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谈谈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对这部中篇小说叙事结构的影响。

作者&投稿:始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应当如何理解王蒙小说《蝴蝶》中张思远的顿悟~

知识分子革命者的身份危机及其疑似化解——重读[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王蒙小说《蝴蝶》的主题是张思远的身份危机及其化解,而这个危机本质上是知识分子革命者张思远的忠诚危机,它源于张思远的“革命者”身份突然遭到了他誓死效忠的革命组织的怀疑。这个危机之所以可怕,根本原因在于:除了认同革命、忠诚组织,张思远根本不可能有别的任何认同或忠诚。这也决定了获得“平反”之后,张思远的所谓“反思”根本不可能触及造成“文革”社会灾难(包括张思远自己的政治灾难)的根源。小说把反思的对象转向了所谓的干部“特权”和“作风”,即脱离人民群众,似乎重建和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就能使一切迎刃而解。本文力图证明,这个重建身份认同的努力是经不起分析的,甚至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诡辩和矫情的表演。
一、 革命文学中的忠诚主题

忠诚(以及与之相关的背叛)是常见于中国革命文学——特别是以知识分子革命者/革命干部为主人公的革命文学——的一个核心主题。这是因为,忠诚话语只有在一个严密的政治组织内部才是有效的,它要求该组织成员必须保持对组织的绝对效忠。不同的政治组织之间不存在忠诚问题(即使它们通过协议方式组成一个更大的政治联盟,其间也只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忠诚关系,国共合作时期就属于这种情况)。因此,革命文学中的忠诚问题常常成为纠缠革命者(特别是共产党员)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与反面人物(反革命分子、美蒋特务等等)无关(革命可以对李玉和、杨子荣等提出忠诚要求,却不会对座山雕、胡传魁等提出忠诚要求)。与此同时,革命文学作品中有一类人物对忠诚问题又特别敏感,这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或革命者。[1]一方面,作为革命者或共产党员,他们是革命内部的“自己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缺少工农革命者的纯洁“血统”(阶级出身)。知识分子的身份是非常微妙的:既可以是革命的对象,又可以是革命的同盟者,既是“内部人”又是不可靠的“内部人”,既是“自己人”又是容易变节的“自己人”。这样,他们很自然地成为革命者内部对忠诚问题特别敏感的部分,是“组织”最不放心的部分,他们必须不断地向组织宣誓,不断表明自己的绝对忠诚。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经历了反“右”和“文革”之后的中国文坛,忠诚主题在以知识分子革命者/干部为主人公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复书写。因为这两个时期都有大量知识分子革命者/干部蒙受了冤屈,产生了大量冤案。所谓冤案,说穿了就是革命者的忠诚受到了组织不应有的怀疑乃至践踏。这些作品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所谓复出“右派”作家。和他们笔下的主人公一样,他们的身份几乎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革命者或知识分子干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和书写自己的冤屈——比如是纠缠于自己的不幸遭遇还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原谅组织还是告别组织——就成为考验他们是否能继续保持忠诚的试金石,当然也是检验他们能否经由对自己冤屈的反思,达到新认同的建构和新主体性的建构的检测剂。
王蒙的《布礼》(发表于《当代》1979年第3期)和《蝴蝶》(《十月》1980年第4期)在这方面无疑具有极大的代表性。[2]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符合我们上面对于知识分子革命者的所有规定:知识分子兼高级干部(《布礼》中的钟亦成是解放前的地下党,15岁入党的“少共”,《蝴蝶》的主人公张思远,是党的老干部,官至市委书记、副部长),也都在反“右”或“文革”中被打成“黑帮”、“三反分子”,“文革”后获得平反,重新成为革命干部(毋庸讳言,这两个主人公身上显然有作者的影子)。这样,主人公的忠诚危机及其化解方式,就成为解读作品的关键和枢纽(限于篇幅,本文只解读《蝴蝶》,《布礼》将另文解读)。

二、忠诚危机为什么如此可怕?

