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吴氏的繁衍及外迁

作者&投稿:郜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福建安溪吴氏的入闽~

吴氏入闽较集中的主要有六个时期:即战国夫差亡国之后、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元代中原板荡、明初经济复苏。吴氏最早入闽始于吴王夫差亡国之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亡于越,吴氏子孙被迫流亡。他们“东渡扶桑,南下百越(闽、粤一带),北上齐鲁,流放皖浙,隐姓埋名”。如当时季札后裔季连携眷离开吴地辗转入闽定居于闽东北之柘荣山区,易姓为季连氏,他们牢记血缘,规定“季吴不婚”,世代相守。西汉后期吴姓在闽已聚族6000多户、人口3万众,成为闽地的泱泱大族。南朝梁至德三年(585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讳达,东晋吴隐之九世孙,祖籍汉阳)平反有功,授丰州刺史,后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幈山)岭后。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奉诏任岭南行军总管事,率部入闽,镇抚漳州,随行有校尉吴贵、队正吴弼。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泰伯的六十三世孙),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先住福州古桥头,后迁居尤溪。五代末(960年),吴图元的八世孙吴悦光肇基大田蓬莱口祠。元至元三年(1337年),吴图元的十七世孙吴二十移居漳平溪南。唐朝中后期,相继发生“安史之乱”、朋党之争、藩镇割据、黄巢起义,造成田园荒芜,饿殍载道的破败局面,中原吴氏纷纷南迁到福建和五岭山脉一带,最典型的当数河南固始吴氏。唐大历时(766~779年),翰林学士、起居舍人吴通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因诽谤大学士陆贽,被贬为泉州司马,举家南迁入闽,其后裔便是宋朝福建浦城望族吴侍问家族。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武德大夫、招讨使吴文质由浙江庆元入闽,居福安重金。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原籍江苏扬州泰兴县,后迁河南固始的吴俦入闽,定居宁德兰田。唐咸通末期(870~873年),银青光禄大夫、进士、河南固始人吴卓因任福建长汀县令而入闽,其父吴穟、兄吴稀、吴穗、弟吴获皆入闽暂居福州。黄巢起义后,吴卓次子吴融与大伯吴旷、堂兄吴玲、吴佩入闽投奔吴卓避难。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吴佩弟吴珣闻汀州土人作乱,率固始家丁、僮仆千余人入闽救父兄难,遂居汀州。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后,吴卓不甘附属,弃官为民,迁居南平。唐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陷长安,天下大乱,历官大司徒、户部尚书的吴仁禄(泰伯八十五世孙)因“耻乱朝爵命”,不愿为官而告老还乡(河南光州固始县)。后因唐光启元年(885年)王绪攻占光州,由于混战,殃及百姓,吴仁禄为避祸以近古稀之年率家眷毅然迁入福建惠安,初居岭头(今南关外),三年后定居大吴村。其后裔兴旺发达,宋代曾有“九世十三进士”之称,成为“名宦乡贤裔,忠臣孝子家”的闽南望族。唐中和四年(884年),唐工部屯田员外郎、平章政事兼观察使吴祭(字孝先,号道成)携眷30余人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先居侯官(今福州一带),后又迁莆田县北隅灵岩山,再徙居黄石之沈埔。随其入闽的有胞兄弟瑞、良、斌,从兄弟荫、发(有的谱载为兴、发),后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后裔称“开闽六祖”。唐光启元年(885年),又有一批河南固始吴氏族人随“三王”兄弟入闽。吴十一郎(名尚智)入闽后先寄迹于福州南台,次徙兴化塘下。后裔移居晋江二十四都龟湖象畔嘉埭卜居开宗。唐末隐居南安的著名诗人韩偓,在《秋郊闲望有感》一诗中有“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诗句,在《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关屯紫气,水通吴甸浸晴霞”诗句,可见唐末时晋江、南安一带已有地名“吴乡”及田地叫“吴甸”。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吴伯琏迁居宁化石壁,成为福建客家最早的始祖。北宋初,统兵大使吴仁部举家从浙江庆元举水迁入福建周白岩岭兜,成为周宁狮城南源吴氏始祖。宋进士、吏部侍郎吴宥,原籍江西南丰,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因火焚居宅迁徙,辗转肇基永定太平里平寨村,成为闽西客家始祖之一。元末,安溪墩坂及南安仑苍吴氏先祖吴薪,字宗蓬,江西崇仁县人,入闽为龙岩令,后改判潮州,卒于任上。其妻潘氏偕子吴钊、吴钏等至漳州西门外下坡社定居。后裔又徙居漳州南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吴薪裔孙吴启衷,字钧父,从南靖迁入泉州府南安县廿七都古苍乡(今仑苍镇),为苍山吴氏始祖。宋元以后,还有其他吴氏宗派入闽,著名的有泉州城厢“东关西台”吴氏、晋江钱头(钱塘)吴氏等。

