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平原邑

作者&投稿:叔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战国时代,齐国西部有一座古城,名曰平原邑。明万历十八年《平原县志·舆地图》载,“古城”在今县城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村东,是平原邑故址;又万历《平原县志·官职志》:“冠以封建云者,平原邑为郡治所,汉以下因之书之,存古制彰盛美焉尔矣”。“封建”,指分封的政治制度,这里指战国时代。这段引文意思是,平原邑是(战国时的)郡城,是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所在地,汉代以下沿袭为郡,记下来以存古代体制,彰显兴旺,美乃如此。我国的“郡县制”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战国时代齐国虽然始终没有设郡,但平原邑却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郡,辖若干个县、乡。

 平原邑是齐国的军事重地。战国时的“齐国:其疆域有今山东省偏北大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全境东边靠海,南和越、莒、杞、鲁等国接界,北和燕接境,西和赵、卫交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临博西临淄北)”。"当时的齐和赵、魏是以黄河为界的,赵、魏地势较高,齐国地势低,河水常常泛滥,因而齐国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了堤防,从此河水泛滥‘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于是赵、魏也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了堤防。在黄河两岸五十里间,河水时来时去。有时好久没有水灾,农民也就逐渐建筑房屋,聚成村落,忽而大水来时又遭漂没"(断代史系列《战国史》)。平原邑地处齐国西部边境,西与赵国相邻,今平原县境内马颊河南北段西岸,即是战国时齐国的边境界河堤防,也是造成原平、恩二县交界处地貌西高东低的主要原因。据此推算,今恩城西的沙河该是战国时黄河的主河道。从津期店到刘宁口南的马颊河,是老黄河支流;民国二十六年《重修恩县志·山河》载:“马颊河,一名津期河,即禹疏九河之一”。刘宁口至锅培口北(2公里)是王莽空河的一部分;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开挖锅培口北的马颊河道,以高地(旧堤防)为西堤,主河道开挖于原来背河槽状洼地上,以挖出之土培筑东堤;又环绕平原之西北境,至陵县三官庙会笃马河,下流至无棣月河口入海。唐朝开挖的马颊河,与战国时代齐国与赵国界河堤防走向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平原邑辖区,西和赵交界,北至无棣和燕接境,东北至海,东临济水,相当于汉朝的平原郡。平原邑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

 清代《平原县志·封爵》:“战国,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陆乡,后为陆氏”。平原陆乡,即平原邑辖区某县的一个乡。齐宣王公元前319—301年在位,说明公元前三世纪末平原邑名已经出现。

 平原邑城附近有个鱼鳞县,即俞灵县(俞,yu;又读音 shu),又写作鄃灵县。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古迹》:“九节神仙沟,在梨园庄东北沟上有瓦罐桥,逸东有古城,相传为鱼鳞县,即古平原。有大石井一,围城旧基依稀尚存”。该古城在张官店村东南,当地流传称:“先有张官店,后有鱼鳞县;没了鱼鳞县,还有张官店”。鱼鳞县故城,距平原邑城约三华里,鱼鳞县城,是战国时代平原邑辖区最近的县城。战国时代在县之下已有乡、里、聚(村落)或连、闾等基层组织。在县城和乡里中都有伍、什的编制,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长也称为伍老。解放初期,鱼鳞县城的城墙残迹、平原邑故城遗址轮廓还隐约可见,平原邑城比鱼鳞县城大得多。一般说来,当时的郡城的规模要比县城大一倍以上,国都的规模又要比郡城大一倍以上。

