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乐》的起源可追溯到哪个朝代?

作者&投稿:祗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商乐的起源~

关于清商乐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古代的商歌,《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清,商也;浊,宫也” 所以商歌就有清商之意;另一说清商处于汉代乐府《相和歌》中的清商三调。三调包括平调、清调、瑟调,清调以商为主,举清商以代表三调,故称清商三调。汉代的平调,清调是周代房中乐的遗声,清商乐传至唐代尚存周曲《白雪》,可见清商乐的渊源。清商乐源远流长,不断吸取汉族民间乐舞的滋养,代有新作,被认为是华夏正声的主流。《清商乐》在曹魏的时候非常兴盛,曹操的儿子帝王都迷好清商乐舞。曹操、曹丕、曹植等依照清商三调的乐曲节奏填写了很多可以歌舞的诗歌。《魏书》说曹操“登高必赋,乃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魏时期的诗歌创作,在乐府歌诗的影响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商乐》包罗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展越来越扩大了,即包括“中原旧曲”又包括江南新发展的“新声”。《魏书·乐志》说:初高祖(孝文帝)讨淮汉(公园493年),世宗(宣武帝)定寿春,始收其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鞞舞曲》、《公莫》《巾舞曲》《白鸠》《拂舞曲》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之声,总谓之清商。

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起源: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商乐》溯其源可追先秦,后世则因曹魏皇帝好诗赋,依清商三调填作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并设女乐机构“清商署”,至西晋宫廷依然保留。




《清商乐》的起源可追溯到哪个朝代?
“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商乐》溯其源可追先秦,后世则因曹魏皇帝好诗赋,依清商三调填作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并设女乐机构“清商署”,至西晋宫廷依然保留。

为什么汉族传统民间乐舞会成为盛行南朝各代的更为丰富的《清商乐》?
“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商乐》溯其源可追先秦,后世则因曹魏皇帝好诗赋,依清商三调填作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并设女乐机构“清商署”,至西晋宫廷依然保留。东晋南迁,此汉族传统民间乐舞吸收南方地区的“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成为盛行南朝各代的更为丰富的《清商乐》。

清商乐的起源
关于清商乐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古代的商歌,《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清,商也;浊,宫也” 所以商歌就有清商之意;另一说清商处于汉代乐府《相和歌》中的清商三调。三调包括平调、清调、瑟调,清调以商为主,举清商以代表三调,故称清商三调。汉代的平调,清调是周代房中乐的...

清商乐起源
清商乐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它源自古代的商歌,"清"象征着商音,"浊"则代表宫音,这在《淮南子·修务训》的高诱注解中有所体现。另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汉代乐府的《相和歌》中的清商三调,包括平调、清调和瑟调,其中清调以商音为主,因此被称作清商三调。平调和清调被认为是周...

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清商乐源远流长,不断吸取民间乐舞的滋养,代有新作,被认为是华夏正声的主流。清商乐在曹魏的时候非常兴盛,曹操的儿子帝王都迷好清商乐舞。曹操、曹丕、曹植等依照清商三调的乐曲节奏填写了很多可以歌舞的诗歌。《魏书》(北朝魏收)说曹操“登高必赋,乃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魏时期的...

唐代宫廷乐舞清商乐舞
起源于南朝的《清商乐》在永嘉之乱后,随着五都的沦陷,流传至江南地区。宋梁时期,南朝文化兴盛,其中民间习俗和新颖的音乐更是繁盛。北魏孝文帝和宣武帝在淮汉地区用兵时,收集并融合了南方音乐,将其命名为《清商乐》。隋朝统一后,设立清商署,统称其为《清乐》。然而,随着梁、陈的动乱,留存的...

清商乐组成
清商乐起源于相和歌,在北方曹魏时期获得了官方的关注,设立了清商署。随着两晋之间的战乱,清商乐南传至南方,与吴歌、西曲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交融。吴声,源自江苏南京一带的民间歌谣,风格柔婉,如《子夜歌》、《华山畿》等,多描绘爱情与女性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婚姻自由的局限。西曲则源于...

