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

作者&投稿:正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是怎样看待古代的海运事业的?~

‍‍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因此古代海运事业比较发达。‍‍

  中国古代航海家有:郑和,杨氏三代,郑芝龙,王直等。
  中国曾经有过很多航海家,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海图和大量的古代贸易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但是,唯一永垂史册的航海家就是郑和,郑和成为了中国古代航海的标志。其他的大量航海家,都没有被历史所记住,这些伟大的名字连同中国的航海文明被传统文化、黄土文化、农耕文化所扼杀、所掩盖。

  中国古代从事航海事业的,无非是三类人:外交使节、海商和海盗。其中海商是航海的主力,他们才具有真正永不枯竭的动力去进行航海事业,去探索海洋,提升航海技术。遗憾的是,这些海商的名字和事迹几乎没有被记录和留存下来,当时也没有“福布斯”排行榜,我们只能通过政府的关税和贸易记录去想象这些人的富裕。
  中国一定有过很多富可敌国的海商,否则就无法解释在宋元时期出现的“中国大航海时代”。在宋代,政府对于航海贸易的鼓励,和现在地方政府搞招商引资的劲头不相上下。
  到了元代,政府更派出使节前往海外,进行招诱贸易的活动,颇有现在商务代表团的意味。在当时,海上贸易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仅修造可以进行远洋航行的海船一项,对于普通商户就无法承受,这个问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办法,最后竟是被骑马打天下的元朝人解决了,他们设计出一种“官本商办”的海外贸易“官本船”制度。据《元史·食货二》记载:“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七分,所易人得其三。”现在看来这种政策都是十分先进的,政府不仅出船还出钱,承担了主要的经营风险,然后收取利润的七成。
  在这样的优惠政策下,中国为数不多被历史记录的海商家族“杨氏三代”出现了。祖父杨发曾任南宋利州刺史、殿前司选锋军统制官、枢密院副都统等职,元灭宋后,杨发降元,改授明威将军、福建安抚使,领浙东西市舶总司事,这件事在《元史》中有记载。杨发的儿子杨梓开始亦官亦商的生涯,有点儿像后世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真正将生意做大的是杨梓的次子杨枢,杨枢19岁便成为了官本船的代理人,主要前往波斯湾一带从事贸易活动,当时波斯属于伊利汗国的范围。
  元朝至元年间,伊利汗国第四代王因王后病故,特向元朝皇帝忽必烈请求补选一位王妃,忽必烈遂选阔阔真公主跟随杨枢的“官本船”前往伊利汗国,后来伊利汗国派往元朝答谢的使节,也是搭载杨枢的船。元帝国和周边的四大汗国基本都是一家人,这一层关系使得元朝政府在对外交往上比较宽容,反正就是自己家人。从现在的记录来看,杨枢不仅承担过运送外交使节的任务,自己也帮助政府做过很多外交的工作。
  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和杨枢作为一个海商关系不大,但是对于他被历史记录下来,却关系巨大,若不是他祖父曾经做过官,若不是他和元朝政府之间的亲密关系,杨枢也会像他所积累的那些巨额财富一样,早就烟消云散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不是宗教信仰强烈的民族,中国人的信仰是历史,中国人相信,那些被历史记录下来的帝王将相、孝子烈妇可以永垂不朽,除去政治人物之外,能够享受到这一待遇的,只剩下文学家。杨枢的事业之所以现在能了解得比较清楚,是因为元代的文学家黄溍曾为杨枢写过一篇墓志铭,其全文收入《四库全书》。这篇墓志铭成为我们了解元代航海家的重要文献,可惜的是里面主要记载了杨枢和政府的亲密关系,而不是他的航海事业。
  在元代,中国海商的远洋帆影已经出现在波斯湾、红海和东部非洲,他们为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做好了一切航海技术上的准备。航海最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这些航海经验都是靠着一代一代的航海家用生命换取的,钱多和船多对于航海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郑和踩着元代这些远洋巨人的肩膀完成了一项伟业。但是,巨人被忘掉了。
  郑和是一条分界线,郑和之前航海家的主体是海商;郑和之后航海家的主体变成了“海盗”,这些海盗又和“倭寇”这个词纠结在一起,变得模糊不清。
  中国历史上出过两个最有势力的海盗:王直和郑芝龙。这两个人有非常多相似之处,都是发迹于日本,都曾经控制过大面积的海域,最后都被政府诱骗然后招安,两人先后相隔100年,却连结局也十分类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月初,王直派人传话给明政府,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并协助剿除其他海盗,只希望以此换得明政府开放沿海贸易的许诺,当时负责剿灭王直的浙江总督胡宗宪故意制造出一种双方议和的气氛,将王直诱捕,并于三年后将其处死。将近100年后的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降清的明臣洪承畴向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提出招降郑芝龙的建议。六月,郑芝龙得到贝勒的书信,决意降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月初三日,郑芝龙及其子孙家眷11人被清廷杀于北京柴市。
  中国的文化无法记住那些真正的航海家,被禁锢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也无法真正走向海洋。

