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代表性方案

作者&投稿:朱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总的情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重,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大,平均海拔高,一方面由于重力梯度和水力梯度的作用,极易形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高差悬殊的台阶地势对我国水土流失的地域分布具有重大影响。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青藏高原及蒙新干旱区以东的地区。这一地区处于我国地势总阶梯中的第二级台阶上,大致成北东向的宽600—800公里,长达3000余公里的条带,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带(气候干湿交替型)所在区域。从全国范围看,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南方部分山地丘陵区。我国水土流失强度以西北省份最为严重,前八名为: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青海、宁夏、辽宁、北京,除水力侵蚀为主的区域外,在西北、华北、东北部分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还分布有风力和冻融侵蚀的区域。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其次是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蚀”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加速侵蚀”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越来越大,如无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森林资源危机深重

中国历史上曾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经历代的砍伐破坏,中国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少林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清查(1984—1988年),我国森林面积为12465万公倾,覆盖率12.9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87年为31.1%);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14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8.3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7%。

森林是维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改变和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多项功能。森林资源的日益丧失,将使森林的生态功能进一步减弱,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

3.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对草原掠夺性的粗放经营,破坏了草地生态平衡,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恶化。目前,草地退化面积已达13亿亩,并且仍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发展。

4.沙漠化土地迅速蔓延

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1987年我国已沙漠化的土地达20.12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13.28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土地比1975年增中了2.52万平方公里,主要由潜在沙漠化土地发展而来,年均增2100平方公里,快于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的发展速度(1560平方公里/年)。沙漠化对农牧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区域为东起松嫩沙地,西至宁夏盐池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约占全国沙漠化土地的69%。我国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和2000多公里的铁路受到沙漠化的威胁。

对我国沙漠化成因分析表明,沙漠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沙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5.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

我国的生物资源相当丰富,野生及人工培植的动植物种类很多。拥有高等植物近3万种,陆栖脊椎动物超过2300种,由于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过度捕猎等,使大量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受到极大破坏,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属于我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达312种和种类,列为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即达354种。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标志。生物多样性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越来越为人们重视。在我国,由于经费、管理、发展水平等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没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6.水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目前,我国废水排放量缓慢增长,1990年,全国废水排放量(不包括乡镇工业)为3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9亿吨。从构成看,工业废水得到一定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提高,但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并没有显著减少,有些还在增加。由于我国废水处理率低,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水体污染十分突出。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干流水质尚好,准河、松花江、辽河等水系污染物不断加重。河流的城市段污染明显,小河重于大河,北方重于南方,1990年,在评价的94个河流城市段中,65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69.1%,主要以氨氮、挥发酚和耗氧有机物为主。监测表明,城市地表水中污染物不断增加,多数城市地下水局部水质有所恶化。据调查,全国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约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我国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也日趋严重,城市饮用水源污染导致的污染事故不断上升。1990年夏天,在我国各省污泾比排列首位的江苏省的太湖梅梁湾湖区,发生了大规模藻类激增,造成无锡市生活用水困难,工厂停产,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我国沿岸海域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营养盐、有机物和重金属,近海海域富营养化突出,赤潮发生频繁,面积有所扩大,1990年共发生34起。2000年,我国废水排放量预计将达到417.5亿吨(与GDP的增长弹性0.26),人均32吨,在废水处理率不会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水环境污染将进一步加重。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和一些沿海城市,由于缺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又加剧了供水紧张。

7.大气污染趋势难以改变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且差距正在缩小。我国1990年废气排放量(不包括乡镇工业)为8.5万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495万吨,居世界前列。对城市大气污染物监测,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普遍超标,多数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均在二级标准附近波动,氮氧化物浓度呈上升趋势。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城市为石家庄、南充、吉林、乌鲁木齐、洛阳、唐山,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城市为重庆、贵阳、宜宾、南充、石家庄、青岛和乌鲁木齐。我国酸雨以西南和华南地区较为严重,尽管仅限于局部,但有向东部地区扩展的趋势。

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1990年,我国一次能源总产量10.4亿吨标准煤;消耗量为9.8亿吨,其中原煤分别占74.2%和75.6%。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很难改变,作为人均能耗很低的大国,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消耗仍将大幅度提高,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将进一步增加。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2000年我国废气排放量将达到11.5万亿标立方米,届时,煤烟型大气污染的将难以缓解。

