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清史稿》全文翻译

作者&投稿:于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清史稿》翻译~

陆陇其,起初名“龙其”,字稼书,是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中进士,十四年,
授为江南嘉定县知县。嘉定是个大县,赋税征收多而民间习俗又追求铺张浪费。陆
陇其简朴节俭,努力以德教化百姓。遇到父亲告儿子,便含着泪进行劝说,以致儿
子搀扶着父亲而归,从此很好地侍奉。遇到弟弟告哥哥,便调查出挑唆者施以杖刑,
以致兄弟二人都很感动悔恨。一些品行恶劣的青少年勾结行恶,便给他们戴上枷在
路口示众,看到他们悔过了才释放他们。有一富豪家的仆人夺走了砍柴人的妻子,
陆陇其派差役将他逮捕治罪,使富豪改变了以往的行为成为善人。遇到官司,陆陇
其不用差役去逮人,属于宗族内部争讼的,便以其族长去治办,属于乡里争讼的,
便靠里老去治办。有时也让原告、被告双方都到县衙来进行调解,称为“自追”。
为了征收赋税,陆陇其建立了“挂比法”,写上百姓的姓名以进行对照比较,至于
交纳数额由每人自报。同时又建立“甘限法”,命令将今日限定交纳中所欠的数额
日后增加一倍交纳。
十五年,政府因战争需要而征军饷,陆陇其下令征收,并说明“不考虑一官半
职,反而对你们百姓无益,而且对国事也有损坏”。于是每户发一张知县的名片以
进行劝导,不到一个月,交纳至十万,又赶上征房屋建筑税,陆陇其认为只应征收
市中店铺的税,命令不许涉及乡村百姓家。江宁巡抚慕天颜上疏请求施行繁简不同
的各州县长官更调法,因而谈到嘉定县政务繁杂又多逃税者,陆陇其虽然操行称绝
一世,然而却没有应付复杂事务的才干,应该调到事务简约的县。此疏下到吏部讨
论后,以才力不及为由将陆陇其降调。县里有某人在道路上被强盗所杀,而其家人
却以仇杀上诉,陆陇其捕获了强盗并审判定案。刑部认为最初的报告没有说到强盗
事,以隐瞒盗贼的过失夺去陆陇其的官职。
十七年,以博学鸿儒科选拔人才,陆陇其没有来得及参加考试,便因父丧而归
乡。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枢遵照皇上的命令推举清廉的官员,上疏举荐陆陇其廉
洁对己而爱民,离任的时候,只有几卷图书和他妻子用的一部织机,百姓象对待父
母一样热爱他。皇上命令他守丧期满后可用为知县。”
二十二年,授陆陇其为直隶灵寿县知县。灵寿土地贫瘠,百姓贫困,劳役繁多
而民俗轻薄。陆陇其向上司请求,与邻近的县更换服役,可以轮流更代。陆陇其实
行乡约,视察保甲,多发文告,反复教育百姓,务必去掉好争斗和轻生的习俗。二
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将陆陇其和兖州知府张鹏翮一起作为清廉官举荐。二十
九年,皇帝下诏让九卿举荐学问优长、品行可用的人,陆陇其再次被推荐,得到圣
旨,可以调任为京官。陆陇其在灵寿七年,离任的时候,道路上站满了百姓,哭泣
着为他送行,如同离开嘉定的时候。陆陇其调京后被授为四川道监察御史。偏沉巡
抚于养志的父亲去世,总督请皇上让他在任为父守丧,陆陇其说天下太平,湖广又
不是用兵的地方,应该让他尽孝道,于是于养志解任回乡。


