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亢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了,这是根据《汉书》中的名句:“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的人,即使再遥远也要诛杀。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
是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 。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了说是近来人们对于军人保卫自己国家的决心的一种体现,虽然说这句话存在时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真正使这句话火起来的还有归功于《战狼1》与《战狼2》两部战狼系列的电影,无论是一中老首长的那声誓言,还是二中的体现,这句话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军人的爱国风采。那这句话究竟出自何处囊?

其实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人以类似的句子喊出了那个时代男儿的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相传在西汉的宣帝与元帝时期,北方匈奴内部发生了一场大分裂,出现了五个单于,经过五个单于的长时间斗争最终只剩下两个部落,而其中一个部落的郅支单于将自己的都城定在康居国东部,后来他的实力在慢慢的发展之中逐渐强大起来。


到了公元前49年,郅支单于接连击破周边的许多小的国家,强大后的郅支单于开始有些忘乎所以了,不再把汉朝放在眼里,不仅要回自己在汉朝当人质的儿子外,他杀害了汉朝的使者谷吉!他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当时的汉朝政府,当时的汉朝一味名叫陈汤的将领决定攻打郅支单于,于是,陈汤率领军队直捣郅支单于新建的单于城,将郅支单于嚣张的气焰彻底浇灭。

无论是西汉时期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还是现如今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都是时代中为祖国安定奉献自身的军人对人民,对国家的庄严承诺!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眼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这句话叫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郅支单于杀害大汉使臣
西汉元帝初元四年 (公元前45年),与汉朝久已无事的匈奴平地起惊雷——大汉派往匈奴郅支单于的使臣谷吉被对方杀害。
这位敢于擅杀汉使的郅支单于,什么来头?十年前匈奴内部发生大分裂,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出现五单于林立争锋的局面。娶了王昭君的呼韩邪单于在 “五单于争位”中获胜。但分裂的局面没有结束,最终呼韩邪单于的哥哥郅支单于率部割据,还打败了呼韩邪。呼韩邪单于无奈之下,只得南迁内附汉朝。呼韩邪、郅支两单于,也就是当时的南、北匈奴。
当时,郅支单于自知无法抗衡汉朝,于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表示依附汉朝。然而久而久之,他觉得汉朝偏心眼,帮着呼韩邪而不帮着他,心里反意渐起。
一路向西跑到了康居
郅支单于怒杀汉使,跟汉朝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打是打不过,只能逃。他逃得还真是够远,一路向西跑到了康居(约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
郅支单于心想跑这么远,就算汉朝想报复也打不到这来。一开始也确实如他所愿,汉朝几次派人来讨要谷吉等人的尸身未果。郅支单于甚至挑衅性地派人到西域都护府上书给西汉:我现在过得很不好,想归顺大汉,你们快点来人接我吧。潜台词就是:我这天高皇帝远,有能耐你们来这收拾我啊!
虽远必诛
一代名将陈汤,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公元前36年(建昭三年),陈汤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出使西域的路上,陈汤向甘延寿建议:不能坐视匈奴在此做大,我们调动西域乌孙等国的士兵,攻灭郅支。甘延寿表示赞同,但坚持要先上奏朝廷。陈汤屡劝无果之下,趁甘延寿生病,擅自假借汉帝诏令,征发西域各国士卒和汉朝在车师国屯田的士兵共4万多人,分成六队,即刻出发。
郅支单于明白对方这是找他算账来了,退无可退的他只能硬着头皮死守。第二天汉军就击败了外围救援的一万多康居骑兵,迅速攻破城池,郅支单于也在乱兵中被杀。此役汉军斩杀敌军一千五百多人,俘虏一千多人。陈汤与甘延寿随后向朝廷上疏告捷:“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正是出自这封上疏。此言一直传承下来,并泛化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成为最熟悉的一句壮志豪言。 瞭望
“虽远必诛”是西汉常态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这是苏武在面对匈奴招降时所说的话。当时匈奴在苏武面前审讯汉使,直接砍了虞常,又举剑威胁张胜致其投降,本想以此劝降苏武。没想到反被苏武的话直接呛了回去,此后对汉使只能流放而不敢加害。
这是因为,苏武所说,无一虚言。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几乎是汉朝对外关系的常态。
汉武帝元鼎四年 (前113年),南越政权内部发生分歧,国王赵兴、太后穋氏主张朝觐汉帝,附庸西汉;但宰相吕嘉反对。汉武帝派出2000人欲诛吕嘉。第二年吕嘉干脆发动政变,杀国王、太后和汉使,另立赵建德为王。当年秋天,武帝派遣五路大军,直接灭亡南越,在此设立南海、儋耳等九郡,划入汉境。
大宛是当时知名的良马产地,汉武帝听闻此事,就派使臣车令,带着二十万两黄金和一匹纯金马去换汗血宝马。大宛国王竟然杀掉汉使,抢夺金银。于是汉武帝派出他的小舅子李广利,带着差不多十万囚犯和小混混 (郡国恶少年),再加上点西域属国的骑兵,直接打了过去。大宛贵族砍了国王,遣使携其首级向汉求和。汉军欣然接受,带走几千匹好马,同时还册立了一个亲汉的大宛王。
西汉初期,燕人卫满推翻朝鲜当地政权,自立为王,建立卫氏朝鲜。本来卫氏朝鲜主动做汉朝的藩属,但到了武帝时期,开始与西汉政权交恶,还发兵突袭辽东,杀掉汉使涉何。当年秋天,武帝发兵五万,灭亡卫氏朝鲜,在其辖境设置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