本篇小说名为“蝴蝶”,取典《庄子》“庄生梦蝶”以隐喻主人公的身份危机,有明显象征意义(这一点也与《布礼》中主人公“钟亦成”的名字相似)。[3]贯穿于整个小说的,正是张思远反复苦思的身份困惑:“我”到底是谁?张副部长还是“老张头”?“我”是一只变化不定的“蝴蝶”吗?“我”的归宿到底是哪里?首都北京(回到官员身份),还是山乡(彻底化身为农民)?与这个身份困惑相应,整部小说在语言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量使用问句:设问、反问、自问自答、问了答答了再问,如此等等。
与钟亦成类似,张思远的认同危机源于他的“革命者”身份被突然剥夺,源于他与组织的血肉联系被突然割断,他一生誓死效忠的组织突然怀疑起他的忠诚了来了。[4]因此,张思远的身份危机本质上就是一个革命者的忠诚危机。这个危机之所以可怕,根本原因在于:除了认同革命、忠诚组织,张思远根本不可能有别的任何认同或忠诚。在张思远的自我认知中,他完全是属于革命和组织的,他甚至就是革命、就是组织,而革命和组织也就是他。否定革命、脱离组织就是否定他自己。“他就是共产党的化身,革命的化身”(《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中篇小说卷》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09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除去全市的工作,他没有个人的兴趣,个人的喜怒哀乐。他几乎整整十七年没有休过假……离开了领导工作,就不存在什么张思远。”(第620-621页)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革命组织突然翻脸说:你张思远根本不是革命者,而是革命的叛徒,是“反革命”黑帮。由于张思远和革命、和组织的二而一的关系,成为“反革命”的结果就是张思远彻底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甚至不能肯定自己是人还是“臭狗屎”:“然而现在又出现了另一个张思远,一个弯腰缩脖、低头认罪、未老先衰、面目可憎的张思远,一个任别人辱骂、殴打、诬陷、折磨,却不能还手、不能畅快地呼吸的张思远。”这个张思远是“一个罪犯、贱民”,“一个被党所抛弃,一个被人民所抛弃,一个被社会所抛弃的丧家之犬张思远。”(第621页)于是,张思远产生了深深的迷惑:“这是我吗?我是张思远吗?张思远是黑帮和‘三反’分子吗?”(第621页)
对张思远这样的革命者,不但他的身份认同、思想意识是属于革命的,而且他的身体器官也是如此。失去了组织的信任,失去了革命者的身份,不但他的思想意识、而且他的身体器官全都彻底陷于混乱,陷于认同危机:
这个弯着的腰,是张书记——就是我的腰吗?
这个移动困难、即使上厕所也有人监视的衰老的身躯,就是那个形象高大、动作有力、充满自信的张书记的身躯吗?这个像疟疾病人的呻吟一样发声的喉咙,就是那个清亮的、威风凛凛的书记的发声器官吗?(第621页)
可见,革命及其意识形态对于张思远的控制和渗透是何等完全和彻底,渗透到了他的精神和身体器官的每一个细胞。
组织的逻辑、组织的力量就这样不可思议和神秘莫测,它可以转瞬之间把同样一个张思远变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不可一世的地委书记,一个是猪狗不如的反革命。两者之间的转化也是那样不可思议,一会儿威风凛凛,一会儿猪狗不如:“一夜之间,一个神气活现的领导干部便变成了人人所不齿的狗屎,扬起的眉毛塌下来,刺人的目光变得可怜巴巴,挺直的腰身弓下去,焕发的荣光变得毫无血色。人们对这种挨斗的脸色有一种粗野的比喻,叫做被屁熏过一样”。(第619页)
这或许就是当时环境下张思远和所有其他个人的悲剧:无论干部还是群众,农民还是知识分子,没有人能够在组织之外、在革命意识形态话语之外获得自己稳定的身份认同乃至身体感觉。他们对于革命和组织的忠诚是无可选择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平等契约基础上的相互承诺和相互忠诚。这种效忠是单方面的、强制的:张思远必须获得革命和组织的认可才是人,否则就是畜生不如;而革命即使没有张思远也依然是一项摧枯拉朽的伟业,组织即使没有张思远也依然是伟大光荣正确的组织。张思远没有自己定义自己、自己建构身份、自己选择忠诚对象的权利和能力(甚至都没有这种念头)。因此,即使忠诚被剥夺和否定,他也只能寄希望于革命和组织的回心转意,以便摆脱噩梦一般的变形记:
他不相信自己会成为党和人民的敌人,不相信自己会落得这样下场。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这个活着不如死了好的癞皮狗一样的“三反分子”、黑帮张思远不是他自身,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躯壳硬安在了他的身上。标语上说:张思远在革命小将的照妖镜下现了原形,不,这不是原形,是变形。他要坚强,要经得住变形的考验。(第621页)
但尽管张思远死不承认自己是“敌人”,苦苦坚持自己的忠诚,但他却不可能自己判断自己是谁,自己坚持自己的身份,因为极“左”意识形态和革命组织已经剥夺了他自己定义自己的能力,只有组织承认你是人你才是人。更有进者,组织可以宣告张思远“不忠”,但张思远却既不能拒绝这个宣判,说自己是被冤枉的(那就意味着组织错了);也不能接受——这是更加荒唐的——这个判断,从而真的变得不忠(那就变成了真正的叛徒)。他所能作的,只能是老老实实等待组织终有一天承认自己冤枉了一位忠诚的战士并为他平反昭雪。
显然,张思远没有也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变形记”“蝴蝶梦”是特定制度和意识形态环境下的身份悲剧。小说写到被打成“黑帮”、“三反分子”后,对自己命运“百思不得其解”的张思远最终把这一切说成是不可解释的“一场噩梦”,“一个误会”,“一个差错”,“一个恶狠狠的玩笑”,或不可理喻的“魔法”“法术”“变形”:“一个莫名其妙的驱壳硬安在了他的身上。”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比喻把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灾难神秘化了,仿佛张思远们的命运是不可解释的宿命(这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对理性反思的回避)。在另外一些场合,张思远又把自己的命运视作“报应”:因为自己曾经积极参与了各种“整人”运动,打倒了从报纸副刊主任到市委宣传部长的一大批干部,“黑帮、牛鬼蛇神越抛越多,越抛越把自己裸露到最前线,终于,水到渠成,再往下揪就该轮到他自己了。”(第620页)一个“轮”字就把张思远的悲剧原因遮蔽过去了,连一个具体的加害者都没有。[5]这种类似宗教轮回和报应的思想,根本不可能解释清楚张思远所处的特定环境中社会历史灾难的真正本质、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6]