历代航海技术介绍

一、先秦时期

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甲骨文用“凡”代替“帆”,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不过,这时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陆地江河航行中。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海上活动兴起,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测的不同水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人们已了解到“百川归海”并一开始在沿海巡航。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利用风和帆航行。
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风的同时,也对一些云雨气象有所了解,如《尚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从风雨”等都是人们在航行中注意天气变化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

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水文特别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如《尚书·禹贡》“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知知道趁涨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顺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学联系起来。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为航行定向。战国时期,磁石“司南”已发明。但其用途主要用于陆上定位。英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

总之,先秦时期的航海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刻,对洋流、风力、潮汐,和海上天文、气象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并发明了海上测天体高度的仪器。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的远洋航海,人们已开始自觉使用季风航海。中国人已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

在先秦时期天文导航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的导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汉书·艺文志》载,西汉时海上导航的占星书已有《海中星占验》十二卷,《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等有关书籍总计达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国航海人员载航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天文经验和规律。其内容应是记录航海中对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确认航线。

除天文导航外,地文导航与陆地定位在航海中也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汉时,人们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风《海岛精算》记载了这种利用矩或表进行两次观测,可求得海岛之高度和与船的距离,这对后世航图的测绘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时,人们对潮汐已不仅局限与水面的涨落,而能找出其中的原因。王充在《论衡·书虚篇》第一次科学地将潮汐成因与月球运动联系起来,反映了人们对潮汐认识的进步,同时对人们航海借海潮流向进出港湾有一定的帮组。

总之,秦汉时期造船业发达,已能利用季风航行,天文和地理导航几时进一步提高,并能对潮汐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航海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航海国家的行列。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造船业发展的同时,航海知识与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

三国王震《南州异物志》对当时航行于南海水域的海船风帆驶风技术有所描述:“其四帆不正前向,皆驶邪移,相聚已取风吹,邪张相取风气”这段记载说明了当时中国南海航行者已拥有增减随宜的四帆帆船,掌握“邪张相取风气”的打偏驶风技术,并在印度洋上的航线,也是利用七帆帆船驶风而航行的。

随着三国以后的航海活动增多,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信风规律已有所认识和利用。

这一时期航海技术有所进步,还表现在人们已对航行所经海区的海岸地形有了初步了解,如对今南海的珊瑚已有所认识,同时天文导航技术也已采用。

四、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航海技术趋于成熟,人们已能熟练运用季风航行,天文、地理导航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对潮汐也能进一步正确解释。

唐代,人们已能认识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风有规律德到来和结束,这种与航行有关的季风成为“信风”。在利用这些信风航行的同时,人们已能正确地归纳和总结出这些信风的来去规律。如义净正是借着对南海季风、北印度洋及孟加拉湾的季风和洋流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而乘船到达东南亚室利佛逝国而还归中国的。同时唐代人儿你们对海洋气象有了进一步认识,已能利用赤云,晕虹等来预测台风。

