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怎样评价姜维的

作者&投稿:倚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姜维的评价是怎样的?~

对于姜维,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正史里,对他的记载是中规中矩、既无拔高也无低估。
姜维是三国后期的人物,可以说他一生只与一个敌国(魏国)一个敌将(邓艾)对垒,他的表现也是中规中矩并无什么出格表现。与三国前期那些多出身草莽的将领不同,姜维履历完整。小小年纪已经参与平定羌、戎叛乱的战事,投奔诸葛亮后深得信任,被诸葛亮选为悉心培养的接班人,27岁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并称“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如果说关羽、张飞是出身草莽的将领,那么姜维就是科班出身的学院派将领了。
学院派与草根派的区别就是,他们军事素养高、行事作派有规有矩,什么事情都讲个一二三四五,但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不会给你什么惊喜。比如张飞那种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的事,他是不会干的。所以,让他诈降钟会以图东山再起,也是多半不会成功的。诸葛亮选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也许就是因为看到他身上具有这种特质吧。
其实,这也是当时的天下情势决定的。魏蜀吴三强鼎立的局面形成后,过去那种有日没日、有前方无后方,一日转战千里,今天与这个打明天与那个打的军阀混战形式早已不复存在,战争已变成国与国之间的正规战争了,有时候就由不得你发挥了。
总的来看,姜维在日后的军事生涯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基本上忠实地执行了老师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三国志》评曰“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料擿”是思考探索的意思,即人们认为姜维投错阵营、身死宗灭,随意贬低他,而不以实际情况加以考虑分析,这样是不符合《春秋》褒贬一个人的要义的。