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所说的。
翻译为: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虽然远也要杀死你;打得你服气。
陈汤,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处是《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你这句是后来改了的。
原文如下: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的人,即使再遥远也要诛杀。这句话出自:“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即使再遥远艰难也要诛杀你;打得你服气。(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怎么来的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眼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这句话叫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郅支单于杀害大汉使臣 西汉元帝初元四年 (公元前45年),与汉朝久已无事的匈奴平地起惊雷——大汉派往匈奴郅支单于的使臣谷吉被对方杀害。这位敢于擅杀汉使的郅支单于,...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繁体书法怎么写?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繁体书法可以写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fàn wǒ zhōng huá zhě suī yuǎn bì zhū ]一、基本释义:敢于侵犯中华民族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二、出处 原话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 。全句为:"宜悬头槁...

"战狼"电影中的精彩语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前面几句台词是什么_百度...
现在,让我们以军人的尊严宣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谁说的。
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原文是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

"有感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繁体字怎么写?
"有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一首诗,有血性的诗
盛唐社区的原创写手“年轻帝国”写的,他于2001年起开始将这首诗设为自己的签名档,后被流传开来并被多人选用成自己的座右铭(主要是国内的热血青年)全文如下:借我三千虎贲 复我浩荡中华 剑指天山西 马踏黑海北 贝加尔湖面张弓 库页岛上赏雪!中南半岛访古 东京废墟祭祖 汉旗指处 望尘逃遁 犯强汉者...

“复我浩荡中华”出至哪首诗
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他给汉帝的汇报中的,随同汇报一起递向长安的是北匈奴郅支单于的首级。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5268.shtml 大胜之后,甘延寿、陈汤给汉元帝发去那封流传千古、扬眉吐气的疏奏:“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

中国古代战斗力最强的十支军队有那些?
很难找到比这一句更好的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也许这句也不错:匈奴未破,何以为家! 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很威风的御驾亲征,结果差点回不了家,他可能会想,如果是韩信带兵……不过他的后人很替他争气(这和明朝不一样,想当年土木堡,可是后来明朝的军队除了戚继光那会还可以玩一玩,估计包括袁崇焕的军队拿到早些...

什么是"五胡乱华"和"杀胡令"?
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谁说的? -
陈虾枸橼:[答案] "犯中华者,虽远必诛"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 所说的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陈虾枸橼:[答案] 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文出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谁说的,出自何处.还有没有类似的振奋人心的话? -
陈虾枸橼:[答案] 孝元皇帝下建昭四年(丙戌,公元前三五年) 郅春,正月,郅支首至京师.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什么意思 -
陈虾枸橼:[答案] 敢进犯我们的人,即使隔得远也一定消灭他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一句什么话 -
陈虾枸橼: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是诛杀完再说的而不是诛杀前所说. 意思是:对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的人,即使再遥远也要诛杀.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陈虾枸橼: 这句是移植的, 原文是是“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的上疏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气概,就是那个时代汉帝国的对外政策和在西域诸国中的威望.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什么者,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
陈虾枸橼: "犯中华者,虽远必诛"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所说的. 翻译为: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虽然远也要杀死你;打得你服气.网页链接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 虽远必诛 出自哪儿 -
陈虾枸橼: 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帝的上书,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 .全句:“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苍溪县1594602172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个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
陈虾枸橼: 即便距离很远,我也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诛杀他们.

苍溪县15946021726: 在战狼电影中 犯我中华者 虽远必诛 这句话什么意思 -
陈虾枸橼: 这是古代中国人提出的口号 意思是只要侵犯我中华的人或势力或国家 再远也要讨伐消灭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