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罗贯中要写三国演义?

作者&投稿:刁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演义》是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目前尚无定论,争论很多,也有人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故事自黄巾起义起,终于西晋统一。是书陈叙百年,赅括万事,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小说通篇精巧叙述谋略,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 [编辑] 起源与版本 三国故事在中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全书24卷。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 [编辑] 作者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编辑] 特色 持扇的诸葛亮《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但《三国演义》抹掉了曹操、孙坚父子、王允、陶谦、孔融、马超等人历史上的不利描写。把曹操、周瑜、吕布、孙策、郭嘉、司马懿、诸葛亮、荀彧、赵云、庞德、夏侯惇、关羽、司马昭等人的功劳进一步拔高。皇甫嵩、何进、卢植、刘备、孙坚、袁绍、程昱、陈登、张昭、鲁肃、曹真等人的表现则打了折扣。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 *** 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 《三国演义》是亲刘的作品,他用了前10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51年,以后的46年只用了16回就草草收场了。 [编辑] 《三国演义》与史实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因魏晋政治黑暗,史料多招删改,对中央 *** 多加美化,秽史、疑史众多。三国志就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至魏晋以降历代不少史家认为影响《三国演义》极深的逸史轶闻才是被魏晋 *** 隐瞒抹消的历史,《三国志》本身有其争议性。但民初五四运动后,反传统派学者积极护航《三国志》官史,以对诸葛亮、关羽、刘备传统正面人物展开批斗,胡适、鲁迅等争议极高的革新派学者更带头炮轰《三国演义》,而建政后受马列主义反封建思想影响,在加上本人对秦始皇、曹操、成吉思汗的爱好以及 对农村思想彻底掌控。便继承反传统派学者对诸葛亮、关羽等人物斗争,大量引援《三国志》来加重炮火而忽略其争议性。直到改革开放才见反省,但不见其放松力道。 [编辑] 文化影响 煮酒论英雄《三国演义》和三国时期故事传说对东亚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关三国的诗词歌赋就不胜枚举,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评书、戏剧和其他口头文学作品曾出不穷。而且这些作品和《三国演义》的相互借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类文化群。直到今日的各类三国故事剧集,漫画,书籍还是经久不衰。《三国演义》及三国故事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今仍随处可见,在人们处于竞争环境或奋斗阶段,可能会以三国的场景,人物关系作为考量。其间的褒贬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无论褒贬的结论如何,人们对三国中人文精神的认可已经根深蒂固,难说会有较大改观。 个别的讲,在有些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地区或族群中,三国文化的烙印更是明显,如诸葛姓氏,川陕地区等。 中国自古流传有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指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会整天想打架,思想上变坏;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勾心斗角,作为应该「知天命」的老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身心无益。 夏志清教授在〈人的文学〉一文引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刘安杀妻喂肉的故事,同情旧时妇女的悲惨命运: 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都割去。玄德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三国演义》也留下了不少成语,如桃园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蜀中无大将、三分天下……等等。 《三国演义》也留下了一些俚语,如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说曹操,曹操到……等等。 另外,书中蜀国丞相诸葛亮所作的《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也被传为千古佳话。 自《三国演义》传了出国外后,日本人非常喜欢这类题材,改编成漫画或动画不下数十次,如横山光辉的作品「横山光辉三国志」,市面上也有不少以三国作背景的电脑游戏和电玩游戏,比较著名的有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
因为他想整理以前说书先生说三国的故事。
关于三国的故事,显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小说家罗贯中在其作品《三国演义》里,已经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片段。其中,像诸葛亮,关羽等人物更是脍炙人口,已经几乎成为整个民间的神话人物。 但是,如果有喜欢较真的人,在反复阅读个这部小说以后,却也不由对其中某些情节产生了种种怀疑。罗贯中就像一个恶作剧的人,似乎有意或者无意地在这本小说的情节里隐藏了无数个谜,供后世的读者揣摩猜测。从表面看来,这些谜团仿佛是由于作者的考虑不周或者胡编乱造而产生的各种逻辑破绽。然而,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却有是作者欲言又止,种种事实深埋于心,却又不敢公然表露的痛苦下,将事实用各种方式隐藏在的整本《三国演义》的小说里。 要想把其中的谜底完全解开,凭我个人之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只是想在这里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说道一番。 在《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里,有两个人物,罗贯中居然连名字也没有交代。其中一个是被张飞痛打了的督邮。当然,他只是个小人物,名字或许并不重要。然而,另一个人物却是在整个三国里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她就是貂蝉。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应该知道,貂蝉原来的意思是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而不是她的名字。虽然在所有正史文献里,貂蝉并无明文记载,但在很多民间戏曲传说里,她缺是有名字和身世的——貂蝉本姓任,名红昌。她出身的地方说法不一,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那么,既然貂蝉确有姓名,那么对于这么重要一个人物,罗贯中为什么故意隐藏不说呢? 还有,白门楼事件中吕布被曹操处死后,貂蝉的下落又是如何呢?罗贯中居然也是只字不提,这完全不符合罗贯中的一贯风格。要知道,罗贯中在整本《三国演义》里,几乎都坚持对每个重要人物的下落有个清晰交代。比如,孙尚香在被骗回东吴后其实已经和整个三过的故事关系不大了,可当刘备兵败,病死白帝时,罗贯中还是不由地特意再次提到孙尚香闻讯自杀的事情,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交代。可是,对于貂蝉,罗贯中却为什么又显得如此过于惜墨入金呢? 这些问题,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听到好几个关于貂蝉下落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关羽把貂蝉藏起来,曹操得知后就派人捉拿,貂蝉扑剑自戕;另一说法是貂蝉在关羽安排下返回故乡,终老故土(也有说是出家为尼,并有著作“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更有一说法是曹操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以期挑拨他们兄弟感情,为绝曹念,关羽杀死了貂蝉;更有元代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说曹操派貂蝉诱惑关羽,关羽怕自己把持不住,挥刀斩了貂蝉月下的影子,貂蝉飞身进入月宫。 由此可见,不论哪种说法,貂蝉的下落都和关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其实用了一种借代的手法,已经把这事情讲述了出来。他实际上是用了虚构的赤兔马来暗示了这一点。


