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是在古文中的解释 有追加分!!!!!

作者&投稿:仲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途在古文中的解释是什么~

基本字义

1.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辵( chuò),余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way;road;rout]
途,道也。——《广韵》
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当途梧邱。——《尔雅·释邱》
而不利说途也。——《战国策·齐策》
经途九轨。——张衡《东京赋》
长揖当途人。——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仁义之途。——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无速其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途轨(路途);途辙(路上之车迹);途毙(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说(道途之说);途陌(道路);途水(取道水路);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
4. 生涯,经历。仕途 [career]。如:宦途;前途远大;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5. 职位 [position]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6. 途径;路子 [way;method]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盐铁论·本议》
7. 又如:途程(方法,办法);途途是道(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常用词组

1. 途程 túchéng
[road;way;course;route] 路途的距离(多用于比喻)
革命的途程
2. 途次 túcì
[stopover;travellers' loadging] 途中停留;旅途中住宿的地方
3. 途经 tújīng
[by way of;via] 中途经过
途经上海前往杭州
4. 途径 tújìng
[way;channel;path] 方法;路子
外交途径
指出发现新事物的途径
5. 途中 túzhōng
[underway;on the way;en route(拉);along the way] 在进行中或行动中(发生、完成或使用)
途中两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谢谢采纳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唐·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等人,他们的贤能不如孔子。)
2、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宋·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他射箭十发中可以中八九发。)
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宋·王安石《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又】自己的。先秦·孔子《论语》:“亦各言其志也。”(都在各自发表自己的志向。)
4、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孙坚沉默了很久,说:”诸位都发表你们的见解志向。)
5、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有个姓蒋的人,专门从事这项活动已经三代人了。)
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先秦·孔子《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听,选择它好的地方学习。)
7、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唐·韩愈《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8、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唐·韩愈《马说》:“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马了吗?)
9、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先秦·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我还是回去吧。)
10、可要。表示期望。宋·欧阳修《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你可不要忘记了你父亲的志向。)
11、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先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假如这是真的,谁可以驾御?)
12、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先秦·屈原《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

1.与“舍”相对
《孟子》“二者不可见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从中取得
《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攻取 攻下(城池)
4.娶亲
5割耳朵
在初中课文中 美找到例句


去在古文中有几种解释
qu 去 共5画 厶 2画 86五笔 fcu 98五笔 fcu 【笔顺】:12154 去 be apart from;betake;get rid of;go;leave;remove;repair;来;取;留;就;存;去 qù 〈动〉(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

以在文言文的
(《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5.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1、会意。 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

见在文言文的
1. 关于 见 在文言文当中的含义 “见”在文言文当中的含义:古文中常用作助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用在动词词尾,表示完成、实现。 一、基本字义 见 1、看法~解 2、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3、接触,遇到:怕~风。~习。 4、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5、(文字等)...

文言文表转折的字
3. 【关于文言文知识文言文里 而:顺承,动作时间上有先后关系.例: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并列,调换连接的成分不影响句意即并列,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转折,由语境自然推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看前一成分是否状语特别是伴随状态状语.例:提刀而立递进,意...

文言文例句岂
(2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23)为民诬太守者视此!(24)愿为小相焉.(2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⑶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③子墨子解带为城.④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⑤相传以为雁荡.⑥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⑦...

初中文言文注释的原则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

八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详解答案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摇G嗍鞔渎 陕缫∽海 尾钆 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 ?m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3. 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内容是什么 八年级下册:...

之在文言文里的所有意思
2. 在文言文中"之"的所有意思```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

表示以为的文言文
3. 古文中“以为”的意思 朱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曾指出:“合成词中,最应注意的是偏义词。 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 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解惠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 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语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

的在文言文
4. 于 在古文中的意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于,於也。 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音xū。 “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

泰宁县18653906333: “取”是在古文中的解释 因为我们的是多义词,我查过了“取”在古文中至少有5种解释,所以要有例句!例句一定要是初中的!每个解释只要一个例句就... -
皮君天力:[答案] 1.与“舍”相对 《孟子》“二者不可见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从中取得 《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攻取 攻下(城池) 4.娶亲 5割耳朵 在初中课文中 美找到例句

泰宁县18653906333: “是”字在古文里的意思 -
皮君天力: “是”字在古文里的意思: 1动词.a.是.表判断.b.以……为是,认为……正确的.2形容词.正确的. 3代词.这,这个,这样. 4助词.与'惟'构成'惟……是'结构,'是'表宾语前置. 5复合词.是故,是以,因此,所以.

泰宁县18653906333: 古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是“得到、获得、取得、拥有”? -
皮君天力: 得到——得 获得——蒙 取得——赚,取 拥有——拥

泰宁县18653906333: “诸将争取金帛”什么意思?争取的意思是? -
皮君天力: 这两个字要拆开来看. 古人写字比较麻烦,不像我们现在有纸、笔,甚至于用PC.古人把字刻在东西上面是很麻烦的,所以能省就省,古文(越古越明显)往往是“以字代词”,“一字一意”. 上面的“争取”就要拆成“争”和“取”来解释,“争”就是争相.“取”就是取得、夺取.合起来就是“争相夺取”的意思.诸位将领争相的去夺取金帛(金帛其实也可以再拆). 同样的情况在古文里很常见,比如“妻子”.我们现在的“妻子”=“LP”,而古代的“妻子”要拆开,就是:“妻”+“子”=“LP”&“baby”(就是妻子和孩子).

泰宁县18653906333: 古文《神童王戎,道边识李》中的“诸儿竞走取之”“之”的意思是什么 -
皮君天力: “之”:代词,文中指“它”(李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的李子多得快把树枝压弯了.“取之信然”:将将它(李子)取下来,(一看)的确如此.

泰宁县18653906333: “举”在古文中的所有意思及例句 -
皮君天力: 1.举动;2.飞,飞起,飘动;3.取,拾取;4.攻克,占领;5.耸立,突起;6.记录,登记;7.谈论,称引;8.双手托物;9.拿起,提起10.提出,举出,列举;11.升起,耸起;12.兴起,发动;13.复兴;14.发问;15.推荐,荐举,选用;16.参加科举考试;17.成就,成功;18实行,施行;19.成立,站得住脚;20.全(形容词);21.尽(形容词);22.皆,都(副词);保证正确,见于《古汉语常用字词典》

泰宁县18653906333: 于是在古文中的意思 -
皮君天力: “于是”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于”介词,“在”“从”的意思;“是”代词,作“此”“这”解.如:“从此;在这里;因为这个,因此;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如: 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兹.——白居易《...

泰宁县18653906333: 古文中“于”是什么意思 -
皮君天力: 于yú〈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

泰宁县18653906333: 古文中"而"的不同意思,急!!!!!!!!!!!!!!!!~~~ -
皮君天力: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泰宁县18653906333: 古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是“得到、获得、取得、拥有”? 最好是一个字的 -
皮君天力:[答案] 得到——得 获得——蒙 取得——赚,取 拥有——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