三、劳动-人民拯救的神话

与《布礼》中钟亦成稍有不同,张思远并不是反“右”和“文革”政治运动的单纯受害者。小说写到他曾积极参与了从反“右”到“文革”初期的各种政治运动,参与了整人。在第一个妻子海云被打成“右”派后,张思远怒斥海云并与之离婚。这一切表明他在成为受害者之前并非清白无辜,他“文革”后自我反思和忏悔的根源也在这里(而《布礼》中的钟亦成基本上没有忏悔)。但非常奇怪的是:获得平反之后张思远应该反思的本来是极“左”时期的体制和意识形态,因为它们才是造成反“右”扩大化、“文革”社会灾难以及张思远个人灾难的根源,也是导致张思远参与整人、给他人造成不幸的根源。但事实上他的所谓“反思”和“忏悔”根本没有涉及这些深层次问题,没有触及反“右”和“文革”等政治运动的本质。[7]小说把反思的对象转换成了所谓的干部“特权”和“作风”(脱离人民群众),似乎组织和张思远本人以前的错误都在于脱离了劳动,疏远了人民群众,因此,重建和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就能使一切迎刃而解。小说中张思远身份危机的克服就是建立在“劳动”和“人民”这两个宏大能指上的,重建与劳动以及人民的联系使张思远获得了新生。[8]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张思远刚刚重访完自己落难时期劳动过的乡村,此刻正坐在象征特权的高级轿车上,带着“人民”的嘱托回京城上任(他已经升任副部长)。在后面的几乎每一章,都有大量篇幅写他对特权的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享受着特权,同时又在反思特权)。他心里装着秋文(“秋文”这个人物非常概念化和抽象化,这是一个代表所谓“人民”的符号,因此虽然比张思远年纪小,但张却觉得她像“自己的母亲”)的嘱托走上新的仕途:“好好地去做官吧,我们拥护你这样的官,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官,我们期待你这样的官……心上要有我们,这就什么都有了。”(第605页)由此张思远重新得到了“人民”的授权,重建了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而且经过秋文(“人民”的代表)的点拨之后,张思远的另一个纠结和矛盾——回到城市还是留在农村,享受特权还是拒绝特权——也成功地化解了,因为宽容的、善解人意的“人民”说话了:“你们这些干部”是“打着灯笼也淘换不来的宝贝!反正说下大天来,你既不能把国家装在兜里带走,也不能把国家摸摸脑袋随便交给哪个只会摸锄头把子的农民!中国还是要靠你们来治理的,治不好,山里人和山外人都会摇头顿足骂你们。”(第645页)于是,官复原职、享受特权、与农民之间天差地别的各种差距就都变得合情合理了(“人民”自己都说了农民“只会摸锄头把子”),就成了“治国治党,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任务。”(第645页)于是,心里装着“老张头”——另一个张思远,另一个“我”,已经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张思远——张副部长也就心安理得地回去做官去了(“如果张副部长和老张头谈谈,他并不感到不安”)。两个张思远(一个是副部长,一个是老张头)之间的分裂似乎也弥合了,不再存在了。
然而,这个通过劳动和人民来重建自己身份认同的努力是经不起分析的,甚至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诡辩。
先来看劳动。1970年张思远被下放到山村劳动改造,并通过劳动重新了解自己。但张思远了解的是自己的什么呢?是自己的身体器官:
在登山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腿,多年来,他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的腿,在帮助农民扬场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双臂。在挑水的时候他发现了肩。在背背篓子的时候他发现了张纪的背和腰。在劳动间歇,扶着锄把,伸长了脖子看公路上扬起大片尘土的小汽车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眼睛。(第631页)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段描写,它告诉我们,劳动使张思远重新获得的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比如新的政治信念),而是自己的身体。这倒是无意之中道出了实情:身体化的劳动的确只能使张思远获得器官感觉,而无助于克服由政治造成的张思远的忠诚危机和身份混乱,因为私人化的身体本来就是非政治的。通过劳动去反思反“右”和“文革”悲剧以及张思远自己悲剧命运的本质,无异于缘木求鱼,何其难也!
