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史记选读廉颇与蔺相如的解释加点词

作者&投稿:闽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二《史记选读》中《廉颇与蔺相如》、《晁错》的通假字古今异译等知识梳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汉〕司马迁


【题 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是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兼及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这里选的是原传的前一部分,集中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文中着重刻画了蔺相如智勇与不畏强暴的形象。前二则颂扬了他在对外斗争中,面对强敌,临危不惧,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之绩。后一则表现他在处理内部关系上,“先国家之急”,顾大局,识大体,和不计私仇,忍辱含垢之德。当时,秦国正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进行兼并六国的战争。而此时秦正准备集中力量对付楚国。赵国在六国当中居于强国,秦未敢轻易对赵国用兵。这种客观情况,使蔺相如的两次外交活动,具有了胜利的可能条件。文中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豪迈气概和磊落胸怀。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2),拜为上卿(3),以勇气闻于诸侯(4)。相如者(5),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6)。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7)。秦昭王闻之(8),使人遗赵王书(9),愿以十五城请易璧(10)。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12),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13)。臣舍人相如止臣(14),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15),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16),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17),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18)。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19),则幸得脱矣(20)。’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1)?”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22);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23),宁许以负秦曲(24)。”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25),臣愿奉璧往使(26)。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27),相如奉璧奏秦王(28)。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29),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30),倚柱,怒发上冲冠(31),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32),赵王悉召群臣议(33),皆曰:‘秦贪,负其强(34),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35),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36),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37),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38)。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39)。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40),礼节甚倨(41);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42),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譬睨柱(43),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44),召有司案图(45),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46)。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47),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48)。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49),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50)。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51),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52),从径道亡(53),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5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5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56)。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57),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58)。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59)!”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60)。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61),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62),毕礼而归之(63)。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64),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65)。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66)。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67),欲与王为好(68),会于西河外渑池(69)。赵王畏秦,欲毋行(70)。廉颇、蔺相如计(71),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72):“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73),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74)。”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75),请奏瑟(76)。”赵王鼓瑟(77)。秦御史前(78),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79),请奏盆缻秦王(80),以相
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81)!”左右欲刃相如(82),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83)。于是秦王不怿(84),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85),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86)。”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87)。”秦王竟酒(88),终不能加胜于赵(89)。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90)。
既罢(91),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92)。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93),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94),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95):“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96)。已而相如出(97),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9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99),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100),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101),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102),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103)?”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104),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10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10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107),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08),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09)!”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1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任赵国的大将,领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凭着他的勇气闻名于诸侯。

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领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了这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表示愿意拿十五座城请求换这块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等大臣商议:想把璧给秦国,恐怕不能得到秦国的城,白白地受骗;想不给,就担忧秦国发兵打来。计策定不下,想找一个能够出使答复秦国的人,也没找到。

宦官头领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能够胜任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燕国。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说:‘您怎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说:‘我曾跟随大王同燕王在边境上会过面。燕王背地里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凭此而晓得他,所以打算前往。’蔺相如对我说:‘那时赵国强而燕国弱,而且您又受赵王宠爱,所以燕王要同你结友。现在您是要背叛赵国去投奔燕国,燕国畏怕赵国,势必不敢收留您,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露身体伏在刑具上请求恕罪,或许能得到赦免。’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运得很,大王也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 个勇士,有智谋,适宜担任这个差使。”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相如说:“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和氏璧,可不可给?”相如说:“秦国强而赵国弱,不可不答应。”赵王说:“要是拿了我的璧,不给我们城怎么办?”相如说:“秦国用城来换璧,要是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给了璧,要是秦国不给赵国城,理亏在秦国。权衡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他,而让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谁可出使呢?”相如说:“大王果真没有合适的人,我愿意捧璧前往出使。等城给了赵国,我就把璧留给秦国;如果城不给,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璧送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捧护宝璧西行到秦国去。

秦王高坐在章台宫里接见蔺相如。相如捧护宝璧进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递给姬妾和左右侍臣观赏,左右的人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诚意把城交付给赵国,就上前说:“这璧上有点小斑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递给 相如,相如趁此拿过璧,倒退几步站住,靠着殿柱,怒发冲冠地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把所有的大臣全都召集起来商议,都说:‘秦国向来贪婪,倚仗自己势力大,想拿空话来赚取璧,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商议的结果都不愿把璧给秦国。我却认为普通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秦是个大国呢?而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不值得。赵王听了我的话,于是斋戒五天,才派我捧璧出使,在朝廷上拜送了国书。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现在我来此,大王只在普通的殿堂里接见我,礼节甚为傲慢;拿到璧,又递给嫔妃们传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没有诚意把城偿付给赵国,所以我又重取回了璧。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颅今天就跟这块璧一起撞碎在殿柱上了!”

