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有何政绩?

作者&投稿:栋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顺治有什么作为?~

清代皇帝的自我批评——三读顺治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十八年於兹矣。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且渐习汉俗,於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 ...

这位顺治皇帝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二十四岁去世,打理朝政、主持军国大事十年,政绩颇多。但民间于这位青年皇帝传说较多的却是他与董鄂妃的爱情及其本人消极厌世闹着要出家的故事。其实顺治在政治上是很有作为的。他亲政之初,国内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是危机四伏,而这位长期生活在关外的满洲皇帝连汉文的奏章都看不太懂,更不要说学习历代汉家皇帝的治国经验了。但他以皇帝之尊,并未沉溺于享乐,而是极其刻苦地学习汉族文化,天不亮就起床读书,为了背诵一些名篇名著,彻夜不睡。在每日处理大量的军务政务的同时,汲取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不断完善他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在军事上,面对全国蜂起的战乱,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重抚轻剿的策略,大胆放手地任用汉族降官,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稳定了国内局势。在政治上,他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力求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机构。在经济上,他招抚流民,鼓励开荒,免除自明末以来对百姓的种种科派,连各地向皇上进贡土特产品也下令免除,救灾救荒,大力发展生产。

顺治在治理国家方面,清明之举不少,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条是他能诚心听取下情,容许臣下犯颜直谏,即使提的意见非常尖锐,他也不以为忤。相反,臣下不提意见,他反而不高兴。如此大度的气节,不仅远远超过他的先辈,对其后代也发生着深刻影响。清朝诸帝大多勤政而有作为,能听得不同意见,很少如前代皇帝,一语不合,便把提意见甚至提建议的大臣打个皮开肉绽,直到要了人家脑袋。这里顺治皇帝的表率不能不说对他的后人有着重要的影响。更难得的是,当时的福临,只有十几岁,二十出头,以我们今天许多家庭的条件来看,还不过是个孩子,但那时的福临就能有这般见识,这般作为,实属难能可贵了。

前面所录的诏书,是顺治染上天花后,自知不起,召来他的亲信大臣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学士麻勒吉撰拟的遗诏,这份遗诏是顺治帝临终前最后一次自责自切;也是他自我批评精神的最后体现。

遗诏除最后交待了帝位的继承人和辅政大臣名单外,其余内容全部是顺治检讨自己执政以来的罪累计达十四条之多,可说地地道道是一道“罪己诏”了。

第一条,顺治检讨说,自己并无高厚的德行,却继承了祖宗大业,但却没有治理好国家,没有致福于百姓,这是自己的一条罪过。

第二条,说自己先母亲去世,不能孝养母亲,是自己的罪过。

第三条,再强调父亲去世时,自己因尚年幼,未尽孝仪,本应在母亲去世时给予弥补,但今不能承欢母后,反给母亲带来痛苦,是自己的罪过。

第四条说,对宗室诸王贝勒等满洲亲贵未能照应周全,是自己的罪过。

第五条说,在施政之中偏向任用汉族大臣,疏远了满洲官员,是自己的罪过。

第六条说,自己用人所持标准过高,没能很好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是自己的罪过。

第七条说,自己对不称职的官员未能及时撤换,是自己的罪过。

第八条说,自己在宫中花费过多,影响了官员的俸禄,是自己的罪过。

第九条说,自己在宫殿建造和器具使用上花钱太多,未能体谅百姓生活的艰辛,是自己的罪过。

第十条说,自己宠爱的董鄂妃去世时,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丧葬之礼违反定制,过于铺张,是自己的罪过。

第十一条,说自己过分信用太监,致使其营私舞弊,是自己的罪过。

第十二条,说自己图清闲,很少上朝,致使与大臣们缺少联系,是自己的罪过。

第十三条,说自己自以为聪明,听不得不同意见,以致大臣们不肯进言,是自己的罪过。

第十四条,说自己知错而未能改错,以致过错越来越多,是自己的罪过。

实事求是地说,顺治检讨了自己这么多的“罪”,实在是有点过分。这十四条中,第一条可以说是近乎官样文章,有点像今天一些人总结报告中常见的“由于自己水平不高、能力有限、工作做得不好,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差得很远”之类的套话。

