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吟唱的《梁甫吟》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庄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明吟诵的梁甫吟全文~

诸葛亮所吟诵的《梁甫吟》为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一作《泰山梁甫吟》。“甫”亦作“父”。《乐府诗集》解题云:“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这首古辞从写坟开始,保留了葬歌痕迹,但从内容看,与葬歌毫不相干,而是一首咏史诗,所咏为齐景公用国相晏婴之谋,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梁甫吟》原诗:


作者:两汉·佚名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解析:
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步出”与“遥望”相呼应,人未到而两眼视野先到,表明了对三坟之专注。“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接下去六句转而写坟中三人的遭遇。
“问是谁家墓”,明知故问,是为了突出所咏对象。答曰:“田疆古冶子”,这是以两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孙接。“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紧承上句,盛赞三人勇力绝伦。排南山,推倒南山(齐城南之牛山)。绝地纪,这里指折断地脉。这样的勇士,结局却又如何呢?“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一朝,既言时间之速,也表明此阴谋之轻易得行。“谗言”二字,倾向性极明,既是对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对主谋者的有力谴责。二句写得斩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个力能推倒南山、折断地纪的勇士来,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然而竟能实现杀掉三士的目的。诗句所构成的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惊心动魄!诗至此,似可结又实未结,因为还留下一个疑问,这就是“谁能为此谋”?答曰“国相齐晏子”。结尾再一次用问答句式,波澜突起,把做国相的晏子指名道姓地点出来。二句看似客观叙述,不着议论,不含感情,实则皮里阳秋,有深意在。一问,意在提醒读者注意设此不寻常之谋的人,一答,指名道姓交代出为谋之人。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喜欢《梁甫吟》呢?
《梁甫吟》中大部分篇幅是吟诵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位勇士。如果我们更深一层次地去想象并作一番发挥:东汉末年到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之时,已经有三雄并峙的苗头,只是开始被诸葛亮认为是“三雄之一”的刘表为后来的刘备所取代,这三个人――曹操、刘表和孙权,并未把当时的皇帝汉献帝放在眼里。帝室倾危,极似齐景公时的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对齐景公形成极大的压力,至少在晏婴和景公眼里公孙接之流是危及公室的猛兽;在汉献帝看来,曹刘孙是三只猛虎,随时都可以吃掉他,诸葛亮也是这样认为的,有忠君报国思想的诸葛亮自然是忧心如焚,这时出现的《梁甫吟》很贴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心情,那么怀着雄心大志的诸葛亮想成为帮齐景公安邦解危的晏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据有的学者研究,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这个“好”字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诸葛亮喜欢弹唱《梁父吟》这种曲调,一是他还喜欢为《梁父吟》这种曲调填词。为《梁父吟》填词者三国时就并非诸葛亮一人,今传曹植作品中就有一首《梁父行》,也是类似作品。不过,在为《梁父吟》所填词中,现存诸葛亮的一首非常有名,内容也不错,堪称杰作(这首诗是否为诸葛亮所作尚有争论)。 “二桃杀三士”是个很有名的历史故事,流传很广。诸葛亮在词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见解,值得重视。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好为”《梁父吟》,这其中有没有特别的寄托等等,学术界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梁父吟》是一首齐地(今山东省)古曲,而诸葛亮正是山东人。他吟唱这首乐曲,是在思念故乡;也有人认为《梁父吟》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首乐曲,犹如今天的流行歌曲,青年诸葛亮偶然吟唱实属正常消谴,别无深意;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吟唱《梁父吟》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情”与“志”的集中反映。郭沫若给隆中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以名垂青史的《出师表》与《梁父吟》并列,间接承认了这种观点。他的志向在出师表里能看到,他也吟唱《梁父吟》表现他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梁甫吟》

三国:诸葛亮

步出齐门城,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有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译文:

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萧瑟死寂的荡阴里。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的相似。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断系大地的绳子。不料他们一朝遭到谗言,两个小桃竟杀死三勇士。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扩展资料:

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步出”与“遥望”相呼应,人未到而两眼视野先到,表明了对三坟之专注。“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

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接下去六句转而写坟中三人的遭遇。“问是谁家墓”,明知故问,是为了突出所咏对象。答曰:“田疆古冶子”,这是以两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孙接。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紧承上句,盛赞三人勇力绝伦。排南山,推倒南山(齐城南之牛山)。绝地纪,语出《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这里指折断地脉。这样的勇士,结局却又如何呢?“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一朝,既言时间之速,也表明此阴谋之轻易得行。“谗言”二字,倾向性极明,既是对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对主谋者的有力谴责。二句写得斩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个力能推倒南山、折断地纪的勇士来,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

然而竟能实现杀掉三士的目的。诗句所构成的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惊心动魄。诗至此,似可结又实未结,因为还留下一个疑问,这就是“谁能为此谋”?答曰“国相齐晏子”。结尾再一次用问答句式,波澜突起,把做国相的晏子指名道姓地点出来。