相如举着璧,斜瞅着殿柱,准备向殿柱撞去。秦王害怕他撞碎宝璧,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这样。召唤主管版图的官吏来察看地图,指划着从这里到那里十五座城划给赵国。

相如料想秦王只不过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作要给赵国城邑,其实是不会得到的,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害怕你们,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您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计这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安置相如住在广成宾馆。

相如预料秦王虽然斋戒了,必定不守信用,不愿把城给赵国。于是就派他的一个随从穿着粗布便衣,怀揣着那块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以后,就在大殿上设下九宾大礼,招请赵国的使臣蔺相如。相如到来,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国君,未曾有过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叫人把璧送回去了。如今抄小路已到赵国了。好在秦国强而赵国弱,大王只要派一个小小使者到赵国,赵国立刻就会把璧送来。现在凭秦国这样的强大,要是先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怎敢留下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该受惩罚,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只是希望大王您和各位大臣仔细 考虑这件事!”

秦王和群臣们听后,面面相觑,“嘻”地都发出惊怪声。左右侍卫有的想把相如拉出去处死,秦王忙说:“现在杀了相如,终究得不到宝璧,却断绝了秦国和赵国的友好关系。倒不如趁此机会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相如,仪式完毕之后就送他回了赵国。
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奉命出使不受诸侯国的欺侮,就任命他作上大夫。结果秦国也没割城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

在这以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又攻打赵国,杀了二万人。
秦王 派遣使臣告诉赵王,想同赵王和好,约他在黄河以西的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 去。廉颇、蔺相如商议后对赵王说:“大王不去,就显得赵国太软弱而胆怯了。”赵王于是决定赴会。由蔺相如随从。廉颇送到边境,与赵王拜别说:“大王此行,估计全部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到回来,不过三十天。三十天不回来,那就请允许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王要挟的念头。”赵王答应了他。于是和秦王在渑池相 会。

秦王喝酒喝到畅快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弹弹瑟吧。”赵王只好为他弹瑟。秦国的史官上前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相会饮酒,令赵王弹瑟。”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说:“我们赵王也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国乐曲,请允许我献上瓦盆给秦王敲,以此相互娱乐。”秦王大怒,不答应。于是相如上前献上瓦盆,接着跪下请求秦王。秦王不肯敲瓦盆。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请让我把头颈里的血溅到大王身上!”秦王左右侍卫要杀相如,相如瞪着眼怒视他们,侍从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盆。相如回头召呼赵国的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给赵王敲瓦盆。”秦国的大臣们说:“请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福。”蔺相如也反击道:“请用秦国的国都咸阳为赵王祝福。”秦王直到酒宴完毕,始终没有在赵国头上占到上风。赵国这期间也大规模地部置军队来防备秦国进攻,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之会结束后,赵王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封他为上卿,位次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仅凭着口舌立了点功,位次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并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相如听说了这话,不肯和他见面。相如每逢上朝时,常常推托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后来相如出门,望见廉颇,他就调转车绕道回避。
于是,相如的门客们都劝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现在您和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公然说一些无礼的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恐惧得太过分了。平常的人对此尚且会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用,请让我们走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诸位看廉将军的威风比秦王怎么样?”门客们回答说:“自然不如秦王。”相如说:“凭着秦王那样的威风,可是我蔺相如公开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然无能,难道会单怕廉将军吗?但我想到,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施加武力,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假如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同存。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

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鄙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盖国梁)