三十年,清军征讨噶尔丹,政府为筹集军费而采用向捐款人授以官位的做法。
御史陈菁请求停止捐款人必须经过保举才能升官的做法,而实行多捐者优先录用的
政策,吏部讨论后没批准实行。陆陇其上疏说:“向捐款者授官的做法并不是皇上
本意要实行的,如果允许捐款者可以不用保举,那么与凭正途而做官就没什么区别
了,再说清廉是可以通过捐款而得到吗?至于捐款者优先录用,等于开了为名利而
奔走争竞的门路,都是不可行的。特别要请求实行捐款人如果在三年内无人保举,
便让他辞官退职的做法,用来澄清升官的途径。”九卿讨论认为:“如果实行让捐
款人辞官退职的做法,那么希望得到保举的人奔走争竞将会更厉害。”于是,皇上
下诏让与陈菁详细讨论。陆陇其又上疏说:“捐款的人贤愚混杂,只有靠保举才能
防止其中的弊端。如果排除保举而只认可捐款授官,这些人有不捐款的吗?议论的
人认为三年没人保举就让辞官退职的做法太苛刻了,这些没有功名的平民得到官位,
居百姓之上三年,已经很过分了,即使辞官退职在家,也像官宦一样,很荣耀了。
如果说到这些人通过钻营求得保举,那么只要总督、巡抚是贤明的,从哪里去奔走
争竞呢?即使总督、巡抚不贤明的,也不能将所有的人全保举呀!”这个上疏更是
言辞激切。陈菁与九卿仍持不同意见。户部以捐款者都在观望,将会迟误军需为由,
请求夺去陆陇其的官职,发往奉天安置。皇上说:“陆陇其任官时间不长,不了解
情况,的确应该处分,但是作为言官可以原谅。”正巧,顺天府府尹卫既齐巡视哉
辅,还朝奏报,民心惶惶不安,唯恐陆陇其发配远地。于是,陆陇其得以免于发配。
不久,命陆陇其巡视北城。任用期满,吏部讨论将他外调,因而陆陇其告假还
乡。三十一年,陆陇其去世。三十三年,江南学政缺员,皇上打算用陆陇其,左右
侍臣奏报陆陇其已去世,于是用了邵嗣尧。邵嗣尧过去与陆陇其都是由于为官清廉
而由外官调到京城的。雍正二年,世宗亲临学宫,讨论增加随从祭祀的儒者,陆陇
其在其中。乾隆元年,特赠予清献的谥号,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著作有《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陆陇其做学问,专以朱
熹为宗师,撰有《学术辨》,大意是说王守仁将禅学附于儒学中,高攀龙、顾宪成
知道辟开王守仁的学说,而以静坐为主,其思想本源并没有超出王守仁的范围,而
对其思想的诋毁却很厉害。
陆陇其做县官时崇尚实政,嘉定县百姓歌颂陆陇其,直至清末也没有停止。灵
寿的邻县阜平县为他修了坟墓,县民陆氏世世代代守在那里,自称为陆陇其的子孙。

李永芳原为明朝抚顺千户所游击。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攻克乌喇部,乌喇部贝勒布占泰逃往叶赫。努尔哈赤又征讨叶赫,叶赫部向明朝求援。

后来,明朝遣使告诫努尔哈赤,不许他侵犯叶赫。努尔哈赤修书给明朝,表示叶赫背盟悔婚,藏匿布占泰,自己是不得已而用兵,并亲自前往抚顺千户所。李永芳出迎三里,将努尔哈赤引入教场。努尔哈赤将回书交给李永芳,率军返回。

投降后金
1618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入侵明朝,围困抚顺,并致书给李永芳道:“明朝发兵帮助叶赫,我才率军来攻,你只是一个游击,能够战胜我吗?你很有才智,识时务,我国正需人才,像你这种人才我怎能不加以重用?你要是想战的话,我军弓箭可不认识你。你若出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宁。你不要以为我在吓唬你,我若连你这区区一城都打不下,还出什么兵?降不降,你好好考虑。”

李永芳看完书信后,便登上南门请降,但仍命士卒准备防御战具。后金军以云梯攻城,很快就登上城池,斩杀守备王命印。李永芳于是出城投降,并匍匐在地,拜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马上答礼,命士卒勿杀城中百姓。

次日,努尔哈赤摧毁抚顺城,将城中百姓编为千户,迁到赫图阿拉,并按照明朝官制设置大小官属。李永芳被任命为三等副将,并娶贝勒阿巴泰之女为妻。抚顺是努尔哈赤打下的第一座明朝边城,李永芳则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边将。