为什么罗贯中要给三国编写小说?
1、罗贯中是个杂剧作家。相当于现在的电视剧编剧。他本身就是个写东西的人,他总得写点什么吧,生活总是要过的,饭总是要吃的,他一生写了很多东西。当然,最出名的是《三国演义》。2、在当时,三国演义有各种戏剧版本,罗只是整理《三国志》还有戏剧剧本,然后进行加工,改编。也就是说,内容并不...

为什么罗贯中要写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

为什么罗贯中要写三国演义
3、罗贯中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有时间致力于文学创作,创作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巨著;4、为了表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这种理想主要是通过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对比而表现出来的。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也是群雄并起,最后剩下了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这三个主要的大军阀也很像三国...

罗贯中为什么写《三国演义》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有以下原因:首先,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出于对历史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充满了兴趣,并深知其中的战争、权谋、英雄事迹等元素极具叙事价值。通过创作这部小说,他能够将这些故事搬上文学舞台,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其次,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还有一层政治寓意。

罗贯中为什么写《三国演义》
忠义思想。故写下此书。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作为一个有思想见地的文人,真切看到蒙古统治者专横残暴,人民群众饱受民族压迫,所以在小说中罗贯中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宣扬正统、忠义思想。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的背景
回答: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原名罗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

为什么罗贯中创作了《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

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一本和真实三国相差甚远的《三国演义》?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和无奈,罗贯中用手中的笔,借历史故事为主线,写下了三国演义这部传世佳作。 在当时的生活中,罗贯中不敢为张士诚歌功颂德,但他可以任意美化刘备,他把刘备描写成是一个处处讲仁义道德、爱民如子的君子刘皇叔。罗贯中不敢骂朱元璋,但他可以恶毒地咒骂曹操,他把对朱元璋的恨,统统...

为什么罗贯中要写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目前尚无定论,争论很多,也有人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故事自黄巾起义起,终于西晋统一。是书陈叙百年,赅括万事,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三国指的是魏、蜀...

