达命令、符即是兵符,调兵遗将的凭证,作用类似於令箭;而玺是大印一类的东西。春秋战国...

符姓氏怎么读
符姓是中国姓氏,符(fú)姓源流单纯,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又据《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倾公之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符,本义信也。古代称为符信,是出入关门的凭证,也是朝廷传达命令、调动兵将的凭证。最早的符乃...

请问各位大侠,符姓的起源 还有现在主要集中在哪个地方 历史上出现过...
符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名内,符姓是出自姬姓。符和玺是古代很重要的代君王传达命令、符即是兵符,调兵遗将的凭证,作用类似於令箭;而玺是大印一类的东西。春秋战国时有符玺令这一官职,就是专门管理兵玺印的。鲁顷公的孙子公雅曾在秦国担任符玺令,后来他用官名作为姓氏,称为符氏...

符这个姓氏的由来
《百家姓》中符姓也是常用姓氏之一,亦排列其间。其中在海南省,符姓是一个人数很多、影响很大的“大姓”。在全省姓氏排列中位居第三。符氏来源:1.《元和姓篡》: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笙令,因为氏。琅琊。《姓氏急就篇》:符氏,鲁倾公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广韵》:雅仕秦玺令,得氏,琅琊。宋代欧阳修《符氏...

符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符姓是中国知名姓氏之一,符(fú)姓源流单纯,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符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符姓姓氏源流 符(Fú)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又据《...

符姓一般是哪里人
符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符姓分布在中国2000个县市中的约500个县市中,在中国约有300个符家村宗族聚居地,遍布在中国的东南西北。海外符姓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仅马来西亚符氏家族就已发展到12万人。所以说符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

百家姓中的“符”姓氏的起源~
流传最广的宋代《百家姓》中记有“祖武符刘”,列入百家姓。寻根溯源 符姓来源有二: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广韵》等所载,春秋(实为战国)时鲁顷公之孙雅,仕秦为符节(玺)令,子孙以官为氏。2、出自他族。今黎、蒙古、苗、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源出于姬姓,是周文...

符姓的祖先是谁?
祖先是周族始祖后稷,部分得姓始祖是公雅。符姓追根溯源,是远古黄帝的后裔。相传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他的后代便姓姬。据《元和姓纂》和《姓氏急就篇》载,符氏是姓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残暴的商朝末期,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打败商朝建立周王朝。周文王的...

沾益县19395195295: 百家姓(符)姓排名多少?及它的由来? -
牢殷小儿: 符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51位. 符氏约140万人口是当今中国汉族姓氏排名第100——140位之间的姓氏. 符姓是中国知名姓氏之一,符(Fú)姓源流单纯,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记载:“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又据《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倾公之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得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沾益县19395195295: 符这个姓氏的起源 -
牢殷小儿: 【姓氏来源】①《元和姓 》纂记载:“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另令,因为氏琅琊.”②“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倾公之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德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谓符,...

沾益县19395195295: 符姓的由来?
牢殷小儿: 一、姓氏源流 符(Fú)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又...

沾益县19395195295: 符姓和姬姓还有轩辕姓氏有什么关联 -
牢殷小儿: 符姓,出自姬姓,起源于琅琊,始祖符雅公. 根据《姓纂》所记载的:“鲁顷公 孙 公雅为秦 符玺令,因为氏,琅邪”,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 最著名的符姓现在莆田和海南一带.莆田符氏入琼而籍居的海南符氏先祖符有辰、符渚、符大本...

沾益县19395195295: 符姓人口数量有多少? -
牢殷小儿: 符姓人口较多,当今国内人口约100多万,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千分之六,国外符姓人口约30多万,约占国外华人的百分之一.综合符氏约140万人口是当今中国汉族姓氏排名第100——140位之间的姓氏.在中国13亿人口的大国仅1000个常用姓氏中符姓是靠在前列的大姓.北宋初年编撰、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的《百家姓》中收集了504个姓氏,这些姓氏是中华民族的常用姓氏.它的体例除了四言韵文便于诵记之外,排列先后的一个标志是“大姓望族”.《百家姓》中符姓也是常用姓氏之一,亦排列其间.其中在海南省,符姓是一个人数很多、影响很大的“大姓”.在全省姓氏排列中位居第三.

沾益县19395195295: 《百家姓》各姓氏来源? -
牢殷小儿: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

沾益县19395195295: 标点符号的符在姓氏里念什么 -
牢殷小儿: 没有变化,还是念 fú ● 符 fú1.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 2.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 3. 相合:~合.言行相~. 4.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 5.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6. 姓.

沾益县19395195295: 中国姓氏的起源? -
牢殷小儿: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

沾益县19395195295: 百家姓的由来 -
牢殷小儿: 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