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君》和《郑人逃署》这两篇古文的翻译!急求!!!

作者&投稿:戈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一下古文<郑人逃暑>~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②。及至暮反席

于树下③,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④。其阴逾去,而

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苻子》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①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

②徙衽(xǐré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

③反——同“返”。

④濡(rú)——沾湿。

有个郑国人怕热,他跑到一棵树荫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身子的伤害。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译文:
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
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
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
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人事部》

扩展资料:
郑人逃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去解决问题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
老办法去看待并解决新的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要懂得融会贯通。
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出处介绍: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
《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
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人逃暑

《鲍君》【译文】
从前汝南有个人在田野里设下了绳网想捕获猎禽兽。一天,网里套住了一头獐子,本主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过路人想想觉得太不够意思,就把带着的鲍鱼放一只在网里。本主来后看见了鲍鱼,惊怪地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去。村庄里的人们知道后就在得鱼的地方建了个祠庙,叫"鲍君"神,传说开来,祭祀的人很多。庙的柱子漆成红色,屋梁也画了花纹,日日钟鼓声不断。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好了,就更说这神特别灵,走路人过庙门也都进去祈祷。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鲍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这人说,"这是我放在网里的鲍鱼呀!"从此人们才不再敬奉"鲍君"了。

还有一个
从前有人设捕兽夹捕獐鹿,那天逮到了一只他自己却不知道。有个过路人发现了獐鹿并把它给拿走了,但感觉不太好意思,就把自己的鲍鱼放在捕兽夹中离开了。那个设捕兽夹的猎人来到后看到鲍鱼,觉得非常奇怪,以为是神仙降临,不敢把鲍鱼带到家里,便在此地盖庙,称为鲍君。后来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其中得病的人偶然好了,便以为是鲍君在降福,就感加神奇了。
过了七八年,放鲍鱼的那个人经过这个庙,询问原因,有人告诉他这些事情。他说:“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于是非常慨叹。
《郑人逃署》有个郑国人很怕热,他跑到一棵树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鲍君
昔汝南有人,于田中设绳,以捕獐而得者。其主未觉,有行人见之,因窃取獐去,犹念取之不俟其主,有鲍鱼,乃以一头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村里因共而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转多奉之者,丹楹藻棁,钟鼓不绝。病或有偶愈者,则谓有神。行道经过,莫不至祠焉。积七八年,鲍鱼主后行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耳,何神之有?"于是乃息。(出《抱朴子》)

【译文】
从前汝南有个人在田野里设下了绳网想捕获猎禽兽。一天,网里套住了一头獐子,本主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过路人想想觉得太不够意思,就把带着的鲍鱼放一只在网里。本主来后看见了鲍鱼,惊怪地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去。村庄里的人们知道后就在得鱼的地方建了个祠庙,叫"鲍君"神,传说开来,祭祀的人很多。庙的柱子漆成红色,屋梁也画了花纹,日日钟鼓声不断。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好了,就更说这神特别灵,走路人过庙门也都进去祈祷。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鲍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这人说,"这是我放在网里的鲍鱼呀!"从此人们才不再敬奉"鲍君"了。

 郑人逃暑(zhèng rén táo shǔ)
[编辑本段]【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④席
  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⑤。其阴逾⑥去,而
  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苻子》
[编辑本段]【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
  ③徙衽(xǐrè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
  ④反——通“返”。
  ⑤濡(rú)——沾湿。
  ⑥逾——通“愈”,更加。
  ⑦去——离开
[编辑本段]【翻译】
  有个郑国人很怕热,他跑到一棵树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了全身的伤害。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什么时候要,我没看过这两篇文章,不过,我自信还没我看不明白的文言文,过几天闲了给你答复,最近比较忙,我得先看过着两篇文章


《鲍君》和《郑人逃署》这两篇古文的翻译!急求!!!
后来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其中得病的人偶然好了,便以为是鲍君在降福,就感加神奇了。过了七八年,放鲍鱼的那个人经过这个庙,询问原因,有人告诉他这些事情。他说:“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于是非常慨叹。《郑人逃署》有个郑国人很怕热,他跑到一棵树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

寓言故事(要求写题目)
· 求千里马 · 曾子杀猪 · 棘刺刻猴 · 黔驴技穷 · 按图索骥 · 南辕北辙 · 兰子献技 · 夫妻妒影 · 郑人买履 · 好谀亡国 [故事]洗耳恭听 [故事]徙宅忘妻 [故事]先发制人 [故事]相煎太急 [故事]小马过河 [故事]心腹之患 [故事]胸有成竹 [故事]悬梁刺股 [故事]掩耳盗...

