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的建置沿革

作者&投稿:仇由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平沙镇的建置沿革~

平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新城镇。1992年大虎水井口出土的大批新石器时代文物和宋元文物,说明了平沙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也证明了平沙及其附近一带海域曾经是宋元两个王朝展开海上生死决战的古战场。据文献记载,平沙一带在南宋时还只有几个岛屿和狭小的陆地,属香山县的潮居乡,到了明代才开始有村居,清代属香山县的黄都梁。1925年香山县改称中山县,平沙仍属中山县管辖。解放后,1952年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平沙地区要成立乡政权,因孖髻山下有两条自然村叫“平塘”和“沙美”,土改工作队与乡干部合议,决定从“平塘”和“沙美”两村各取头一个字,合起来叫“平沙”,作为这个地方的名字。1955年5月13日,以林智敏为首的18名从东莞、顺德等地抽调的干部坐船来到平沙,正式建立“中山县国营平沙机械农场”,后更名为“广东省国营平沙机械农场”。此后,平沙人一直把5月13日作为平沙农场的建场纪念日。平沙农场成立后,从广东罗定、信宜和新兴等地征集7000多名民工,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工程。上世纪60、70年代,又有数千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广州、韶关和汕头等地来到平沙,加入到围海造田的行列。这些拓荒者结庐荒野,风餐露宿,经过8次大规模的围海造田,筑起长18.75公里的防潮大堤,造田44万亩,使平沙从一个荒凉的滩涂,变成全国著名的甘蔗生产基地。1978年,越南当局掀起反华排华浪潮。根据国家的安排,平沙当年接收了6000多名越南归难侨。平沙也因此更名为“广东省平沙华侨农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88年省政府将平沙华侨农场下放给珠海市管辖,1990年1月1日平沙易名为珠海市平沙管理区,2000年1月1日珠海市撤消“平沙管理区”,成立“平沙镇”。

广东省有21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的面积和人口,分别是多少?

据信宜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 汉初信宜属南越国苍梧王属地,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至三国时期,信宜地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