近来多听到有些朋友诟病姜维,说姜维穷兵黩武,刚愎自用,以连年的兵灾祸乱了本就地寡人稀后汉蜀国,而且似乎就是姜维造就了蜀国的衰败,姜维俨然成为了历史的罪人,市面上为曹操、诸葛亮、刘备,甚至是奉先发难的人也不少,但是为之翻案的也是人才济济,而姜维却被朋友们牢牢地套在了炮烙之上,我觉得这是十分不公平的,我们不能单一的看待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完整的系统的分析一个时代的发展,人物周边的时、势、事,才能明白整个历史的脉络。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建兴六年因诸葛亮反间计,投奔于西蜀,诸葛亮擢升姜维为主管仓谷之事的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的姜维只有27岁,可谓年少得志。而诸葛亮不知道为什么对姜维更是另眼看待(可能是一直认为是自己的衣钵传人的马谡刚刚被斩吧):“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这就是诸葛亮在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中对姜维的评价,同时又示意留在朝中的重臣极力向刘禅推荐,以下文字足以说明“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以诸葛亮显赫的地位说了自然是要算数的,不久之后刚届而立的姜维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亮对姜维如此的提拔重用,难免使得姜维有幸进之嫌,也很自然的被满朝文武理解为诸葛亮的心腹,诸葛亮权倾朝野,上达天听,当时自然是无人不服的。而姜维也的确显示了他出众的才能。但是这一切在十年后发生了变化。姜维降汉十年后,也就是建兴十六年,诸葛亮星殒九丈原,随后西蜀军方高层发生了一场严重影响此后西蜀政治格局的巨变,“取办一应军戎节度”且曾深得刘备厚爱的长史,加绥军将军杨仪与百战功高的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的魏延,本就是成水火的矛盾,终于爆发了!期间,还牵涉了另一个家世赫赫,却并不得志的马岱,自此原本以诸葛亮为核心的军人集团,在核心人物去世短短数月间,因内部的权利争夺而崩溃了。此次杨、魏之争的胜利者表上的胜利者是杨仪,但是真正的胜利者恐怕是那些曾委身于诸葛亮军人集团的统治下的文官集团,杨仪虽然诛杀了魏延,但是以他的威望不足以撑起原本风风火火的军事集团,而新兴的当朝权贵文官体制的代言人蒋琬、费祎确是紧紧地抓住了机会,“后军师费祎以其言密奏后主。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妻子还蜀”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远见,使得西蜀并没有在此时出现更严重的内乱,因为无论诸葛亮所领导的集团是文还是武,诸葛亮本身却的的确确是一个文人,他审时度势的选择了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并不是姜维,而是他不能不选的蒋琬,实际上他不选蒋琬,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上蒋琬也占据了上风。诸葛亮聪明的明为保举蒋琬,实为推荐姜维的荐章,在其死后,得到了西蜀朝廷的认可。正是由于西蜀军事集团的重大变化,军人势力极大削弱,但是三国鼎立的局面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依旧是西蜀上下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西蜀的军人集团中又有谁适合这个位子呢?资历深的所剩无几,而且能力不足,最重要的是对于文人势力来讲这样的人是不容易控制的,那么毋庸置疑资历不深,有一定才能的姜维成为了最佳人选。于是姜维登上了新的西蜀高层政治群体的舞台“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但是姜维真的可以被文人信赖吗?无论是蒋琬还是费祎,都没有把握,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延熙元年,姜维随已升任武职的大将军蒋琬住汉中。随后蒋琬升任大司马。姜维为司马。延熙六年,姜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延熙十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而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这样我们不难看出,用你的军事才能,不给你军事实权,这是文人势力对待姜维的根本方法!直到诸葛亮死后十七个年头,即延熙十六年,费祎去世,姜维才得以松了一口气,但是似乎可以自主地做一些决策得姜维,并没有诸葛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资历,首先是君主并不会像诸葛亮那样言听计从,其次军人集团内部也并不平和的状况我们也是可以想见的,还有就是朝廷中的言论极大的影响以及牵制,比如:“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这样“树大招风”的姜维可以说举步维艰,出于自保,不免有了避祸之心,不回成都,屯田避祸。 更重要的是姜维的重要建议,也很难上达天听,比如:“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这使得邓艾可以直捣黄龙,直接导致了蜀汉的最终灭亡。综上所述,蜀汉的灭亡并不是姜维之过,姜维作为蜀汉最后一位大将军也的确尽心尽力,只是蜀汉政治格局以及刘禅的不明是非导致了姜维的碌碌,更重要的是蜀汉后期政治整体的毁败,也是重要因素,在最后一场战争中,面对宿敌开城投降的官员大有人在,甚至连皇帝刘禅也无心恋战,这只能说西蜀真的气数已尽了!而罪不在姜维!最后,我们来看看郤正对于姜维的评价,使我们对姜维其人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姜维历史上褒贬不一,特别是在西晋初年的那段时间中,舆论都是批评声不绝于耳.只有三国志里陈寿引用欲正的一段话,才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 欲正作为和姜维的同僚是很了解他的.话里的意思是,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姜维,但是他家里清贫,好学不倦,在那个时代里的确是非常难得,有诸葛亮的遗风. 陈寿对其的评价比较客观:姜维的为人是不错的,但是他考虑问题不够周密,虽然大胆冒险,但总是屡屡遭受挫折.这也是他事业上不够成功的原因.而作为政治上又不如诸葛亮那样有才能,但也确实算的上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之一.至于他最后的假投降如果计划没有泄漏也许真的能复兴国家也尤为可知呢 800年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对姜维的评价是:姜维放弃了汉中作为大本营,而以梓潼为中心(今广元),离前线实在是太远了,兴势一役,如果不是王平主动出击利用险要的地形狙击了曹爽,而后才赶到的费怡来的太晚了,这都是姜维提出的要在汉中聚歼魏军的冒进思想.在这之前,魏延守汉中,和刘备,诸葛亮时代都是采取御敌人于国门外的战略.在斜谷出口的赤岸.集结重兵,利用险要的地形防守,等到魏灭蜀汉,首先是毫无阻挡的进入汉中平原,包围汉,乐二城.姜维当初设想的以二城为中心坚守待援,以梓潼的大军为援军包围魏军的思想根本就是错误的,当敌弱我强时尚可,一旦敌强我弱,必将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紧接着,魏军占领汉中,又进逼入蜀门户阳平关.在阳平关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在魏东西夹击的强大攻势下,由于用人不当,阳平关又很快失陷.姜维在摆脱魏军西北方向的追击后和从梓潼北上援救汉中的蜀军汇合.退守剑阁.在得知魏军即将侵蜀的早些时候,刘禅已经发布命令要求各地遵照预定的计划,全部坚守各关口,而失去了主动狙击敌人的机会.所以司马光在评论中骂的很狠.所谓姜维贻误国家之类... 但是责任也不能全怪姜维,如果蜀主能遏制姜维屯兵踏中,主力就不会离开汉中很远.而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守住汉中.


姜维历史评价
孙盛对姜维的评价更为严厉,认为他的行为不符合忠孝义节,且在关键时刻未能发挥智勇,认为他的行为导致了蜀国的灭亡。裴松之为姜维辩解,指出他在绵竹之战中面临复杂形势,难以兼顾全局。他认为如果姜维有机会,未必不能扭转局势。而郄正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姜维的好学和俭朴上,而非始终如一的行为准则。

历史是怎样评价姜维的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作者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是“玩众黩施”,说的是浪费人力物力的意思,而且在《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言行中,更是斥责了姜维“屡败而不止, 为亡蜀张本”,他们都认为正是姜维后期的北伐使得军民疲惫,从而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

正史对姜维的评价
综合来看,正史对姜维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的忠诚、智勇兼备以及北伐事业上的表现。虽然有一些批评声音,但总体上对姜维的评价是积极的。在三国历史上,姜维无疑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忠诚、勇敢和智慧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此外,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来看,姜维所处的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

