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界定初禅、一禅、二禅 、三禅、四禅

作者&投稿:苌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修习此初禅的修行者可体验到色界初禅天。

二禅:乃色界四重禅定之第二重,位在初禅之上,第三禅之下。分为色界二禅与出世间二禅,北传佛教认为劣修此禅者可生于色界第二天,即少光天。

三禅:释为佛教谓色界之第三禅天,此天名定生喜乐地。

四禅是指: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上所明戒相。虽复粗细有殊。终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既未除细乱。岂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罗皎洁。志在禅门。

扩展资料:

初禅有五支:

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为觉。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

二观支:细心分别名为观。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

三喜支:欣庆之心名为喜。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获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为乐。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踊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安快。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初证禅时。乃即著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之散。若受喜乐心。自然与定法一。故名一心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禅




请问如何界定初禅、一禅、二禅 、三禅、四禅
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修习此初禅的修行者可体验到色界初禅天。二禅:乃色界四重禅定之第二重,位在初禅之上,第三禅之下。分为色界二禅与出世间二禅,北传佛教认为劣修此禅者可生于色界第二天,即少光天。三禅:释为佛教谓色界之第三禅天,此天名定生喜乐地。四禅是指: ...

学佛人,如何入定?
初禅,是把身体空掉了,如在打坐的过程中,经常感受不到“自身”存在,只有呼吸、杂念存在,说明已入初禅;随着功夫的加深,杂念少了,呼吸减弱了、进一步不存在了,说明你已进入二禅;再接下来,一点“微细的念头”也没有了,可知自己已进入三禅。在“三禅”里面,身心会产生许多反应。通常最明显的反应是有“喜”、有“...

佛教问题:怎么样入定?怎么样算是入定?
也就是说,你刚刚从初禅下来,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禅。你再度集中的当时,就快点注意观察三件事的变化,呼吸变细,心念变细,还有乐受又出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为这过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观察心念怎么从粗变细,呼吸怎么从粗变细,怎样从没有乐受变得有乐受。这就是你自己要去...

问一下 如何做禅(佛教)及相关,谢谢!
随息一段时间,若心里觉得安静调适,会很自然地进入定境,这就进入止的阶段。所谓“若心欲静,便舍随,凝心止住。”在数息随息之后,身心如能调和,这种安静的心境立即出现,这时在心境上已有了轻安舒态之感,由于妄念不起,无为、喜乐、轻松和专注的心情于焉出现,这已经进入初禅了。 4. 观息 在止的阶段,如果心境昏暗...

问:禅定可分为几种?境界有何差别?
仅是禅定所维系,禅定若尽,则随业又漂流投生他道,此四禅的境界,固然远此前面世间禅来得殊胜,胜过百千万倍之禅悦,但尚未究竟,亦非佛门弟子所依所归之处。初禅的境界,有三天: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等二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

学习禅定之法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理安慰。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

佛法修炼的问题
其实禅是静虑的意思,所谓定是心得决定的意思,与某一法心得决定就是定,但是这个是从广义上说,从狭义上讲禅定就是止观,止是止于一境,心不动摇,观是评判,拣择的意思,某个人修禅定住与初禅境界是止,观察初禅的过患,求更高的禅定证境为观,有止有观就是禅定的修炼。初禅是有觉有观,到二...

问下佛教的初禅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呢?修成初禅容易吗?
心中还有三六九等的分别,那就不是佛学的概念了。无分别心,即是如来禅。

打坐的问题
初禅就有离欲乐,二禅有定乐,你说的禅乐要到三禅才有,估计你想问的是打坐产生的喜乐,而不是专指禅乐。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自己可以实证的。我个人十多天就达到初禅体验到了喜乐。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如果你进入初禅了请回答我的问题
①、初禅: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

秦安县13673482225: 初禅是什么境界? -
孛鹏地诺: 参考 “禅:是四禅,就是初禅和二禅、三禅、四禅.初禅有三天,二禅有三天,三禅有三天,四禅有九天,这是四禅十八天.在这四禅的天人,都是修禅定;在我们人间的人修禅定,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证得初禅的境界──这是一种境界,...

秦安县13673482225: 什么是四禅天?色界诸天又分为4种的禅天?色界诸天又分为4种的禅天
孛鹏地诺: 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兹分述如下: 初禅天: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3天.此3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 喜受与意识相应. 二禅天: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量光、光音等3天.此3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三禅天: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无量净、遍净等3天.此3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 四禅天: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9 天.

秦安县13673482225: 请问如何界定初禅、一禅、二禅 、三禅、四禅 -
孛鹏地诺: 又复何名为四禅定.谓 离诸欲及诸染法.断除疑惑分别之想. 是名第一 离生喜乐定 复次离欲断除分别想已.当于外法悉皆泯绝.内复寂定.摄内外法.悉皆归一. 是名第二 定生喜乐定 复次舍于喜乐思念之想.于身喜乐.而无所受. 是名第三 离喜妙乐定 复次舍苦乐法.无忧喜想.诸法清净. 是名第四 舍念清净定. 如是名为四禅定法

秦安县13673482225: 打坐发热六阶段 -
孛鹏地诺: 小乘阶段是“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第一步叫粗定或粗住;第二步叫细住;第三步叫欲界定;第四步叫未到地定.中乘阶段是“根本禅”.“根本禅”分四步功夫,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其中又包括八触十功德和觉枝、观枝...

秦安县13673482225: 佛教里面的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呢? -
孛鹏地诺: 四禅(梵catva^ri -dhya^na^ni ),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

秦安县13673482225: 何谓四禅八定 -
孛鹏地诺: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 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成佛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为助缘.色界四禅 1、初禅是...

秦安县13673482225: 怎么理解一禅,二禅,三禅天毁灭方法 -
孛鹏地诺: 一禅、二禅、三禅为何分别以火、水、风而毁灭呢?《俱舍论》等经论中说,一禅、二禅、三禅各有不同的分别念过患,比如一禅有寻伺,如火,故用火来灭尽;二禅有喜乐,如水,故用水来灭尽;三禅有呼吸,如风,故用风来灭尽.四禅因为...

秦安县13673482225: 何为四禅? -
孛鹏地诺: 【四禅】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上所明戒相.虽复粗细有殊.终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既未除细乱.岂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罗皎洁.志在禅门.专修五法(五法在下别出科目)则色界清净四大自现身中缘....

秦安县13673482225: 什么是禅啊?修禅有什么好处? -
孛鹏地诺: 1. 禅之缘起:早年释迦一直被关在家中,青年时它第一次离开家门眼中看到的都是苦难,可见其家族正在衰落,也说明长期的幽闭生活使其产生了“抑郁”,认为“人生皆苦”.由于家族衰败,它抛下妻儿,带着比丘们四处乞食.2. 禅之机理:...

秦安县13673482225: 佛的定层次咋定?
孛鹏地诺: 《法华经》云:佛佛道同 佛没有等级,佛有三身,其中诸佛法身同体. 佛的三身是,法身,报身,应化身. 禅定有百千亿种.佛入禅定可以随心所欲.经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既然如此诸佛入的禅定无法比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