此后,李永芳多次随努尔哈赤伐明,攻取清河、铁岭、辽阳、沈阳,因功授为三等总兵官,并拒绝明朝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招降。努尔哈赤为嘉奖李永芳,赐他“免死三次”的特权。

从征朝鲜
1627年(天聪元年),皇太极继位,并派贝勒阿敏征讨朝鲜。李永芳也随军出征。皇太极对阿敏等人道:“朝鲜理应征讨,但不是一定要攻取,凡事见机而行。”后金军接连攻克铁山、定州、安州、平壤,渡过大同江。朝鲜国王李倧逃到南汉山城。

李倧遣使请和,诸贝勒历数其罪,答应只要朝鲜派大臣会盟,便班师回国。朝鲜使者走后,后金军继续进军,驻兵黄州,李倧又派人告知已派大臣前来。这时,阿敏要攻打南汉山城,李永芳道:“我们此前曾说朝鲜遣使会盟便即班师,如今却要食言,是为不义。不如暂且驻兵,等待朝鲜会盟的大臣到来。”

诸贝勒都赞同李永芳的意见,阿敏大怒,叱责道:“你这个蛮奴,怎么这么多话,难道我不敢杀你吗?”于是率军攻打平山。后来,阿敏还是采纳李永芳的建议,命刘兴祚、库尔缠前去面见李倧,缔结盟约。

1634年(天聪八年),李永芳病逝。

《清史稿》是记叙了清太祖建国到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所有清朝的历史,乍一听这个名字就不像正正经经正史应该有的名字。其实,清史稿并不是清朝政府组织编撰的历史,而是根据修史的传统,是由清朝的下一个政权北洋政府组织编撰的,所以它又不算是清朝的正史。

清朝灭亡之后,北洋政府为它修史。北洋政府按照历代编史的规矩,于1914年专门设立了编撰清史的清史馆,由赵尔巽作主编。参与编写史书的人大多都是清朝的旧臣,他们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思想比较保守,所以在书中的思想倾向性也很明显。他们热烈讴歌了清朝,把辛亥革命说成叛乱,对列强侵略也隐瞒不报,所以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修史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经过赵尔巽等人的努力,14年后,《清史稿》还是成书了。

《清史稿》成书仓促,时局特殊,但也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清史稿》由多人编写完成,在编写的过程中,编写者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加上时局动荡,《清史稿》还是有着一些瑕疵,比如出现人名等错误。然而,这套书的历史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现在我国已经把它作为25史中,成为了解清朝历史的重要史书



译文:

姚文然,字弱侯,是江南桐城人。明朝崇祯十六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清顺治三年,经由安庆巡抚李犹龙举荐,被授予国史院庶吉士官职。顺治五年,改任礼科给事中官职。

顺治六年,给朝廷上书请求“敕命巡抚、巡按、寻道各级御史根据皇上降恩的诏书清理各地刑事案件,不要任由有司官员拖延轻视。颁发敕令之外,有值得怜悯原谅的,允许专门上疏陈述”。又请重新审定会试落第举人选用的方法,来广泛地使用人才

又请求敕令各省督抚不要胡乱委托私人暂代州县的官职。每个建议都下到礼部商议施行。不久转任工科。 

顺治八年,世祖亲政,姚文然上疏请求让都察院甄别各省的巡按御史,与下属部院会同商议,按照六个等次考核,罢黜或晋升有所不同。这一年,江南、浙江遭遇水灾,姚文然请求将受灾地区所应缴纳的漕运粮食折成银两,视灾情的轻重定折多少。

皇上一并采纳。顺治十年,姚文然上疏说大臣获罪不应当用枷锁禁锢,得到圣旨允许施行。后来姚文然升任兵科给事中,请求告老怀乡。

原文: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

既,又言: “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徵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出处:出自赵尔巽的《清史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清史稿》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

对于编纂上的这些问题,编者也是有所了解的,因此《发刊缀言》中指出,此书仅仅是“作为史稿披露”,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尽管此书存在错误和缺点,它根据的大部分材料如清实录、清代的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档案等,今天也可以见到。

