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梦九的政绩卓著

作者&投稿:隗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梦九的介绍~

曹梦九于民国间在山东任县令时,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亲自主持纂修平原与高密两部县志,旨在有补社会风化。曹梦九(1886-1957),外号土耳其、曹二鞋底,天津杨柳青人。私塾五年,专攻吏治。十五岁赴韩家墅讲武堂习武,后在冯玉祥部任警卫营长,1920年辞职归田,被荐为乡长,耕读供职六年。1930年应韩复榘之聘而到山东,初任省府参政,1930年-1932年10月,署理山东曲阜任县长。1932年10月-1934年9月,署理平原县县长。其中:曲阜、平原、济阳、高唐、德县、临邑、禹城、济南等地为曹梦九树碑立传几十座。大多是《曹公梦九德政碑》,并附有碑文。

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宫廷斗争中,唐玄宗深知宰相的重要,所以对宰相的选拔极其谨慎。开元之初,踌躇满志的唐玄宗决心“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他迫切需要的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宰相作为得力助手,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启用姚崇。姚崇其人,不仅文才出众,而且通晓军事,史称其“吏道敏捷”、“善应变成务”,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他曾在武则天和睿宗时期,先后两度出任宰相,政绩卓著。当唐玄宗提出要姚崇出任宰相时,姚崇针对中宗朝存在的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姚崇提出的十件事,大致的意思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仁义治国,改变“以刑法理天下”之弊,结束酷吏政治;二是要稳定政局,整顿吏治。不许国亲、外戚、幸臣、宦官干预朝政,败坏朝纲;三是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四是要开源节流,发展经济。减少军费开支,不求边功。禁止滥建寺观宫殿,劳民伤财。唐玄宗对姚崇提出的十件事,都深表赞同。于是,历史上便有了圣君贤相的伟大合作,而这一合作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姚崇赢得了“救时之相”的美誉。姚崇的继任者宋璟,为官刚直,守法持正,在位期间继续执行姚崇制定的各项政策,继往开来,“萧规曹随”传为一时佳话。史称:“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力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把姚崇、宋璟和唐太宗时期的贤相房玄龄、杜如晦相提并论,评价是颇高的。

  唐玄宗选拔宰相谨慎小心,但使用起来却大胆放手,很少干涉具体事务。他和姚崇之间有个常被人征引的有趣故事,正好说明了他对宰相的充分信任。说是姚崇有一次就郎吏一职的升迁奏请皇上,唐玄宗“仰视殿屋”,任凭姚崇反复说,就是不吭气。姚崇有点害怕,悻悻退下。罢朝以后,高力士就向皇上进谏说,皇上虽然日理万机,但宰相奏事,皇上应当面加可否,怎么能够不予理睬呢?唐玄宗说,我既然任用他当宰相,就是让他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和我商议,郎吏这么小的官职,难道也值得来烦我?后来,高力士把皇上的话告诉了姚崇,姚崇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为了让宰相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唐玄宗在宰相的搭配上也颇费心思。既然用了能力很强的姚崇,就搭配一位能力不强,但却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卢怀慎同时为相。唐玄宗甚至直言不讳地对卢怀慎说,我把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办理,用你不过是借重你的人品和声望罢了。言外之意是,并没指望你有什么作为。同样,既然用了宋璟,就搭配一位能力稍弱,但配合意识很强的苏頲同时为相。但总的来说,唐玄宗选用的宰相,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像他先后还使用过的宰相如张说、杜暹、裴光庭、韩休、宇文融、张九龄等等,都无不如是。正是在这些各有所长的宰相辅佐之下,唐玄宗把唐王朝的繁荣和昌盛推向顶峰。他用姚崇、宋璟、宇文融这些长于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整顿吏治、严明法纪、强大军事、发展经济;用张说、张九龄这些长于文学的人,大兴文治、繁荣文化。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姚崇、宋璟除了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文才也是非常出众的。张说、张九龄不仅文采飞扬,同时具有经世治国的卓越才能。