再来看看人民。在发现劳动和身体的同时,张思远还发现了人民(这和他的反思特权一致)。[9]人民对他的尊重和爱戴被美化为拯救力量:“十七年当中,他到处受到尊敬。但这尊敬一夜之间变成了诬陷、强暴、摧残。连美兰和他的儿子也离开了他。他恍然大悟,这尊敬不是对张思远二十市委书记的。他失去了市委书记便失去了这一切。但是现在不同了,农民们同情他,信任他,有什么事都来找他,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确实正派,有觉悟,有品德,也不笨,挺聪明也挺能关心和帮助人。”(第631页)人民是纯洁的,朴素的,非功利的。但是作品中的这个所谓“人民”(“农民们”)是非常抽象的、无名的。就算这些“人民”真的淳朴善良,他们也不可能解决张思远因为极“左”政治的迫害而产生的身份危机、精神危机和政治信念危机。
何况,《蝴蝶》中的“人民”形象还是分裂的。如果作品中被赋予了拯救力量的“人民”是抽象空洞的,那么,不那么抽象的倒是作品张思远在升任副部长后故意放弃特权、坐普通硬卧时遇到的那些人(见小说中的“上路”章):那个态度粗暴的、势利眼的列车服务员,那个开口就骂“X你妈”的小男孩,那个邀请他打扑克的、“嘴里发出葱味”的胖子,以及那个排队买饭时蛮横不讲理地插队甚至要打他的汉子。这些更加具体的、粗鄙的“人民”,讽刺性地解构了秋文等代表的面目模糊的、被神化的“人民”(当然,无论是对火车上刁民的描写,还是对山村良民的描写,对于张思远由于忠诚危机而导致的身份危机及其克服而言,都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从这些地方看,张思远副部长对于“人民”分明又是有些不屑的。就是那个似乎是张思远的另一半、代表“人民”的“老张头”,也是一个从来不会说话的影子而已,只有叙述人——也就是副部长张思远——才牢牢地控制着话语权。副部长张思远在膜拜“老张头”的同时,也会流露出对后者的不屑:“老张头虽然轻松又自由,率直又天真,然而却又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波逐流,无所事事。”(第650页)是啊,身负天下苍生重任的张副部长又怎么可以和这些平庸之辈同日而语呢?
故地重游部分是小说的重头戏,它承担着张思远“文革”灾难之后重获新生、重建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任务。这是一次重建身份的活动。考虑到张思远的认同危机是“文革”极“左”政治带来的(包括他自己所犯的追随极“左”政治的错误),他的身份认同的重建必须深刻触及到对这个制度和文化的重新认识,但是实际上这一切在小说中全部没有发生。张副部长放下繁忙的国家大事故地重游,为的是重建自己的政治信念,克服自己的身份为危机。但到下乡后他所见到的一切有什么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吗?没有,无非是鸡鸭鱼肉、儿童时候熟悉的打枣场景、和乡亲们的原始情感之类。“枣雨”这部分写张思远故地重游时候的具体见闻和感受,全部是琐碎的日常生活叙事:“多么好啊多么好,就像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山村。一样的乡音,一样的乡情,一样的人心!一样的推推哪家的门都可以进,拿起哪家的筷子都可以吃,倒在哪家的炕头都可以睡!甚至连那几条老狗都没有忘记他,摇着尾巴向他跑来,伸起前爪扑他的腿,从湿漉漉的狗鼻子里发出撒娇的声音。”(第656页)不能说作者的描写不真实,问题是:这样的原始“乡音”“乡情”能够使得张思远克服政治认同、政治信仰的危机吗?不能,因为张思远的认同危机根本就不是源于远离了此类“乡情”、“乡音”。
所以,这次回乡之后的张思远和之前的张思远不会有什么本质差别。他的故地重游本质上是自己给自己做秀: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做给自己看:为自己重新享受特权地位寻找一个正当的理由。

