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元杂剧对明清小说的影响|西厢记对元杂剧的影响

作者&投稿:泷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金末元初,中国文学坚不可摧的诗词和散文并行的格局被打破了,虚构性的叙事文学首次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这个主流的代表是元杂剧。   元杂剧作为一种博采众长而后起的文学样式,在它走向成熟之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于明清小说的发展和繁荣立下汗马功劳。
  
  一、元杂剧中心理描写的深入
  
  元杂剧以曲为主体,以代言体的方式描写人物的活动及其思想感情。原则地说,戏曲刻画人物应包括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含“科”在内),而人物的语言又有唱曲和说白之分。但元杂剧不重视科白,主要通过唱曲来表现人物。元杂剧在主要以曲词来刻画人物时,就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即可以通过大量心理活动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而在这种抒情的同时又兼具了叙事的功能。
  例如,《赵氏孤儿》第一折中《油葫芦》、《醉中天》等曲刻画韩厥将军自杀前的内心斗争,第三折中从《新水令》至《鸳鸯煞》的唱词表现公孙杵臼被烤打得近乎神智失常差点泄密但随即又清醒镇定而撞阶自杀的心理起伏,这都可以称之为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作。
  当然,关汉卿的描写是最突出的。
  以《窦娥冤》为例。第一折窦娥出场时的二支曲子,所倾吐的是她丧夫三年来所经受的寡居生活的痛苦。丈夫去世后,她“数年经受”的“满腹闲愁”显然不是因缺衣少食而引起,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孤苦无告。“锦烂漫花枝”所以“催人泪”、“断人肠”,正说明美好的景色仍能撩动她的本能的欲望,并非真正心如止水,而其所受封建礼数的教育又极力压抑着她的青春的火焰,拒绝让这种要求进入明晰的意识层。故而导致难以名状的焦虑、烦躁,忘餐废寝,无休无止。关汉卿把这位因受压抑而未觉醒的二十岁寡妇的痛苦心理描写的如此细腻,是以前少见的,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深深的同情。
  第三折的描写更见功力。窦娥赴法场的唱词,既指责天地的不公,又发誓寄希望于天地,实是在无人可诉的境况下,她的心同天地的对话,是她在同天地――即整个环境(生活的环境和观念中的环境)的冲突中抒发的怨恨和愤怒,所以能够感天动地。在矛盾冲突进入高潮时倾全力把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如此细腻和动人,这正是关汉卿之所长。
  这种出色的内心描写在关剧中不是个别的。
  《鲁斋郎》里,当张圭迫于鲁斋郎的淫威,只得瞒着妻子把她送给鲁斋郎的时候,一路上所唱的几支曲子,无疑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最精美的内心独白之一。
  全失了人伦天地心,倚仗着恶党凶徒势,话支刺娘儿双拆散,生各扎夫妇两分离。从来有日月交蚀,几曾见夫主婚妻招婿。今日个妻嫁人夫做媒。自取些奁房断送陪随,那里也羊酒花红段匹!
  ――第二折[南吕・一枝花]
  曲子把张圭内心的痛苦、羞愧、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由此可知,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杂剧在心理描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从某一个片断、某一个局部来说,以前的文学作品从来没有写出像窦娥死前那样强烈而感人的心理活动,这是中国文学从未有过的创造。宋词对于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很细腻、传神,但只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描写人物刹那间的心理活动,只能写一个片断而无法展开,更无法刻画人物的形象。随着元杂剧心理描写的深入,以汤显祖剧作为代表的明清传奇又从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处于高潮的心理向各个阶段展开,从而变得更加深入和细致,使得人物思想感情的演变过程逐渐清晰地展示出来,人物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
  