罗贯中为什么要以刘,关,张的角度写三国?[L.G.Z]?
因为历代以来,皆以刘姓为正统。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罗贯中是一个传统的儒生,受这种观念影响才以刘关张等人为定义视觉。其实三国志反映的必究符合历史

汤原县13670569667: 罗贯中为什么写《三国演义》? -
梁晏司坦: 罗贯中从事小说稗史的创作,似乎应得益于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于此,他才有时间和有可能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首先用全力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他有许多的著作传世,诸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相传,他还写过十七史通俗演义,并曾参与了《水浒传》的撰写.尺蠖斋评释的《西晋志传通俗演义》序文就说:“罗氏生不逢时,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浒传》,以抒其不平之鸣.”.

汤原县13670569667: 罗贯中为什么写三国演义 -
梁晏司坦: 普遍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为罗贯中,也有一些说法认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和他的老师施耐庵合著,但未有明确考证证明.不过近年对作者亦有争议,学者张志和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找到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虽然该版本的封面、序言、目录和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订,正文部分却是早年留下的旧版本,这也让原先“嘉靖本为三国演义最早刻本”之说不攻自破.胡适曾在1930年代说过:“《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来演义家的共同作品.”“《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

汤原县13670569667: 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
梁晏司坦: 他写三国演义是为了让难懂三国志走进老百姓,多么良苦的用心呀!

汤原县13670569667: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原因是什么 -
梁晏司坦: 既然是小说肯定加入了很多艺术方面的色彩,让人们心中更加能够记住小说中的人物,如果把小说写的太真实,就显的太严肃了,没有小说应该有的特色.

汤原县13670569667: 为什么罗贯中要写三国演义这么一本小说来贬低曹操和孙吴,比如周瑜,历史上周瑜明明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却 -
梁晏司坦: 这一本小说,往往并不是一定遵循事物事实去写,他需要的不是对历史负责,而是对他的剧情负责,往往因为剧情的需要而不得不串改历史,比如诸葛亮并没有他所描写这般无所不能,诸葛亮只是一个政治家,但这三国少了诸葛亮,三国还是三国吗?还有关张二人历史真的如作者所讲一般这样义气豪云吗?写小说总有正面的与反面的人物,一面已经描写的极为正义了,那另一面当然需要一个彻底的反面了.同理,有诸葛亮就出现了周瑜,有刘备就应该有曹操.

汤原县13670569667: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原因 -
梁晏司坦:让人们了解三国时期的战争故事、突出各个英雄人物形象、

汤原县13670569667: 三国演义为什么会被人们誉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为什么作者要编写三国演义而不编写别的 -
梁晏司坦: 《三国演义》写作水平是四大名著中最高的,体现在36计全部都用上,字体的生僻字也很多,光这一点其他三大名著都望尘莫及的,还有体现大气,场面宏伟壮观,《红楼梦》虽然文学水平也很高但未免有点婆婆妈妈的.至于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而不写别的?这个问题也许只有罗贯中本人知道,按照我的观点猜想:可能与当时汉朝末年军阀割据到曹操,孙权,刘备的三国鼎立,再到三国归晋这半个多世纪时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关吧

汤原县13670569667: 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这本书
梁晏司坦: 罗贯中处于元末明初这个时代,他作为一个戏曲小说家,在这个时代被看得很轻,就如同歌妓一样被看不起,于是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书中,描写三国这个乱世,各路英雄一展抱负,作者也想象自己能够一展雄心.个人之见哈,希望能抛砖引玉,嘿嘿

汤原县13670569667: 转 罗贯中为什么会在《三国演义》中“尊蜀汉贬曹魏” -
梁晏司坦: 这还不容易理解?罗贯中是个汉族人,但身在元朝,元朝又是被异族人统治着(蒙古人),罗贯中代表着汉族人的尊严.所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注重“汉”字,和儒家纲常礼节.既然刘备是皇室后代,且有那么大的抱负,罗贯中索性以刘备为第一视角来写《三国演义》.

汤原县13670569667: 罗贯中为什么神话诸葛亮? -
梁晏司坦: 早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前,早就有许多的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了. 民间有许多说书的,唱戏的,把三国故事搬上了台.而诸葛亮也就就成了智慧的化身. 由于古人的对科学认识的局限性,把一个人的事迹说得神乎其神是很普遍的. 所以早在罗贯中之前,早就有人神化诸葛亮了,不但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都被神化过. 而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只是将这些散在民间的话本、传说、故事等等用刘备诸葛亮这一条线给串了起来. 所以,罗贯中并没有神化诸葛亮,而是古代中国民间的神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