第二条、第三条是比较动情的话,福临的母后,即孝庄皇太后,在顺治登基,保住顺治的皇位,帮助他处理对各种复杂的关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福临未能克尽孝道,深感愧对母亲,此情此感,确实是发自内心。

第四条、第五条所说的对满洲亲贵、满洲大臣未能倚重优遇的话有点言不随心。遏制满洲亲贵的势力,大胆任用汉官,正是顺治帝施政中成功的举措,也正是这种以汉治汉的方针策略,使清军入关之初动荡的形势得以逐步稳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顺治在世时一直坚守这种用人方略,对满洲亲贵们的不满情绪一再加以压制。那么临终之时,为何一反平时之态又对此作起检讨呢?这里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福临虽然在治国施政上注意重用汉人,但作为满洲贵族的最高代表,满洲的那些王公大臣,毕竟还是他自己的“家里人”,汉人再能干,也不过是用其所长,再亲也不是“自己人”,满人对汉人的猜忌之心,对顺治帝来说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与此相关的第二个原因是满洲亲贵纵有种种不满,也是血浓于水,对他们过于严厉也有不妥之处。所以也许就应了那句老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结合顺治多愁善感的性格,临终之时一反常态,念及满洲亲情,就此做些检讨也是情理之中。

第六、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条所涉及之事,应该说顺治的表现是很不错的,作为一位青年人,顺治在处理军国大事,宫中事务上,每每有超凡之见、超常之举是很难得的,比起前明一些昏愦平庸的皇帝们,顺治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一位皇帝了,尽管如此,顺治在遗诏之中仍在自责自艾,便有点儿我们今天所说的“高标准、严要求”了。

真正应该检讨一下的是第十条,顺治的爱妃去世,顺治确实因伤心过度闹得够呛,朝野上下震动一时。说起来这位董鄂妃确实是位值得人心疼的好妃子,她美丽端庄,善良贤惠,不贪财,不争宠,对上孝敬皇太后,在宫中忍辱负重,以德报怨,与其他后妃和睦相处,太后、皇后及其他妃子生病,董妃可以几天几夜不离病榻,尽心服侍,以致自己由于超负荷的身体透支而多次病倒。董妃的自我牺牲,保障了后宫的安宁,为顺治全力以赴处理政事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感情归感情,封建社会皇家的名份、制度是不可擅动的。顺治为董妃治丧,确如他自己所检讨的“诸事太过”。

顺治这一朝18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段,前7年是摄政王多尔衮摄政时期,第二段大约11年,就是顺治亲政时期。顺治是清朝入关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朝的历史我总结了一下,有六大功绩,六大弊端。

哪六大弊政呢?第一,剃发。多尔衮下令,所有的人都要剃发,当时这个剃发是个大事情。孔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剃,不剃怎么办呢有一个说法叫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你要留下头你就要把头发剃了,你要不剃发就要把你头给割掉,再反抗镇压,反抗再镇压,最后汉人屈服了,就剃发了。

第二易服,换成满洲的服装。

第三圈地,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他一个说法叫做圈占无主荒田,实际上有主,跑马圈地,把大量农民的土地无偿占有,圈占了。