  二、元杂剧中矛盾冲突的展开
  
  众所周知,中国未曾如西方那样形成过“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观念或原则,并且的确有一些作品的矛盾冲突没有展开,或不作正面描写,或存在种种缺陷。然而,戏剧冲突安排得很紧凑、展开得比较充分的名作也不乏其例,《窦娥冤》、《救风尘》、《墙头马上》、《王西厢》等,都完整地写出了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尤其描写窦娥心理活动最为强烈和深入的曲词正是在戏剧冲突推向高潮时才抒发的,这说明矛盾冲突的展开尤其是高潮的处理对于心理描写的深入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换言之,在矛盾冲突中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描写不断地展开,这既能使矛盾冲突本身不断地丰富,又能使人物形象不断地丰满。
  当然,就元杂剧而言,由于受一人主唱、一本四折的限制,每本戏一般只能着重深入一个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大多数剧作的矛盾冲突的展开都不可能很充分。不过,如果把戏剧冲突进一步分为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将有利于我们认识元杂剧矛盾冲突的处理。所谓外部冲突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内部冲突则是指人物自身思想感情上的内在的矛盾和斗争。元杂剧不能充分展开的正是外部冲突,而主唱人物的内部冲突则有可能得以充分展开,戏剧作家安排外部冲突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内部冲突,而二者是交错结合,相辅相成的。
  以《王西厢》为例,全剧不仅较充分地描写了老夫人与莺莺、张生、红娘的矛盾以及莺莺、张生、红娘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皆为外部冲突),而且较深入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尤其莺莺的内心矛盾(即内部冲突),因为张生是主动的一方,从一见钟情就想到了密约偷期,但作为相国小姐,受过礼教熏陶的莺莺要与他结合,曾经历了一个徘徊、动摇的漫长过程。
  第三本细致地描绘了她的内心矛盾。她请求红娘为她去张生那里看病,但当她看到张生的回信时,又忽地向红娘发起脾气,训斥甚至威吓红娘,她要红娘带信,口说是叫张生“下次休是这般”,但寄去的却是约张生月夜私会的诗简。当张生应约而来时,她却又翻脸不认帐,把张生教训了一顿。经过几次波折之后,她终于与张生私下成亲。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戏剧冲突,刻画了莺莺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苦闷。在这一连串的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中,作者也完成了对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
  关剧在处理戏剧冲突时,更是变化多端,令人莫测。如鲁斋郎强占了张圭的妻子并把玩厌了的李四妻子转送给张圭之后,李四去郑州探望张圭,张圭在向他倾诉自身不幸遭遇的同时,介绍他和自己的新妻子相见,这就很自然的使李四夫妇重新会面,出现了悲喜交集的感人场面,同时在张圭与李四之间引起了新的戏剧矛盾。关汉卿还善于在剧情发展中埋伏下一定的“悬念”,让观众惊叹,却与前面情节遥相呼应,合情合理,增强了戏剧的效果。
  到元末南戏发展成熟后,篇幅长短自由,人物个个可唱,戏曲冲突的特点就更鲜明起来。
  