  颇为有趣的是,唐玄宗选拔宰相,还很看重人的气质风度。唐玄宗任命宋璟为相后,派内侍将军杨思勖前往迎接。《旧唐书》对杨思勖迎接宋璟的经过有一段精彩的描写:“璟风度凝远,人莫测其际,在途竟不与思勖言。思勖素贵幸,归,诉于上,上嗟叹良久,益重璟。”宋璟的这种“凝远”、“莫测其际”的“风度”无疑是这位先朝元老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人格的外化。宋璟之后,另有一位风度翩翩的宰相走进唐玄宗的视野,他便是进士出身、以文学著名的张九龄。玄宗欣赏张九龄的文才,常当着群臣的面夸奖不已。不惟文章,玄宗更欣赏的是张九龄的“风度”。每当他看到张九龄早朝时,雄姿英发、风威秀整,大异于文武百官,便心生敬慕,常对左右侍臣说:“我只要看见九龄,便感觉神情朗然,精神倍增。”以后有人要推荐人才,玄宗总要问:“风度和张九龄相比如何?”史书记载唐玄宗“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所以他对气质、风度的看重,大约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吧。

  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局面,在天宝二年(743年)举办的广运潭盛会上得到了全面的展示。这年三月二十六日,长安城东的广运潭烟波浩渺,春意盎然。唐玄宗登上望春楼,检阅了满载全国各地珍宝特产的二三百艘船只。从广运潭盛会的物资大展示和史书对开元年间国家财政状况的详细记载,我们看到的确实是“海晏河清、物阜民丰”的盛世景象。政府仓库的粮食、钱帛不断增加,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杜甫《忆昔》一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盛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盛世不仅仅表现在财政经济方面,同样表现在文化方面。由于唐玄宗本人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而且深知文化建设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不仅倡导整理图书、编纂典籍,而且能够身体力行,著书立说,写诗作文。至今唐玄宗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六十多首。他和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和大诗人李白的交往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中国古代诗歌到盛唐出现了所谓的“盛唐之音”,与唐玄宗的爱好和助推是分不开的。而唐玄宗对音乐舞蹈的酷爱,则直接促进了唐代乐舞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艺术。他大力倡导燕乐(俗乐),亲自指导宫中的梨园子弟,亲自作曲、亲自指挥、亲自导演,成为宫中梨园名副其实的“歌舞团团长”。由玄宗主持改编的乐舞有《破阵乐》《上元乐》《圣寿乐》等。由他新创作的乐舞有《光圣乐》《龙池乐》和《霓裳羽衣曲》等,其中以《霓裳羽衣曲》最为有名。杨贵妃在宫中常常表演这个乐舞,深得玄宗喜爱。

  然而,繁华日久,早已潜伏着封建专制时代无法规避的危机。“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发动叛乱,一派繁华的盛唐气象,在叛军铁蹄的蹂躏之下,转瞬间变成了历史。时过境迁,人们在讨论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时,出现了多种说法,从制度层面批评封建专制导致的绝对权力,固然正确,一针见血,但却不免太过笼统,不切实际。因为那个时代的土壤,没有也不可能长出“民主”的“苗”。也有人认为是唐玄宗晚年荒于朝政,用人不当,使用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为相,且权力过分集中,致使腐败丛生;重用安禄山、史思明,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客观地说,从唐玄宗本人身上找原因,怎么说都不算过分。但却总有人把屎盆子往杨贵妃身上扣,重弹“败以女子”的“女祸”老调,不免令人心寒。把一个王朝的衰败,归罪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亏你想得出来!