据《史记·周本纪》及《吴泰伯世家》记载,陕西岐山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以才能过人受古公亶父的赏识和宠爱,古公亶父有志翦商,意欲让季历继承王位,以便将来再传位给姬昌。故言:“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由于当时的王位承袭贯例是由长及幼,泰伯、仲雍为遂父愿便放弃王位继承权,主动避让,托辞采药,先避居于陕西宝鸡吴山,奔父丧后为再避王位,又远奔江南荆蛮之地,建都梅里,教民耕织,自号勾吴,并最后传言季历称:他们已“断发文身”,不能再继承西岐王位。泰伯、仲雍“三让王位”并“南奔荆蛮”,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农耕技术,使人烟稀少的江南地区开发成人齿日繁的富庶之地,为灿烂的江南文明和“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地土著便拥立泰伯为领袖。孔子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在《史记·世家》中将泰伯世家列为“世家第一”。泰伯死后由仲雍继位,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尊泰伯为开姓始祖,尊仲雍为传代始祖。仲雍三传至周章,正值武王克商,寻泰伯、仲雍之后,得周章而正式封为诸侯。吴国后来迁都阖闾,辖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地区。东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仲雍的十八世孙寿梦继位,经营20余载,国势强大,于周灵王九年(公元前563年)正式称王,成为鲁、晋、宋、卫等12国盟主。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在吴王夫差手中亡于越王勾践。吴国亡时,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为避祸乱,四处迁移。在吴氏播迁史上有一个重要人物叫季札。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就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其三兄临终前要再传位给他,仍然不受。后来其侄子吴光篡位欲还政于他,他又坚决拒绝,史称“三逊王位”。因其封邑为延陵,被称为“延陵季子”,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季札的后代在大江南北许多地方发展成为望族,并以延陵为郡望。历史上,吴氏最早以渤海为郡望,后来又有延陵、濮阳、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福建吴氏大部分以延陵为郡望。此外,关于吴姓的来源还有三个传说:一是其远祖始于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据《山海经》记载,古帝颛顼时有辅佐大臣吴权,吴族中一支为吴权后代。二是舜有后代被封于虞地,因虞音近吴,舜的后代有一支以吴为姓。三是始于夏代,据《帝王本记》载,夏王少康时有吴贺,吴贺之后有吴姓。历史上,吴姓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在当代中华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吴姓居第1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05%,分布很广,以福建最多,约占全省人口的5%。

