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为什么会遭受到比凌迟更残忍的酷刑?

作者&投稿:卓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论古代史上刑罚之酷烈程度,在我们的概念里,莫过于凌迟。
凌迟之残忍,在于毁掉人之皮肉,却让人之气息尚存、心跳尚在。
可谓是让一个人亲眼目睹自己遭受摧残,却无能为力立即死掉。
如此之刑,考验的是不仅是一个人对疼痛的忍受力,更是对人精神或内心的极度折磨。
虽然此刑极端残酷,挑战人性极限,但正因其令人恐怖的威慑效果,古代历朝历代,都没有将其废除,反列在死刑之中,直到清朝末期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由于沈家本的奏请,此外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的影响,清廷下令以斩首代替凌迟之刑。
至此,凌迟才算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按说凌迟之酷烈已经如此可怕,但在古代还有一种刑,比凌迟更残忍,并且孔子最猛的学生就死于此刑。
孔子弟子三千,论学问最好当属颜回,但若论其勇猛,却要属子路最猛。那么子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却要拜在孔子门下学习?结局为何又那么惨呢?
子路,跟孔子一样,都是鲁国人,年龄比孔子小9岁。
不过在年轻的时候,子路却不是什么好孩子,凭借着一身天生的勇力,整日喜欢跟人决斗,争强好胜,几乎没有遇到过对手,也正因此,子路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不败的勇士。
这种自信,从子路第一次和孔子相遇时的言谈就能看出来。
一日,孔子外出,在街头看到一个小霸王模样的青年人,他头插公鸡毛,身披野猪皮,腰插一长剑。如此打扮,一看都绝非善茬,不是好惹的主。这人便是子路。
孔子却走上前,跟这个街头小霸王聊天,问:“你喜欢什么?”
子路抱着胳膊,不屑地说:“长剑。”
孔子继续平和地说:“你很有天赋,如能加以学习,会更加出色的。”
子路嘿嘿一笑:“切,学习?学习能有什么用?南山上有一种竹子,不用繁琐的加工,就能做利箭,而且射出去能射穿厚厚的犀牛皮。所以说,有些东西本来就天赋过人,又何必费事地学习呢?”
孔子则继续平和地说:“如你所说,南山竹子本身很锐利,那么如果在这锐利的竹子尾部装上羽毛,把箭头进行打磨锋利,那么这箭是不是可以射得更远射穿更厚的东西呢?”
子路听罢,如醍醐灌顶,不屑的笑渐渐收敛起来,他觉得这个人不简单,遂登门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门下最具特色的一个学生。
子路性格率真,敢说敢为,且武力过人,是对孔子最为忠诚的一位学生,同时也是跟随孔子时间最久的学生,当然也是和孔子感情最深的学生之一。
子路拜入孔门之后,基本上担任了孔子的私人卫士之责,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此后竟再没人敢用恶意的言语来论说孔子。
当然有人会质疑,孔子是老师,子路那么勇武,拜入孔门学什么呢?
实际上呢,在史载中,孔子不仅会教文化课,而且勇力过人,擅长骑射、驾车、音乐等,可谓是六艺造诣极深。因此,子路拜入孔门,要学习的可就多了。
孔子的大多数学生,在孔子这里学成之后,都出去做官了,大的做到宰相。子路作为孔子的爱徒,最后也出去做官。