公元346年(晋永和七年),信宜地属广州晋康郡端溪县。公元502年始在端溪县的罗窦百洞地置梁德郡,辖梁德羁糜县及务德羁糜县(现高州长坡、东岸、大井、潭头等镇,隋改称良德县),信宜属梁德羁糜县,县治在太安村,第一任县令为罗窦诸洞的僚人洞主联盟陈?都老(如后来谈殿、扶三都做过洞主联盟),名义上隶属泷州,但不入籍、不纳赋税。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梁德县改为怀德县。
621年(唐武德四年),唐朝建立州县制,析泷州怀德县置南扶州,及信义、怀德、谭峨、特亮、扶莱5县,陈龙树被唐朝任命为南扶州第一任刺史,武德七年,陈龙树的南扶州威逼僚人入籍,引起了罗窦僚人的不满,诱发了各溪垌首领抗争,溪垌联盟谈殿都老带领僚人把陈龙树赶回到泷州,占领了南扶州治,但还在泷州寄设南扶州治。贞观二年,尹州都督李光度与陈龙树联手平定僚人叛乱, 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治。贞观五年,溪洞僚人又作乱,陈龙树败回泷州。冯盎入朝,唐太宗命冯盎平乱,冯盎智败僚人。
634年(唐贞观八年),南扶州改称窦州,管辖范围不变,隶属岭南道容县都督府。唐乾封二年(667年),扶莱县划归了禺州。
665年(唐永徽五年),冼夫人曾孙冯士翙任窦州剌史,俚人进入窦州,带来先进的农耕文化及冼夫人文化,推进了社会的发展,鉴江流域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渐渐俚化,文化风俗与高州相似,在唐代以后,窦州可算作高凉文明的延伸部分。
972年(宋开宝五年),废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其地并入信义县,仍隶属窦州。976年(宋太平兴国元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信义县改信宜县。1071年(宋熙宁四年),废窦州,信宜归广南西路高州管辖。元朝属海北海南道高州路,明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高州府。 宋、元其间,鉴江流域的俚人区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被广府系汉化,而东部、北部山区由于大批迁入瑶族而被瑶化。
1577年(明万历五年),罗旁战事后,将信宜之定康、信丰、感化、从善、镇南5个都(今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贵子、旺沙、朱砂、安莪、洪冠、茶山、怀乡等)池洞部分、高州之马贵、古丁、深镇及罗定之扶合、加益、棼滨、新乐一带,划给新设的西宁县,陈璘手下大批参与罗旁战事客家兵入籍,明朝庭在上述地区设函口哨所及西宁县怀乡巡检司强制汉化当地瑶人。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经朝廷批准,定康、信丰、感化、从善四都重归信宜管辖。沿称旧图,镇南都仍留西宁县。清朝信宜隶属广东省高州府。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金釭率领天地会义兵攻占信宜城,重建大洪国,自称南兴王,以学宫为王府(王宫)、县署为元帅府、冼太庙为招贤馆。
1912年(民国)之后, 信宜先后属高州军政府、高州绥靖处、高雷道、南路绥靖委员公署、“八属”善后督办公署、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的领导下信宜人民举行了怀乡起义,成立信宜县(怀乡)苏维埃政府及工农革命军(后称红军),罗克明任县长,朱也赤任司令。以云开大山为根据地坚持了土地革命战争,陈铭枢派兵“围剿”,形势恶化,朱也赤在广州湾被捕后押至高州就义,罗克明前往香港向广东省委汇报情况,部队化整为零坚持斗争,转战于两国(中国、越南)两省(广东、广西)及南洋地区,抗战时期编为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一部,解放战争时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一部。
1949年10月22日,信宜县解放先后属广东省南路专区,高雷地区、湛江地区管辖。
1958年11月15日,信宜、茂名两县合并为高州县,县治高州城。
1961年4月1日,信宜县从高州县分出重设,治所住东镇,原信宜县的古丁公社(含古丁、马贵、深镇3个镇)划归高州县管辖。
1983年7月起,信宜隶属茂名市。
1995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辖东镇、镇隆、水口、北界、高坡、金铜、径口、丁堡、池洞、朱砂、安莪、贵子、旺沙、洪冠、茶山、怀乡、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等23个镇。
2004年,将径口并入金垌镇,高坡并入北界镇,安莪、旺沙并入朱砂镇。
2005年,东镇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全市18个镇及1个街道办,下辖370个村委会及8个居委会。 信宜市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国道207线由北向南贯穿全境,省道过境352线达北线、圣贵线、罗水线、仙松线、荔池线等6条共计253公里。369、370省道东西贯穿市,并已全部改造成一、二级公路,北接肇庆,直达广州,南通茂名、湛江等港口城市。