【注 释】
(1)赵惠文王:赵武灵王的儿子,赵国第七个君主,在位三十三年(前298前266)。惠王十六年即前283年。 (2)阳晋:齐邑,在今山东省菏泽县西北四十七里。别本多作晋阳,误。晋阳在今山西省,原属赵国,非从齐国攻取得来。 (3)拜:授官。卿:周天子及诸侯所属高级官职的通称,分上、中、下三级。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4)以勇气:《后汉书》李贤注引《战国策》:“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 (5)蔺(lìn吝):姓。 (6)宦者令:宦官的首领。缪(miào妙)贤:宦者令的姓名。舍人:派有职事的门客。 (7)和氏璧: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玉璞(含有玉的石块),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工鉴别,说是石。厉王以为他诈骗,截去他左足。武王立,他又去献玉璞,玉工仍说是石,再截去他的右足。文王立,卞和抱着玉璞在山中号哭。文王知道后,派玉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曰:“和氏璧”。事载《韩非子·和氏篇》。和氏璧具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变彩特征,据今地质专家考实,其产地在神农架海拔三千米高处的板仓坪、阴峪海地带。今月光石与其相吻合。 (8)秦昭王:即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前306前251)。 (9)遗(wèi畏):送。 (10)易:交换。 (11)徒:白白地。见欺:被欺。 (12)使报:出使答复。 (13)窃计:暗中打算。亡走燕:逃到燕国去。亡,逃。走,跑。 (14)止:劝阻。 (15)会境上:在赵燕两国的边境上相会。 (16)幸:得宠。 (17)亡赵走燕:逃离赵国,投奔燕国。 (18)束君归赵:捆绑您送回赵国。 (19)肉袒(tǎn坦):解衣露体。斧质:腰斩犯人的刑具。质,同锧。承斧的砧板。《汉书·项籍传》颜师古注:“质,谓砧也。古者斩人,加于砧上而斫之也。” (20)幸:幸而。得脱:得到赦免。 (21)寡人:寡德的人,旧时君主自称的谦词。不(fǒu否):通否。 (22)曲:理亏。 (23)均之二策:衡量予璧不予璧两个计策。均,同钧,权衡。 (24)负秦曲:使秦担负理亏的责任。 (25)必:确实。 (26)奉:同捧。 (27)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之一,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故城西南角的渭水边。 (28)奏:进献。 (29)瑕:小班点。 (30)却立:倒退几步站立。 (31)怒发上冲冠:头发因怒竖起,顶起帽子。形容极其愤怒。 (32)发书:发信。 (33)悉:全,都。 (34)负:凭仗。 (35)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往。古代平民以麻布、葛布为衣,故称。 (36)逆:拂逆,触犯。 (37)斋戒:一种礼节,古人在举行典礼或祭祀之前,须先沐浴更衣,不茹荤酒,静居戒欲,以示虔诚庄敬,称斋戒。 (38)书:国书。庭:通“廷”,朝廷。 (39)严:尊重。修敬:表示敬慕。此谓斋戒、拜送、修敬、皆是临时设辞,以斥责秦王之倨。 (40)列观(guàn贯):一般的台观。此指章台。秦对赵使不尊重,故不在朝廷接见。 (41)倨(jù剧):傲慢。 (42)急:逼迫。 (43)睨(nì腻):斜视。 (44)辞谢:婉言道歉。固请:坚决请求。 (45)有司:官吏的通称。古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此指专管国家疆域图的官吏。案图:查明地图。 (46)都:城。 (47)度(duó夺):忖度,推测。特:只,只是。诈:诡计。佯为:假装作。 (48)共传:公认。 (49)设九宾:古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史记集解》引韦昭曰:“九宾则《周礼》九仪。”索隐:“《周礼》大行人别九宾,谓九服之宾客也。”朝会大典由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迎宾客上殿。宾,同傧。傧相即赞礼官。 (50)舍:安置,留宿。广成:宾馆名。传(zhuàn篆):宾馆。 (51)决负约:必然违背信约。 (52)衣(yì艺)褐(hè曷):穿上粗麻布短衣。谓装作平民。 (53)径道:小路。 (54)缪公:即秦穆公,秦秋五霸之一。秦从缪公起开始强大,到昭王共二十二君。 (55)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56)间(jiàn件):间行,秘密离去。 (57)一介之使:一个小小的使臣。 (58)就:承受。汤镬(huò或):煮汤的大锅。就汤镬,意谓愿受烹刑。 (59)唯:希望。熟:仔细、再三之意。 (60)嘻:惊怪之声。 (61)因:就此,顺势。 (62)廷见:在朝廷上正式接见。 (63)归之:使之归,送相如回去。 (64)大夫:官名,分上、中、下三等。相如奉命使秦,按照当时外交上的通例,当已取得大夫之衔。 (65)此上写完璧归赵。 (66)石城:赵国地名,在今河南省林县西南八十五里。拔石城,时在赵惠文王十八年(前281)。 (67)使使者:派遣使者。 (68)为好:结好。 (69)西河:黄河以西,指今陕西省渭南地区黄河以西之地。渑(miǎn免)池:战国时韩邑,后属秦,即今河南渑池县。故治与渑池水发源处南北相对,渑池在西河之南,就赵国的方位而称“外”。渑池之会,时在赵惠王二十年(前279)。 (70)欲毋行:想不去。 (71)计:商议。 (72)诀:辞别,告别。 (73)道里:行程。会遇之礼:相见会谈的仪式。 (74)绝秦望:断绝秦国的奢望。 (75)好(hào浩)音:爱好音乐。 (76)瑟:同琴相似的一种乐器,通常有二十五弦。 (77)鼓:弹奏。 (78)御史:战国时史官之称,专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 (79)秦声:秦国乡土乐曲。 (80)盆缻(fǒu否):均瓦器。缻,同缶。《史记集解》引《风俗通义》:“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81)五步之内:言距离近。请得:请求许可。本是委婉之辞,此处表示态度强硬。以颈血溅大王:拿头颈的血溅在大王身上。意谓跟秦王拼命。 (82)刃:刀锋,此意为杀。 (83)靡:倒退,吓倒。 (84)怪(yì亦):高兴。 (85)顾:回头。 (86)寿:祝福。 (87)咸阳:秦国都,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88)竟酒:酒宴完毕。 (89)加胜:施以取胜之计。 (90)此上写渑池之会,蔺相如折服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91)既罢:会晤已经结束。 (92)右:古代席位以左为尊,职位以右为尊。 (93)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因为能说会道立了功劳。 (94)贱人:指相如出身微贱。 (95)宣言:对外扬言。 (96)争列:争位次的上下。 (97)己而:不久,过些时。 (98)相与:共同,一起。谏:下对上的劝告。 (99)去:离开。 (100)同列:指二人同为上卿。 (101)不肖:不贤,不才。 (102)固止之:一再劝阻他们。 (103)公:敬称对方之词。孰与秦王:比秦王怎样。孰与,意为“何如”。 (104)驽:劣马,比喻庸碌无能。 (105)顾:但是。 (106)不俱生:谓必有一死。 (107)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鞭打。 (108)因宾客:通过自家的宾客引导。 (109)鄙贱之人:鄙陋卑贱的人。自责之词。将军:当时上卿职兼将相,故蔺相如也可称将军。 (110)卒:终于。刎颈之交:即生死之交。以上写廉蔺释嫌交欢的始末。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miào)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ǒu)?”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nì)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zhuàn)。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mù)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huò)。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miǎn)池。赵王畏秦,欲毋(wú)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ji),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e)与下。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②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教。”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踞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④。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⒀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⒅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⒇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折叠注释