那么子路适合做官吗?根据他老师孔子的判断,子路是蛮适合做官的。孔子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在仕途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懂礼的可以做礼官,懂治理的可以做行政官,像子路这样的,可以做个将领或治安官。
另外,子路还有一个长处,就是过人的断案能力,一般断案,都要通过双方,了解详情之后,才能判别谁是谁非。但子路不需要,他只需要听一面之词,就能准确判断是非对错在谁。对子路这一特殊本领,孔子也是极其认可的,孔子曾说: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后来子路到卫国做官,担任孔悝的家宰。孔悝是卫国的大夫,名臣孔圉的儿子,卫庄公蒯聩的外甥。因此,孔悝作为卫国的大夫,其影响力也是很客观的。
孔悝让子路做蒲邑的长官,子路在那里为官三年,政绩十分突出,老百姓生活幸福,田野里庄稼非常旺盛,地方的治安也井然有序,史载为“蒲邑三善”。孔子后来也专门到子路上班的今河南长垣县看子路的成绩,一连夸了三次子路干得不错。至今,在长垣县还有一些子路当年留下的遗迹,比如文明渠。
子路这个人,性子耿直,忠勇兼备,为谁服务,就会绝对效忠。这也是老师孔子的教导之一,子路自是严格遵守。因此,之后,子路效忠的对象孔悝出现了状况,他的无惧生死的忠勇就表露无遗。
公元前480年,卫国的国君是卫出公。卫出公能当卫国老大,也是事出有因,卫灵公死前想让公子郢做接班人,但是这小子坚决不干。卫灵公只好再选,可是还没有决定选谁,就挂了。
卫灵公的老婆还想坚持老公的意见,让郢接班,但这小子还是不干,不过他给出了一个接班人选,是公子蒯聩的儿子辄。大家也就只好作罢,让卫灵公的孙子辄继位,是为卫出公。
这时候,对于晋国而言,早年逃到晋国的公子蒯聩立即变得有价值起来。因此,晋国的赵简子专程护送蒯聩赶往卫国。但是卫国拒绝蒯聩回国,为了阻止蒯聩,陈兵边境。蒯聩没办法,只好暂时躲起来。
这事说起来,本来就可笑,儿子做了卫国的国君,老爸想回来夺位。被阻止后,蒯聩在外又晃荡了十来年。
到了公元前480年,这时候子路正在卫国做官。卫国国内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子路所侍奉的老板孔悝的老妈伯姬联合了一帮贵族,想把蒯聩接回来做国君。
可是卫出公还在位呢,怎么办?孔悝的老妈也够狠,出了一个馊主意,让儿子孔悝弑君,就是直接杀掉卫出公。
弑君之事,从来都是毁名声的事。为臣者孔悝,心里是老大不愿意。
孔悝的老妈也看出来儿子是爱惜羽毛的主,于是文的不行就来武的,以武力强逼,胁迫他去做。
就在这时候,卫出公提前得到信息,逃往鲁国。这风声,搞不好就是孔悝放出的。
在外上班的子路听说老板孔悝被挟持,丢下手头的工作,就往都城奔。
可是此时的卫国国君已经易主,变成了蒯聩。
子路要进城去见蒯聩,实际上他是担心孔悝的性命安危。可是蒯聩担心子路进城,乃命人攻击子路。结果卫士挥戈击落了子路的帽子,子路受孔子教育多年,君子不戴帽子,或歪戴帽子,都是有失君子风度的,正所谓“君子死,冠不免”。于是赶紧收拾帽带,戴好帽子。就在这个过程,子路被杀。严格来说,子路的死亡过程,是先被杀死,然后又被剁成肉酱。杀死,是结束生命,而死后被剁成肉酱,则是蒯聩对子路施加之酷刑。
此刑,就是在史书上,被称之为比凌迟更残忍的“醢”(hai)刑。
子路也是史载中,第一个受此酷刑之人。
作为孔子最勇猛的得意门生,子路之惨死的信息传到孔子那里后,孔子格外悲伤,说:“这是上天要断绝我啊!”