四、让人纠结的特权

《蝴蝶》中的张思远翻来覆去在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自己享受特权是否应该。这种思考明显带有两面性和矛盾性:一方面,他好像一直在反思和讥讽自己的特权(与此相关的是讥讽自己的副部长或市委书记身份),作品一定程度上甚至带有这样的暗示:张思远被打成反革命黑帮到农村劳动改造是罪有应得,因为他脱离了劳动,脱离了人民群众;但另一方面,张思远又要不断地为自己的复出(离开人民群众)辩护,也就是为自己继续享受特权辩护。
这样的折中立场决定了作品中既有大量对于张思远复职后的物质享受和特权的嘲讽,但这样的嘲讽又不能过于尖锐,必须被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以便为自己的复出后继续享受留下余地)。小说中有大段对部长楼的矛盾心理的描写(既留恋又有些鄙视)。值得注意的是,张思远在决定暂时放弃自己的特权时总是不失时机地着意提醒读者:他这是属于故意放弃特权,也就是说,他心里明白自己是特殊人物,是可以也应该有特权的:“他终于离开了部长楼,而且他坚持没有坐飞机和软席卧铺,坚持不准他的秘书预先挂电话通知当地的各级领导准备接待。”(第646页)一个稳定地拥有特权的大人物故意放弃特权做一回“平民”(当然是暂时的),这是为了什么?为了获得道德上和心理上的优势,为了精神自救——给自己一个交代。正是由于这种特权的悬置是暂时的,伪装成“平民”的张部长才因此而获得了意外的观察力和审美乐趣:闷罐车里的张思远审视着甚至非常享受地观察着下层人物及其表情变化。
但对于官职和权力的留恋毕竟是第一位的和压倒性的,这点在他刚刚官复原职、回到市委小楼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白——因为这个时候他的权力还刚刚回来,因此也就不能装得对它不在乎:“他又回到了市委小楼……镶木地板和白晃晃的大吊灯在最初的一霎那竟使他热泪盈眶了。幸好,谁也没有看见。失去的天堂,他想起了一句实在不应该想起的话。”(第639页)真是妙极了:只有百万富翁才有资本嘲笑金钱,同样,只有坐稳了权力宝座的人才有资本调侃这个宝座,这种调侃正是他的自信的表现。可见,张思远对劳动和乡村的赞美,对权力、地位和特权的时不时冒出来的妙趣横生又无关大局的讥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继续享受现实中的特权的同时,又能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你看我虽然享受着特权,但是却并不迷恋它、甚至还有点看不起它。只有享受着特权的人才能获得讥讽特权的能力,只有官复原职之后的张思远,才能暂时悬置自己的身份,假装成为平民故地重游。故意坐破闷罐车回乡(仅此一次)既满足张思远的平民主义冲动,又可以让他在获得“人民”授权之后心安理得地坐着轿车和飞机(隐喻特权)回北京。这不是一种表演又是什么?
最后必须指出,张思远这一暂时悬置特权、以便更加理所当然地重新拥有特权的表演,果然为他赢得了道德的优势、人民的授权、内心的安宁,心安理得地回到了特权位置:再也不为自己的特权焦虑,相反坐在飞机上“安静地睡着了。”张思远不再犹豫不决、焦虑不安了,因为他虽然身回到了北京,但“心留在了山村”,“他也把山村装到自己心里,装到汽车上带走了。他一无所得?他满载而归。他丢了魂?他找到了魂”。(第664页)
这大概就是一种张思远式的知识分子兼高官的聪明智慧:反思特权又不拒绝特权。作为高官,他当然要享受特权(因为他是“为人民服务”),作为知识分子,他当然要蔑视特权(哪怕是装样子)。[10]
回到北京那个部长楼后的张思远舒服地洗着澡,再次享受特权和高级生活,但已经没有任何不舒服和内疚,而是很舒服、很心安理得了。这个时候,特权生活的符号意义已经完全发生了倒转,它不再是使张思远坐立不安的脱离人民的标志了,因为他下过乡了。