市区到各镇均有国道或省道直通,信宜市的行政村通了水泥硬底化公路,形成了以国道为主轴,省、县道为骨架,乡村公路四放射,内联外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信宜市区建成了城北、城南、城东三大客运站,乡镇建成了贵子、镇隆、怀乡等客运站。 信宜市农业产品主要有:粮食、花生、蔬菜、水果、猪肉产量、水产品、三鸟饲养等,全市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山地养鸡、水果种植、松脂生产等较具规模的支柱产业。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已在东镇镇、水口镇、钱排镇、思贺镇、池洞镇等镇分别办起了示范基地;信宜市已有合箩茶、凼仔鱼、怀乡鸡、三华李等9个农产品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食品”认证标志, “信香”牌优质米获得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
信宜素有“山地鸡王国”的美誉,山地养鸡是信宜市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利用山地放养“三黄鸡”,特别“怀乡鸡”已成为响誉国内外的信宜农业知名品牌,该市把山地养鸡摆到“农业稳市”的战略高度来实施。 信宜采用现代手段和传统放养的方式饲养出来的信宜怀乡三黄鸡。在饲养过程中,任由鸡在山坡林地上自由采食昆虫、草籽、树叶等,每天还适量补喂少量饲料,让鸡在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绿色大自然中沐浴成长。经过山地放养出来的信宜山地鸡,由于鸡的饲养时间长,运动锻炼多,使鸡不仅保留了信宜怀乡三黄鸡原有的特点,更增添了肉质香甜鲜美的特色。 编织是信宜传统工艺,具有悠久历史,由于本地的竹子、山藤、树木资源较丰富,群众多有编织手艺,使编织工场星罗棋布,遍及全县各乡镇农村,特别是怀乡镇有竹编之乡的美称 。信宜竹编工艺品主要有:花篮、银箩、花碟、面包篮、面包箩、书箱、圆箩、蛋兜等类共1000多个品种。远销日本、美国、英国、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玉器加工有着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以信宜著名的南玉、金沙玉为原料,加工成的1000多个花色品种的玉器工艺品驰名中外。主要品种有一帆风顺、慈云塔、玉珠佛塔、南玉景泰蓝杯,玉雕龙船、玉石仙桃盆景、金沙月饼等。广东南玉工艺总公司生产的玉器工艺品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纪念品奖”、“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全国轻工出口产品银质奖”、“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广东省优质产品奖”、中国南玉之都等多种奖励。
编织、玉雕是小手艺,但也是信宜市的大产业,现企业也进行了信息化,在淘宝网开了间金沙玉店专门销售信宜的玉器工艺品、特产及农副产品。 吸收了高州的俚人文化特点,也接受了泷州僚人文化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俚潦汉融合的文化, 信仰冼夫人、陈璘、三位太慰官、伯公社主等本土宗教的神 。受到窦州文明及杨筠松的影响,信宜人相信祖宗骨头及风水可以保佑后世,人死后实行二次葬,但现代殡改已摧毁了这种信仰。
冼夫人文化就是高凉特色的广府文化,包括:爱国爱民文化、融合俚汉文化、发展儒教文化、睦邻友好文化、开发海洋文化。
陈璘文化就是三罗特色的客家文化,包括: 一是“敢闯敢试”———青年陈璘以勇著称,二是“永不气馁”———中年陈璘三起三落,三是“爱国拼搏”———晚年陈璘抗倭援朝,四、融合瑶汉——使罗旁地区(明朝的罗定直隶州辖东安、西宁两县,包括现云城区,云安区,新兴县,郁南县、罗定市及信宜的东部、北部)进入封建文明。 信宜饮食习惯普遍以大米、番薯、东薯(土豆)、木薯、玉米等为主食,以猪、鸡、鸭、鱼、蔬菜及豆制品为菜肴。每逢民间传统节日,不论平时生活如何,均按习惯筹办酒食,以示喜庆。山里人很好客热情,朋友见面互相握手、点头、问好。凡嫁女、娶媳妇、做生辰、建新屋进宅、生孩子办满月或亲朋聚会等喜庆日子,均习惯请客。除本族客人外一般发请贴,以示尊敬。
小吃:粉皮(包括池洞镇“食惯嘴粉”和北界镇“柴枪粉”)、糯米籺(式样有煮汤籺、菜包籺、寿桃籺、水籺、糖板籺、槌挞籺、灰水粽、艾籺、糯米糍、发籺等)、“石蛤汤”(产于山坑水溪里一种青蛙)、黑榄、塘鱼、山楂、信宜柿子、三华李等。 春节是民间最大节日,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村村喜庆,大人给小孩派利事。正月十五左右,信宜市城区及周边镇都做年例,每家每户轮流请客吃饭,并开展舞龙、舞狮,放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
信宜传统文化也颇具特色,木偶戏、舞春牛、飘色最受群众欢迎,在山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人们就组织“舞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牛用竹篾扎制,边舞边唱,乡土气息浓郁。
飘色艺术主要镇隆、水口、东镇等地,具有近300年的历史,每年春节至元宵前后或喜庆节日巡回表演。2005年镇隆明珠飘色团应邀参加中国第七届民间艺术节民俗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   信宜人喜好大碌竹(又叫烟筒),城镇农村几乎家家有备,如有抽烟客入门来访,首先以大碌竹招待,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就像功夫茶成为潮州人的风俗习惯一样,抽水烟筒成了信宜的一个风俗特色。