二句看似客观叙述,不着议论,不含感情,实则皮里阳秋,有深意在。一问,意在提醒读者注意设此不寻常之谋的人,一答,指名道姓交代出为谋之人。

“国相”,字面上是点明其身份,实际上是谴责这个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肩负沟通上下、协调文武之责的“国相”,人当以至此。这样的行为与“国相”的地位、气度、职责该是多么的不相称。

“齐晏子”,是直点其名,意在立此存照,永远展出示众,使人们知道,这个善机变、巧谋划的“名相”,竟干出了这样的事。关于此诗作意,一般皆取前引朱乾的说法,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朝有悍臣武夫,宰相不能制,就应该有晏婴这样的能臣。

从诗的主题和语言看,这首古辞当是出于文人之手。在汉乐府诗作中,此诗显得朴拙了一些,但结构还是比较严谨的,诗从望荡阴里、见三坟写起,转到写坟中人被谗言遭杀害的悲惨事件,再转到揭出设此毒计之人。层层推进,语语相衔。

诗中两用问答句式,都处在诗的关键处,既起醒目作用,又使文气免于平实。语言虽质朴而少文彩,但句句简洁,文雅而不艰涩,明白而不浅俗,可见是经过一番锤炼之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甫吟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是抒发忧愤的悲歌。诸葛亮齐都之行时,正是他遭受挫折的年代。他兄弟自幼失去父母,寄居在叔父诸葛玄家中,后诸葛玄被杀,诸葛兄弟落了个寄人篱下的悲惨境地,只得去南阳“躬耕田亩”,这就使他从小心中就充满不平之气,再加上当时朝政黑暗,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诸葛亮这个“逸群之才,美霸之器”的政治家必然感到愤慨,况且当时他正当少年气壮,血气方刚之时,更容易激愤,好为《梁父吟》这是自然的。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这个是正确的
  三士冢位于旧临淄县城南门外大道东,今齐都镇南关村东南50米处,为一基三坟,东西向排列,高约12米,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相传是春秋末期齐国三勇士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之墓。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政府拨款在三士冢周围建起高2米、长442米的砖石围墙,南面开口处设圆门和影壁,影壁上镶嵌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梁父吟》诗石刻与摹刻汉画像“二桃杀三士”。墓西侧竖立当代书法家张逊三先生书写的“三士冢”石碑。

  相传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手下勇士,力气足以与老虎搏斗,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他们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终于成为齐国的祸害。 晏婴进谏齐景公说,他们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敌,这些人都是危害国家的祸根,不如及早除掉。而齐景公老是念及三人昔日的好处,迟迟下不了决心。晏婴面对现实,决定用计策为齐国除去隐患,然后悄悄地等待时机。

  鲁昭公的来访,促成了晏婴除害大计的顺利实施。在欢迎鲁昭公的宴会上,晏婴让人献上六枚鲜桃,并且朗声咏颂祝词,请两位国君各吃一桃。两位国君吃得高兴,又赐给鲁相国敬孙诺、齐相国晏婴各食一枚。对于剩下的两枚桃子,晏婴提议由立于左右的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论功吃桃。公孙捷说自己南山打死猛虎,田开疆称自己杀敌建立功勋,各拿去一只桃子。古冶子眼见桃子已经分光,不禁怒气冲天,历数自己的功绩说:“当年国君过黄河的时候,大鼋衔走为国君拉车的马,是我逆水潜行了九里,杀死大鼋,一手提鼋头,一手扯马尾跳出水来,人们都惊呆了,以为是河神出现,谁的功劳敢和我相比?我最应该吃桃。”说完后拔剑在手,和拿桃在手的二人较起真来。公孙捷、田开疆二人羞愧满面,说:“我们论功劳和本事都不如人,竟然先抢吃桃子,不死不能算是勇士!”说完两人拔剑自刎。古冶子见状追悔莫及,说:“我羞死同伴,独自活着还算什么勇士?”也自杀身死。

  另有一说是:古冶子因为在两国国君面前受到羞辱自杀在先,田开疆、公孙捷二人紧接着自刎。不管谁先谁后,反正这段“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从此后不胫而走,代代相传,成为体现一代贤相晏婴高超智慧的最佳载体。

  这段精彩的故事,历朝历代每每被人提起,借此典故抒发自己的怀古情思。清初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有《三士墓》诗一首:“石父(指越石父)当年脱网罗,留将三士竟如何。孟尝坐食三千客,拼尽园桃杀几多。”相传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移居隆中以前,曾经从山东沂南老家来到齐国故都游览,并拜谒七个世纪前就长眠在荡阴里的三位勇士。他在《梁父吟》诗中写道: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就是这,这是对的!

