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

作者&投稿:市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1. “仁” 之内涵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仁”,谓:“亲也,从人二”,进而说“亲者,密至也” 。孔子学说具有强烈经验性质,历来取近譬远,据实说虚,其立足点虽是个人的修身功夫, 目标是养成“君子” 的社会。

  2. “仁” 的伦理信条,出发点在个人,每个人必须实行于他周围的家人,进而才是家人的亲戚、亲戚的亲戚。这便是由近及远的道德推衍,或称教化。而“仁” 的内涵便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行为规范和这套规范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孝悌”,至于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会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礼乐。

  3. 《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儿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本指弟弟对兄长的善待与服从,其实也就是年幼对年长的敬重与接受教育。

  4. “仁” 并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须化为起居行止的“温、良、恭、俭、让” 的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生活,最终实现于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无数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证社会的井然秩序。

  5.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一面来讲的。凡是一个人想达到的想争取的,就应该也同时想到,别人也会同我一样,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愿。

  6. 同样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夫子: “如有博施于人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孔子答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凡能够广泛地推导其仁心救济绝大多数人众的,哪里仅仅是“仁” 行呢?

  7. “仁”更多地只能化为起居饮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伦范,看他是否可以在平时履行道德礼节。这个“礼节” 就是伦理制度—— 孔子的时代,也便是“周礼”。

  8. “礼”本来用来是制“欲” 的,人的欲望泛滥,便有一切不合乎“礼”的行为,孔子因此要求以“达仁” 或“成仁” 为修养目标的,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终日不违仁”。

  9. 孔子认为, “礼”就是为人的本分和守则。“仁” 之为善,其实往上可以无穷进展,以至于圣人都有难得充分践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实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礼” 的界限就可以了。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仁” 之内涵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仁”,谓:“亲也,从人二”,进而说“亲者,密至也” 。孔子学说具有强烈经验性质,历来取近譬远,据实说虚,其立足点虽是个人的修身功夫, 目标是养成“君子” 的社会。“仁” 的伦理信条,出发点在个人,每个人必须实行于他周...

《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
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释义:孔子说:“没有仁德...

孔子对仁的解释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

儒家思想仁是何物
子曰:"仁者,爱人也"。所以简单来讲,仁就是爱人,真心爱人。从《论语》及孔子的言行,孔子的"仁"是有丰富的内涵的,概括来说,有四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及人和意识。何为人格?人格就是指人的道德性。孔家思想中对于人格的论述与认识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第一,人格与身份。

《论语》中讲的“四德”的含义是什么?
”)照孟子的解释,“仁”是内心的,表现于行为就是“义”,他把义与人的行为规范、方向、道路联系起来。仁和义是不可分的。三、礼孟子有时也把义和礼连用,称礼义。在西周时代,礼包括国家各种法规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春秋末年“礼坏乐崩”,孔子说的礼还是西周的各种礼制和礼仪以及观念形态。

对孔子仁的理解
孔子于两千多年前留下了仁的思想,我只愿就今天的社会形态、社会需要去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仁,从字得构成上看可理解为——第二个人。这第一个人是你自己,第二个人是你之外的其他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的人,是泛指。)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保护自己。如果一个人在关爱自己之外...

仁义的含义?
2,仁义是汉语词语,拼音为rén yì,做形容词用,是褒义的感情色彩,用于形容人,以下为举例:①孔子不止学识渊博,待人待物更是时刻以仁义为上,品行高洁,德高望重,引人称道,是卫道者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智者。②他满口仁义道德,却虐待他年过八旬的老娘,真是个人面兽心。③仁义待人可以帮助...

对儒家文化中“仁”的概念和理解?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

如何理解孔孟学说中有关‘仁’的意思
儒家之“仁”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为人之术、为人之智。在本体论意义上,“仁”具有人道主义、平等意识、人的自觉之价值。“仁”作为为人之术,是事业成功的法宝,要点是物质帮助、情感吸引、人格尊重。“仁”者之智,在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真心利人而最终成己。

孔孟两者都是儒家学派,两人的“仁”到底有何不同?
孔子和孟子的“仁”同出一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在于,孔子的“仁”注重个人修养,提倡“仁者爱人”,并以此为基础来推行“仁政”;而孟子的“仁”更偏重“仁义道德”的忠孝思想,是对孔子之“仁”的发展和补充...

城阳区19239855756: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
掌雯三分: 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包括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等.孔子的思想还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城阳区19239855756: 孔子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理解 -
掌雯三分:[答案] 儒家学派核心——“仁”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城阳区19239855756: 什么是孔子的仁学思想 -
掌雯三分:[答案] 仁,是孔子的根本的思想方式或对待终极实在的态度.“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是说人无现成的自性,但也并非全由外铄而定,只有通过“取譬”而成立.而且,只有反身的取譬才合乎人的本性.仁只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对待相互造就的构成原则...

城阳区19239855756: 举例谈谈你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 -
掌雯三分:[答案] 咱们是同学,所以熊海帆告诉你一个答案参考一下哈!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周末年那种礼崩乐坏的“乱世”而开出的一副济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他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与人...

城阳区19239855756: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
掌雯三分:[答案] 孔子与“仁”的学说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

城阳区19239855756: 怎样理解孔子学说中的仁 -
掌雯三分: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城阳区19239855756: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
掌雯三分:[答案]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 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要求人们“志...

城阳区19239855756: 孔子对仁的解释 -
掌雯三分:[答案]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

城阳区19239855756: 孔子的仁到底该如何解释 -
掌雯三分: (1)孔子提出“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体来说,孔子强调的“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评价: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②仁即爱人,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③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