如今水烟筒及信宜烟丝已作为旅游产品,甚至生产出南玉水烟筒,卖给游客,承存着信宜文化。 每年11月底至2月初东镇街道英地坡村白梅花盛开的时候,白梅花开得极为灿烂,只见山坡上、山坳间、山脚处、山道边、山溪旁,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梅花。省道370线的长岗岭路段在英地坡村境内,很多人把英地坡梅花称作长岗岭梅花,其实长岗岭白石镇路段也是很好的花点。 此外赏梅花景点还有金垌镇上磨青梅园 、白石镇等地。
自驾游线路:信宜市区——旺同竹林绿道——合丫河村——英地坡村。(全程5公里) 每年1月底至3月初期间的信宜李花旅游文化节,30万亩李花怒放,引来无数赏花人。近年来,信宜市李花节期间,数以十万游客涌入白石镇、钱排镇、洪冠镇、茶山镇赏花,游客们可一边赏花,一边欣尝信宜美丽风景。
信宜李花美景被誉为“中国南方最纯美的风景”,一年一度的李花节(1月至3月 )已成为信宜的亮丽名片。李花节开幕前,主产区的公路车水马龙,乡间小道人来人往。“景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2016年年最佳的赏花期是在“立春”之前。当地一年一度的“李花节”将在此期间举办,为各方游客增欢助兴。
在茂名乍暖还冷的初春季节,信宜市白石镇、钱排镇、洪冠镇、荼山镇“香雪银妃”景区30万亩李树纷纷绽放,花缀满枝,漫山遍野雪茫茫一片,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前往观赏。景区内,游客仿佛置身北国之春,既感受到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又领略到蜂飞蝶舞花海浩淼的南国景致,着实令人陶醉, 其实花期来得最早的是白石镇垌新村的金欢南华李的李花、平塘镇麻场村及茶山镇的早熟三华李的李花。
钱排至贵子的赏花线路:1、钱排圩——北内村——扶曹村——勃垌圩——荼山圩——滩垌村——函关村——贵子镇。
2、钱排圩——北内村——中燕村——洪冠圩——大蓝圩——怀乡圩——滩垌村——函关村——贵子镇。
3、钱排圩——北内村——云开村——罗罅村——麻场村——罗定分界圩——中伙村——秋风根村——平民村——函关村——贵子镇。
4、钱排圩——白石圩——永隆村——里五村(高速出入口)——朱砂圩——旺沙圩——贵子镇。
5、钱排圩——合水黄沙村——沙子圩——林垌圩——罗定水摆圩——罗定分界圩——中伙村——秋风根村——平民村——函关村——贵子镇。
6、钱排圩——北永圩——平塘圩——罗定水摆圩——罗定分界圩——中伙村——秋风根村——平民村——函关村——贵子镇。 2月底至4月初开花的有:荼子花在池洞贺洞龙耕、丁堡森林公园、信宜第五中学的山上等地,桃花在玉都公园,最出名是白石镇 的千亩密桃基地 。此外还有荔枝花、龙眼花、油菜花等。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洞——太安村(古梁德僚人遗址、仙人石)——龙耕。(全程15公里)
二、包茂高速朱砂出口——埠头村——龙埠村——龙耕。(全程3公里) 益智花期一般为3月底~4月底,果期5~6月。花型漂亮,粉白而具红色脉纹,皱波状花瓣,并有特异香气,彰显它如仙子般的圣洁娇滴。淳朴的村风,神奇的大自然“南药气场”,以及药花的芳香,是调理、放松、滋养疲惫身体,养生益智益寿的好去处,也是作家、画家、音乐家、摄影家的“创作基地”和驴友游客的“游乐天堂”。悠悠药花香。等您,到洪冠镇“南药森林氧吧”深呼吸!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垌镇——怀乡镇——洪冠镇洪胜村(全程约34公里)
或信宜市包茂高速北出口——池垌镇——怀乡镇——洪冠镇洪胜村(约28公里,外地的游客可以从这里下高速,交通非常便利)。
二、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洞圩原始组布——太安村古梁德遗址仙人石——铜鼓村僚人遗址、冼太庙——扶参村古建筑群、罗克明故里——含沙村的陶窑、云罗鲜枇杷——平梅村太保庙、西宁县怀乡巡检司遗址——怀乡圩陈璘兵营遗址大营地、怀乡起义指挥部遗址——大蓝圩文昌古庙、车头农庄、何家祠——洪胜村南药基地、盘古庙、飞瀑倒照等景点。 信宜新八景之一虎跳杜红在怀乡镇大谢牛下村的黄华江两岸,虎跳峡两岸石山中遍长杜鹃。春季江水绿如玉、杜鹃花似火。著名诗句:“一江春水绿、两岸杜鹃红”就是虎跳峡的美景形容。诗人墨客喜欢到此凭吊、览胜、吟咏 。每年的3底至5月初是赏杜鹃花的好季节,杜鹃花出名的景点还有贵子镇秋风根的十二灶肚 、鸭兜山,钱排镇的白马坪、池洞镇食惯嘴等地。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洞——怀乡圩——大谢村。(全程30公里)
二、包茂高速朱砂出口——朱砂圩——旺砂圩——盘龙村坐游艇到大谢村。(全程15公里) 信宜姑娘花花期是四月底至六月初,全境满山都是(最出名是大岗岭)粉红色,像一个个小姑娘穿着粉红色的裙子在绿叶中跳舞,让人感觉特别浪漫,到了农月七月十四前后,满山岗的姑娘子挂梢头,吸引一大堆孩子隔几天就成群结队,顶着大太阳,拿着袋子去摘姑娘子,因为是野生的,采摘姑娘子免费。
我们信宜有一个传说,鬼节以后,姑娘子表面有很多像指甲痕刮过一样的痕迹,或有很多小洞洞,有些就纷纷掉落地上,老人说那是鬼吃过的痕迹,特别强调尤其鬼节那天不能上山摘姑娘子,并以许多不听话的小孩上山被鬼捉了的故事来恐吓小孩,这是传说,我们不要相信。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礼圩村——白坡村——大岗岭。(全程5公里)
二、信宜市区——旺同竹道——合丫河村——高城水库——佑英村——大岗岭。(全程10公里)




