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作者&投稿:怀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同。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太阳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里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
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他就跟没事儿似的。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
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liāo)起衣服,爬上山坡,奔向竹林。
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竹林,顾不得抹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吹雨打的姿势记在心头。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地观察和研究。
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文与可(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
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扩展资料:

文同/文与可(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同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画家文同。
成竹:完整的竹子。
胸:心里。
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基本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近义词:心照不宣 、急中生智、 大刀阔斧、 成竹在胸 、胸中有数、 计上心头 、心中有数。
反义词:束手无策、 心中无数 、胸中无数、 不知所措。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扩展资料:
典故故事
北宋时候,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爬上山坡,走进竹林。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吹雨打的姿势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地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参考链接:胸有成竹-百度百科

胸有成竹主人公是文同,字与可。

胸有成竹典故故事: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太阳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

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里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他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衣服,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竹林,顾不得抹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吹雨打的姿势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地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

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扩展资料

文同绘画成就: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文同对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故其画竹法度谨严,同时作为文臣,其作品又有着区别于职业画家的新意。



是苏轼。

胸有成竹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是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鳞片一样,到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一骨节一骨节地来画它,一片叶一片叶地来堆砌它,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啊!

所以画竹一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笔来仔细的观察,就会看到他所想画的竹子,急起挥笔,依照心里竹子的形象,一气呵成,以再现心中所见到的(竹子)。(这个过程)好像兔子跳跃飞奔、鹰隼俯冲下搏一样,稍一迟疑,机会就失去了。

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又不能做到的原因,是由于想法和动作内外不一,心与手不能协调一致,没有学习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心里明白而操作不熟练的,平常自己以为明白,可事到临头就忽然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是这样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与可。
胸有成竹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比喻熟练有把握,

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中文名 胸有成竹 外文名 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拼 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出 处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近义词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解 释 比喻熟练有把握

文与可

胸有成竹:
文与可(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胸有成竹的图片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文与可(文同)。其人善画竹,居住之处有竹。他经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况,对竹子的情态、神貌相当了解,回来后会把竹画出来,画生动逼人。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1、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的著名画家文与可。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这个成语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来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了主意。2、文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他与苏轼是表兄弟的关系,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表弟苏轼敬...

胸有成竹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主人公是文同。文同文同喜欢画竹子,为了能将竹子画得更好,他常常废寝忘食、风雨无阻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状态。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因此画的竹子十分逼真。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胸有成竹: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著名画家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他照样站在烤人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

胸有成竹说的是谁 胸有成竹主人公是谁
1、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2、拼音:xiōngyǒuchéngzhú。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4、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

胸有成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画家文同。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基本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出 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近义词:心照不宣 、急中生智...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成的意义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胸有成竹的意思是在画竹子之前,在心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现在大多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了主意,有了全面的设想和安排。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个画家名字叫做文同,他非常喜欢画竹子,并且画得很好。他为了画好竹子,一年四季...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故事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宋著名画家文同。《胸有成竹》的故事出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主要讲述了北宋画家文同因为对竹子有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因此每次画画时都得心应手。同行知道这件事后,都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胸有成竹”一词也就此衍生而来,其意思是:做事之前...

成竹在胸的主人公是谁胸有成竹的典故是什么
1、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同,他是北宋时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画竹子,而它画竹子之所以画得好,是因为每次在画竹之前,他的心里就已经有竹子的形象了,自然下笔栩栩如生。2、胸有成竹的典故:胸有成竹出自苏轼的《文与可画__谷偃竹记》,讲的是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文同的画家十分喜欢竹子,不...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主人公是文同,字与可。胸有成竹典故故事: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太阳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里对着太阳的那一面,...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与可。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成:现成。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成语典故 北宋有个大画家叫文与可,他首创了画竹叶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写意墨竹,开创了...

荣昌县19514464737: 胸有成竹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谁 -
掌哪金童: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典故】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

荣昌县19514464737: 《胸有成竹》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
掌哪金童:[答案]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 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

荣昌县19514464737: 胸有成竹猜人物? -
掌哪金童: 胸有成竹主人公:文与 北宋有个大画家叫文与可(文同),他首创了画竹叶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写意墨竹,开创了墨竹画派,对后世的画坛影响深远. 文与可画竹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

荣昌县19514464737: 谁能告诉我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呢? -
掌哪金童:[答案] 文同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

荣昌县19514464737: 胸有成竹 历史人物胸有成竹的历史人物是谁? -
掌哪金童:[答案]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

荣昌县19514464737: 胸.有成竹历史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
掌哪金童: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与可.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筼筜,yúndāng,一种大竹.)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荣昌县19514464737: 精忠报国、三顾茅庐、卧薪尝胆、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
掌哪金童:[答案] 精忠报国 岳飞 三顾茅庐 诸葛亮 卧薪尝胆 勾践 胸有成竹 文与可

荣昌县19514464737: 胸有成竹的主要人物! -
掌哪金童:[答案] 文与可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

荣昌县19514464737: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后来又比喻什么 -
掌哪金童: 主人公:文与可(文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监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宋代画竹名师.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比喻: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解释: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1] 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荣昌县19514464737: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胸有成竹 -
掌哪金童: 综观历代画竹高手首推宋代文同(字与可,曾任湖州太守,世称文湖州).画竹叶分阴阳,“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他是大书法家苏东坡的表兄弟.也是诗文书画相知的好朋友.苏轼评价文同画竹是“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而文同画竹又屡请苏轼题识,于是“文画苏题”也就成了画竹史上的美谈.这不是简单的诗画结合和朋友默契,也开创了文人诗、画结合的一代新风.说起画竹,苏东坡对文同佩服得五体投地,“终身北面事之”.苏轼本人也有惊人的绘画理论.他总结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稍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堰竹记》)”.这段高论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也道出了绘画艺术和自然规律的一致性,一直影响着后世的绘画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