孔子的弟子当中,最直率好勇的是哪个人?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一个性格最直爽直率的一个,他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的性格刚直,好勇尚武,他屡次冒犯孔子,孔子也是很有耐心,慢慢的教导他。最后,他成为了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他是经过孔子教化的,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武夫,他对孔子...

子路是如何成为孔子门生的?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期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毕生以政事见称。子路性格豪爽,有勇力、有才艺,对待父母极其孝顺。拜师孔子之后,他不信权威,敢于指出孔子的错误之处。所以,孔子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子路“可备大臣...

孔子有哪些得意门生
二、仲由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是鲁国卞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门十哲"之一,以政绩著称,性格刚直,力大无穷。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三、端木赐 端木赐,字子贡,是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是四大得意门生分别是?
三、三弟子--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四、四弟子--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

由“子贡赎人”和“子路拯溺”谈价值判断标准
《吕氏春秋·察微》记载了”子贡赎人“和”子路拯溺“的两个故事。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同为”孔门十哲“之一。《论语》中对子贡和子路的记录较多,其中称”赐“者即指”子贡“,称”由“者即指”子路“。一、子贡其人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应该是颜回。颜回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曾被孔子视为其衣钵传人。可不幸的是,颜回在四十岁时英年早逝。时年七十一岁的孔子痛心不已,直呼“天丧予!”颜回的逝去,孔子甚至比失去亲生儿子孔鲤更加痛心。但祸不单行,在颜回死去的次年,也就是公元前480年,孔子的另一得意门生子路也...

孔子是四大得意门生分别是?
三、三弟子--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四、四弟子--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

孔孑的徒弟子路和孑贡的简介
2、子贡一般指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对他好时他看人不顺眼,别人远离他了又会埋怨别人,如子思。性格...

孔子的大弟子,详细介绍。
子路才是,孔子曾说过“长为子路也”子路(前542~前480)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子路是个怎样的人
子路,孔子得意门生,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守诺言,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直爽率真,敢于批评孔子,做事果断,勇于进取,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秀城区15398101889: 子路满腹经纶,为人率直,究竟做了什么会惨死,并被剁成肉泥? -
佛初脑安: 虽然子路满腹经纶,为人率直.但是他太过于迂腐,不懂变通.子路虽然是好人,但是不懂变通得罪的人就多.得罪的人多了想杀他的人就肯定会多.所以他没有好下场.

秀城区15398101889: 子路的死因? -
佛初脑安: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秀城区15398101889: 《子诲子路》中 孔子为什么要批评子路 ? -
佛初脑安: 春秋时鲁国的孔子有三千学生,而其中有名的为七十二贤.这七十二贤人中有个叫子路的,他并不是文质彬彬的弟子,原来是个桀骜不驯的莽汉子.一天,尚不年迈的孔子带著他的学生子路出游到深山老林去避暑.春秋时夏天的天气并不比现...

秀城区15398101889: 孔子的弟子子路是怎么死的? -
佛初脑安: 子路死于卫国家内乱,当时子路在城外,发生内乱后没有逃离卫国,君子忠人所事,子路为就出孔俚,与蒯聩二武士战斗,打斗中被打落了冠缨,子路自语:「君子死,冠不免.」将帽带系好,武士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子路砍为肉酱 附:子路武艺高强,死的时候已近60高龄. 附:孔子听说子路的死讯后,大哭道:天祝我,天祝我(祝是诅咒的意思)

秀城区15398101889: 孔子最得意的两个弟子"颜回"和"子路"是怎么死的?
佛初脑安: 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

秀城区15398101889: 孔子和子路是不是超出了一般的师徒关系 -
佛初脑安: 孔子作为万世师表,据说有过学生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论语》中出场最多的几个莫过于子路、颜回、子贡.要说最有个性的,当然非子路(名仲由)莫属.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到处碰壁,一路陪伴在旁,忠心耿耿的弟子,就是子路. 人生...

秀城区15398101889: 子路的简介 -
佛初脑安: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即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

秀城区15398101889: 孔子的弟子在魏国统治阶级夺权斗争中被害的是谁 -
佛初脑安: 是子路,是卫国的内乱.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春秋末鲁国卞(今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其后胤因避战事迁往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为《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孔门十哲之一,小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孔悝,被叛臣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秀城区15398101889: 子路是个怎样的人 -
佛初脑安: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有勇力才艺,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 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秀城区15398101889: 子路、子我、子游资料 -
佛初脑安: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得到孔子赏识,收为弟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