信宜的建置沿革
展开全部 据信宜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 汉初信宜属南越国苍梧王属地,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至三国时期,信宜地属交趾...

分宜镇建置沿革
直到1947年7月15日,随着解放,分宜成立了分宜县人民政府,隶属于袁州专区。1952年,袁州专区与南昌专区合并,合称南昌专区,分宜依然在南昌专区的管辖之下。到了1983年7月,历史又迎来新的转折,新余市恢复设立,分宜划归新余市直接管理,成为其下属区域,自此,分宜镇的建置沿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宜秀区的建置沿革
1959年6月,撤销郊区,改设江北郊区和江南郊区。1960年,成立十里铺、广圩、大渡口3个人民公社,江北郊区区公所并入广圩公社,江南郊区区公所并入大渡口公社。1962年5月恢复郊区建置,与市农林水利局合署办公,辖十里铺、白泽湖、华中路、广圩、渔业、大渡口、金鸡笼7个人民公社。1963年2月,将7个公社调...

宜兴这个城市还是挺美的.是个宜居的城市
【建置沿革】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年),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清雍正四年(1...

建制沿革还是建置沿革
可以互换使用。“建制沿革”指的是某个地方或组织的建立、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过程,其中“建制”强调的是制度、规范的建立,“沿革”则指的是历史演变和变革的过程,而“建置沿革”也是指某个地方或组织的建立、设置和变革的历史过程,其中“建置”强调的是建立和设置,“沿革”则同样指的是历史演变和变革...