但编者把大量的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这就使读者能够得到比校详细系统的有关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因此,这部书仍有它的参考价值。

《清史稿》的主要撰稿者以文人为主,他们熟读经史,远崇孔孟,近效万(斯同),大多膺任史(文)职,君死臣辱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虽然《清史稿》的纂修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但陈腐的观念使史稿的思想性和学术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张埙字牖如,江苏长洲人。康熙十七年,被授予登封知县,一个人骑马上任。到县三天,发誓不收一分钱的贿赂,不冤枉一个好人。衙门前立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字:“永除私派。”设收集意见的柜子,百姓自己封好信件投进去,从来没有剩余的信件。他招集流亡的人,督促他们耕种田地。他考察那里土地的状况适宜栽种什么作物,然后督促百姓种植木棉及各种果树。又大修学堂,修复了嵩阳书院——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张埙聘请耿介做老师,用程朱理学教导学生。从县城到边远地区,建立学校二十一所。他考察学生,按时巡视,校正学生的句读,用揖让进退的礼节来教导他们。空闲时间,他骑着毛驴到各地访贫问苦。有小的争执,就在田间解决。县西边吕店这个地方,一向好打官司。张埙审查里长张文约贤能,推荐他做乡约,使他教化引导百姓,不淳厚的民风完全改变了。里长申尔瑞欠税将受杖刑,路上拾到别人用来交税的税金,就归还给人家,宁愿受责备,也不拿人家的钱财获利。张埙认为他品德高尚,登门表扬他。农民高鹏举死了,他妻子孟氏年轻,公公想强行把她嫁出去。孟氏在丈夫墓前哭泣,将要自缢。张埙恰巧改变服装出行,问他哭的原因,了解情况后,送给她钱和米,让她回家,免除了她的徭役。每年都要慰问她,使她保全节操。县衙门里过去有很多差役,当时官司一天天减少了,奸邪欺诈的事没有容身之地,小官吏大多回家了。那些轮换执掌仪仗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回家就拿起农具做农活,因为在官府里没有办法挣到钱。张埙在任五年,百姓知道走正道,生活积蓄一天天多起来,就在门额上写下“官清民乐”四个大字。耿介曾感叹道:“近年来嵩、洛一带仿佛变成另一个世界了!”康熙二十二年,张埙因为才能卓越而被推荐提拔做南宁通判。离开的那一天,百姓拦路哭,在各处给他建祠堂,为他塑像祭祀他。

张埙字牖如,江苏长洲人。康熙十七年,被授予登封知县,一个人骑马上任。到县三天,发誓不收一分钱的贿赂,不冤枉一个好人。衙门前立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字:“永除私派。”设收集意见的柜子,百姓自己封好信件投进去,从来没有剩余的信件。他招集流亡的人,督促他们耕种田地。他考察那里土地的状况适宜栽种什么作物,然后督促百姓种植木棉及各种果树。又大修学堂,修复了嵩阳书院——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张埙聘请耿介做老师,用程朱理学教导学生。从县城到边远地区,建立学校二十一所。他考察学生,按时巡视,校正学生的句读,用揖让进退的礼节来教导他们。空闲时间,他骑着毛驴到各地访贫问苦。有小的争执,就在田间解决。县西边吕店这个地方,一向好打官司。张埙审查里长张文约贤能,推荐他做乡约,使他教化引导百姓,不淳厚的民风完全改变了。里长申尔瑞欠税将受杖刑,路上拾到别人用来交税的税金,就归还给人家,宁愿受责备,也不拿人家的钱财获利。张埙认为他品德高尚,登门表扬他。农民高鹏举死了,他妻子孟氏年轻,公公想强行把她嫁出去。孟氏在丈夫墓前哭泣,将要自缢。张埙恰巧改变服装出行,问他哭的原因,了解情况后,送给她钱和米,让她回家,免除了她的徭役。每年都要慰问她,使她保全节操。县衙门里过去有很多差役,当时官司一天天减少了,奸邪欺诈的事没有容身之地,小官吏大多回家了。那些轮换执掌仪仗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回家就拿起农具做农活,因为在官府里没有办法挣到钱。张埙在任五年,百姓知道走正道,生活积蓄一天天多起来,就在门额上写下“官清民乐”四个大字。耿介曾感叹道:“近年来嵩、洛一带仿佛变成另一个世界了!”康熙二十二年,张埙因为才能卓越而被推荐提拔做南宁通判。离开的那一天,百姓拦路哭,在各处给他建祠堂,为他塑像祭祀他。

