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中之力也,如其人”的意思

作者&投稿:壤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材料一: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从管仲之力也。职其仁,如其仁。" 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

(1)九合诸侯:多次会合诸侯。“九”,不是确数,极言其多。一说,“九”便是“纠’,古字通用。“合”,集合。

”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算他的仁德!这就算他的仁德!”

(2)微(没有)管仲,吾被发左衽矣。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可简略为:管仲辅助齐恒公,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管仲虽然只是齐国的丞相,但是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壮大了齐国,使天下太平,并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抵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保全了华夏民族传承。

所以孔子所说,“民到于今受其赐。微(没有)管仲,吾被发左衽矣。”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的意思是: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该句出自《论语》。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管仲的行为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扩展资料:
相关事件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
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翻译: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注释: 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追问: “(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 兵车 ,管中之力也,如其人”的用意 回答: 孔子 评价说:“ 管仲 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拨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变成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 他的用意 就是 让自己的学生子路 正视 齐桓公 明白他的功绩在哪里 追问: 这句话的用意 回答: 用意 联系 前文 子路说到 公子纠 被害了 可是 管仲没有殉节 实在是太没仁德了 孔子 就说了 上面的话 来驳斥 子路 所以 孔子的用意 就是 要让 子路 明白 管仲的 功绩


齐桓公何以一匡天下,九合诸侯?
《史记·齐太公世家》称:“是时周室衰微,唯齐、楚、秦、晋强。………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能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

齐桓公为什么要九合诸侯
他观察到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力量分散,无法对抗强大的外敌,因此提出了“合纵连横”的策略,通过建立联盟,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联系,形成共同对外的抵御力量。同时,九合诸侯也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互惠互利,增加经济贸易活动,从而实现共同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齐桓公希望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统一大一统...

古人诚信的故事(简短的)
1、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

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什么意思。。
“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就是指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签订条约,来使得当时的局面能够进行纠正,能够让天下稳定下来。对于“九合诸侯”中的“九”字,众人的意见不一,许多人认为是齐桓公组织会盟的次数,但也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九”应该是个动词,与“纠”是通假字,意思为聚集、纠集,...

齐桓公在位时 曾多次会合诸侯,讨立盟约,历史上称作什么
历史上称作九合诸侯。九合诸侯:指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成为霸主的盟会。《论语》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谷梁传》称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齐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

九合一匡的意思
九合一匡,原指春秋时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称霸主,使混乱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的治国才能。【出处】《论语·宪问》——战国·孔子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译文】子路说:...

桓公九合诸侯
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做“九合诸侯”。齐桓公作为春秋首霸,在周王权失控、战乱不断动荡的形势下,尊王室信诸侯,安四境,对保护中华文明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典故出自《论语·宪问》:“(齐)桓公九合诸侯。”又“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九合一匡...

周庄王12年齐桓公即位任用谁执掌国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周庄王12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掌国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东方大国,其疆域随政治军事形势变化而时有变迁。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桓公小白登位,在管仲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富兵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执掌国政后,采取整顿国政、力行改革、富国强兵政策,打着“尊王...

东周列国-齐桓公九合诸侯
称“召陵之会”。公元前655年,齐桓公联合八国诸侯会盟首止,称“首止之会”。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会盟葵丘,称“葵丘之会”。葵丘会盟是齐桓公第九次会合诸侯,也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这个过程也称“九合诸侯”。-20210707取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管仲与鲍叔》原文与翻译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既任政相齐...

太和区18484269452: “(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中之力也,如其人”的意思 -
褚袁天西:[答案]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翻译: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注释: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如其仁---这就是他...

太和区18484269452: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有谁知道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
褚袁天西:[答案] 1、反映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2、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使桓公不用武力,而用道义征服了各国诸侯. 3、结果就是霸诸侯,一匡天下.齐国成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天子都不得不屈服.赞同 葵丘会盟 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

太和区18484269452: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子这样说的用意是什 -
褚袁天西:[答案] 孔子说:“齐桓公多次、联合统一了诸侯,并不凭借战争,这是管仲的力量.这是仁,这是仁.” 公子纠是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和管仲都是公子纠的臣下,公子纠被齐桓公刺杀,管仲不死君难,跟随了齐桓公,当是不忠.但孔子如此盛赞管仲,是从为民...

太和区18484269452: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的用意是什么子曰:“横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子说的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
褚袁天西:[答案] 是告诉当时统治者,行仁政才是王道(成为霸王的途径).

太和区18484269452: 子曰:"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这句话中"恒公九合诸侯",最重要的是哪一次? -
褚袁天西:[答案] 葵丘会盟 葵丘(今河南兰考) 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

太和区18484269452: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是如何“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 -
褚袁天西:[答案]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太和区1848426945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 -
褚袁天西:[答案] (1)①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②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对即可)(2)这实际上是弃小...

太和区18484269452: 桓公九合诸侯为什么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 -
褚袁天西: 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靠的主要是政治和经济这两方面,而不是军事手段.在政治上,齐国通过奉天子、扶弱国、抗胡虏这三大战略方针,取得了政治上庞大的威望与道义.在经济上,齐国通过对内发展商业、增加国家财富,对外通过非法的商业手段、暗中削弱与控制敌国的经济,从而形成一股以齐国为首的政治军事同盟.

太和区18484269452: 恒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非独管仲也,亦遇之于是 翻译急 -
褚袁天西:[答案] 桓公之所以合并了九个诸侯,称霸天下,不因为军队,不只是因为管仲,也得益于这次的遭际.

太和区18484269452: “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不以兵车”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 -
褚袁天西:[答案] 九次与诸侯会盟 尊王攘夷(尊重周王打击少数民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