宜黄县的历史沿革
,又析崇仁地置宜黄,隶抚州。3年后,即武德八年,复并入崇仁。从武德八年至宋乾德五年(公元625~967)宜黄未置县。其时州郡建置时有变化,但宜黄地属崇仁,隶抚州不变。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待贤三乡置宜黄场,场署设仙桂乡长春里,仍属崇仁。

建置区划与建置沿革的区别
建置区划是指对现有的行政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以便更趋合理,便于管理。建置沿革就是指过去几十年形成的行政区域不进行变动,一切都沿用以前的划分。

益阳的历史概况?
建置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江南,南县北河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市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桃江县马迹塘、灰山港,沅江市莲子塘以及赫山区赫山庙、龙光桥、笔架山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东周以前,...

什么叫建置沿革
西汉初属东瓯国,武帝建元年间属会稽郡,始元二年(前85)属扬州会稽郡回浦县。东汉永建四年(129)之前属扬州会稽郡章安县,其后至三国、西晋属扬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永宁县,宁康二年(374)属永嘉郡乐成县。其后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初,随乐成县(五代...

镇江的历史沿革
镇江市历史沿革建置列表时期朝代 名称 时间 治所 辖县 先秦时期西周 吴国宜邑 不详 不详 无 东周 吴国朱方邑越国谷阳邑 前473年-前223年 不详 无 秦汉时期秦 会稽郡丹徒县 前210年-前201年 丹徒镇 无 西汉 会稽郡丹徒县 前201年-前121年 丹徒镇 无 东汉 吴郡丹徒县 51年-129年 129年-220年...

磐石市19663131367: 广东省信宜市有多久历史? -
惠党盐酸: 信宜历史悠久,据本土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

磐石市19663131367: 江西信宜属于哪个市 -
惠党盐酸: 信宜属于广东省茂名市,不属于江西. 信宜,广东省茂名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相接,南与高州交界,西与广西北流、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广西岑溪市接壤. 信宜地处北纬22°11'16"~ 22°42'26"、东...

磐石市19663131367: 古代的信宜叫什么名字? -
惠党盐酸: .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信宜地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晋永和七年(公元346年)信宜地属广...

磐石市19663131367: 信宜是哪个省的?
惠党盐酸: 应该是广东茂名的信宜市吧

磐石市19663131367: 信宜在哪里 -
惠党盐酸: 县级市属于广东茂名市 北临 广西玉林 信宜市[1] ,古称窦州,广东省茂名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全市总面积3101.7平方公里,下辖19个镇(街道办)384个村居委会,市政府驻东镇街道办.2010年户籍人口140万,有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53万多人,是广东重点侨乡、粤西最大的侨乡.境内道路交通网络发达,207国道、省道352线以及洛湛铁路越境而过. 信宜市被誉为“南玉之都”、“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2] 金沙玉原石产地.

磐石市19663131367: 广东省信宜市是什么时候解放的 -
惠党盐酸: 广东省信宜市是在1949年10月22号解放的.

磐石市19663131367: 请问下信宜是什么时候开始是市的啊?
惠党盐酸: 信宜是从1992年开始的.

磐石市19663131367: 广东省高州市是哪一年改市的? -
惠党盐酸: 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筹备处.23日改为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备处.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9~10月,将茂名县南部的原公馆乡和袂花乡、鳌头乡的部分地域(今金塘、公馆、新坡、高山、镇盛、鳌头、袂花等7个镇,茂南城郊经济...

磐石市19663131367: 广东省信宜市位于那里?
惠党盐酸: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40′36″~111°40′39″、北纬22°11′16″~ 22°42′26″.东西长102.719公里,南北宽57.656公里.全市总面积3101.7平方公里,西距广西容县县城120公里,南距茂名市100公里,东距省会377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690公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