  唐朝由盛转衰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但唐玄宗和他开创的开元盛世更是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唐时期人们充沛激越的感情基调和昂扬壮大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在诗歌、音乐、舞蹈、书画等诸多领域创造出的辉煌成就,直到今天也是我们赖以自豪、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后任曲阜县长,因对戒烟,禁赌认真,得罪豪呻权贵,于1932年10月雕任平原县署理县长;1934年10.12——1937年10.12,署理高密县县长。曹氏在任职间,兼洁奉公,兴利除弊,深受民爱。 1932年至1935年间,在平原任职三年,吏治廉明,对治安的贡献尤著,深受民众赞颂,由平原民众联合建立《曹公梦九井碑记》一座,并在济南商埠公园建立《曹梦九德政碑》一座。《德政碑》略云:“我邑县长曹梦九夙娴军旅之学,天赋政治之才。”颂扬曹氏“夙夜勤劳,除民苦”“视勘灾象,分别详情缓征,劝各村组设济灾会,借贷粮食,乡无饥民,人忘凶岁。”“积案百数十起,公于鞍马劳顿之余,逐日讯诘十数,两造曲直,每得其词外之情。故片言所折,狭懦悉服。积滞历旬,胥清后更,案无留牍。”“公天性廉明,意气忠亮,吏不敢贿,民不忍欺;而整顿教育,振兴实业,重道右文,扬清激浊,均兼而并进。”上述碑文并不为过誉,继有济阳、恩县、高唐、德县、临邑、夏津、禹城七县绅商民,亦在诸县交通要道——腰站镇(在平原县境内),共建《平原县县长曹公梦九德政碑》。碑文赞语云:“下车伊始,首要治安,整顿民团,提倡自治。复于数县交界之腰站镇,设防一连,稽查奸宄,并为邻封之应援,即各邻村有匪患是闻,无不竭力剿办。故距界之邻村二十里内外,盗匪敛迹。”
可贵之处,在任内主持修《[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十二卷首一卷。平原为古邑,汉为平原郡地,唐以后属德州。县志最早为明万历间,由刘思城创修二卷,刊行于万历十八年(1590)。再修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有黄怀祖修,十卷首一卷。曹梦九乃继黄志而作。曹在志序云:“邑之有志所记一邑域之书也。”邑志“书成于清乾隆十三年为邑侯黄公所手著,距今二百年矣,年湮代远,事多无征,县志例数十年而一修,邑多文学士,即斯土者,亦不乏大雅宏达之伦,何以中间隔绝如是之久,推求其故,盖以邑中贤隽皆自奋于功名之路,宦游四方,故乡文物之遐,稽此次记载其疏,而官斯土者更以能书鞅掌无暇躬理丹铅,加以有清中叶以还国家多故,文字细事更视为缓图。”致使修志拖延至今。强调修志是居官第一要义。是志卷首录凡例二十则,对修志规定明确。志目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食货志,卷四学校志,卷五职官志,卷六选举志,卷七法制志,卷八教育志,卷九实业志、交通志、兵防志、兵事志,卷十人物志,卷十一艺文志,卷十二杂志。是志体例完备,增加新政内容甚多。如法制志设有法院、议会、党部、法团四项;教育志设各级学校、毕业生、军官三项;实业志设农会、苗甫、林业、商会、工厂五项;交通志设铁路、汽车路、县道路、电报、邮政、电话六项;兵防志设泛防、县队、警察、警备队、保民团五项。余同旧志。资料翔实,兵事志录有捻军在境内活动甚丰,对了解当时历史战况,捻军入鲁作战的经过,颇有帮助。刊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册,二十余万字。 1935年10月,曹梦九任高密县长时,正是社会秩序混乱之际,土匪横行,抽鸦片、聚众赌博,到处可见,灾难深重,民生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曹氏利用“进德会”,劝导良民进德修业,尊长抚幼,自觉戒除不良嗜好。鼓励知廉耻、守法规、崇节检、爱清洁,倡导新风尚。在查禁毒品和赌博中,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提倡慈善事业。在东岭建一处盲人院和一处麻疯病院。还在小康河上游建筑“保康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成立抗日游击大队,曹梦九自任大队长;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教育。