  三、元杂剧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诚然,小说对于戏曲也有影响,如唐传奇中的许多故事往往被借用为后世戏曲的基本情节,但元杂剧作为虚构性的叙事文学崛起和成熟之时,小说(尤其是白话小说)的水平还相当低,除了题材之外,几乎没有多少可借鉴的东西,但元杂剧对于后世小说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体现在小说的基本内容上。如三国故事的流传,至迟始于晚唐,宋元时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到金元时,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而且这些剧本继续表现前人“尊刘贬曹”的倾向,当然关汉卿的《单刀会》和《西蜀梦》是很突出的代表。至于水浒戏,更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元代水浒戏存目有二十多种,现传有《李逵负荆》、《双献功》等六、七种。在这些戏里,水浒原来的人物故事日益丰富,水浒英雄由三十六人发展到七十二人,又发展到一百单八人,对梁山泊这块农民起义根据地的描写也接近《水浒传》了,其中有的英雄人物如李逵、宋江、燕青等已有生动的描绘。西天取经故事在元代也已定型,现存元末明初人杨讷所著《西游记》杂剧,以敷演唐僧出世的“江流儿”故事开场,这是后来《西游记》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作者正是在无数艺人和无名作者创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仰仗自己天才般的创作才能,写成了辉煌巨著。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优秀的小说家具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而戏曲便是其中之一。罗贯中就写过戏曲,而且保存下来了,是《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吴承恩,据有史记记载说他“善谐剧”。而冯梦龙对于戏曲,既改编过,也亲身创作过,《双雄记》、《万事足》两部剧本就出自冯梦龙之手。其他作家如凌蒙初、蒲松龄也都写过戏曲,至于曹雪芹的戏曲才能,更是无庸置疑的。喜爱并亲身创作戏曲这种通俗文学,对于他们的小说创作不可能没有影响,或者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熟知通俗文学,才使得他们的创作得心应手,成就也远远高于世人。
  其次,元杂剧在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方面的深入和矛盾的展开,为后世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最明显的例子是现存元杂剧中的三国戏和水浒剧,其描写都远比元话本中的相关内容深入细致,对元末明初写定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有着积极影响。
  又如现存水浒剧中,只有康进之的《李逵负荆》被后来《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采纳,而康剧的心理描写颇为细腻,精神境界也比较丰富,似乎与《水浒传》中那个粗鲁的李逵异趣,原因是当时李逵的形象尚未定型,作者可以有不同的描写。《水浒传》既借鉴康剧的成就,又从全书中李逵形象的一致性出发而加以改造,更可看出戏曲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追求对于小说的深层影响。
  至于元杂剧中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对于明清小说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从《三国志通俗演义》到《水浒传》对人物的描写由类型化倾向到重视英雄人物内心活动,还不够真实、深刻,直到《金瓶梅词话》、《三言》、《二拍》、《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写实成分较强的杰作出现,从元杂剧中借鉴而来的心理描写才逐渐走向深入细腻,甚至有的比元杂剧中的心理描写更为真实和深刻。例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就明显可以看到戏曲人物的心理描写对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的影响;而第三十二回写林黛玉“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更是为众所共称的心理描写的经典性片断。
  《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也都很生动地展开了矛盾冲突。“赤壁之战”中,写出了曹与孙、刘的矛盾,更侧重写各方内部的矛盾,各色人物在这场矛盾冲突中逐一亮相,各展风采。《西游记》不仅写了取经队伍与外界魔、妖、仙、道的矛盾,也写了取经队伍内部的矛盾,但对于人物内心矛盾挣扎的描写,一直到《红楼梦》,才赶上并超越了《西厢记》。而《三国演义》里的“锦囊”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与关剧的“悬念”又何其相似。
  综上所述,元杂剧作为后起的虚构性叙事文学样式,上承唐诗宋词,下启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环链。它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来深化对人物的刻画的特征,对明清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肖涵,河南平顶山市干部学校教师。


试探元杂剧对明清小说的影响|西厢记对元杂剧的影响
三、元杂剧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诚然,小说对于戏曲也有影响,如唐传奇中的许多故事往往被借用为后世戏曲的基本情节,但元杂剧作为虚构性的叙事文学崛起和成熟之时,小说(尤其是白话小说)的水平还相当低,除了题材之外,几乎没有多少可借鉴的东西,但元杂剧对于后世小说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体现在小说的基本内容...

《元曲与明清小说》国学经典解读
另外,前期元杂剧还有一大批爱情剧,反映了广大青年男女的普遍愿望,表达了作家对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关注、同情和赞扬。前期元杂剧还有众多表达故国之思和宣扬神道观念的作品,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作家对现实的态度和精神世界。后期是元杂剧的衰落期,演出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临安,著名的作家作品明显减少。《录鬼簿》和《...

王昊主持课题
王昊先生的学术生涯中,他主持了一系列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课题。早期,他专注于元杂剧的文化解读,这一研究项目得到了2000年安徽师范大学的青年基金大力支持,深入探讨了这一时期戏剧艺术的独特文化内涵。(元杂剧的文化阐释)接下来,他将研究视野转向明清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他在2...

