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为何没有救国?

作者&投稿:丁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

明朝的开朝始祖朱元璋白手起家,在战乱中抓住机会一举赢得天下,没有过人的才智是万万做不到的。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就留了很多心眼,登基之后设立了"拱卫司",它其实就是"锦衣卫"的前身,设立这个机构是朱元璋从前朝的衰败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天下权力应该由皇帝一人掌握,但是普天之下人心最难捉摸,为了稳定国家安危,就必须洞晓在朝官员的心思,而这些锦衣卫就是皇帝看不到的眼和耳。而且这些锦衣卫备受皇帝恩宠,逐渐发展壮大,其战斗力和行动力惊人,到后期竟达到了15万之多。可是在明朝灭国时,这些平日素来忠诚的锦衣卫为何没救国。


锦衣卫分离国家的其他机构,它是由皇上直接管理和发展的,这支队伍服务于皇帝,只听从皇帝一人的命令,同时也承担着保护皇帝的重责任。后来这支队伍数量越来越大,需要专门的人来管理,所以这个统领必须是皇帝足够信任的人,选不对人这将是一大隐患。崇祯皇帝当时就选错了人,所以李自成攻城的时候自己孤立无援,15万锦衣卫只有一人拼死搏斗,其余人都在统领下静观其变。


骆养性只是私底下骄纵跋扈,工作上消极怠工,在皇帝面前依旧装成勤勤恳恳的样子,直到叛军攻城,崇祯想要锦衣卫保都城的时候发现锦衣卫已经不听话了,统领骆养性无视圣旨反而选择了冷眼旁观,他的行为也非常的耐人寻味,既没有听从圣旨的叛兵奋力抵抗,也没有出手相帮李自成,他跟他的手下一起看着明朝的都城一步步被沦陷。15万战斗力极强的锦衣卫,只有一名战士选择为君为国殊死拼搏。


崇祯皇帝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骆养性,但是最后关头骆养性却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亲手逼死了皇帝,当时手无缚鸡之力的崇祯心里恼怒极了,背叛的滋味、灭国的痛苦全都尝了一遍,然后见不得先辈托付给自己的江山被敌人一点点占领,最终在悲痛中离开。人心复杂,永远不要试探人性,也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和未来交付给别人,除了自己无人可信,无人能够给你永远的依靠。

锦衣卫什么也没做,崇祯皇帝继位后,就将锦衣卫全部解散了,才没有救国。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白手起家,在战乱之中能够抓住机会,一举赢得整个天下,没有过人的才能是做不到的,朱元璋在打自己天下的时候就留了很多心眼。他设立了很多职位,比如锦衣卫这个机构,就是朱元璋从前面朝代衰败的结果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天下的权利应该由皇帝一个人来掌握。

但是人们的心思都是很难琢磨的,为了稳定整个国家的安定,就必须知道朝廷上官员的心思。锦衣卫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他们受到皇帝的恩宠逐渐发展壮大,他的战斗力和行动力到了后期有15万人之多。那么在明朝国家灭亡的时候,这些平时特别忠诚的锦衣卫,都在做些什么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来救国家呢?

锦衣卫分离于国家的机构,是由皇帝直接管理和发展的,他只服务于皇帝,只听从于皇帝的命令,也承担着保护皇帝的责任,后来这个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大,需要专门的人来管理。管理者也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但是当时的崇祯皇帝就选错了人,所以李自成在进攻京城的时候,导致自己孤立无援。15万的锦衣卫只有一个人在战斗,其余的人都在静观其变。

那些锦衣卫没有反抗,也没有去帮李自成,而是一步步看着明朝的都城一步步沦陷,15万战斗力的锦衣卫,只有一个战士为君王搏斗。人心是复杂的,永远不要试探人性。崇祯就是这样,在痛苦之中自杀。



如果按照题目的意思来看,十五万锦衣卫都没有能拯救明朝,这的确令人疑惑。但题目本身就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锦衣卫并不是最强大的军队。一般情况下,最强大的军队都是用来戍守边疆的,明朝自然也不例外。明朝的关宁铁骑才是最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长期用来抵御外敌,只有到关键的时候才会入关勤王。要不是有这支铁骑存在,明朝的灭亡时间定会提前十数年。