吴姓迁入安溪后,随着历史进展,人口增长,后裔也不断从肇基地分支移居县内外繁衍,目前定居于安溪的族系有: 吴源荣于宋开宝年间(968~975年)迁入安溪吴埔(今凤城吾都)后,生五子,长居养、次居聚、三居道、四居益、五居方。次子居聚生两子,长子喜,次子盾。宋乾兴元年(1022年),吴喜迁德化九蔡(今有济)。喜生子名聪,聪生子慧,慧生三子:长名理、次名道、三名明。理生子鼎茂(讳仁),鼎茂于元末分居安溪常乐里剑斗大溪洋尾,传三子:长顺斋,字子元,居剑斗五羚;次敬斋,字子和,移居磐山(今感德镇潘田);三子敏斋,字子惠,移居感德镇石门。
1. 感德磐山吴氏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吴喜的六世孙吴敬斋,因避水患,从剑斗移居磐山(今感德潘田),成为磐山吴氏始祖。现有祖祠“兰谷堂”与“磐谷堂”。磐山吴氏后裔繁多,并衍播到感德镇洪佑、炉地、福德、大坂、大格、华地及桃舟乡下格等村。
2. 感德石门吴氏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吴喜的六世孙吴敏斋因避洪水,从剑斗移居石门,兴建中兴祖祠,迄今繁衍二十六世。
3. 感德福德吴氏 
明嘉靖二年(1523年),感德磐山吴敬斋的次子吴国睿(号居竹,吴喜的七世孙)从潘田移居福德。
4. 感德龙通吴氏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吴敏斋之裔吴伯异,由石门迁入定居。 吴盾乃吴源荣之孙,吴喜之弟。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与吴喜同时离开吴埔(今凤城镇吾都村)。吴盾迁还集里岭后(今长坑乡三村)。子孙先后播迁到祥华乡祥地、西坪镇阳星、尚卿乡银场、魁斗镇半仑、龙涓乡厚田、石塔、湖陵、圣草池及桃舟乡桃舟、莲地等地。称为岭后吴氏(“岭后”之名源自其先祖居住地泉州清源山麓朋山之岭后)。
1. 长坑三村吴氏 
吴盾的四世孙吴隐(字淑云)仍居长坑乡三村村岭后,其十六世孙吴孝本、吴孝亲、吴孝君分派长坑乡三村村的后墘、石皆头、密洋、庵边自然村和长坑乡文坪村文德垵的长科坪,感德镇石阶头。长坑乡三村村吴氏后裔还先后移居沙县、顺昌、浦城,江西上饶、玉山、广丰、铅山及浙江开化、常山、温州等地。
2. 祥华祥地吴氏 
吴盾的四世孙吴哲(字伯明,吴隐胞弟)入住多卿(今祥华乡美西)坑内美仓厝。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吴哲的十六世孙吴绶(字宦达,号传三)从多卿迁入金田乡还一里上第坊洋中堡(今祥华乡祥地村)肇基。祥华乡祥地村吴氏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以来有族人移居台湾及江西永丰、兴国、大余等县,省内的顺昌、南平、永安、漳平、沙县、漳州芗城、龙海角尾、厦门、同安马巷、泉州城内、永春、南安、惠安等地。
3. 西坪阳星吴氏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吴哲的十七世孙吴镗(号逊谦)由多卿山紫厚移基西坪镇阳星村。
4. 尚卿福林银场吴氏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吴哲的十七世孙吴琏(又名吴辇,与吴镗兄弟)由多卿山紫厚迁入尚卿福林银场。
5. 魁斗半仑吴氏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吴哲的十五世孙吴时琛从多卿迁入庞州(即蓬州)赤鸟濑(今魁斗溪东村半仑)。
6. 龙涓厚田吴氏 
元末,吴哲的十三世孙吴惟和(讳詹),从同安垵柄返故土,至龙涓圭产。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立籍龙涓湄上垵柄。吴惟和的九世孙吴朱锜(字尊奉,号兆万)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开基厚田,为厚田吴氏一世祖。
7. 龙涓石塔吴氏 
元末,吴哲的十三世孙吴功仲(又名公重)从祥华多卿山紫厚迁入肇基。
8. 龙涓湖陵吴氏 
明代,吴功仲的四世孙吴佛生(1404年生,居次)从龙涓石塔迁入湖陵肇基。
9. 龙涓新岭圣草池吴氏 
明代,吴功仲的四世孙吴秉良(1414年生,居五),从龙涓石塔迁居新岭圣草池肇基。 1. 祥华华地吴氏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吴图元二十世孙吴福仁之子吴仲选、吴仲淛由漳平溪南枣桥移居安溪华地(今祥华乡祥华村)。
2. 蓬莱福山吴氏 
元末明初,吴福仁的六世孙吴坤盛自华地移居蓝田后葛。其长子吴祖发(讳福,号温泉)又自蓝田移居善坛郭山(又称谷山,今蓬莱镇福山村)肇基。