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
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 ( 清一作渌 )
逢时吐气思经纶。 ( 吐一作壮 )
广张三千六百钩。 ( 钩一作钓 )
风期暗与文王亲。 ( 期一作雅 )
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 不拜一作开说 )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 挥一作麾 )
狂客落魄尚如此。 ( 客一作生 ) ( 魄一作拓 )
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
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 ( 开一作生 )
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叩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
□□磨牙竞人肉。 【豸契】【豸俞】
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
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
亚夫诒尔为徒劳。 【诒言换口】
梁甫吟。
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
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当安之。 【鲵鱼换山】【山兀】

梁甫吟

梁甫吟

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象恶兽猰�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能事。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范民声)


诸葛亮人物简介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是什么朝代的人
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

如鱼得水的水是指周瑜吗
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

诸葛亮的故事
蜗牛的趣味名人

关于南阳的诗句
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闲常把琴弄,闷即携樽起。 莺啼二月三月时,花发千山万山里。此时幽...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与诸葛亮有关的对联,诗句
1、《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译文: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2、《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

亚亮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亮:明,有光:天亮了,敞亮。明亮。成语释名 亚肩迭背 高风亮节 心明眼亮 唐诗宋词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李白《梁甫吟》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白居易《杨柳枝》明圣不世出,翼亮非苟安。 -张九龄《荆州作二首》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 -杜甫《赤霄...

杜甫的爱国诗 帮我收集2首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韵译】: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诸葛亮躬耕地是可以‘跑’出来的吗?
提问仁兄惑矣。诸葛亮躬耕之地是跑不来,跑不掉的。然而借先人之荫,不仅是借,甚至要抢。而下定论的不是诸葛亮,掌握权力的一些部门自有代替死人说话的权力。哪位想争,难道不需要“跑”吗?恐怕还要考虑一下怎样“跑”。

关于南阳的诗句
1、《咏南阳》唐代:汪遵 原文: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译文:诸葛亮未出世之前犹如蛟龙困在泥土之中没有感到不适,岂会在意隐藏踪迹耕种呢。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谁会认识茅庐的卧龙。2、《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金朝:元好问 ...

揭阳市13341314396: 诸葛亮吟唱的《梁甫吟》内容是什么?
挚哑清肺: 梁父吟-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揭阳市13341314396: 诗作《梁甫吟》写了什么内容?
挚哑清肺: 《梁甫吟》,也作《梁父吟》,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有诸葛亮《梁父 吟》.《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玄卒,亮躬耕陇 亩,好为梁父吟.” 《乐...

揭阳市13341314396: 有谁知道诸葛亮的《梁甫吟》全文? -
挚哑清肺: 梁甫吟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

揭阳市13341314396: 《梁父吟》这首诗的整体含义是什么意思? -
挚哑清肺: 含义如下: 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你知道周朝居住在棘津的姜太公吗?七十岁的人了,清晨即起,边屠牛时边唱歌,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辞别故乡来到长安边的渭水河边,用直钩钓...

揭阳市13341314396: 汉乐府诗,梁甫吟全文是什么 -
挚哑清肺: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揭阳市13341314396: 诸葛亮的梁父吟全篇 -
挚哑清肺:梁父吟 酒酣胸胆长轮囷,慷慨为君歌梁父. 汉家铜驼埋荆榛,卧龙眼孔空寰宇. 二袁区区冢中枯,景升豚儿何足数. 桑盖使君高帝孙,欲麾长戈延日御. 三顾频烦三分筹,际会风云鸾凤翥. 崔石徐孟守牧才,看君支手将天补. 君才十倍过曹丕,宣王中兴及踵武. 事有至难空叹嗟,枉竭心力扶孱主. 凄凉蜀妓归洛阳,兴亡转毂风霆遽. 庞公水镜俱可人,何不招向白云去?.

揭阳市13341314396: 求诸葛亮的《梁父吟》全篇 -
挚哑清肺: 三国演义》里有一首以"一夜北风寒"起句的《梁父吟》,稍微熟悉一点当时诗文风格的人,立刻就能看出此诗属伪托,断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在郭茂倩《乐府诗集》和沈德潜编选的《古诗源》中,都记载了一首《梁父(甫)吟》,恭录如...

揭阳市13341314396: 《梁父吟》的问题 -
挚哑清肺: 诸葛亮高声吟唱《梁父吟》,是在尽情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不断坚定自己的远大理想,等待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我们也可以这样的理解,诸葛亮在隆中时也因为长时间不得志,所以他的志向也有动摇的时候,每次到了这个时候他就会吟唱起这首《梁父吟》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迷失志向. 诸葛亮的豪情壮志和远大理想是什么呢?在他的诗歌《梁父吟》中明明白白写着呢,那就是“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他想像齐晏子一样,成为一个能够有“二桃杀三士”那样计谋的智谋之士,栋梁之材.而且按照裴松之的说法,诸葛亮的这个人生志向,在他一开始接触到《梁父吟》时,就已经定型了.诸葛亮时刻在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玩一玩这“二桃杀三士”.

揭阳市13341314396: 谁知道《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好为梁父吟'de梁父吟》是写什么的?
挚哑清肺: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

揭阳市13341314396: 讲下诸葛亮常读的《梁父吟》 -
挚哑清肺: 也叫《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传说是曾子作的.李白和刘伯温也作过. 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步出”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