徐铉文言文
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罝(音:jū):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野兽的网;得而未觉:得到了却未发现。怪:以…为怪。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出自:宋 李昉、扈蒙、徐铉等《太平广记》 ...

文言文阅读窦仪字可象
于是(人们)造屋建祠庙,称为"鲍君"神。后来有很多来祭拜的人,偶尔有生病的人来(求鲍神后)症愈的,就称真的有神灵。七八年后,放鲍鱼的人经过祠庙,问他们原因,人们详细地告诉了他。这人就说:"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从此人们才停止敬奉"鲍君"。 5. 象文言文阅读答案 象 粤中有猎兽者,挟矢如山。

中国寓言全集的目录
蝇与晨鸡《魏文侯书》 五不足恃《尸子》 医l立与张仪 孟贲不易勇 鹿《商君书》 东郭敞求封《孟子》 五十步笑百步 以羊易牛 揠苗助长 王良与嬖奚 楚人学语 播间乞食 取友,必端 得其所哉 二子学弈 以邻为壑 冯妇攘臂《列子》 杞人忧天 为盗之道 商丘开 梁鸯养虎 好沤鸟者 朝三暮四 尹氏 蕉...

急!中国有哪些寓言故事?
琳琅故事会

谁能告诉我一些寓言故事?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⑩;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11);在骨髓,司命之所属(12),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3)。”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14),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5)。——《韩非子》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

顽猴见巧文言文
鲍君庙兴衰154.陈化成抗英32.甄彬还金23.宋弘不弃糟糠妻56.朝三暮四133.郑人买履172.画龙点睛168.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千金买马骨128 拔苗助长的人十二.彭雪琴崇尚俭朴25.盲人窃钱案101.恶鼠的下场126.拷打羊皮定案180.田忌赛马73.赛跑定案104.越人养狗179.狐假虎威130.叶公好龙140、志怪145.王粲...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鲍君》和《郑人逃署》这两篇古文的翻译!急求!!! -
幸宏新鱼: 鲍君 昔汝南有人,于田中设绳,以捕獐而得者.其主未觉,有行人见之,因窃取獐去,犹念取之不俟其主,有鲍鱼,乃以一头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村里因共而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转多奉之者,...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郑人逃暑的道理 -
幸宏新鱼: 郑人有逃暑[1]于孤林[2]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3]衽[4]以[5]从阴.及[6]至[7]暮[8],反[9]席[10]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11]阴,而患[16]露[12]之濡[13]于身.其阴逾[14]去[15],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郑人逃暑,文言文和译文 -
幸宏新鱼: 译文: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郑人逃暑文言文翻译 -
幸宏新鱼: 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④从阴.及至暮,反⑤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⑥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⑦于身.其阴逾⑧去⑨,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人事部》具看见 注释 ...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古文《郑人逃暑》的译文是什么? -
幸宏新鱼: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②.及至暮反席 于树下③,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④.其阴逾去,而 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苻子》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①孤林—...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郑人逃暑的意思 -
幸宏新鱼: 《郑人逃暑》讲述了郑人白天将席子移动到树阴下避暑,晚上由于月光下树的影子拉长了,郑人不是将席子铺在树下,而是和白天一样还移动到树阴里,离树干远了,其实已经毫无遮拦了,所以被露水湿身了.这则故事主要细节就是晚上睡在...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古文 郑人逃暑 给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幸宏新鱼: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郑人逃署 【意思】 郑国有个人躺在一棵大树底下乘凉.太阳在运行,树影在移动,他也在不断地挪动凉席,免得被太阳晒着.到了晚上,月亮从东边升起来,慢慢地向西边运行,树影也随着缓缓移动.这个郑国人还象白天一样,不断地挪动凉席,躺到树影下去.结果,他的衣服全被露水打湿了. 【提示】 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 变化,不能墨守成规.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 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 罚.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郑人逃暑》出自哪里? -
幸宏新鱼: 出自《太平御览·人事部》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郑人逃暑》选文最后一句“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在文中起什么作?
幸宏新鱼: 在文中起点明中心的作用.翻译: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道理: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2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3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8837324694: 郑人买履和郑人逃暑,两篇文章相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告诉世人什么道理 -
幸宏新鱼:[答案] 郑人买履是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所以是本本主义,死搬教条的唯心主义工作方法.郑人逃暑是晚上和白天同样挪动卧席求待在月影下反而落一身露水,说明是不知辩证的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静止片面孤立的观点.可见二者都是非唯物辩证的看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