《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作业题 1,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 ...
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相对的诗词成就较少。明朝王世贞说“元无文”。叙事性文学如戏曲、小说第一次成了主导地位。一批自由奔放的文人在城市发放出市民文化的花朵。然而戏剧演出的商业化带来的竞争性,也是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在元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杂剧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最为广泛。在元代各类...

浅谈古代市井文学的发展演变
摘要 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需要有不同的文学作品来反映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国古代市井文学的主要文学样式,经历了从汉乐府、南朝民歌、唐宋传奇、元杂剧到明清小说的变迁,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加强。关键词:市井文学 传奇 杂剧 小说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类别,黄宗羲提到“台阁之文”...

明清时神魔小说盛起的原因是什么?
明清时期神魔小说盛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对历史神话的继承和发展。一向被视为小说源头的上古神话是神魔小说产生的源头,宋元时期的“说话”对神魔小说的产生和盛起起了更直接的作用,直接推动了神魔小说的发展。2、元明时期的“神仙道化戏”,从题材、形式等多方面深深的影响了神魔...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1、元杂剧也可单独称为 "元曲",它是元代文学中的精华。 ①元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 合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 ——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 ②元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内容极其丰富,主要题材有爱 情剧、公案剧、水浒剧、世情剧、历史剧。元杂剧...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 元杂剧:综合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代表作品有《窦娥冤》。-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13. 隋唐历史 - 隋大统一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唐朝盛世:政治、经济、民族、对外、文化等方面。- 唐朝由盛转衰原因:教育、医学、...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什么意思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意思_百度知 ...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

元朝、明朝、清朝最大的文学样式各是什么?
分别是元散曲(元杂剧)、明清章回体小说,其中明朝开始出现“市井小说”,清末则以“谴责小说”著称。中国文学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通俗化,从古奥向通俗发展。如果说唐诗是艺术歌曲,那么宋词就是流行歌曲。元朝的杂剧(单个叫散曲,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个故事就是杂剧)是舞台艺术,面向大众演出,老百姓看不懂就...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为何《西厢记》却是二十折? -
牢苛奉林: 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是没有限制只能是一本四折,相继作为一个较长的故事,可以拆分成五本二十折,可以看成是由5个故事组成,所以有二十折也是合理的,同期或许还有很多这样多折的元杂剧,但是流传下来的很少. 元杂剧主要流...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元代《西厢记》、明代《牡丹亭》、清代《桃花扇》各有怎样的文学价值? -
牢苛奉林: 都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奇葩,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西厢记》 元杂剧 汤显祖《牡丹亭》 明戏剧 孔尚任《桃花扇》 清戏剧 洪升《长生殿》 清戏剧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红楼梦中第三回引用西厢记的作用 -
牢苛奉林:元明清戏曲对红楼梦词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西厢记》.首先,西厢记的主题对《红楼梦》影响很大,《红楼梦》的许多情节更是脱胎于《西厢记》.再看语言.《西厢记》...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中国文学史发展的作用.在历史中的地位和特色. -
牢苛奉林: 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有许多话本的存在,更加市井化,更容易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明清小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元文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明代小说的发展成就? -
牢苛奉林: 公元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继宋元话本与传奇之后,发展和兴盛起来的通俗与文言小说艺术.明代通俗小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长篇巨帙,又有短小精悍之作.据明、清两代著录及近人搜集,长篇小说有目可考者,不下百种,流传至...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鸳鸯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
牢苛奉林: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其书处处表现了道家的哲学闪光.道家哲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它极大地影响着作为"人学"的"文学".《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关于古代元明清文学的论文选题 -
牢苛奉林: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明清小说的影响 -
牢苛奉林: 明代中后期,描摹事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这些以市井小民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展示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社会风貌,反映出社会风尚和民众价值观念的变迁.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8247129461: 元代文学 - 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牢苛奉林: 元代在中国古代史中虽然时间不长,但元代文学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 在继承唐宋以来说话伎艺的基础上,元代话本小说的创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