3. 蓬莱延寿院吴氏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福山吴氏分支迁入蓬莱镇蓬星村延寿院。
4. 金谷金东吴氏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蓬莱福山吴祖发的长子吴毅斋(讳生仔),自福山迁入溪东谷口乡(今金谷镇金东村),择卧牛福地建厝定居,为金谷金东吴氏始祖。民国19年(1930年),后裔一支迁入蓬莱镇美滨村洋中。金谷镇吴氏从五世起就有人移居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金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吴祭的十七世孙吴纯童(字乾瑞,号钝庵)由莆田被聘入安溪当塾师,后定居在坊里(今县城)北门外,肇基魁田堂,后裔称“魁田吴氏”。
1. 凤城魁田吴氏 
吴纯童定居安溪县城后,生三子,长子宝,字昺哲,号静学;次子敦,字荣礼,号静默;三子孳,字敏学;分为大宗长房、大宗二房、大宗三房。子孙繁盛,主要聚居在县城大东街、后北街、小东街、南街、南门等地。并逐渐形成十大房派,即巷尾派、凤坂派、霞仕派、宫边派、对面园派、钱江派、百美派、近祠派、钱溪派和东皋派。后裔在清雍正至咸丰年间(1723~1861年)先后迁往台湾淡水等地,共35批,计100多人;也有迁往福鼎、永春及浙江省。
2. 龙门光孝吴氏 
约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吴纯童的第三子吴孳(字敏学)由县城魁田堂移居依仁里光孝乡(今龙门镇光孝村)肇基。
3. 尚卿福林魁田吴氏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吴纯童的长子吴宝的长孙吴宾(字昭伦,号勤斋)、次孙吴机(字昭侃)由县城魁田堂移居兴一里福竹林乡(今尚卿乡福林村)。福林村另有一支吴姓,系与西坪阳星同时由祥华多卿迁入。
此外,凤城镇上山村小岭、魁斗镇佛仔格村、湖头镇下东居委会、金谷镇尚芸村、参内乡洋乌内村、蓬莱镇美滨村、芦田镇石盘村等地均有魁田吴氏后裔迁入繁衍。 1. 城厢东青吴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吴府豆由浙江温州平阳县迁入安溪,后裔世居城厢东青(今城厢雅兴村),现东青吴氏人口逾千人,均为二世吴忠仁、吴渊寿后裔。
2. 剑斗厚安吴氏 
剑斗厚安吴氏始祖吴子原,约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前后,偕弟吴子珍避倭寇或当军务外出,吴子原先在剑斗东洋村山美崎落户邱仁甫为婿,后迁入剑斗村溪仔坂,肇基厚安祠。吴子原连续三代单传,至第四代有裔孙四人,长房吴祖隆,号顺斋,居剑斗,后裔主要聚居于今后井村、圳下村及剑斗村部分;二房吴祖瑛,号素庵,迁浙江;三房吴祖应,迁江西;四房吴祖居,号朴轩,居剑斗,后裔主要聚居在剑斗村、圳下村的汤内坂。吴子原后裔子孙兴盛,其中剑斗村吴氏分布于溪仔坂、洋尾、小庵、大畲、溪坂头;后井村分布后井、蔡坑、石古庵、湖丘、坂后洋;圳下村分布于汤内坂、圳下。总人口逾万人。
剑斗除了厚安子原吴氏支系外,现还有“朱厝吴”、“后厝吴”两个支系(来源失考),人口共100余人。
3. 城厢墩坂吴氏 
安溪墩坂吴氏分为顶墩(含美田)、下墩派与坂顶派。顶墩、下墩派始祖系南安苍山吴启衷的五世孙吴钦明、吴钦玉兄弟,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迁入。坂顶派系吴启衷的十一世孙吴世美后裔(东房)及西房吴祖降、吴藕才、吴祖广、吴祖谦与十四孙吴武聘等迁入。
后裔迁居城厢镇石古村、南英村、玉田村等地,历史上不乏到台湾及南洋群岛谋生的先人。
4. 感德尾厝吴氏 
尾厝村的吴氏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由龙岩迁入安溪感德里仙聚坊新田坪肇基。吴伯清、吴伯阳兄弟被尊为尾厝吴氏一世祖。
5. 凤城东门外吴氏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吴会修(讳复进,号奠容)由石狮龟湖后垵迁入安溪长泰里田底乡(今参内乡田底村),后择居在坊里东门外(今凤城镇先声居委会),被尊为一世祖,迄今已传十六世。溯其先祖五处士为石狮龟湖后垵始祖,从莆田平海迁入。凤城镇东门外金山吴氏还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自第六世绳字辈起,就有族人陆续迁往马来西亚槟榔屿与台湾等地。其中,雍正、乾隆年间迁往台湾漳化、金门谋生的有吴绳五、吴皇锦、吴皇吉、吴皇孟、吴皇雅、吴皇承、吴皇旺、吴武举;往槟榔屿经商的有吴绳居、吴皇郁、吴皇成、吴皇鼎、吴祖提、吴祖岳、吴祖为、吴祖昔等人。省内迁居同安等地。
6. 金谷山岭吴氏 
明洪武四年(1371年),吴继梁自龙岩黄石迁入,已传十七世。