其次,锦衣卫的数量从未达到过十五万。在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时候,锦衣卫仅有一千五百多人。随着皇帝的重视,锦衣卫的力量不断扩张。可即使是在巅峰时期,锦衣卫也才不过六万人。所谓的十五万锦衣卫,不过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说完了锦衣卫的基本情况。咱们再来聊聊锦衣卫为何没有救国。

1. 能力弱

大家脑海当中的锦衣卫形象大多是来自于影视作品,现实当中的锦衣卫根本不会武功。话说回来,他们的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锦衣卫的选拔标准非常苛刻,能被选入锦衣卫的都是身材挺拔,力量强悍的士兵。上述的都是史实,不过那是明朝前期还有中期的事情。


到了明末,随着东厂的打压还有军费的削减,锦衣卫选拔的标准直线下降,这就导致锦衣卫的战斗力发生了大跳水。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锦衣卫的职能有些类似于警卫团。

他们的核心目的是保护皇帝,防止皇帝被暗杀,避免出现宫廷政变。对于外敌入侵,他们是没有做相关预案的。因为他们虽然号称是军队,但其实更像是情报人员。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公务员,而不是所谓的军人。

2. 纪律差

锦衣卫是直属于皇帝的军事机构,只有皇帝才能调动和控制他们。他们虽然看起来非常的铁血和自律,但不过是金絮其外,败絮其内罢了。尤其是到了明末,锦衣卫的纪律和组织性更是进一步衰落。

正是在这个大前提下,他们才没有遵守崇祯皇帝的命令戍守皇城,而是选择四散逃亡。这并不是一次突然性的事件,只是之前的隐患集体爆发出来罢了。

3. 形势问题

如果戍守皇城的军队和农民抵挡军的数量是五五开,那么锦衣卫或许还会与之一战。可尴尬的是农民抵抗军的数量人山人海,而皇城当中所有的士兵加起来不过一万人。这悬殊的实力对比让锦衣卫根本提不起战斗的欲望。

更何况锦衣卫和皇帝的利益是不挂钩的,不少人反倒是对农民抵抗军认同感更强。咱们前面说了,皇帝把军费都用于培养正规军队,对于锦衣卫非常的不重视,不少人对此都非常的不满。

再加上农民抵抗军强大的号召力还有实力,很多锦衣卫不但没有和敌人决一死战,而是表演了一个原地叛变。此时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的锦衣卫寥寥无几。



锦衣卫一直到明朝灭亡都存在,它是有收集敌人情报,策反敌将的职责,但明朝末年各个国家机构都腐败无能,锦衣卫在历史上地位特殊,早就出现了腐化,所以到与满清开战之时锦衣卫早就不能肩负起他的职责了。

李自成攻城的时候自己孤立无援,15万锦衣卫只有一人拼死搏斗,其余人都在统领下静观其变,也就是说锦衣卫被收买了。

锦衣卫的首领骆养性根本就没有职业操守,上梁不正下梁歪,15万锦衣卫有样学样,除了牺牲的和被李自成打死的,那些对清朝投降的,都当了叛徒,在清朝中当了大官。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为什么没有救国?
明朝灭亡时,人数众多的锦衣卫为何不站出来挺身救国?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崇祯皇帝上台后,对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素无好感,有意对其进行边缘化,使其综合实力大不如前。二是锦衣卫基本都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属于银样镴枪头,实际战斗力并不强。三是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先降闯...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呢?_百度...
说起锦衣卫,脑海中浮现出甄子丹出演电影的《锦衣卫》的武功达人形象。他们沉默寡言,冷血残酷,武功高,成百。忠于皇帝,是特种兵,又是优秀的间谍。翻开历史书,汉人最后的封建皇朝政权,大明。崇祯17年做着灭亡的准备,不过,没看到这些锦衣卫们为了守护大明王朝而出来。那个危急的时候,锦衣卫他们去了...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呢?_百度...
说起锦衣卫,脑海中浮现出甄子丹出演电影的《锦衣卫》的武功达人形象。他们沉默寡言,冷血残酷,武功高,成百。忠于皇帝,是特种兵,又是优秀的间谍。翻开历史书,汉人最后的封建皇朝政权,大明。崇祯17年做着灭亡的准备,不过,没看到这些锦衣卫们为了守护大明王朝而出来。那个危急的时候,锦衣卫他们去了...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为何没有救国?_百度知 ...
但是人们的心思都是很难琢磨的,为了稳定整个国家的安定,就必须知道朝廷上官员的心思。锦衣卫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他们受到皇帝的恩宠逐渐发展壮大,他的战斗力和行动力到了后期有15万人之多。那么在明朝国家灭亡的时候,这些平时特别忠诚的锦衣卫,都在做些什么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来救...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呢?_百度...
在明朝从苦苦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全过程里,大明皇室的“得力干将”,至今常在野史票友间“实力圈粉”的锦衣卫,表现也令人唏嘘。 虽然说起锦衣卫,后人常津津乐道的,就是其令明朝官民谈之色变的“情报工作”。但真实的锦衣卫,分量要比“情报工作”重得多。以《明会典》的记载,锦衣卫日常要在“朝会”“巡幸”上担任...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
甚至在国家灭亡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第一个投降。为了活命,骆养性送给了李自成三万两白银,然而之前崇祯想要向他们借钱的时候,他却是哭穷。后来清军入关,骆养性也是毫无节操地归顺了清军。十五万锦衣卫只是一个数字,真正愿意为明朝效力的少之又少,更多是在明朝灭亡之后就逃跑了。