正在这时,他仍不忘修志事业。终于完成《[民国]高密县志》十六卷首一卷。高密为邑,汉代初始置,本始元年改置高密国治于高密,晋初属城阳郡,元康复置高密国,后魏复置高密郡,唐属胶州,元代因之。明属莱州府胶州。清因之。县志始修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由县令陈淳修,仅为稿本,早佚;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县令唐允中修,亦不可考。见存对早者为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县令张浩修志十卷;乾隆十九年(1754),为县令钱廷熊修志十卷首末各一卷。光绪二十二年(1898),为知县罗邦彦修,卷数同前志。曹梦九到任时,有前县长余有林发起修志,去任后,曹氏继修。聘留日生王照青任总纂。曹氏利用工余时间阅读志稿,审订篇目,考证真伪,终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成书。卷首录修志姓氏、旧志序跋。
还有曹梦九于1935年12月撰序略云:“余督修平原志既成,旋奉令调署高密,适高密亦有续邑志之举,前任余君未及竣事而去,余接篆后于簿书之暇,阅其志目,并为修明探讨参互考订,付之剞劂,以竟其功焉。”又云:“余谓志者史类也,自采风废,而輶轩无闻,一邑土地之广狭,风俗之美恶,人物之盛衰,作者所考稽,则惟志书是赖,志之所系亦重矣。密在昔为大禹所封国,春秋为莱之夷,维实生宴子,西汉郑氏一门,人才极盛,尚书以直诗著,康成以经神称,其他忠臣、孝子、义夫、贞妇,后生接踵不可胜纪,境内虽名山大川,而无龙胶水潆流环抱,秀气所钟,人文蔚起,高密古称盛地有以也,今者时和年丰,而余适至,得与密人士考古论今,从事修志,是余与密人士之幸,而守土者之责也。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国,以掌曰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志书于一邑之事,记载尤为详尽,与地山川可以知其要塞之所在,职业生活可以知其民生之荣瘁;学校风俗艺文可以知其文物制度之兴废,凡志书所载,盖无一不与治道有关也。虽清末叶德军据城,横遭蹂躏,民国二十余年来又数遭兵燹,私家著述,官府册籍,不无散佚,证文考献于斯为难,然人物之出处,与夫节义,文章之显晦,苟有可传之实,虽代远年湮,亦终不可磨灭,况前志修于清光绪丙申,距今四十年,欲问其事,而遗志未尽,数十年间之事,不难了此笔而书也。余今喜其书之成,为弁数言,以志颠末。”曹序所述修志经过甚详。凡例强调:“前志修于光绪丙申,距今四年,其间社会之变迁,国体政体之变更,人事之改革,今昔廻异,旧有志目不足以括现代事实,故增党史、政治、民生、实业、交通、教育各门,以便于现代事实之记载。”目为:列图十四幅有高密县划分乡镇图、政府平面图、公安平面图、初中平面图、商会图、古城营房图、东站图、南关营房图、圣庙图、文昌庙图、文王庙图、宴子墓图、郑公墓祠图、高密河流图。卷一总纪;卷二地舆志:沿革、疆域、形势、山川、玗堡、堤堰、土壤、物产;卷三建置志:城池、坛庙、公廨、营房、杂置、市廛、坊表、桥梁、雨量、气候、测占;卷四典礼志:秩祀、乡仪、民国典礼;卷五民社志:田亩、户口、民族、生活、物价、社团、宗教、救恤、风俗;卷六财赋志;卷七实业志:农业、商业、工业、矿业;卷八交通志:道路、邮政;卷九教育志;卷十党史志:革命列传:卷十一政治志:行政区域沿革;卷十二职官志:宦迹;卷十三选举志;卷十四人物志:名臣、仕绩、武功、忠义、孝友、儒林、文苑、单行、善行、闺秀、补遗、节烈;卷十五艺文志:文、诗、赋、词、补编;卷十六杂稽志:古迹、坟墓、寺庙、著述、拾遗、志余。是志以资料翔实而著称。总纪载录:“汉六年,封王子肥为齐王,食七十城,县属焉。”肥子封为胶西王,定都于高密。尤以记载德国入侵情形甚详:“光绪而十三年,德人入青岛据之。二十四年德人修胶济铁路;二十五年德人筑路至县境,民间不知为清廷所许。县民孙文率徐元禄、李金榜等聚众抗拒,夏六月清庭命山东大吏杀孙文,李金榜下狱。(下略)”又“二十六年庚子九月,德军入县城,四出弹压毛家庄、李家营、杜家、沙窝等庄,被德军焚杀甚惨。十月德军已出县城,复在县北古城建筑营房,长久驻军。”“三十一年乙巳,德军撤退,山东巡抚杨士骧,以四十万元赎回胶高两处营房。”又载“民国三年,九月日军自龙口登岸攻青岛,以高密为后防,迫令供给饷糈,德军败退,日人入据青岛,复分兵进至济南,占据胶济铁路全线。”这些近代史料颇有价值。在《党史志》记有:“民国纪元前六年,刘冠三在济南创立山左公学,经谢鸿焘介绍,曾加入同盟会,是为密人士入党之始,丁惟汾在日本东京为山东主盟,至吾东内地则冠三主持为力。”有关近代革命史料甚丰。此外,近代县治沿革、土地人口变化等情况记录亦详尽,颇有实用价值。是志刊于1935年,铅印十二册,约五十万字。
民国间,曹梦九能在抗日战争的前夕,完成两部县志,实是不易。尤为值得称道的,则是为补社会风化而修志,实是难得。 抗日战争前夕,曹梦九回天津杨柳青后,开了一个小饭店,烧茶炉,又一次埋头于中国历史的研究。高密的群众好多去拜访他,他都热情招待,老百姓说,吃、喝、住什么都不用你花钱。他对人非常热情,是一个非常慈祥的老人。曹梦九于一九七零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曹梦九的政绩卓著
曹氏在任职间,兼洁奉公,兴利除弊,深受民爱。 1932年至1935年间,在平原任职三年,吏治廉明,对治安的贡献尤著,深受民众赞颂,由平原民众联合建立《曹公梦九井碑记》一座,并在济南商埠公园建立《曹梦九德政碑》一座。《德政碑》略云:“我邑县长曹梦九夙娴军旅之学,天赋政治之才。”颂扬曹氏“夙夜勤劳,除民苦”“...