德宗临朝亲政的时候,正处于年轻力壮的时期,抱着做大事的愿望,想要兴兵征讨敌夷,从而洗雪国耻。然而那个时候王师已经大败,最后向敌夷割地赔款才得以平息战事。于是便召集刚刚进入朝廷的臣子,积极地展开改革,以此作为发愤图强策略。但是已经做官的士子,心存狠毒之意故意抬高自己贪功冒进。忘记了投鼠忌器的道理,而且既不抚恤将士也不救济民众。说这样做是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等到太后再次垂帘听政的时候,这些士子又在朝堂之上韬光养晦。外敌当前的时候,有在朝中四处挑拨离间。最后使的八国联合出兵,皇上太后等六人向西逃难。庚子事变后,皇上日夜忧愤身体日渐虚弱受损,最后气息奄奄直至陨落,而国家气运也因此崩散耗尽。呜呼,这难道不是天意。光绪皇帝驾崩之后,不过短短四年大清朝便灭亡了。


求《清史稿》和《啸亭杂录》关于苏麻喇姑的记载
在《啸亭续录》卷四第5条。

广东高考文言文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

清朝只有七个三眼花翎?
我这人有时候比较拗,也喜欢掉掉书袋打假为乐。所以就特意翻了翻书,证明这个说法实在靠不住的。除了《清史稿》,我还翻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皇亲国戚爱新觉罗.昭梿所写的《啸亭杂录》。昭梿是《鹿鼎记》里面康亲王杰书的直系子孙,世袭礼亲王,铁帽子王之一,作为清朝的统治高层,他本身就经历过很多...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废太子
因为太子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带着八个儿子围猎,为的是教育儿子们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惜还没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衸就突发疾病死在了路上。在普通之家,有兄弟病逝,当哥哥的必定心痛不已。可在帝王之家,有同辈的阿哥去世,兄弟们不偷着乐就...

三代培养一个贵族,烟台籍工部尚书李永绍家族的奋斗史
想了解清代人物,一般先要翻阅《清史稿》。然而,李永绍以“工部尚书”之身份,却在《清史稿》中无传,令人有些不解。这其中的缘由,在前人的著述中也被反复提及,大意为民国初年修《清史稿》时,编者向李家后人索捐被拒绝,因此未给李永绍作传。这或许是其中一个重要缘由,但客观来说,李永绍于清史...

清史稿部院大臣年表哪里看得到?
1914年袁世凯设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缪荃孙、柯劭忞等为总纂,总领《清史稿》的修撰工作,参与者有一百余人,没有固定编制,人员由馆长聘用。如赵尔巽曾亲自拜访夏孙桐,请其出面任总纂。当时《清史稿》主要撰稿者中大多出桐城派。如秦树声、朱师辙、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皆为桐城人。馆内设有...

正史为什么没有清史稿?清史稿是真正的历史吗?
《清史稿》是记叙了清太祖建国到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所有清朝的历史,乍一听这个名字就不像正正经经正史应该有的名字。其实,清史稿并不是清朝政府组织编撰的历史,而是根据修史的传统,是由清朝的下一个政权北洋政府组织编撰的,所以它又不算是清朝的正史。清朝灭亡之后,北洋政府为它修史。北洋政府按照...

《清史稿》为什么不改成《清史》?
24史书中,清史稿属于比较差的一部。编修人员鱼龙混杂,修书时间也很短,成书匆匆,政治观点问题严重,有必要重修。1、修史者立场错误 《清史稿》撰者多为满清遗老,其故国情结很深,而袁世凯政府窃自辛亥革命,本身就是顽固反动的封建余孽,不可能对史馆宗旨律以进步的革命的要求,因此《清史稿》作者在...