  王蒙
  1、意识流
  意识流创作方法,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同时,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最早的一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还有很多作家。
  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流派。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情节小说"到"心理小说"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如王蒙、宗璞、张洁、谌容、茹志鹃、张辛欣等,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我是怎么变的,自己并不清楚"。
  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写事件、人物服从运动、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社会到人,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反映论、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
  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
  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79,《三生石》1980。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
  2、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
  3、王蒙与意识流
  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借鉴"意识流"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王蒙是"始作俑者"和最重要的作家。在70年代80年代初,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人的心灵史。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因此,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是一种思想转变。因此,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知识分子式"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时代、社会、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反过来,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正因此,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批判意识、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
  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小说,王蒙自己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中,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
  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这是一位胸怀"救世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闷罐子车",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间不过数日,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对已经"解冻"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

这部中篇小说呈现这样一种特点,即心理结构(描写)与情节结构(描写)相结合,并且心理结构(描写)大于情节结构(描写)。王蒙的探索创新是对新时期文坛的重要贡献,因此,被评论称为“东方意识流”。 张思远30多年的升降沉浮,悲欢离合,心理变化,通过自由联想,内心分析,内心独白等形式表现出来。小说打破时空秩序,多时空交错。《蝴蝶》一共有13个小标题,可以说就是13段生活,它们以交错排列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小说一开始就是张思远坐在小车里,他刚刚告别了小山村,告别了秋文和冬冬,告别了乡亲们,一个人怅然而归。坐在巅簸的车里,意识迷离恍惚,过去的生活细雨烟云般地涌到张思远的意识屏幕上。特定的环境,朦胧的思绪,配合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很是吻合。他的思绪流动着跳跃着,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城市忽而山村,忽而张副部长,忽而老张头。前后跳动,不循轨迹,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情节制约,呈现一种自由的心理结构。王蒙批判地吸收了意识流表现手法上的优点,虽然作品中大量的意识流动,内心独白,联想、跳跃,但并没有扑朔迷离,晦涩难懂的感觉。这是由于王蒙在借鉴意识流手法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小说的特点,注重故事情节,小说中有完整的生活片段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只是将这一切理顺,然后,就会获得一种完整的故事以及全新的感受。总之,这部中篇小说呈现这样一种特点,即心理结构(描写)与情节结构(描写)相结合,并且心理结构(描写)大于情节结构(描写)。王蒙的探索创新是对新时期文坛的重要贡献,因此,被评论称为“东方意识流”。