求苏轼《湖州谢上表》翻译
臣苏轼有话说,蒙皇上厚恩,将臣差往徐州,已于本月二十日到任。湖州风俗富裕安定,在东南地区号称无事之州。山清水秀,本是朝廷优待贤才的地方。我算什么人?居然获得如此厚爱,臣苏轼先此致谢。臣苏轼性情鄙陋,名声政绩都微不可言。议论迂阔粗疏,学识浅陋。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而臣却无任何长处。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古诗原文翻译赏析岑参的诗
长风阵阵吹动茅草,野火点点燃烧枯桑。故友您在匡城为官,政绩卓著名声正香。姑且以我玉壶相赠,将它安投放友厅堂。注释 大梁:战国魏都,唐时为汴州治所。却寄:回寄。匡(kuāng)城主人:即《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之“周少府”。匡城,唐滑州属县,在今河南长垣西南。一从:自从。鱼钓:指隐居...

关于南柯一梦的故事
”清·陈维崧《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之九:“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南柯一梦”有时泛指梦,有时也比喻一场空。例句元·郑德辉《倩女离魂》第三折:“分明见王生,说得了官也,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元·郑廷玉《金凤钗》楔子:“看荣华眨眼...

婚礼四字词语成语
金融枢纽 服务人群 信用卓著 安定经济福国制民 繁荣社会 通商惠工 实业昌隆 信孚中外贺医界万病回春 活人济世 功同良相 仁心良术 着手成春 华陀妙术 良相身医病人福音 仁述超群 医术精湛 术精岐黄赠政界政通人和 为国为民 造福人群 丰功伟绩 口碑载道 德政可风 功在桑梓善政亲民 政绩斐然 ...

苏轼简介
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

历史上的叶姓名人
沈诸梁宰叶后,政绩卓著,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也成为叶姓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人,并为叶氏后人所尊崇。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是汉族姓氏的叶姓也为其他民族所共有,如今满、德昂、彝、蒙古、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和台湾土著中都有叶姓。而天下叶姓人的共同标记――“叶”宇,则源于今河南叶县(古叶色)。毫无...

河南有什么著名的人物
唐代高僧玄奘 唐代高僧玄奘: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 (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是我国佛教史上空前绝后 的一代高僧,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翻译家,被后人尊称为“唐三藏”。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武则天执政初年(公元686年)出生于阳翟 (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素有“吴带当风” 的美誉,他...

对员工的寄语四字成语
政绩在民、名标金榜、才高北斗、 才华潢溢、名冠群伦、前程万里、名列前茅、有志竟成、良医济世、仁术济众、活人济世、华陀再世、华陀妙术、 术精岐黄、妙手回春、万病回春、悬壶济世、医术精湛、济世利人、功同良相、良相良医、华陀再世、德施仁术、 德术并优、造福患者、回生有术、医术超群、医德堪崇、 ...