第四占房,入关之后八旗官兵及其眷属住在什么地方?第一住在紫禁城里头,皇帝住在紫禁城里头,第二皇城。多尔衮摄政王住在皇城里头,就住在原来明朝的南宫,后来改成普度寺,就南池子里面。皇城摄政王多尔衮和为皇家服务的机关的一部分人员住皇城,八旗官兵及其眷属住哪儿呢?住在内城,原来内城的汉人一律迁出,迁到外城,就是崇文门和宣武门以外。那八旗怎么办呢?就分城居住,两黄旗住在北面,就是安定门和德胜门以里,两白旗住在东面,就是东直门和朝阳门以里;两红旗住在西面,就是西直门和阜成门以里,两蓝旗住在南面,就是宣武门和崇文门以里,汉人搬迁的时候他命令很急,虽然给一点搬家费,根本不够买房子的钱,扶老携幼搬家,哭声震天,这是他的第四大弊政。第五大弊政就是投充,一些汉人投充到八旗名下作为他们的奴仆。第六就是逋逃,有些人不甘于那种生活,奴仆的生活,就逃亡,逃亡就抓回来,开始的时候法律非常严酷,逃亡抓回来杀,邻佑和甲长大家知道保甲制,一甲十户,一户跑了他邻居还有九户,邻佑和保甲开始杀,后来是流放,非常之严酷。所以这六大弊政易服、剃发、圈地、占房、投充、逋逃。后来政策上有一些调整,但毕竟是顺治朝的六大弊政。

当然顺治朝又有六大历史功绩,第一迁都北京,保护故宫。这个意义很重大,我们回想一下,所有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以来,所有大一统的王朝,没有一个把前朝皇宫保留下来,周朝灭了商,没有用朝歌,它又回到陕西去了,秦朝统一之后,也没有用原来的都城,到咸阳去了,汉朝灭了秦,也没用,唐朝也是这样,宋朝也没有用唐,宋朝的宫殿是搬到汴京现在的开封,辽金一直到元,明朝也是开始明朝没有用元朝大都,它在金陵建都,后来才搬过来。所以在秦始皇以来,历来大一统的王朝对原来的宫城或者毁、或者焚、或者拆、或者迁,蒙古军队攻下京都之后,把原来京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土,所以原来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长了荒草。顺治把明朝的宫殿保护下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明朝的宫殿和清朝宫殿的格局。这是第一,迁都北京,保护故宫;第二攻占南京,统一中原;第三免除三饷,兴利除弊;第四和善蒙古,治理西藏;第五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第六兴文崇教,亲善汉人。

  缓和社会矛盾的招抚政策
  福临在政治上积极推行宽松和招抚政策以缓和矛盾,对各地出现的反抗斗争他不主张一概坚决镇压。他亲政的第二个月谕兵部说:“朕思各处土寇本皆吾民,或为饥寒所迫,或为贪酷官吏所驱,年来屡经扑剿,荡平无期。皆因管兵将领纵令所部杀良冒功”,“真贼未必剿杀,良民先受荼毒,朕甚痛之”。因而下令“不得轻动大兵,使玉石俱焚” 。三月谕户部,允许原清兵入关时俘获而隶旗下为奴的汉人回乡探亲,“其父母兄弟妻子有愿投入旗下同归一处者,”“准其完聚。以示朕满汉一视之仁” 。七月又谕户部,“数年以来投充汉人生事害民,民不能堪,甚至有为盗、窝盗者,朕闻之不胜痛恨。”他下令“今后各该地方官如遇投充之人犯罪,与属民一体从公究治” 。这对当时造成社会极度恐慌混乱的逃人法、投充法来说,虽然不能根本改变,但多少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对各地的抗清势力和抗清活动他坚持剿抚并施的方针,并突出招抚一手。顺治十年四月,当偏沅巡抚奏报查获明福清王嫡子朱由杞并伪刘知府所遣文卷一箱,有故明宗族废绅往来书札一事时,福临下令:“朱由杞著即就彼正法,文书即行焚毁。若翻阅穷究必致扰害地方,所首文书内有干连者,即行释放。” 他又颁敕江南等处,公开声明改变多尔衮在世时凡因抗拒后来降者多被诛戮的作法,而“大开生路,许其自新” 。十五年八月下令,“即事急来降者亦皆当收养。纵有逃亡听其自去,始足彰我恩育之仁。”他还感慨地说,“夫以威服人,何如以德服人之为愈也!” 这种思想在对待郑成功与孙可望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充分。