8.固体废弃物不断上升,城市噪声污染严重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日益增加,综合利用率低下。199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不包括乡镇工业)为5.8亿吨,比1981年增长了54%,综合利用率仅为29%左右,历年积存量为64.8亿吨,人均5.7吨,占地约5.8万公顷。不断增长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将成为潜在的危险。据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为6000万吨,但垃圾无害化处理平均不到5%,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堆存于城郊等地,成为严重的二次污染源。200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将增长到6.7亿吨,比1985年增长近50%。

我国城市的环境噪音多数处于高声级,其中交通噪音占32.7%,生活噪音占40.6%,工业及其它方面的噪音占26.7%。城市各功能区环境噪音普遍超标,并呈上升趋势。

9.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激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众多环境问题。由于乡镇工业也农业环境连接紧密,因此其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威胁农田和作物。目前遭受工业“三废”及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已达1亿亩。据估算,2000年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将成倍增加。除环境污染外,乡镇企业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也十分惊人,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后果更为严重。

10.自然灾害与环境事故频繁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灾害频繁,损失巨大。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内,我国发生过较大旱灾1056次,较大洪涝灾害1092次。几乎每两年就发生旱、涝灾害各一次。1949年以后,灾害发生次数增多,频率加快,危害加重。全国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60年代高于50年代,70年代又高于60年代,而80年代又高于70年代,全国年均成灾面积80年代是50年代的2.2倍,是70年代的1.8倍。研究表明,地球上每年的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其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5%以上。而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我国自然灾害中也居首位。以粮食减产为例,由于成灾面积的增长和单产提高,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数呈上升趋势。此外,每年因灾害还造成人员财产等重大损失。

恶性的突发环境事故也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发生的污染事故每年均在3000次以上,1990年为3462次。1987年上海地区因污染而爆发的甲型肝炎流行使31万人感染,学校停课,工人停工,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恶劣,值得提出的是,这类事件常常具有突发性而难于防范,在我国环境污染趋势未能缓解的情况下,类似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发环境事件仍有随时爆发的可能。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引起巨额外部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经济指标和经济趋势。据中国环境科学院的研究,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58.5亿元,其中大气、水、废渣和农药污染分别占28.15%,43.69%,1.6%和26.56%;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99亿元,其中农业资源、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分别为72.8%,0.50%,23%和3.7%。两项合计为857.6亿元。约占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

一、自然区划的原则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为把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运用到自然区划工作中,必须以自然区划原则作基本依据。
自然区划原则,是反映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自然区划的指导思想,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的基本准绳。目前常用的区划原则有发生学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生产实践原则等。由于对区划原则的认识不同,因而出现了众多的区划方案。本书主要采用以下区划原则。
1.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综合性原则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和其本身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然后挑选出一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贯彻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的单位,是一个具有特点的自然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来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且特别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按统一的指标来划分。
主导因素原则是区划工作中经常运用的原则。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应当注意区分下列三种不同的概念:(1)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因素;(3)划分某一等级界限的标志和指标。
这三者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地域分异规律是区划的理论基础,区划的标志和指标是根据区划方法论选定的标准。区域分异因素不同于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更不能用某一反映区域分异因素的指标来代替。
主导因素原则通常是通过主导际志法来实现的,即选取能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指标作为确定区域界限的主要根据。
2.发生学原则 发生学原则应理解为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原则。由于地域分异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追溯发展历史以论证其发生、发展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发生学原则,有利于深入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区划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在了解区域分异规律。但是在追溯发展历史的同时,应当认识到,区划的对象是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过程所产生的现阶段的自然综合体,区划最终要落实在现代自然特征上,因而必须注意古今之间发生发展过程上的联系。另方面,作为区划依据的发生也只可能是一个区划单位所以不同于同级其他单位的基本特点的发生。在高级区划单位中,某一单位所以不同于另一同级单位的基本特点,经常都是由于一定的水热条件及水热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形成的,这就是在高级单位的区划中大多采用“生物气候原则”的原因。区划的低级单位是处在同一水热条件下,同级各单位之间基本特点的不同,常常是因地貌条件的差异而引起的。地貌的差异导致整个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因而考虑地貌条件的发生,在低级单位的区划中是有意义的。
3.区域共轭性原则 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区划的这一属性,称为区域共轭性。这一原则决定了区划单位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着某一区划单位的分离部分。例如,山间盆地与周围山地在自然特征上有明显差别,但根据区域共轭性原则,两者同属于更高一级的区划单位。
区域单位的划分与合并,主要是根据区域发生上的共同性,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区域共同性来进行,因此,上述三个原则是进行自然区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此外,在进行自然区划时,应贯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自然区划的任务是要通过选取恰当的指标,合理地划分各级自然区域,阐明各级自然区域内自然条件优势,指明改造不利自然条件的途径。我国目前许多自然区划方案,大多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在自然综合体诸要素中,大多选取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的气温、水分和养分作为地域分异的主要依据。
二、自然区划的方法