 平原邑一度为赵国所并。公元前285年秦为了“先出声于天下”,派蒙骜伐齐的河东,连下九城,改为秦的九县。同年赵“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当时乐毅为赵、燕“共相”,他在这年以赵相职司,会合五国联军,从赵的东南边出击齐的济西地区,首先攻取灵丘作为进攻据点。次年秦派“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这时齐征发全国的主力军,派触子为将,应战于济上,齐王急欲触子出战得胜,遣人前去说:“不战,必刬若类,掘若垄”(如果不能出战,就要歼灭你的宗族,掘掉你祖宗坟墓),触子感到难办,等到临阵交战,就鸣金退却,五国联军乘机追击,取得大胜,“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乐毅因此得以打破齐军……从此乐毅留在齐地五年,先后攻下齐七十多城。齐将田单收复失地。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子惠王即位,燕惠王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为统帅,乐毅逃回赵国。骑劫改变乐毅的作战方针,对齐的降兵滥施劓刑,还挖掘城外的坟墓,焚烧尸体,激起齐国人民的强烈反抗。田单为了迷惑燕军,使老弱妇女登城相望,又派人把黄金千镒送给燕将,燕军因此麻痹大意。接着田单用一千多头牛,披上画有五彩龙文的缯衣,角上缚着兵刃,尾上束着灌有油脂的芦苇,并且把城墙凿了几十个洞,在夜间点燃牛尾上的芦苇,使火牛狂奔到燕军中去,有壮士五千人随同火牛向前冲击。田单这样用“火牛阵”发起突然袭击,结果大败燕军,杀死骑劫,燕军混乱溃退,田单率军乘胜反击,陆续收复丧失的七十余城。平原邑为赵所并五年多的时间,齐将田单复国,平原邑仍属齐国。(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有记)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初并天下”,废平原邑、鄃灵县,置平原县,治所在平原邑,属齐郡。至此,平原邑名成为历史。汉置平原郡,平原倚郡为县。

                  (原载2015年6月29日B3版《德州日报·柳湖读书》略有修改)

                                                                                      王玉杰/文


平原县远古社会文化史追考之三---千年神秘的古俞国
古俞伯国驻地也东移张官店东北,称张公城(也就是平原邑前身)。晋国在对岸重建古俞城,保持对峙,也应对当地民语“现有张官店,后有俞灵(鱼鳞)”说法。下篇继续讲解古俞国之后的---俞灵城。所以古俞国灭亡时间大体在公元前602-536年之间的66年之内的事。我们通过一层层揭示,把诸多事件串联起来...

寻觅家乡平原县沿革历史---以历史原文配历史行政图
       周成王讨蒲姑之乱(注:公元前1042年平定“三监之乱”及蒲姑氏),灭之(注:蒲姑氏以及鬲国被灭后,迁梁山地区古俞国而来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以益太公(注:姜尚)封地,逐为齐西境下邑(五六百年后即春秋末期设立平原邑)。战国时为赵,所并封公子胜为...

平原县属于哪个市
西周初,为齐国西境之下邑,城址在现王庙乡张官店东,因地处平原而名为平原邑。平原县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行政区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平原县是“粮食生产基地”、“京津蔬菜园区”、“畜牧业强县”、“生猪大县”、“鸽子之乡”,党建党史专家张全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

平原市属于哪个省
我国没有平原市这个行政区域,和平原市最相近的有2个地方。平原县,是山东省德州市下辖的一个县。该地历史悠久,西周初期就设置为平原邑。原平市,是山西省北部唯一的县级市,归属于忻州市管辖。原平市古称崞县,始置于秦始皇,属雁门郡。

《三国志13》城市名由来解析
平原:西周初,为齐国西境之下邑,因地处平原而名为平原邑。北海:后汉封其诸王在此,称为“北海国”。琅琊:春秋之齐国置有琅邪邑。下邳:邳地自古属徐州之域。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为成侯于下邳,始称“下邳”。广陵:公元前319年,楚怀王在邗城基础上筑广陵城。济北:秦设立济北郡,因其在济以北而得名。濮阳:...

平原县离德州市多远
平原县距德州市30公里。平原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属德州市,距德州市30公里,县西北界与河北省最近处仅10余公里。都知道“德州扒鸡”,但平原县可不是以鸡出名,平原县是著名的“生猪大县”、“鸽子之乡”。平原县这个地名历史悠久,至今约有3000年了。西周初期,为齐国属地,因地处平原而名为平原邑...