  顺治九年十月,福临指示浙闽总督刘清泰招抚郑成功。他故意开脱郑成功的“罪过”,把郑所以抗清的原因归结为“必地方官不体朕意,行事乖张”和多尔衮对降清后的郑芝龙“看守防范”而使“成功等疑惧”所致。福临保证如郑成功听抚“归顺”,“许以赦罪授官,听驻扎原地方,不必赴京” 。十年五月,福临又特颁敕谕对郑氏家族大加封爵,再次赞扬郑芝龙降清大功,指责多尔衷与地方官吏之咎,造成郑成功“前有功而不能自明,后有心而不能上达”的局面,并恳切地对郑成功说:“朕亲政以来,知百姓疮痍未起,不欲穷兵,尔等保众自全亦非悻逆,”对郑成功的抗清活动表示谅解。于是将“首倡归顺赏未酬功”而软禁了七年之久的郑芝龙特封为同安侯,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氏家族中其他要人也有封爵,“各食禄俸如例”。这是破格厚封重赏。福临还特地差官专程往闽海“赍赐郑成功海澄公印一颗、敕谕一道” 。敕谕中同意郑成功归顺后仍驻泉漳惠潮四府之地,勉慰郑成功:“尔膺此宠嘉,受兹信任,务殚心竭力,以图报称。”他保证“山河带而,垂于永久。” 但郑成功并不剃发,且提出要管辖“全闽”、“屯扎舟山”等清廷难以接受的苛刻要求。对此,福临仍以极大的耐心说:“剃发归顺则已,如不归顺,尔其熟思审图,毋贻后悔。”仍对郑成功抱有希望。招抚郑成功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福临的招抚政策仍然坚定不移。

  顺治十四年末,大西军将领孙可望同李定国争权斗争失败,在丧失了十几万军队之后,走投无路,仅携数百人仓皇降清。福临接报后“深为忻悦”,称赞孙可望是“识时俊杰”。他说“凡悔罪投诚纳土归命者,不特赦其既往,抑且优加封爵,俾享尊荣”。于是特封孙可望为义王,“以示优眷”。他更把孙可望的投降视为他招抚政策成功的模式,感到“殊可嘉悦” 。因此特命学士麻勒吉赍封王敕书专程前往迎接。当孙可望到京后,他命令隆重接待并予以白银万两等丰厚赏赐。但满汉朝臣对孙可望的势穷来降却“意怀轻忽” ,甚至纠他“悖谬之罪”。对此孙可望心虚胆战,“汗流浃背,寝食不安”,请求“处分”,并“疏辞封爵册印”。福临虽然看出了问题,说:“王以孤踪疑畏,控辞册印,理亦宜然。但封爵出自朕裁,孰敢陵侮;虽系孤踪,不必疑畏” ,但仍加留养,以表示招抚的坚定意志与许诺必践的信义。

清世祖福临 顺治 (1638-1661)
顺治六岁登位,由叔父多尔衮和堂叔济尔哈朗摄政,是清王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1644 年多尔衮再明将吴三桂的邀迎下,乘明亡之乱率清兵入关,消灭李自成的顺王朝,定都北京。建立一个占据全国的王朝,1650年多尔衮病死,十四岁的福临亲政,在位十八年。

他注重整肃明王朝遗留下的腐败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巩固清王朝统治政权作出贡献,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为康乾盛世打创下基楚。


继武则天皇位之后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是多少年?有何政绩?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683年-684年、705年—710年在位)共在位五年半。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显庆元年(656年),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他可不是个不成器的儿子
截至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高宗统治下的帝国疆域已达至极盛, 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这一状况维持了32年。这么一位创立千古伟业的帝王,千百年来竟然一直被弱化甚至抹黑,我们的历史,有时真是太任性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的考核称为什么
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的考核称为考绩。1、第一层意思是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2、第二层意思是考绩的记录。如:唐代官员考核指标:一、是标准明确、分类考核。唐代官吏考核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职务分类标准。通用标准是“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释...