苏轼简介(我要全的!)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

资源县17549705880: 1935年高唐县县长是谁? -
政萍心安: 1935年高密县长:曹梦九 曹梦九(1886-1957),外号土耳其、曹二鞋底,天津杨柳青人.十五岁赴韩家墅讲武堂习武,后在冯玉祥部任警卫营长,1920年辞职归田,被荐为乡长,耕读供职六年.1930年应韩复榘之聘而到山东,初任省府参政,1930年-1932年10月,署理山东曲阜任县长.1932年10月-1934年9月,署理平原县县长.其中:曲阜、平原、济阳、高唐、德县、临邑、禹城、济南等地为曹梦九树碑立传几十座.曹梦九于民国间在山东任县令时,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亲自主持纂修平原与高密两部县志,旨在有补社会风化.1935年10月,曹梦九任高密县长.

资源县17549705880: 朱豪三怎么死的 -
政萍心安: 他的形象是根据民国三十年代一个真实人物“曹梦九”改写的,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县长,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剿匪、禁大烟等;同时他也因为固执和处事方法得罪了一些百姓.冢本看到朱豪三烧毁的回信,集合县里各村村长,说朱豪三是反日敌对武装,不许任何人收留朱某,若发现其踪迹,要立即向皇军报告.高村长向朱豪三说明了情况,朱豪三理解,表示天亮前就带队伍离开.随后,高村长向冢本报告了朱豪三的行踪,冢本命令快速分队前去追赶.朱豪三来到九儿家,想让兄弟们吃顿饱饭,并感叹自己在高密做了多年的好事也得不到民心,还抵不上鬼子的一道命令.九儿用话刺激余占鳌,想让他收留无路可去的朱豪三.虽然没有死,被九儿收留,但是下场却惨不忍睹

资源县17549705880: 历史上连中三元者都有谁? -
政萍心安: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17位. 唐代三名 1、崔元翰,博陵安平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

资源县17549705880: 望海潮作者的感情 -
政萍心安: 运用铺叙手法着力描写杭州城内外的美丽景象,表现了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稳定的社会风貌,这首词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一方面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资源县17549705880: 《望海潮》作为一首投赠诗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
政萍心安: 抒发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资源县17549705880: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东晋时期的人物吗﹖ -
政萍心安: 1、东晋.《梁山伯与祝英台》,据史载,梁山伯东晋时任宁波地方官.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谢安执政时期,梁山伯为会稽山阴人,祝英台为会稽上虞人.据说梁山伯政绩卓著,被奏封为“义忠王”,任县令时,因治水积劳成疾,生前嘱人葬在九龙墟.2、东汉.东晋十六国时,战乱比较多,也有人认为学子们貌似不能安分的读书.这种版本说,梁山伯是东汉薄梁村人,祝英台是九曲村人,二人死后合葬马坡村西南,合葬处距薄梁村7公里,距九曲村三公里,二人读书的地方是邹城峄山书院.现在没有统一的认可,有很多版本和说法.(摘自网络)

资源县17549705880: 按要求默写填空.(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滕子京政绩卓著的句子是: - ---------------------,--- -
政萍心安: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资源县17549705880: 对狄仁杰的评价(文章) -
政萍心安: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

资源县17549705880: 周朝狄仁杰的儿子位于什么官职? -
政萍心安: 狄景晖: 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后来,他的儿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 狄光嗣: 仁杰独荐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员外,莅事有声.则天谓之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出《唐会要》)...圣历中期,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唯独狄仁杰举荐他的儿子狄光嗣,被武则天任命为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 狄光嗣虽然比较称职,,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事亲至孝,但最后也因为失职而受到降职的处分

资源县17549705880: 吴起和白起谁的政绩大? -
政萍心安: 各有千秋 两人侧重不同.吴起高一点 . 白起是汉族人的战神,他让人怕、让人恨、让人爱、让人信任,而且他很有军人气质,不懂政治. 吴起则是军事家、政治家,从军人角度看,由于他是政治家,战功比不上白起.当兵最怕吴起这种人,因为他和基层打成一片,肯为你吸毒疗伤,使你不得不“士为知己者死”. 吴起是继孙武之后,即善于用兵同时又具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的第一人.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起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又深得部众之心.但其为博取功名而杀妻求将的做法,一直被后人所不耻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