  (1)赵惠文王:赵武灵王的儿子,赵国第七个君主在位三十三年(前298前266)。惠王十六年即前283年。
  (2)阳晋:齐邑在今山东省菏泽县西北四十七里。别本多作晋阳误。晋阳在今山西省原属赵国非从齐国攻取得来。
  (3)拜:授官。卿周天子及诸侯所属高级官职的通称分上、中、下三级。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4)以勇气:《后汉书》李贤注引《战国策》“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
  (5)蔺:(lìn)姓。
  (6)宦者令:宦官的首领。缪(miào妙)贤宦者令的姓名。舍人派有职事的门客。
  (7)和氏璧: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玉璞(含有玉的石块)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工鉴别说是石。厉王以为他诈骗截去他左足。武王立他又去献玉璞玉工仍说是石再截去他的右足。文王立卞和抱着玉璞在山中号哭。文王知道后派玉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曰“和氏璧”。和氏璧具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变彩特征据今地质专家考实其产地在神农架海拔三千米高处的板仓坪、阴峪海地带。今月光石与其相吻合。
  (8)秦昭王:即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前306前251)。
  (9)遗(wèi):送。
  (10)易:交换。
  (11)徒:白白地。见欺被欺。
  (12)使:报出使答复。
  (13)窃计:暗中打算。亡走燕逃到燕国去。亡逃。走跑。
  (14)止:劝阻。
  (15)会境上:在赵燕两国的边境上相会。
  (16)幸:得宠。
  (17)亡赵走燕:逃离赵国投奔燕国。
  (18)束君归赵:捆绑您送回赵国。
  (19)肉袒(tǎn):解衣露体。斧质腰斩犯人的刑具。质同锧。承斧的砧板。《汉书·项籍传》颜师古注“质谓砧也。古者斩人加于砧上而斫之也。”
  (20)幸:幸而。得脱得到赦免。
  (21)寡人:寡德的人旧时君主自称的谦词。不(fǒu否)通否。
  (22)曲:理亏。
  (23)均之二策:衡量予璧不予璧两个计策。均同钧权衡。
  (24)负秦曲:使秦担负理亏的责任。
  (25)必:确实。 (26)奉:同捧。
  (27)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之一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故城西南角的渭水边。
  (28)奏:进献。
  (29)瑕:小斑点。
  (30)却立:倒退几步站立。
  (31)怒发上冲冠:头发因怒竖起顶起帽子。形容极其愤怒。
  (32)发书:发信。
  (33)悉:全都。
  (34)负:凭仗。
  (35)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往。古代平民以麻布、葛布为衣故称。
  (36)逆拂:逆,触犯。
  (37)斋戒:一种礼节古人在举行典礼或祭祀之前须先沐浴更衣不茹荤酒静居戒欲以示虔诚庄敬称斋戒。
  (38)书:国书。庭通“廷”,朝廷。
  (39)严:尊重。修敬表示敬慕。此谓斋戒、拜送、修敬、皆是临时设辞以斥责秦王之倨。
  (40)列观(guàn):一般的台观。此指章台。秦对赵使不尊重故不在朝廷接见。
  (41)倨(jù):傲慢。
  (42)急:逼迫。
  (43)睨(nì):斜视。
  (44)辞谢:婉言道歉。固请坚决请求。
  (45)有司:官吏的通称。古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此指专管国家疆域图的官吏。案图查明地图。
  (46)都:城。
  (47)度(duó):忖度推测。特只只是。诈诡计。佯为假装作。
  (48)共传:公认。
  (49)设九宾:古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史记集解》引韦昭曰“九宾则《周礼》九仪。”索隐“《周礼》大行人别九宾谓九服之宾客也。”朝会大典由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迎宾客上殿。宾同傧。傧相即赞礼官。
  (50)舍:安置留宿。广成宾馆名。传(zhuàn篆)宾馆。
  (51)决负约:必然违背信约。
  (52)衣(yì)褐(hè):穿上粗麻布短衣。谓装作平民。
  (53)径道:小路。
  (54)缪公:即秦穆公秦秋五霸之一。秦从缪公起开始强大到昭王共二十二君。
  (55)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56)间(jiàn)行:秘密离去。
  (57)一介之使:一个小小的使臣。
  (58)就:承受。汤镬(huò):煮汤的大锅。就汤镬意谓愿受烹刑。
  (59)唯:希望。熟:仔细、再三之意。
  (60)嘻:惊怪之声。
  (61)因:就此顺势。
  (62)廷见:在朝廷上正式接见。
  (63)归之:使之归送相如回去。
  (64)大夫:官名分上、中、下三等。相如奉命使秦按照当时外交上的通例当已取得大夫之衔。
  (65)此上写完璧归赵。
  (66)石城:赵国地名在今河南省林县西南八十五里。拔石城时在赵惠文王十八年(前281)。
  (67)使使者:派遣使者。
  (68)为好:结好。
  (69)西河:黄河以西指今陕西省渭南地区黄河以西之地。渑(miǎn免)池战国时韩邑后属秦即今河南渑池县。故治与渑池水发源处南北相对渑池在西河之南就赵国的方位而称“外”。渑池之会时在赵惠王二十年(前279)。
  (70)欲毋行:想不去。
  (71)计:商议。
  (72)诀:辞别告别。
  (73)道:里行程。会遇之礼相见会谈的仪式。
  (74)绝秦望:断绝秦国的奢望。
  (75)好(hào)音:爱好音乐。
  (76)瑟:同琴相似的一种乐器通常有二十五弦。
  (77)鼓:弹奏。
  (78)御史:战国时史官之称专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
  (79)秦声:秦国乡土乐曲。
  (80)盆缻(fǒu):均瓦器。缻同缶。《史记集解》引《风俗通义》“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81)五步之内:言距离近。请得请求许可。本是委婉之辞此处表示态度强硬。以颈血溅大王拿头颈的血溅在大王身上。意谓跟秦王拼命。
  (82)刃:刀锋此意为杀。
  (83)靡:倒退吓倒。
  (84)怿(yì):高兴。
  (85)顾:回头。
  (86)寿:祝福。
  (87)咸阳:秦国都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88)竟酒:酒宴完毕。
  (89)加胜:施以取胜之计。
  (90)此上写渑池之会蔺相如折服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91)既罢:会晤已经结束。
  (92)右:古代席位以左为尊职位以右为尊。
  (93)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因为能说会道立了功劳。
  (94)贱人:指相如出身微贱。
  (95)宣言:对外扬言。
  (96)争列:争位次的上下。
  (97)己而:不久过些时。
  (98)相与:共同一起。谏下对上的劝告。
  (99)去:离开。
  (100)同列:指二人同为上卿。
  (101)不肖:不贤不才。
  (102)固止之:一再劝阻他们。
  (103)公:敬称对方之词。孰与秦王比秦王怎样。孰与意为“何如”。
  (104)驽:劣马比喻庸碌无能。
  (105)顾:但是。
  (106)不俱生:谓必有一死。
  (107)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鞭打。
  (108)因宾客:通过自家的宾客引导。
  (109)鄙贱之人:鄙陋卑贱的人。自责之词。将军当时上卿职兼将相故蔺相如也可称将军。
  (110)卒:终于。刎颈之交:生死之交。以上写廉蔺释嫌交欢的始末。