福建安溪吴氏的肇安
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吴源荣从南安县濑水头,迁至清溪凤麓之西吴埔(今凤城镇吾都村)居住,以“厚德堂”为堂号(另一说吴伯谦是从晋江象畔迁清源山朋山岭后,经南安县濑水头迁入)。这是最早迁入安溪的一支吴姓支脉,也是安溪吴氏人口最多的一支。其子孙一支迁长坑三村,后分支祥华、龙涓、西坪...

福建安溪吴氏的族谱 昭穆
安溪吴氏源远流长,历代编修的家谱、宗谱、族谱等保存着珍贵的家族史料,但以明清以后居多。 长坑三村吴氏族谱。现存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编修本与民国35年(1946年)编修本。其旧谱的字行为:毓秀盛元宗,子孙克绍隆。丰功伟烈大,祖德永享扬。固业开基广,仲恩垂裕长。云礽高隽发,奕世启...

福建安溪吴氏的入闽
吴氏入闽较集中的主要有六个时期:即战国夫差亡国之后、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元代中原板荡、明初经济复苏。吴氏最早入闽始于吴王夫差亡国之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亡于越,吴氏子孙被迫流亡。他们“东渡扶桑,南下百越(闽、粤一带),北上齐鲁,流放皖浙,隐姓...

福建安溪吴氏的宗祠
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楹联:“派分磐山,溯委寻源,祖德流辉开金钩;宇启兰谷,培根植本,孙支挺秀基上远。”1 吴水阁(1905-1994年),原籍安溪县城厢乡墩坂村。民国10年(1921年)旅居印尼,民国35年(1946年)往新加坡,任达华公司总分行董事经理。以后事业不断发展,先后任达利私人有限公司...

福建安溪吴氏已知非科第出身仕外职官(七品以上)
在福建安溪的吴氏家族中,有几位成员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努力,从非科第出身逐步晋升到外职官职,他们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印记。首先,吴万骥在明洪武年间担任坊里的守备,他的职务尽管不高,但体现了家族在那个时代的积极参与。随后,吴应龙在崇信里同样活跃,成为守备,展现了家族的军事才能。进入...