明朝为什么叫明朝?清朝为什么叫清朝?
1、明朝:朱元璋刚平定天下,想国号名为大中,于是向上天祈祷,得到大明这个名称, 既而祈天,表示江山是承袭自韩山童父子的“明王称号”。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

明朝简介
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 “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

明朝有几个皇帝
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 「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

明代皇帝是谁
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 “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

朝阳市19193674487: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郑和下西洋影响和意义 -
茌送乙酰: 中国古代史下册 专题一、开放繁荣的社会隋唐 隋朝 1、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自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战乱分裂的局面. 2、隋朝最重要的...

朝阳市19193674487: 大明王朝最终灭亡的原因 -
茌送乙酰: 明朝皇帝的昏庸无道,奸臣当道,朋党之争.自然灾害频繁,政府救助不利,民怨沸腾.满族女真人的入侵,皇帝不能正确的决策(崇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错误的处理了袁崇焕)农民起义不断(闯王...

朝阳市19193674487: 明朝灭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明朝后期缺少货币,缺钱不知道怎么理解,有理解的朋友解释一下,谢谢 -
茌送乙酰: 缺欠不是这个概念- - 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

朝阳市19193674487: 古代皇帝之最? -
茌送乙酰: 最长寿的皇帝: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88岁,此外还有梁武帝萧衍(85)、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 在位最长的皇帝:康熙(1661年—1722年),七岁登基,几次都差...

朝阳市19193674487: 朝鲜为啥要使用崇祯年号265年? -
茌送乙酰: 我国建立“年号”,并作为制度传下来,始于公元前140年的西汉武帝刘彻.他在这一年即位称“建元”元年.以后立年号一直沿袭到民国.不过,公元前841年周历王失位,周、召二公共理国事时...

朝阳市19193674487: 列举隋唐 宋元 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 -
茌送乙酰:秦汉:中华文化的确立或叫开端,封建制度的开始 隋唐: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封建制度发展到极致 宋元:中华文化逐渐封闭、开始衰落,封建制度弊端暴露的时期 明清...

朝阳市19193674487: 到底该如何评价崇祯皇帝 -
茌送乙酰: 看金庸是如何评价崇祯的! 显然,崇祯不肯认错,不肯承认当时误中反间计的愚蠢.杀袁崇焕 ,并不是心中真的怀疑他叛逆,只不过要隐瞒自己的愚蠢.以永远的卑鄙来掩饰一时的愚 蠢!为甚么隔了...

朝阳市19193674487: 明朝的灭亡与明末不要了锦衣卫有关吗 -
茌送乙酰: 不是主因,一个王朝的灭亡不只是靠任何一个小机关而可以成事的.皇帝的昏庸,经济的恶化,民不聊生的大环境是催化明朝灭亡进程的几个因素.锦衣卫说白就是皇帝残忍控制帝权威的一种工具,存不存在民都一定会反的.

朝阳市19193674487: 为什么南明朝未到一年就灭了?为什么南明朝未到一年就灭了?背后究竟
茌送乙酰: 就东晋有王谢大家拥护、南宋太宗仅留赵构一脉,可以说不存在权力过分松懈的情况,而南明时没有的,南明的灭亡可以说是东林党争延续的结果,国有大难之际,各有心怀鬼胎之人,自然国不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