《蝴蝶》谈谈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对这部中篇小说叙事结构的影响。_百度...
王蒙批判地吸收了意识流表现手法上的优点,虽然作品中大量的意识流动,内心独白,联想、跳跃,但并没有扑朔迷离,晦涩难懂的感觉。这是由于王蒙在借鉴意识流手法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小说的特点,注重故事情节,小说中有完整的生活片段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王蒙《蝴蝶》的艺术特色(意识流手法)请教了?
关键词:这部中篇小说呈现这样一种特点,即心理结构(描写)与情节结构(描写)相结合,并且心理结构(描写)大于情节结构(描写)。王蒙的探索创新是对新时期文坛的重要贡献,因此,被评论称为“东方意识流”。全文:《蝴蝶》是王蒙的一篇充满反思力量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张思远,是一个带着自审自责意识...

请问王蒙的《蝴蝶》到底是意识流的手法还是蒙太奇的手法?快
④立体的放射性结构 (2)《蝴蝶》中,王蒙对意识流的东方化改造 ①情节与情结相结合的双线复式结构 ②“意识流”成份并不呈现为统一的不可分散的流 ③虽有潜意识表现却并非以潜意识为中心,虽然写了性,却不是泛性主义 王蒙的作品被认为是“东方意识流”,主要是因为在情节发展中融入心理结构,从心理...

请问王蒙的《蝴蝶》到底是意识流的手法还是蒙太奇的手法?
④立体的放射性结构 (2)《蝴蝶》中,王蒙对意识流的东方化改造 ①情节与情结相结合的双线复式结构 ②“意识流”成份并不呈现为统一的不可分散的流 ③虽有潜意识表现却并非以潜意识为中心,虽然写了性,却不是泛性主义 王蒙的作品被认为是“东方意识流”,主要是因为在情节发展中融入心理结构,从心理...

蝴蝶 王蒙 读后感
《蝴蝶》读后感 事先知道了这是一部意识流的小说,潜意识里就有种抗拒,西方意识流作品的那种艰深晦涩难懂吓坏了我,但认真读下去,发觉这是另一种亲切的没有距离感的不一样的“东方意识流”,它并不只有无止尽的意识流动,它是心理意识和故事情节发展共融的,当然,心理意识的描写明显比较多,它缓缓...

有谁看过王蒙的《蝴蝶》这本书?帮忙写一篇读后感,谢谢了!
《蝴蝶》读后感 事先知道了这是一部意识流的小说,潜意识里就有种抗拒,西方意识流作品的那种艰深晦涩难懂吓坏了我,但认真读下去,发觉这是另一种亲切的没有距离感的不一样的“东方意识流”,它并不只有无止尽的意识流动,它是心理意识和故事情节发展共融的,当然,心理意识的描写明显比较多,它缓缓...

王蒙的“蝴蝶”小说的主要意思
《蝴蝶》是王蒙的一篇充满反思力量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张思远,是一个带着自审自责意识反思灵魂异化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真诚的少见的反思主体。张思远原是八路军的指导员,进城以后,由军管会副主任一直到市委书记,职位一天比一天高,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头脑中的阶级斗争的弦也一无比一天绷得紧...

蝴蝶简介及详细资料
蝴蝶 《少年与刽子手》讲的是一个少年与一个刽子手的一次奇怪的缘份,少年最后死于刽子手之手,死亡的过程恍如一场行为艺术的展示。马耳,独立作家,反先锋实验小说与“时空流”文学理论的提出和倡导者,工作不固定,从事过裁缝、教师、导游、文学网站版主、寺庙观察员、支教志愿者等职业,喜好漫游,不爱...

王蒙作品读书笔记1
作品主要用了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工作经历丰富之后逐渐麻木的刘世吾,一个在官僚主义里得心应手擅长应付的韩常新,一个初出茅庐对一切热情尚未熄灭的林震,和一个鸵鸟一样把自己的热情埋起来的赵慧文。《蝴蝶》《蝴蝶》获得全国中短篇优秀小说奖。被认为是中国东方意识流的佳作,同时是...