为什么清史一直没有被列入《二十四史》?
从清朝灭亡后,无论是学者还是大众都希望能有一本《清史》,但依旧只有一本《清史稿》。民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是局势相当混乱,在北洋政府倒台后修史的专家组没有经费延续下去,最后只保留了粗糙的稿件,后来干脆直接用清史稿命名。而我们的《清史》编撰工作,建国之初就考虑编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被...

纪晓岚在清朝的官职放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左都御史清朝左都御使基本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兼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监察部部长 影视中的纪晓岚 清朝的左都御史为都察院的主官,也就是都察院的头头,据《清史稿·职官志二》中记载:“掌察覈官常,参维纲纪。率科道官矢言职,率京畿道纠失检奸,并豫参朝廷大议。凡重辟,会刑部、大理寺...

涪城区18773408818: 《清史稿》文言文翻译 -
巫冯门冬: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去世

涪城区18773408818: 《清史稿》文言文解释. -
巫冯门冬: 柔荑二字出自《诗经·卫风·硕人》,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因借指女子的手.有词“指若柔荑”! 这里的意思是说,和绅握着王杰的手开玩笑的说:“王大人的手好白嫩啊!”,王杰则回答:“王杰手虽好,但不会要钱.”

涪城区18773408818: 古文《清史稿》节选翻译:嘉定大县,赋多俗侈.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因言嘉定政多逋赋....翻译 -
巫冯门冬: 1;嘉定县是个大县,赋税征收收多而民间习俗又追求奢侈浪费,陆陇其简朴节俭,努力以德教化百姓. 2;因而谈到嘉定县政务繁杂又多逃税者,陆陇其虽然操行称绝一世,然而却没有应付复杂事务的才干,应该调到事务简约的县.

涪城区18773408818: 古文《清史稿 - 卷四百七十七》“运震许以银代纳,民便之”翻译 -
巫冯门冬: 牛运震允许用白银代替税赋,百姓因此得到了方便 注:古代交税是用实物缴纳赋税.如种田的就交粮食、种桑的就交蚕丝,依此类推.

涪城区18773408818: 赵慎畛,字笛楼……这篇节选自《清史稿》文言文的翻译 -
巫冯门冬:[答案] 赵慎畛,字笛楼,湖南武陵人.在做诸生(诸生意为明清两代已入学的生员)的时候,学政(一种官职)钱沣其中他,说:“... 关心同事,训诫恳切,就像老师对学生一样,所经历的文武官员,常常能识别他们是否有才学,别人也乐意被他重用.翻译完...

涪城区18773408818: 清史稿译文 -
巫冯门冬: http://www.sinica.edu.tw/%7Etdbproj/handy1/ 找到二十五史的条目后,点击进入,再找到清史稿即可.注意,这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资料库,可以检索,但必须用繁体字.至于下载真没有,因为都将表省略了.如果您不嫌麻烦,可以把它们复制粘贴下来.

涪城区18773408818: 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张煌言 翻译! -
巫冯门冬: 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张煌言传》.【原文】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顺治二年,师定江宁,煌言与里人钱肃乐、沈宸荃、冯元飏等合谋奉...

涪城区18773408818: 清史稿王士祯的翻译? -
巫冯门冬: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早慧,很小就能作诗.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被任命为扬州推官(勘问刑狱的官职).侍郎叶成格奉命驻守江宁,查办“通海寇”案件,株连了很多人,士祯对诬告者处以严厉刑罚,对无辜之人予以宽赦,...

涪城区18773408818: 清史稿列传五十一刘楗文言文翻译 -
巫冯门冬: 1. 刘楗,字玉罍,直隶大城人.顺治二年进士.是岁选新进士十人授给事中,楗除(提拔为)户科.疏论山东巡抚杨声远劾青州道韩昭宣受贿释叛贼十四人,仅令住俸剿贼,罚不蔽辜,昭宣坐(受牵连)夺官.四年,转兵科右给事中.疏论江南...

涪城区18773408818: 《清史稿》 岳起,......... 谓可继汤斌云.翻译 -
巫冯门冬: 【原文】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