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开元年间天文学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复矩”仪器来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虽与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而且这种测量术很可能已经在航行中使用。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与天文定位术一样,隋唐地文导航技术也有一定提高。“广州通海夷道”中对航海方向、距离、时间已相对具体,对某些地区的地理位置或地形特征已有明确的地文定位描述,并且对远洋航行中的人工航标也有记录。特别是随着数学的进步,航海家已经能在勾股定律相似关系的原理基础上,运用两次观测计算的“重差法”来测量陆标,大大提高了海岸测量术的水平。

在《海涛志》中,作者窦叔深入研究了潮汐运动与月亮运动的同步规律,对潮汐运动中的形成原因、大小潮出现的时间、计算方式、潮汐循环的周期等做了详细的论述。而稍后的封演,也对一月之中潮汐逐日推移的规律做了非常清晰的论述。

五、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航海技术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阳辨向,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开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针航行。而指南针的应用,在南宋时期发展成罗盘形构,随着精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针指示方向,比北宋时期更为进步。也促进了中外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两宋时期,有关海图的记述已十分明确,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刘豫献于金主亶的海道图等,都说明了当时海图的发展。海上交通航线的发展,为海道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海道图的产生出现,是人类海洋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为人类进一步征服海洋,发展海上交通事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工具与技术知识。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根据天气变化确定方位,判断环境。并已懂得利用长绳系砣测量海深,并从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断航行位置及情况。而且还能利用季风航行,其驾驭风力的技术也具有相当水平。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利用信鸽作为海上交通工具。并已能进行水下修补船只,防止渗漏致沉。由于航海技术不断提高,令两宋时期的对外海上交通更具安全,航向更为稳确,航行时间也大为缩短,有利于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六、元朝时期

元代指南针的应用更为普遍,也更为精确,已成为海舶必备的航海工具。元代航海中,把指南针许多针位点连结起来,以标明航线,称之为针路。指南针应用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以天干、地支和四卦(乾、坤、 、艮)作为航海罗盘上编排的航路方位,这样,海船航行更能精确地确定航向,把握航线。

元朝航海技术的提高,还表现在对海岸天象与规律的认识与掌握,以保证海船航行的安全与稳定。元朝海上交通,已能熟悉地掌握与利用季风规律。元朝航海家在长期的海上交通实践中,总结经验,编成有关潮汛、风信、气象的口诀。

而有关的口诀据称“屡验皆应”,说明了元朝对海洋气象变化规律,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与掌握,有助于进一步驾驭海洋,促进海外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七、明朝时期

明朝的航海技术主要表现在对海洋综合知识的运用以及航行技术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与进步。

1、关于航路航向
明代指南针的应用更为普及与精确。过去指南针的运用,主要是单针与缝针之法。但明人《顺风相送》中已经有“定三针方法”、“定四针方法”。虽然不详其具体应用方法,但应该可以肯定其航路航向必然更为清晰准确,几个指南针一齐运用于确定航向,还必须有计量单位,确定航程。至迟在明代已经以“更”作为计量单位运用于航海之中。明清时期,一更约为六十里计。因此,“更”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计时单位,而是指一更时间内,船舶在标准航速下所通过的里程。以“更”用于航海,也是明代航海技术发展的一个标志,它与指南针结合,可以推算船位航速,令航行路线方向更为精确,明代“针”、“更”结合的航海方法已十分普遍,反映了明代航海技术所具有的先进性。

2、关于地形水
大海航行,必须了解航路的地形水势,掌握航道的水深及暗礁浅滩,才能安全可靠地进行海上交通活动。
明人测量水地深浅名为打水,以托为单位。明人在航海图绘制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宋元时期已有航海图样问世,但只是以沿海为主,远洋航海似未能备及。直至明代,航海图的绘制已有很大的进步,具有很高的水平,不仅沿海地区,海外远洋地区也有掌握,最典型的是明人茅元仪所辑《武备志》卷二百四十附图上所载的《郑和航海图。该图自南京绘图,一直至东非沿岸,航图遍及广大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地区,记载了五百多个地名,并绘有针路,各处星位高低。对于航行途中的山峰、岛屿、浅滩、礁岩、险狭用的海图,显示了明人对掌握航路地形水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更反映了明代航海技术的发展水平。明代航海者对海外航路的地形水势已有相当的掌握。明代类似对航路地形水势的具体指南,趋于综合化与形象化,反映了明代航海技术的提高。