王蒙的小说特征
在艺术上,王蒙勇辟蹊径,富有探索精神。他是学习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取得成果最突出的作家。《夜的眼》、《蝴蝶》、《风筝飘带》等小说,以广阔的思想内容和新颖的艺术形式,博得学界的好评。突破时空限制,着重心理描写,并采用意识流动谋篇布局,语言富有幽默感,句式长而不烦,气势如排山倒海,表现出鲜明...

平南县13681252882: 《蝴蝶》谈谈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对这部中篇小说叙事结构的影响. -
第震克赛: 这部中篇小说呈现这样一种特点,即心理结构(描写)与情节结构(描写)相结合,并且心理结构(描写)大于情节结构(描写).王蒙的探索创新是对新时期文坛的重要贡献,因此,被评论称为“东方意识流”. 张思远30多年的升降沉浮,...

平南县13681252882: 王蒙《蝴蝶》的写法是什么? -
第震克赛: 中西结合,利用心理结构写法:是王蒙新时期之初创作的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均获得成功的优秀之作.它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写法,运用心理结构方式构置情节,塑造了伴随着共和国兴衰沉浮的老干部张思远的形象,艺术地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再现出来.

平南县13681252882: 以王蒙的一篇小说为例简单分析王蒙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良 -
第震克赛: 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蒙相继发表了《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这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与创新.“王蒙的这六篇小说...

平南县13681252882: 法国电影《蝴蝶》采用什么样的拍摄手法? -
第震克赛: 整部《蝴蝶》就像一个大寓言故事,以寻找蝴蝶以线索,把本不相关,但命运和处境却出奇相同的一老一小联系了起来,虽然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但是你会发现,其实两人的心理年龄实在相差不大:头发白的那个,被公寓管理员评价为“有时...

平南县13681252882: 有谁看过王蒙的《蝴蝶》这本书?帮忙写一篇读后感,结合小说的内容和梗概对这本小说进行分析,字数不限 -
第震克赛:[答案] 《蝴蝶》读后感事先知道了这是一部意识流的小说,潜意识里就有种抗拒,西方意识流作品的那种艰深晦涩难懂吓坏了我,但认真读下去,发觉这是另一种亲切的没有距离感的不一样的“东方意识流”,它并不只有无止尽的意识流动,...

平南县13681252882: 王蒙的小说特征 -
第震克赛: 在题材上,王蒙擅长写干部;在艺术上,王蒙勇辟蹊径,富有探索精神. 他是学习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取得成果最突出的作家.《夜的眼》、《蝴蝶》、《风筝飘带》等小说,以广阔的思想内容和新颖的艺术形式,博得学界的好评.突破时空限制,着重心理描写,并采用意识流动谋篇布局,语言富有幽默感,句式长而不烦,气势如排山倒海,表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 话说17k上也有这种纯文学的作品,这个我在其他小说网站上还没见过.嘿嘿,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写的也很有感觉.

平南县13681252882: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以及写作结构有什么特色? -
第震克赛: 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 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间的叙述...

平南县13681252882: 与传统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的特点,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 -
第震克赛: 意识流小说以人物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而且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它们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

平南县13681252882: 意识流是什么?有绘画,书籍,电影方面的吗? -
第震克赛: 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意识流不仅作为一种写作流派而存在,在视觉设计发达的今天,更有诸多设计领域的意识流风格作品出现.意识流设计的本质是意识流写作手法的视觉应用,主题较为隐晦,表现手法相对抽象.因此,意识流设计更适用于商业广告的创意设计.

平南县13681252882: 中国有哪些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第震克赛: 1.王蒙: (其作品被称为“东方意识流”) 《蝴蝶》《布礼》《海的梦》《夜的眼》《活动变人形2.茹志娟: (新时期最早的意识流作品) 《剪辑错了的故事》 3.刘以鬯: (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先驱) 《酒徒》、《对倒》、《链》、《吵架》、《寺内》、《除夕》、《镜子里的镜子》、《犹豫》、《蛇》、《蜘蛛精》、《打错了》、《黑色里的白色,白色里的黑色》、《盘古与黑》 http://wenwen.sogou.com/z/q773747959.htm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