1.自然区划的方法主要有叠置法、主导标志法、地理相关法、景观制图法、定量分析法等。叠置法是将若干自然要素的分布图和区划图叠置在一起,得出一定的网格,然后选择其中重叠最多的线条作为综合自然区划的依据。叠置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和任意性,并有助于发现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有其发展规律,所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如果机械地运用叠置法,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
主导标志法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主导标志作为区划的依据,由此得出区划界线,这种界线意义比较明确。但如果机械地运用这种方法,往往不能正确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划界线有时会带有主观任意性。
地理相关法是在比较各项自然现象的分析图、分布图和区划图,了解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再按若干重要因素互相依存的关系,制订区划界线的依据。
上述这些方法应当结合使用,它们的共同内容是根据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因素,通过各种现象与对象因果关系的分析,选出可以作为区划依据的指标。
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聚类分析方法与遥感分析方法逐步运用到自然区划中来。聚类分析是为了把互相差异的自然地理区域或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用相似系数与差异系数反映被分类对象之间亲疏程度的数量指标。两个客体之间的相似系数越大,其对应的差异系数就越小,这两个客体的关系就越密切,合并成一个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似系数的建立,需要用主成分分析,以便从众多的指标中,择取能反映客体本质,在数目上又尽可能少的主要指标。将择取出来的主要指标,在所要进行聚类的诸单元中给予数量化,并且统一评定其数量大小,即进行“标准化”,这样各类指标才具有等效值特性和可比性。然后,从中选用适合的方法聚类分析,进行定量的归类划区。
遥感技术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遥感图象综合地反映了地表的真实情况,能够提供宏观的、动态的各种自然现象的丰富信息,应用遥感图象结合地学分析方法,便于正确地揭示地域分异规律。
3.区划单位有一定的等级系统,可以“自上而下”顺序划分,也可以“自下而上”逐级合并。自上而下区划,主要是根据区域分异的大、中尺度差异,按照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从区域的高级单位开始向低级区划单位逐级进行划分。自下而上的区划是从划分最低等级区划单位开始,然后将它们依次合并为高级区划单位。现有的全国性大尺度区划方案大多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划分法。
从大范围看,水平地带性是最显著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次一级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划时应首先表达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基本制约于温度和水分状况,综合这两个因素便成为最高级的综合区划单位。地形的差异又引起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与风化、侵蚀、堆积等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反映出岩石组成、内营力等因素的差异。因此,地形是区划的重要因素。所以一般在划分温度带,干湿地区之后,再按地形进行下一级区划。