3、关于航海天象
观天象,包括星位、信风及海流潮汛的变化规律。
牵星术来确定船舶的航行位置。牵星术,乃是当时一种利用天文状况进行测位的航海技术。即在船上利用牵星板来观察某一星辰的高度,借以确定船只所在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在深海中,地形水势难以提供有效的识别,无所凭依,往往以天象来确定航位。《郑和航海图》中就附有《过洋牵星图》,记录在印度洋地区的牵星航海。

对信风的利用。明人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图》中云:“十二月,福建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至占城国。”又明人马欢《瀛涯胜览·满喇加》中谓,归航,“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表明明人对季风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已经十分得心应手。

明人对海上风云气候、海流潮汐的变化规律也十分熟悉。《顺风相送》和《指南证法》中就记载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气象记录和歌诀,说明了明人对航海天象的认识与重视,如《顺风相送》中“逐月恶风法”,“定潮水消长时候”,“论四季电歌”,“四方电候歌”等。按农历月日,对海洋气象的风雨规律作了详尽的记述。

八、清朝前中期

清朝前中期的航海技术虽然没有很大创新,但是对于海洋地理的重要性还是具有充分的认识与总结。航海图的绘制也有相当的水平。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就有附图六幅,这些图较前人的地图详备、精确。陈氏《海国闻见录》中的《天下沿海形势录》,更对中国东北、东南沿海的海洋地貌、水文航运都有详细的说明。这些都具有重要海上指南价值。

在航海应用技术中,基本上继承前人的传统方式。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普遍使用三针法,对航海天象观察、航海地形水势都有系统的掌握。并且开始以沙漏计时。比起传统的焚烧更香以及日月位置估算时间更为精确。清前期沙漏的运用,说明了当时在吸收外国航海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航海工具的技术性能与技术水平。

“中国洋艘,不比西洋呷板,用混天仪、量天尺,较日所出,刻量时辰,离水分度,即知为某处。”相形之下,中国的航海技术已开始落后于西方。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在海上探险、大规模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及频繁的海战中先后出现了海上强国——齐国、吴间和越国。

公元前七世纪中期,齐国位于山东,靠近大海的地理优势,大兴渔盐之利,使它有了很大的经济优势,终于先后灭掉30多个诸侯国。齐国成为能直接控制环绕山东半岛及渤海航行的海上强国,其势力甚至远达东海和钱塘江口。

越人自古擅长航海,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可能这是由于常在水中,长发不便,所以剪短,纹(文)身,是象征龙之子,求其在海中的安全吧,自然也有迷信的色彩。越人常常潜水游泳,对造船航海技术较为娴熟。他们造的船有适于海战的戈船,也有民用的扁舟、轻舟、舲[líng伶]等。越国在勾践率领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482年,勾践乘吴王夫差率精兵北上到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之机,发习流(水兵)2000人,兵士40000人,君子(精锐)6000人,诸御(车兵)1000人伐吴,一举攻下吴都姑苏(今江苏苏州),俘获太子友。夫差被迫使人以厚礼向越求和。公元前473年,越终于灭吴。吴王夫差自杀。
越灭吴后,公元前468年,越沿吴北上的途径从会稽“徙都琅邪[yá牙]”(《今本竹书纪年》。琅邪,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这时,越并有琅玡、会稽二郡)。时越有“死士八千,戈船三百艘”,使楼船士卒“二千八百人伐竹柜为桴”。公元前379年(越王翳三十三年)又“迁都于吴”。吴即今江苏苏州。这时位于山东沿海的齐国国势强盛,而越国国势日衰,在山东已无发展之地,只得再次从海上迁回吴。
春秋战国时期,海上航行能力已很强大。吴人以“舟揖为舆马”,以“巨海为夷廋”。越国一向以舟为车,以揖为马。越国的两次迁都也说明了它的航海能力。