福建安溪吴氏的历代科举及第名录
1. 宋进士吴宣济 吴仲明2. 清进士吴仕宗3. 明举人吴天畀4. 清举人吴益琬 吴廷璋 吴梦赐 吴达天 吴孙魁 吴雄俊(武科)

福建安溪吴氏的已知非科第出身仕外职官(七品以上)
姓 名 原 籍 年 代 官 职 吴万骥 在坊里 明洪武间 守备 吴应龙 崇信里 明洪武间 中书舍人 吴 敦 在坊里 明弘治间 寿昌知县 吴细枢 崇信里 明嘉靖间 江西兴国守备 吴 启 在坊里 明嘉靖间 寿昌武缘知县 吴 献 在坊里 明嘉靖间 广东始兴县...

谁知道姓翁的来自哪
梁原城在今甘肃灵台梁原镇,梁原离古时周朝初期活动区域周原、岐山及后耒建都的镐、宗周、丰不远,但因距今三千年了。翁氏始于公元前1052~前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执政时期。周昭王是周武王即发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庶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 翁氏后人多尊翁...

福建安溪吴氏名人-人物传
福建安溪地区曾涌现出多位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深深影响着当地乃至闽台的文化传承。首先,吴夲(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被誉为北宋时期的灵医,因医术高超且医德高尚,曾治愈宋仁宗的母后,后炼丹救世,被尊为无极保生大帝。他的祖籍地石门有玉湖殿,殿联表达了吴夲的医术和精神。吴宗岱(1865-?

贵州‘国酒’与安溪‘国茶’携手,天下吴氏一家亲
在商业成功的基础上,吴建法创新性地运用“认亲”销售模式,通过宗亲间的交流,推广他的茶叶。他积极参与安溪吴氏文化研究会,并带动更多宗亲走出安溪,参与全国乃至国际的宗亲交流活动。每次活动,他都会赠送茶叶,以茶为纽带,传播安溪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吴建法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宗亲交流的...

丹凤县19236834974: 吴氏祖先最早在那 -
隐耐复方: 各地吴氏(广东) 广东吴姓 广东吴姓的迁徙、繁衍,我们从清代的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县)可见一斑.据《香山县志》记载,本世纪初,中山县的吴姓家族主多分布在当时仁良的柏桠、基边,榄镇的塘尾乡、小榄、新会冲式村,得能的库充,...

丹凤县19236834974: 吴姓族谱在哪?谢谢. -
隐耐复方: 可查的吴姓族谱在上海图书馆和无锡图书馆. 这两个馆都藏有大量姓氏族谱. 这两个馆都藏有大量姓氏族谱. 郡望堂号 吴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有关资料 所载,主要有八个: 1、延陵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西南; 2、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3、渤海郡 ,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 4、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 5、吴兴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 6、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7、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 8、武昌郡,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

丹凤县19236834974: 吴姓的历史和现状 -
隐耐复方: 吴姓的历史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丹凤县19236834974: 吴姓的由来? -
隐耐复方: 吴 一、寻根溯祖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丹凤县19236834974: 我姓吴,是不是我的祖辈人都是南方的? -
隐耐复方: 泰伯封地吴国 子孙以国为姓江南在古时属于吴国的范围.而吴国,正是吴姓人的发源地.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周初,是泰伯的封地,传到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才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壮大,国境一直伸延到浙江省...

丹凤县19236834974: 百家姓吴在江西什么地方 -
隐耐复方: 春秋吴国亡后,大批的吴姓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姓宗族. 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了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还有想具体了解吴氏在线中找找http://www.cnwu.net/zp/Index.shtml

丹凤县19236834974: 黑茶是什么茶啊,可以减肥吗 -
隐耐复方: 黑茶特征:汤色暗褐油黑. 特性:经医学专家研究发现,饮用黑茶后血红蛋白的载氧量增高一倍以上,而且黑茶有红细胞再生功能,难怪在高原有“旦夕不可暂缺”的谚语.能全面补充红细胞生长...

丹凤县19236834974: 高邮到福建安溪多少公里 -
隐耐复方: 900吧,南京到厦门是920左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