清商乐有什么艺术特征
1. 清商乐舞自汉魏六朝至唐初,持续吸收民间艺术养分,每个时期都有创新,成为华夏正统音乐舞蹈的重要代表。2. 在汉魏西晋时期,清商乐舞以女乐歌舞为主,张衡《西京赋》中的描绘展现了其多样化的表演形式。3. 曹操及其后代对清商乐舞的喜爱与推广,例如曹操的音乐爱好和对伎人的安排,曹丕设立清商署...

曲词发生史目录
曲词发生史目录概览本文探讨了曲词的发生史,从早期的清商乐到盛唐时期诗词的演变。1. 清商乐与《燕歌行》的起源首先,研究了《燕歌行》与建安曹魏时期清商乐的关联,分析了其音乐特性与先秦燕乐的关系,以及主题的发展历程。2. 六朝清乐与乐府诗的演进这部分概述了六朝时期清乐的发展,南朝艳歌文化的...

中国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汉族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

长治县15598037892: 清商乐的起源 -
铎岚泽菲: 关于清商乐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古代的商歌,《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清,商也;浊,宫也” 所以商歌就有清商之意;另一说清商处于汉代乐府《相和歌》中的清商三调.三调包括平调、清调、瑟调,清调以商为主,举清商以...

长治县15598037892: 清商乐的特点和起源是什么?
铎岚泽菲: 东晋政权南迁(4世纪初)以后,南方的音乐随之有了更显著的地位.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地 歌曲在战国时本就有名,称为“吴声”;长江中游早就出名的“楚声”在新的时代叫做“西曲”.在 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的基础上,继承了相和歌的传统发展起来的新乐种,就叫“清商乐”,也 简称“清乐”. 清商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扩大.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清商 乐进一步发展,隋文帝谓之为“华夏正声也”,还设七部乐,内有《清商伎》,是重要的舞蹈.唐太 宗时增为十部乐,《清乐》列第二部.至武则天长安年间,朝廷不再重视古乐舞,清商乐衰落.

长治县15598037892: 隋唐时期多部乐的形成过程 -
铎岚泽菲: 隋唐时期多部乐的形成过程:民族大融合中原,与中原音乐融合,多部乐慢慢形成.隋朝统一中国后,集中整理了魏晋及南朝盛行的《清商乐》,和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兄弟民族及外国乐舞,制定了七部乐,后来又增为九部乐,唐代继承了...

长治县15598037892: 古时的“燕乐”最初是在什么场合中演奏的? [历史话题]
铎岚泽菲: “燕”字或作“讌”、作“宴”,“燕乐”就是宴会时演奏的音乐. 唐代把当时的音乐分做三类: 1.雅乐——是汉、魏以前的古乐. 2.清乐——是“清商乐”的简称,大部分是汉、魏、六朝以来的“街陌谣讴”. 3.燕乐——主要成分是周、隋以...

长治县15598037892: 诗词分别起源于哪个朝代? -
铎岚泽菲: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所以算是真正的诗的起源.诗最辉煌的时代是唐朝.词于初盛唐时即已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宋是词的鼎盛时期.

长治县15598037892: “词”的起源是什么? -
铎岚泽菲: 词:最初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为这一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文人词在初盛唐几乎是凤毛麟角. 萌芽于隋,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原本是音乐文学,是为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词,所以全称为曲子词,简称为词...

长治县15598037892: 词最早在产生在哪个朝代 -
铎岚泽菲: 词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词这一文学形式,起于唐代,而在宋代迎来了它的全盛期.词的发生与唐代的新音乐有密切关系.作为古代...这些外来音乐与地方民谣经由教坊而普遍流行起来,合上这些旋律(曲子)歌唱的歌词(曲子词)就是词的...

长治县15598037892: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 -
铎岚泽菲: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诗词,经历了多次嬗变,几千年来不断发展.有文字可考的传统诗词可以追溯到远古尧舜时代的民谣《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周朝出现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并经过筛选编成三百零五篇的诗集.《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