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清谈研究述评

作者&投稿:艾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魏晋清谈是我国中古史上最值得注意的一种文化现象,历来研究不绝。古代的清谈研究多注重政治批评,近代以来始转向文化研究,并在清谈起源、清谈分期及流派、清谈内容、清谈之形式问题及清谈的评价等方面形成了热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魏晋清谈,研究,述评

清谈是我国中古史上最值得注意的一种文化现象,因其伴随魏晋玄风而兴起,故习惯上常称之为魏晋清谈。所谓“魏晋清谈”,据台湾学者唐翼明的定义,“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1] 由此可见,清谈作为玄学思潮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其文化上之意义要远比其学理上之价值来得重要。

关于魏晋清谈,古今关注点颇不相同。清谈对于今天来说,固然可以高雅文化视之,但在其所以发生之时,实有关于政治。如玄学的“有无之辨”实关乎士人名教与自然之选择,而“才性四本”之论更与当时政治集团之归属向背紧密相关,绝非“仅作名士身份之装饰品也”。 [2] 清谈家们祖述虚无,好为玄远,对政治上“不以物务自婴”的风气不能没有影响,对社会上放达任诞之士风亦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古代,清谈常成为“五朝不竞”的替罪羊,正视不足而讨伐有余。西晋傅玄在《举清远疏》中的一段有名的话最能说明问题:“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 *** 守节。其后纲维不摄,而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而亡秦之病,复发于外矣。”(《晋书》本传)范宁更将“礼崩乐坏,中原倾覆”的责任归诸王弼、何晏,指斥“二人之罪,深于桀纣”!(《晋书·范汪附子宁传》)余如干宝、葛洪、裴頠、江惇、卞壼、应詹、熊远、陈 頵 等亦著论严辞批评,就连清谈名士如王衍、桓温、王羲之诸人,也都或自责或反省,将亡国之咎归诸清谈。

可以说,“清谈误国”的罪名并非后人追加,而是清谈当代士大夫阶层多数人“痛定思痛”的共识。既然“肇事者”主动投案,无怪后人盖棺论定时要作诛心之论。唐修《晋书·儒林传序》云:“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玄虚,摈阙里之正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 *** 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条亦称:“讲明《六经》,郑玄、王肃为集汉之终;演说老、庄,王弼、何晏为开晋之始。以至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哉?”又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将“亡天下”之罪一概归诸清谈。赵翼《廿二史札记》“六朝清谈之习”条亦溯其源,察其变,于清谈习尚之弊端致意再三。古今虽偶有持平之论, [3] 然终难翻案。

(一)清谈的起源问题 叙述清谈文化兴衰嬗变之过程,尤以近人钱穆所说最为简明生动。钱穆说:“东汉之季,士厌于经生章句之学,四方学者,荟萃京师,渐开游谈之风。至于魏世,遂有‘清谈'之目。及正始之际,而蔚成风尚。何晏、王弼为时宗师,竹林诸贤,闻声继起。至于王衍、乐广,流风愈畅。典午既东,此风盛于江左,习尚相沿,直至隋业一统,始见革除。” [5] 话虽不多,清谈之起、承、转、衰无不一一点逗清楚。而清谈起源之问题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清谈的思想源头,二是清谈风气之肇端。对前一问题,学界不约而同追溯至东汉,但在思想渊源究竟出自王充还是马融则存在争议。 20 世纪 20 年代,钱穆以翔实材料和滔滔雄辩,率先接橥王充《论衡》一书对于魏晋玄学思潮形成的开创意义,指出:“寻至于典午清谈,视亡国若无事,亦未始非王氏之论有以助成之也。” [6] 40 年代,探讨和争鸣仍在继续。先是贺昌群 在《清谈之起源》一文中将汉末大儒马融作为清谈“一启蒙人物” [7] ,而孙道升则认为“王充的哲学思想是魏晋清谈家之思想的唯一源泉,魏晋清谈家之思想,滥觞于王充,导源于王充之《论衡》” [8] 。两年后,杜国庠撰《魏晋清谈及其影响》一文,认为“清谈的滥觞也不能限自正始”,在东汉一些经学大师如贾逵、许慎、卢植、郑玄、马融的身上,“已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清谈的作风和因素”。 [9] 近年来,范子烨又提出清谈“由西汉时代著名学者和作家扬雄开其先河”的观点。 [10] 其实,一味地上溯还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庄子,但也会使论题离清谈的思想实质越来越远。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钱穆、孙道升等人的“王充说”较为妥帖可靠。 [11] 对于清谈作为一种谈辨风气的形式肇端问题,学界大多持“汉末清议说”,陈寅恪、唐长孺、杜国庠等学者多持此说,几成定论。 90年代, 唐翼明在钱穆、余英时的基础上,力驳众议,认为汉末“清议”主要在于议论时政和品评人物,实无关于抽象之哲理,故可排斥于清谈定义之外,而清谈之风则源自汉末太学的“游谈”之风。 [12] 尽管唐氏魏晋清谈之概念或有可商,但其条分缕析的逻辑论证的确使许多前人无暇深究的问题得到了廓清。

