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与诫子书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作者&投稿:伍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总结《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行:夫君子之行: 操守、品德。
三人行:同行。
意:意与日去:志愿。
宾客意少舒:心情。
志:非澹泊无以明志:志趣。
志虑忠纯:志向。

《论语》是孔子核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很多关于人格修养以及学习态度方法的建议,对于个人人格的形成以及学习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所以两者都强调了人格修养的重要性。结合文中的句子,可以知道如何去做才能养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品性。

《论语》是孔子核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很多关于人格修养以及学习态度方法的建议,对于个人人格的形成以及学习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所以两者都强调了人格修养的重要性。结合文中的句子,可以知道如何去做才能养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品性。

《论语.季氏》中记载了陈亢与孔子儿子孔鲤的一段对话,内容就是关于孔子提醒或者说告诫孔鲤要读哪些书。这里摘录如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小学语文课本里都有哪些古诗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论语》十二章;《诫子书》;《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八年级上册:《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

初一语文书上册文言文。
《次北固山下》——王湾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世说新语》二则——刘庆义(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6.《论语》十二章(附)课外古诗词诵读:7.《峨眉山月歌》——李白8.《江南逢李龟年》——杜甫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10.《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1.《诫子书》—...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内容是什么?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三、《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与论语十二章中的志与学有什么关系?
先要立下远大的志向,然后要踏实努力地进行学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 ()14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16 诫子书 (诸葛亮)写作: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人教版初一上下册文言文
1. 初一语文书上册文言文 (人教版)初一上册文言文: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曹操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次北固山下》——王湾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世说新语》二则——刘庆义(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6.《论语》十二章(附)课外古诗词诵读:7.《峨眉山月歌》——李白8...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必背汇总
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七上所有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有需要的同学们赶快收藏吧!背诵目录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论语》十二章《峨眉山月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江南逢李龟年》《夜上受降城闻笛》《诫子书...

部编版7-9年级课内外必须掌握的文言文(带译文),共32篇!
孔子的教诲——《论语》十二章<\/ 孔子的至理名言如春风化雨,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他对颜回的赞美,体现了在贫苦中依然乐学的高尚品格,以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乐趣论断。儒家的修身之道——诫子书<\/ 诸葛亮的家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必考古诗词默写,备好考试用!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

初一语文上册课本人教版目录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阅读 16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7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治 18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19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0 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课...

宣汉县13519381090: 论语十二章与诫子书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
那艺惠博: 《论语.季氏》中记载了陈亢与孔子儿子孔鲤的一段对话,内容就是关于孔子提醒或者说告诫孔鲤要读哪些书.这里摘录如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宣汉县13519381090: 诫子书与孔子家语写作目的有何不同?简析 -
那艺惠博: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自己孩子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教育孩子怎样的为人处世以及生存之道.和孔子家语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教学使用,所以说有很多教学的内容.

宣汉县13519381090: 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都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做到? -
那艺惠博: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宣汉县13519381090: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那艺惠博: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

宣汉县13519381090: 读论语十二章有感200字反醒自己 -
那艺惠博: 这里就《论语》开篇第一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感觉孔子的这几句话的前面都应当加上如果两个字才是完整的,即如果学而...

宣汉县13519381090: 选文与论语十二章比较内容有什么不同 -
那艺惠博: 前面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智也.'”,这两段内容《论语十二章》也有选取,后面的三段内容《论语十二章》就没有选取了.但最后一则“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论语十二章》选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后半部分的一个解释.机械地学习所谓知识,自己不去思考,只能陷入形而上学之中,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正确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而只有思考,不去不断进行学习,也是很难有质的进步的.

宣汉县13519381090: 你认为孟子和诫子书在修身方面提出的主张有何不同 -
那艺惠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句千古至理的名言,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告子下》.其意是指,恶劣的环境可以激起人的忧患意识,使之为改变现状,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最终能得以发展,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易使人堕落,最终在安乐的环境中灭亡,温水煮蛙就是这个道理.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宣汉县13519381090: 论语十二章 学而 写作手法 -
那艺惠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反问】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2【排比】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宣汉县13519381090: 论语十二章对比类论文带原文 -
那艺惠博: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

宣汉县13519381090: 论语12章 11章运用了什么 的写法,衬托了 -
那艺惠博: 【对比手法】衬托了志气的重要性.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读解】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秦王派人去离间赵王和廉颇,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这是“三军可夺帅也.”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