鲁人版<史记>选读廉颇与蔺相如 原文 和翻译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高二史记选读廉颇与蔺相如的解释加点词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ji),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e)与下。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

《<史记>研读》275:廉颇蔺相如列传(二)
廉颇听说后,肉袒负荆,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门前谢罪。他对蔺相如说:“我是鄙贱之人,不知道将军竟然宽厚至此。”廉颇和蔺相如从此交好,成为刎颈之交。在这年中,廉颇率军进攻齐国,击败其一路军兵。两年后,廉颇率军攻占齐国的几邑。以后三年,廉颇率军攻占魏国的防陵和安阳。以后四年,蔺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翻译
1、原文: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蔺相如和廉颇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_百度...
1、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中,蔺相如智勇双全、不畏强暴,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2、蔺相如勇于认错、知错就改。在认识到自己与廉颇争执的错误后,他能够放下架子,主动向廉颇请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传记集中记述了三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蔺相如以智勇双全的形象,展现了他在外交和内部关系处理上的高超才能。在对外战争中,他临危不惧,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在内部矛盾中,他以国家利益为先,不计私仇,...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有哪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如下:1、完璧归赵:蔺相如用自己的机智聪明成功将和氏璧完整送回赵国,既没有激怒秦国,也没有丢掉自己的性命。2、渑池之会:秦王想借此侮辱赵王,但是蔺相如成功让秦王击缶而挽回赵国面子,渑池会成功。3、负荆请罪:廉颇因为蔺相如以口舌之便而位居其上而气愤,扬言要侮辱...