(二)清谈的分期及流派 这一研究实际上包含了对清谈起于何时、宗于何人、如何发展嬗变等诸多问题的回答。古之学者如 赵翼称“清谈起于魏正始中”,以何晏、王弼为宗,“直至隋平陈之后,始扫除之”,论列清谈流变甚清楚,但尚未作出明确分期。(《廿二史札记·六朝清谈之习》)现代学者方始措意此一问题。陈寅恪根据与政治之关系将清谈分为前后两期,以“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魏晋南北朝史讲录》)视野宏通而略显笼统。缪钺则认为:“魏晋清谈之变,可分为四期。魏正始为第一期,魏晋间为第二期,西晋为第三期,东晋为第四期。”(《冰茧庵丛稿》)线条清析而失之简单。同持“四期说”的还有无畏,他将魏晋清谈分为“正始”、“正元至景元”、“咸宁至元康”、“永和”四期,较为具体而有欠舒展。 [13] 唐翼明采用的是“三分法”,将汉末“游谈”及魏太和初作为清谈的“酝酿与成形”期,魏末至西晋至元康为“将绝而复兴”期,东晋及南朝为清谈的“重振与衰落”期,时间和空间的广度均有拓展。范子烨在其新著《中古文人生活研究》中综合 诸说,以年号和公元纪年两种方式出之,将中古清谈厘为萌芽( 147-239)、形成(240-249)、鼎盛(250-419)、衰落(420-589)四期,思路清晰,针脚绵密,遂将中古清谈演变之迹尽显其中。至于清谈的流派问题,一般在分期问题中就被涉及。通行的说法有三种,一是刘大杰的“名理”和“玄论”两派说, [14] 一是日本学者宫崎市定的“清议”和“清谈”两派说, [15] 一是汤用彤的“贵无”和“崇有”两派说。 [16] 三说着眼点不同而各有理路,特别是汤氏之说,将魏晋清谈各时期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机贯穿,乃最具通识之卓见。




魏晋清谈研究述评
先是贺昌群 在《清谈之起源》一文中将汉末大儒马融作为清谈“一启蒙人物” [7] ,而孙道升则认为“王充的哲学思想是魏晋清谈家之思想的唯一源泉,魏晋清谈家之思想,滥觞于王充,导源于王充之《论衡》” [8] 。两年后,杜国庠撰《魏晋清谈及其影响》一文,认为“清谈的滥觞也不能限自正始”,在东汉一些经学大师如...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
清谈是魏晋士风的重要表现,因此对于清谈与清议的关系、清谈的分期及与玄学的关系,自然也备受关注。研究这一课题的文章有贺昌群《清谈之起源》(《文史哲季刊》1943年第1期)、无畏《清谈之分期及其领袖人物之年代》(《中国文化》1946年第6期)、唐长孺《清谈与清议》(《申报·文史》1948年2月28日)、张景贤《试论清谈...