1954年,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的“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罗开富主编)。它首先将全国分为东半壁和西半壁。前者为季风影响显著的区域,后者为季风影响微弱或完全无季风影响的区域。然后提出最冷、最热、最干和空气稀薄四个相对极端的区域,在其间再划出几个过渡区,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蒙新、青藏、康滇七个“基本区”,然后再以地形为主要依据,划分为23个副区。
这个方案,注意到自然地域分异的状况,并对各类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所表现的特点,作了一定的探讨,强调基本区是按自然特征而划分的,其含义与范围与行政上或经济上习惯所用的不同。例如,将辽河下游平原与辽东半岛划入华北区,而不属于东北区。
同时,周廷儒(1953)、林超和冯绳武(1954)在编写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地理系教学大纲时,分别提出了区划方案。 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大规模的自然区划工作。1958年。在各个部门地理区划工作基础上,编制了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它以光、热、水分、土壤和植被的地域分异为依据,以气候、土壤、植被的地理相关关系为基础,根据气候在土壤与植被的反映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并寻求相应的区划方法。较低级的区划则以下垫面的地域分异为主要基础。
这个区划方案将全国分为三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
这个方案的区划步骤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地表热量的地域差异划分出6个热量带和一个高寒区。2)按水分的地域差异划分自然地区,主要按干燥度指标并参照其他自然景观特征,概括地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3)在一定热量、水分组合的自然地区的基础上,再以土壤、植被条件为依据划分自然地带。4)根据自然地带内部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进一步划分自然省。
此次区划,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着重考虑了直接参与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按照地表自然分异的规律,采取比较合理的方法,选取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单位出现于一个共同系列的原则,每一级单位都有比较明确的定义与划分方法,而且明确规定区划服务的对象是农业。
这一区划方案发表后,曾引起热烈讨论。此后,黄秉维对此方案又进行过修改。1986年将全国分为7个温度带,21个自然地区和45个区。 1961年,任美锷、杨纫章依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内蒙古、西北、青藏),23个自然地区和65个自然省。1978年修改为8个区,28个亚区,58个小区。1988年进一步修改为8个自然区,30个自然亚区,71个自然小区。
1988年发表的任美锷-包浩生方案或多或少继承了任-杨方案的特点,此方案只有两级,包括8个区、30个亚区。最显著的变化是将柴达木盆地与阿尔金山、祁连山东昆仑山北翼全部划入西北区,从而使西北区南界相当接近1978年“综合大学方案”和历次“冯绳武方案”。华南区北界比所有其他区划方案偏南、西南区北界偏南,也是这个方案的特点。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中,赵济根据自然区划的原则、中国自然地理的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参考前人所做的工作,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需要,采用三级区划。
一级区: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
二级区即自然地区: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7个自然地区。
三级区即自然副区:全国划分为35个自然地理副区。
根据我国自然情况的最主要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大自然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根据是:1)现代地形轮廓以及对它有决定作用的新构造运动的不同;2)气候特征及其所导致的土壤、植被、地貌外营力和水文的最主要特征的差异;3)自然界(土壤、生物、地质地貌)的主要发展过程不同;4)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利用、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5)自然界地域分异所服从的主导因素的差异。由于划分这样广大的区域单位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各项因素的发展与分布不完全一致,在每一个区内的一致性也很不相同,因此,所有界线只能是概约地代表自然界开始变化的地方,不可能是很准确的。
在上述三大自然区的基础上,将全国进一步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自然地区是根据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组合大致相同,区域气候的成因基本相似,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有一定共同性而划分的。同一自然地区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的方向基本一致。将全国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内蒙古,西北,青藏。
自然地理副区主要是依据地形的差异,并参照土壤、植被的差异划分的。将全国划分为35个自然地理副区。所划分的单位,照顾了地貌单元的完整性,例如台湾、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等分别划为一个自然地理副区。一些面积较小的单元,如三江平原等,与自然特征相近的邻近地区划分在同一副区之内。
区划等级系统如下:
一、东部季风区
Ⅰ.东北地区Ⅰ1大兴安岭北部山地Ⅰ2东北东部山地Ⅰ3东北中部平原
Ⅱ.华北地区 Ⅱ1辽东山东低山丘陵Ⅱ2黄淮海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Ⅱ3黄土高原Ⅱ4冀北山地
Ⅲ.华中地区 Ⅲ1秦巴山地与淮阳丘陵Ⅲ2长江中下游平原Ⅲ3江南山地丘陵Ⅲ4浙闽山地丘陵Ⅲ5四川盆地Ⅲ6云贵高原
Ⅳ.华南地区Ⅳ1台湾Ⅳ2雷州半岛与海南岛Ⅳ3南海诸岛Ⅳ4岭南丘陵和平原Ⅳ5滇南间山宽谷
二、西北干旱区
Ⅴ.内蒙古地区Ⅴ1内蒙古高原Ⅴ2大兴安岭南部与阴山山地Ⅴ3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Ⅴ4西辽河平原与燕山北侧黄土丘陵台地
Ⅵ.西北地区Ⅵ1阿尔泰山与邻近山地Ⅵ2准葛尔盆地Ⅵ3天山山地Ⅵ4塔里木盆地Ⅵ5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
三、青藏高原区
Ⅶ.青藏地区Ⅶ1东喜马拉雅南麓Ⅶ2藏东川西山地高原Ⅶ3青东南川西北高原Ⅶ4藏南山地与谷地Ⅶ5藏北高原Ⅶ6昆仑山地Ⅶ7祁连山地与阿尔金山Ⅶ8柴达木盆地 1958年发表,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方案运用地带性规律,首次在全国划分出6个热量带1个大区18个地区和亚地区,28个地带,88个(一度为90个)自然省,并拟进一步划分自然州和自然县,堪称我国自然区划史上规模空前宏大、等级单位最完备和内容量丰富的方案。这个方案为农业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其区划原则、等级单位系统的设置以及省以上单位的分区标志、划界指标等都充分表达了为农业服务的宗旨。区划工作者也对此方案提出过不少商榷性意见,如继承中国和亚洲自然区划传统不够,自然省以上各级单位根据活动积温及干燥度等值线划界的准确不足,省级区划分有忽视非地带性区域特征的倾向,“地区”未能充分反映非地带性规律等。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代表性方案
较低级的区划则以下垫面的地域分异为主要基础。这个区划方案将全国分为三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沿革
可以说,这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自然地理区划著作。近代,我国一些地学工作者以及一些外国学者曾对我国的自然区划发表了见解,提出了不少区划方案。例如张其昀(1926,1935)、竺可桢(1930)、李长傅(1930年)、洪思齐与王益崖(1934年)、王成组(1936年)、李四光(1939年)、冯绳武(1945—1946年)、罗士培...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介绍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即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对国土进行分区的方案。在我国近代自然区划实践中,由于对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的不同、区划原则和方法不尽一致,以及区划指标不统一,从而出现了多种区。这完全是正常现象。但是,比较各种方案仍能清楚地看到,区划工作者对自然区划理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学说的认...