西周时曾封商代的贵族箕子于朝鲜。战国时,邻近朝鲜的燕、齐两地人民不堪残暴统治,曾成批地迁徙到朝鲜去。同时带去不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朝鲜半岛也出土了铜铎、铜剑等物,据考证有一些是战国时代的文物。这些说明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在黄海进行远航。还有不少中国人为躲避战祸经过朝鲜半岛再渡海到日本。他们带去青铜器和铁器的生产工具,带去了水稻种植技术。金属工具和农耕文化是弥生文化的两大特征,从此,日本从原来的绳纹文化过渡到弥生文化(公元前200多年到公元300多年),而弥生文化就是来自中国的文化。特别是来自中国北方沿海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东南沿海的越人经常在南海进行航海活动,并通过番禺港进行贸易。番禺是越人的一支扬越建立起来的。“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史记·货殖列传》)同时,百越航海于海外所得黄金、珠玑、犀象等也曾作为贡品向楚国朝贡。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造船业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它继承了巴蜀地区及原来六国中一些国家发达的造船业的技术水平并加以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的船只不仅规模大而且类型多,并能建造高技术的楼船。
秦在平息南方的战争中就曾有能力组织一支能运输五十万石粮食的大船队。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在位十二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中,曾先后组织五次大规模的海上巡游,说明秦代的航海能力。

秦始皇曾先后五次巡游,除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20年西巡陇西外,第二次至第五次都是巡游海上,即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0年的四次巡游海上。他的巡游海上,必须加强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如果说夏、商、周时,我国航海事业只是一个初创的时期,那么,到了秦统一中国后,我国航海事业就步入了它的发展阶段。

汉武帝极力开辟海上交通,致力于海上各国往来。在汉武帝的努力下,汉朝终于先后开辟三条重要的海上航线。 汉代的帆船开辟了从南海通往印度洋的航线,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远洋航线,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外贸易。

唐朝是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经送宝。

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航海技术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阳辨向,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开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针航行。

元代指南针的应用更为普遍,也更为精确,已成为海舶必备的航海工具。元代航海中,把指南针许多针位点连结起来,以标明航线,称之为针路。指南针应用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以天干、地支和四卦(乾、坤、 、艮)作为航海罗盘上编排的航路方位,这样,海船航行更能精确地确定航向,把握航线。

元朝航海技术的提高,还表现在对海岸天象与规律的认识与掌握,以保证海船航行的安全与稳定。元朝海上交通,已能熟悉地掌握与利用季风规律。元朝航海家在长期的海上交通实践中,总结经验,编成有关潮汛、风信、气象的口诀。

而有关的口诀据称“屡验皆应”,说明了元朝对海洋气象变化规律,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与掌握,有助于进一步驾驭海洋,促进海外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从公元15世纪开始,我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航海事业和对外关系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当统治者重视发展对外关系,重视发展航海事业,造船业就发达,如汉、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造船业也就发达;明中期以后到清朝时,由于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造船业受到影响。

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在秦汉、宋元、明朝前期是发展高峰时期。大致列了一下各朝的航海情况。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始蓬勃!


中国古代大航海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宋代300多年统治,鉴于北方有辽、金,西部有西夏,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因而海上交通比唐朝更为发达,宋朝继承并发展了唐代开辟的古代大航海时代。吴钩在《生活在宋朝》一书中说,宋朝经济繁华,非农业税接近85%,农业税变得微不足道,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海上丝绸之路最繁华的时间段就...