为什么战国人以君称比如平原君什么的
因为他们是封君啊,四大公子都是各国的重要贵族,有自己的封地,那时候人们以封地的地名来称呼封君,比如公孙鞅被封在商地,被人们称为商君,后世就叫他商鞅了。平原君的封地在平原,自然被称为平原君。

平原属于德州哪里,经历怎么样?
平原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隶属于德州市,总人口47万人,下辖8个镇、2个乡、2个街道。平原县历史悠久,西周初为齐国西境之下邑,秦以平原邑置平原县。隋初属德州,后属平原郡。物产丰富,现在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著名的“鸽子之乡”。

曹梦九的政绩卓著
平原为古邑,汉为平原郡地,唐以后属德州。县志最早为明万历间,由刘思城创修二卷,刊行于万历十八年(1590)。再修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有黄怀祖修,十卷首一卷。曹梦九乃继黄志而作。曹在志序云:“邑之有志所记一邑域之书也。”邑志“书成于清乾隆十三年为邑侯黄公所手著,距今二百年矣,年湮代远,事...

历史第一个朝代是那个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

博乐市19511175793: 我的平原,我的家 作文 -
拓曼栀子:[答案] 我的平原,我的家平原-----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这里是我的家乡.平原虽然只是北方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但却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以平原邑为县城置平原县,这是以平原名县最早的...

博乐市19511175793: 古代鲁国 郈邑 -
拓曼栀子:[答案] 郈邑故城,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后亭村一带.为春秋时鲁叔孙私邑.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 于是叔孙仇帅师堕后阝三尺,即用驷赤为后阝宰.该遗址属平原区,今整个后亭村座落在遗址之上,上为堆积沙层,2—5米...

博乐市19511175793: 中国古代的邑指什么? -
拓曼栀子: 邑(拼音:yì)是汉语常用字[1],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2],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为跪着的人形.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邑也作为县的别称.上古时,诸侯国的国都也称作邑.“邑”是汉字部首之一,用作偏旁时变体为阝(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如都、郡、邻、邦等.

博乐市19511175793: 都广平原古代在哪 -
拓曼栀子: 都广平原1.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但不可确知.《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闲,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袁珂校注:“ 杨慎 《山海经补注》云:' 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衡以地望,庶几近之.”此处的黑水指的是发源于四川省大...

博乐市19511175793: 三国时的平原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
拓曼栀子: 在现在的山东省德州市中南部及齐河县、惠民县、阳信县一带.

博乐市19511175793: 枣庄是不是古代的兰陵? -
拓曼栀子: 不是. 1、枣庄地名由来 市驻地枣庄,在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 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鲁峄地区(现枣庄市中区范围)“乡民开山取石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随着煤炭的开采,逐渐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

博乐市19511175793: 客家古邑有哪些? -
拓曼栀子: 邑的第一种意思是:古代称国为邑.第二种意思是京城 ,后也泛指一般的城市.所以古邑就是指古国或古城的意思. 客家古邑就是客家人居住过的古城,广东的话主要是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都是以客家人为主的! 客家形成地域与过程,目前的主要看法有:鄱阳湖平原;赣南:石城;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梅州:梅县;赣闽粤边区.(1)客家基地、大本营:赣闽粤边区.(2)客家锚地:赣州.(3)客家驿亭:石壁.(4)客家腹地:以梅州为中心的十几个县(5)世界客都:梅州.

博乐市19511175793: 古平原郡在那里
拓曼栀子: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

博乐市19511175793: 古代繁邑指现在哪里 -
拓曼栀子: 现在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该镇算起来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自古就有“川西碧玉”之美誉. 公元前8世纪,蜀王杜宇建立“繁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有繁县.三国时,姜维屯垦,更名新繁县.公元1965年,新繁县与新都县合并为新的新都县. 得名:新繁,古名繁.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为蜀王望帝杜宇氏所建.杜宇氏在建都九陇山区之后,因生产发展和人口增加,一部分人沿清白江顺流而下,在平原地带分建城邑,以利管理.新建城邑,取物产丰富,人烟繁盛之义为名,故名繁.

博乐市19511175793: 平原烽火中的平原县是什么地方 -
拓曼栀子: 楼主好^0^ 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平原县为山东省德州市辖县,位于鲁西北黄河冲击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辖8镇3乡,总人口44万.平原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三国时刘备曾任平原县令,至今仍保留有龙门石刻、文昌阁、森罗殿遗址、千佛塔等一批文物古迹,是清代诗人董元度、当代数学家张鸿基、哲学家任继愈、作家邓友梅等著名人物的故乡. 元旦将至,祝元旦快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