中国自然区划的意义和研究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发展地理科学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迅速发展,出现了几个较有影响的全国性自然区划方案。如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从1956年开始,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1958年编写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按照大自然区、热量等、自然地区、自然地带...

中国地理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一级区: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二级区即自然地区:将全国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7个自然地区;三级区即自然地理副区:将全国分为35个自然地理副区。 (三)中学地理教材用中国区域地理分区方案的出台 以上介绍的几种中国自然区划方案,尽管...

中国地理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一、中国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宴尺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域划分为一定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自然区划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区划做了持续的探索性...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的原则方法有哪些
我国目前许多自然区划方案,大多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在自然综合体诸要素中,大多选取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的气温、水分和养分作为地域分异的主要依据。二、自然区划的方法 1.自然区划的方法主要有叠置法、主导标志法、地理相关法、景观制图法、定量分析法等。叠置法是将若干自然要素的分布图和区划图叠置...

气候区划中国气候区划
1949年之后,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气象局等机构进一步制定了气候区划。1959年,他们以日平均气温稳定期积温和最冷月气温作为热量指标,干燥度作为水分指标,将全国划分为六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如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每一种气候带都有其独特的植物生长...

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怎么分?
  地理方面按照中国自然区划(席承藩方案)中国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我想你这提到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都属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内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他们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

行政区划方案的主要方案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影响较大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很多,现择要介绍如下:一、罗开富方案最初发表于1954年。两年后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华地理志丛刊第1号《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正式出版。该方案明确提出以自然综合体或景观作为区划对象,以植物与土壤作为景观的标志即区划标志。在标志不确定处,则选用气候界线...

北塔区13632499283: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
刁戴洛伟: 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由于地理位置、构造基础、气候条件和洋流动态等不同,各边缘海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

北塔区13632499283: 我国的自然灾害区划 -
刁戴洛伟: 1994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冯丽文、郑景云根据“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的10种气象灾害资料,首先通过春、夏、秋、冬各季主导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布,构成各季节气象灾害地域组合类型,再依据综合区划原则,确定出各季综合 灾害区:...

北塔区13632499283: 黄土高原在哪里它覆盖哪几个省? -
刁戴洛伟:[答案] 黄土高原指海拔至少高于 500米,且被黄土连续大面积厚层覆盖的地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称黄土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 在我国,从新疆天山南北到东北三省,几乎都可以发现黄土的踪迹.但黄土高原却仅指其...

北塔区13632499283: 中国分为几大区域? -
刁戴洛伟: 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关于中国自然和经济地理特征的分析有大量论著.例如,北京大学胡兆量教授在《中国区域发展导论》中就有比较系统的分析.他认为: 南北差异是我国最重要的地区差异.南北凝聚是我国最重要的凝聚方向....

北塔区13632499283: 中国的自然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
刁戴洛伟: 林超、罗开富、黄秉维、任美锷、侯学煜、赵松乔和席承藩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奠定了我国这一领域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郑度等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是近年自然区划的代表性研究,在分析前人区...

北塔区13632499283: 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是什么?
刁戴洛伟: 公路自然区划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而 划分的地理区域.不同于一般自然区划和行政区 划,目的为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当技术措 施和采...

北塔区13632499283: 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 -
刁戴洛伟: 主要考虑到: 由于我+国面积大、各地发展不平衡、人口社+会差距较大,因此实现地理分区的话, 便于管理、控制,分散风险; 结合不同地方的发展情况,就自然的实现了分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