中国航海事业在世界航海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互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就开辟了丝绸之路,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互动。在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欧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

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航海事业和对外关系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当统治者重视发展对外关系,重视发展航海事业,造船业就发达,如汉、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造船业也就发达;明中期以后到清朝时,由于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造船业受到影响。 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

中国航海事业所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夏、商、周时代,由于木板船与风帆的问世,人们已开始在近海沿岸航行到今日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南半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 人们已累积了一些天文定向、地文定位、海洋气象等知识,初步形成了近海远航所需的技术和相关的知识,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航海历史,一代代航海人是如何劈波斩浪的?
今天是7月13日,根据最新消息报道,我国东南沿海的很多地区举办了航海节,中华民族在航海的历史中披荆斩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古代的航海业促进了我们中华民族和别国的交流,带回了宝藏的同时提高了国际地位,现代的航海业更是促进国际交流,促进了渔业的进步,回看我们国家的历史,一代又一代...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哪个朝代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北宋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的发展历史:世界上最早记载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导航的文献是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朱所著《萍洲可谈》(成书略晚于《梦溪笔谈》),朱之父朱服于1094-1102年任广州高级官员,他追随其父在广州住过很长时间。该书记录了他在广州时的...

中国历史上的大航海内容简介
中国航海史是一部充满了丰富情感的画卷,其中既有深深的遗憾和惋惜,也充满了自豪和荣耀。哀叹与失望交织其中,但更多的是豪情壮志和辉煌成就。作为世界文明的早期发源地之一,中国的航海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15世纪起,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便独领风骚,居世界前列。16世纪,我国的船舰性能优秀,...

郑和下西洋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影响:1、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2、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

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
宋代时期,个人认为航海业是中国的昌盛时代,宋代军事力量不强,然而军队冗多,每年又需要向辽国(后来是金国)和西夏支付大量岁币,这么多的钱,只靠本国内部不可能获得,只有依靠海运进行贸易,所以宋代虽然军事不强,然而经济相当发达,全仰仗海运支撑 明代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把中国航海推向了顶峰 ...

关于中国航海史,议论文,1500字,求高手
这一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富裕,在宋元时代丰富的航海遗产和历史惯性的推动下,明代统治者出于巩固自身地位、扩大国际影响、满足物质享受的需要,曾集中举国资财,先后派遣宦官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官方远洋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从而,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前所未有的顶峰时期。明代初期,造船业...

成武县19168262209: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于什么时期
佟诸苯丁: 1、宁波地区已与日本有交往,一条以中国徐闻港,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 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

成武县19168262209: 中国古代大规模海上航行活动什么时候开展的 -
佟诸苯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在海上探险、大规模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及频繁的海战中先后出现了海上强国——齐国、吴国和越国.

成武县19168262209: 明朝的航海技术有多发达 -
佟诸苯丁: 明永乐三年(1405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首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起锚远航,出使中国南海以西的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 610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长151.18米、宽61.6米的“宝船”模型前,当我们再次扬帆远...

成武县19168262209: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郑和下西洋和中国现代化有什么关系? -
佟诸苯丁:[答案]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 ——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

成武县19168262209: 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科技成就 -
佟诸苯丁: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

成武县19168262209: 海上丝绸之路简介,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佟诸苯丁: 海上丝绸之路简介: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又是怎样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海上丝绸之路简介海上丝绸...

成武县19168262209: 中国什么时候发明了指南针?什么时候用于航海事业? -
佟诸苯丁: 十一世纪末 我国的海上交通,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二千二百年前,秦始皇为了寻找仙药,就曾派人乘着大船大规模地航海了. 秦汉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航海事业逐渐发达起来.晋朝时候,有个有名的和尚法显,曾经走海路到...

成武县19168262209: 中国历史上航海事业最发达的朝代 -
佟诸苯丁: 明朝,造船技术超级先进!你可以搜郑和当年乘坐的船!

成武县19168262209: 简要介绍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 -
佟诸苯丁: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 徐闻,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

成武县19168262209: 宋代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
佟诸苯丁: 宋代的造船业位居世界首位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这又推动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宋的造船业比以前更具有特色:船体更巍峨高大,结构更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