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 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 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史记》选节 练习题 翻译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那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下列加点词语的... -
翟饱复方:[选项] A.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辩 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 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熟:熟悉 D.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
翟饱复方: 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人物赏析,要具体点的 -
翟饱复方: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现就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赏析一二.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高二《史记选读》中《廉颇与蔺相如》、《晁错》的通假字古今异译等知识梳理 -
翟饱复方: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廉颇蔺相如传重点句子及翻译 -
翟饱复方: 蔺相如生于哪一年不详,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相传为河北曲阳人.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赵王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
翟饱复方: 首先都是爱国的人,廉颇文臣,足智多谋,勇气可嘉,考虑问题全面,口才出众;蔺相如武将,英勇,敢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赵王是知人长处,相信自己的臣子,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 最好能少一点...不然手断了也抄不完啊...谢谢.... -
翟饱复方: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梗概我急呀急呀 -
翟饱复方: 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中,蔺相如立了大功,官职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蔺相如告诉他赵国力量主要来自自己和廉颇,如果闹不和赵国力量就会减弱.廉颇听后觉得有道理,就负荆请罪的故事.(超简略!!!!)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求廉颇与蔺相如注解 -
翟饱复方: 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一直是秦国的死敌~给秦国以武力上的防御.蔺相如是赵国的宰相,在语言下给予秦国反击 负荆请罪出自其2人

峨山彝族自治县1326013765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翟饱复方: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