沐川县18058609759: 魏晋时期玄学的评测
阿肩复诺: 在魏晋时期许多玄学人士都擅长谈辩, 因此, “清谈”也成为这一时期流行的风尚, 即: 崇尚辨谈,而玄学则往往成为“严家口实”, 是谈论的主要内容和题材, “清谈”风气的流行, 使玄学的理论得以更普及和大众化. 在魏晋时期, 清谈...

沐川县18058609759: 东晋的清谈该怎样评价呢 -
阿肩复诺: 清谈与误国没有直接关系.清谈不一定误国,误国的人也不一定爱好清谈.但是,门阀家族都放着实事不做成天清谈,并且成为风气,确实是导致东晋衰落的原因之一.

沐川县18058609759: 如何看待对于魏晋时期“清谈误国”的说法 -
阿肩复诺: 清谈误国,相当于纸上谈兵,并未运用于实践当中,只是有一个思维构想蓝图.可能并不符合国情和实际,但是他的思想性,他的想法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沐川县18058609759: 清谈误国一词有着怎样的故事?
阿肩复诺: 清谈误国典出《晋书•阮籍传》.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批有学问、有地位、向往“纯任自然”的老庄哲学的人,常常 聚在一块儿海阔天空地聊,或是在一起分析哲理,这就...

沐川县18058609759: 魏晋文人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答案1000字左右
阿肩复诺: 魏晋文人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 魏晋文人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点:清谈,行为放诞而不守礼法,崇尚艺术,饮酒服药.魏晋文人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人生活方式,在历史上具有...

沐川县18058609759: 晋朝文人盛行清谈,他们到底谈些什么?有没有清谈的文集? -
阿肩复诺: “清谈”是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亦谓之“清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被称为“清言”.清谈文集好像没有,不过《世说新语》中有一些关于清谈玄言的故事.

沐川县18058609759: 魏晋清谈形成之原因是什么?
阿肩复诺: 清谈者,乃专以言谈虚玄之空理为能事者也.其形成之原 因,盖以汉末士大夫过重名节,其弊或流为狷介偏固,故及魏 晋遂生反动,而产出蔑弃法度礼节,排斥世事俗务之风,阮籍 谓世之君子似虱之处挥,即为明证.其次是佛教东来之结 ,注 入一种特异之人生观,遂废弃经学训诂之学,而倡老庄无之 说.加以当时政权移动之急激,士大夫无所适从,于是托名h玄 学清谈,以避祸焉.

沐川县18058609759: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思想相对自由,清谈之风盛行,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色彩,涌现出许多有个性、有突出贡献 -
阿肩复诺: (1)祖冲之. (2)《齐民要术》;贾思勰. (3)《兰亭序》;王羲之.

沐川县18058609759: 魏晋玄学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有什么影响? 现在我们还有借鉴的价值吗? 当时文人清谈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阿肩复诺: 从魏晋到南北朝,正统的经学家们只知道抱残收缺,对儒家思想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于是那些非正统的人敢于从道家或者儒家汲取思想,于是玄学就出现啦,并占当时思想界主流,玄学家们大多推崇老庄的清净无为,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呐又不能完全背弃礼法于是解决二者的矛盾成为玄学的核心问题主要代表王弼和郭象.王弼的“贵无”思想影响整个社会,他认为礼乐制度不是最理想的统治方式,最理想的是回归自然,以“无”治天下,因为礼乐制度的作用有限,不能根出邪恶产生的原因,因此他推出“崇本息末”的主张.郭象是乘王弼的思想走下去.如果把这些思

沐川县18058609759: 清谈的介绍 -
阿肩复诺: “清谈”是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