执掌伊拉克24年之久的中东一代枭雄萨达姆,都有什么政绩?
萨达姆的这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直到死众人对他的评价都是有好有坏。不可否认的是萨达姆执政期间对伊拉克确实有了非常高的提升,让当地的妇女有了就业机会、积极提升军事武器的技术、进行扫盲运动等等。有了萨达姆、伊拉克才有现如今的成就,两者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互相成长。萨达姆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

美国里根总统有哪些政绩
在国内议题上,里根并没有成功的解决如社会福利和堕胎等问题,但他也经由最高法院及其他联邦法院的法官任命而转移了联邦的司法权。他始终强调他对于联邦政府在处理问题上的能力抱持著怀疑态度,尤其是在经济问题方面。他的解决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并减少税率和撤销管制,以此让自由市场机制能自动修正所面临...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民族英雄,请写出他们的姓名和主要事迹。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

汉江临眺 赏析
汉江临泛 作者: 王维 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注释】①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②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③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

请问谁有<<北齐书 循吏传>>的翻译
行台郎中郭秀非常礼遇他,正想要推荐他,正好赶上郭秀去世了。 魏彭城王韶,是齐神武帝的女婿,官任定州刺吏,拜受给孟业以典签的官位。长史刘仁之对孟业说:“如今外边有你,里面有我,只要我们齐心合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不久刘仁之被调到朝中做中书令,临上任告诉王韶:“殿下您周围可以信任的人...

求《把栏杆拍遍》原文,谢谢!
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

曾巩任职期间有哪些政绩?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60岁之后,他还被朝廷安排到明州、亳州、沧州等地任过知州,所到之地,也均有政绩。在实际工作中,曾巩少于议论,多于实干,说得少,做得多。他一生辗转七八个州,在基层任职,及时处理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百姓做了实事、好事。存世作品 嘉祐四年(1059年),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

崇仁县13240981379: 清朝皇帝顺治做了那些事 -
真菡酮康: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2月5日,享年24岁.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

崇仁县13240981379: 福临缘何谥祖? -
真菡酮康: 这的确是最重要的原因.一般来说,皇帝要称祖的话,都是开国皇帝,所以很多王朝只有1个皇帝谥号是祖.当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就是例外了,当时随便一个小国的皇帝谥号也是祖.还有一种,就是功绩特别大的也可以称祖,福临就属于这一种.虽然多尔衮是实际的策划者,但功绩还是要算在他身上.按满洲人的观念,统一全国奴役汉人功绩还不大吗?

崇仁县13240981379: 爱新觉罗 - 福临是怎么猝死的?
真菡酮康: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生母为永福宫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大玉儿).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今天的沈阳)永福宫. 崇德八年(1643年...

崇仁县13240981379: 顺治皇帝的一生 -
真菡酮康: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属相虎,在位1643—1661,终24岁.谥号体天隆运定...

崇仁县13240981379: 皇太极死后不受重视的福临为什么能登上帝位
真菡酮康: 当时的候选人有皇太极长子豪哥,还有他叔叔多尔衮,多尔衮势力还要强一点,相持不下,为防内战,各腿一步,于是顺治上位,多尔衮辅政

崇仁县13240981379: 清朝一共有几个皇帝呀? -
真菡酮康: ——清朝历代皇帝——1、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

崇仁县13240981379: 爱新觉罗·福临为何能够顺利登基? -
真菡酮康: 因为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倒毙与多尔衮的妥协,外加孝庄皇太后运用手腕,使得顺治帝顺利登基

崇仁县13240981379: 福临是什么意思 -
真菡酮康: 福临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出生在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崇仁县13240981379: 福临是谁?
真菡酮康: 顺治帝(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代入关后第一代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生于盛京皇宫之永福宫,生母为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属相虎,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享年24岁.

崇仁县13240981379: 顺治七年(1650)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
真菡酮康: 镶黄、正黄、正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