历史是怎样评价姜维的
姜维历史褒贬,特别西晋初段间,舆论都批评声绝于耳.三志陈寿引用欲段,才使家其所解. 欲作姜维同僚解.意思,管外界评论姜维,家清贫,倦,代确非难,诸葛亮遗风. 陈寿其评价比较客观:姜维错,考虑问题够周密,虽胆冒险,总屡屡遭受挫折.事业够功原.作政治诸葛亮才能,确实算站代前列杰物.至于假投降计划没...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姜维这个人?
回答:其实姜维是三国里争议比较大的人物,除了他出身就是后期执掌蜀汉军权时作为与诸葛丞相的对比使得后人对他评价不一,但是因为记载不多尤其早年包括降蜀经历所以各家各言。想来大部分从小听三国评书的国人来讲都不自觉将蜀汉以正统居,所以对蜀汉人物作为有包容,更何况这位弃暗投明的丞相接班人。 关于姜维...

历史是怎样评价姜维的
姜维历史上褒贬不一,特别是在西晋初年的那段时间中,舆论都是批评声不绝于耳.只有三国志里陈寿引用欲正的一段话,才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 欲正作为和姜维的同僚是很了解他的.话里的意思是,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姜维,但是他家里清贫,好学不倦,在那个时代里的确是非常难得,有诸葛亮的遗风. 陈寿对其的评价...

古人对姜维的最好评论
二.孙盛(两晋时期人,对三国时的史评似乎挺多的)郤正对姜维的评价真是奇怪!虽然士大夫的行业各异也各有标准,但“忠孝节义”确实为人的基本啊.姜维本是曹魏的人,然而投奔蜀汉,背叛君主,贪图利益,不可谓“忠”.抛弃父母苟且偷生,不可谓“孝”.反过来攻打祖国,不可谓“义”.战败仍不求死,不可谓“节...

姜维北伐历史评价
钟会则高度评价姜维,称他具备文武兼备的品德,功勋卓著,影响力远播华夏,与诸葛亮相比,钟会认为他的才能不输于公休、太初等名士。尽管姜维身居高位,但生活简朴,家中财物有限,仅以正室为伴,表现出真正的清廉和好学。他并非出于表面示范,而是内心满足,是真正的楷模。然而,孙盛批评姜维背离忠诚,背叛...

正史对姜维的评价
姜维历史上褒贬不一,特别是在西晋初年的那段时间中,舆论都是批评声不绝于耳。只有三国志里陈寿引用欲正的一段话,才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欲正作为和姜维的同僚是很了解他的,话里的意思是,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姜维,但是他家里清贫,好学不倦,在那个时代里的确是非常难得,有诸葛亮的遗风。陈寿:“...

对姜维的评价是怎样的?
总的来看,姜维在日后的军事生涯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基本上忠实地执行了老师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三国志》评曰“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料擿”是思考探索的意思,即人们认为姜维投错阵营、身死宗灭,随意贬低他,而不以实际情况加以...

青川县18276365930: 历史是怎样评价姜维的 -
符沸门冬: 姜维历史上褒贬不一,特别是在西晋初年的那段时间中,舆论都是批评声不绝于耳.只有三国志里陈寿引用欲正的一段话,才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 欲正作为和姜维的同僚是很了解他的.话里的意思是,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姜维,但是他家里清贫,好...

青川县18276365930: 姜维在历史上到底应该如何评价?有人说天下奇才<br/>亦有人说一
符沸门冬: 近来多听到有些朋友诟病姜维,说姜维穷兵黩武,刚愎自用,以连年的兵灾祸乱了本就地寡人稀后汉蜀国,而且似乎就是姜维造就了蜀国的衰败,姜维俨然成为了历史的罪...

青川县18276365930: 请问名人对《三国志》中姜维的评价怎么样? -
符沸门冬: 姜维是一个历史上是非功过争议颇多的重要人物.姜维归蜀之际就受到诸葛亮垂青并赋予重任,“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好学不倦,清素节约”,表明他是一个韬略过人,操守可风的俊杰.“心存汉室”的夙志至死不渝,多次出兵击魏尽管遭致“玩众黩旅”的贬讥,却是他效法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忠荩.假投降的良苦用心虽引来一些不明就里论者的鄙薄,却无损姜伯约对蜀汉的尽瘁!

青川县18276365930: 评价我国历史上的名将姜维
符沸门冬: 雄才大略,有文治武功,是一个不错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将才.但是,由于心机过甚,且不善于处理和同僚的关系,有其性格的缺点,不能完成兴汉灭魏的大业;善于用计,可是最后不得善终.可惜,可惜啊

青川县18276365930: 历史上评价下姜维这个人?
符沸门冬: 妄图逆天命而行的悲剧式英雄

青川县18276365930: 三国姜维是怎样的一个人~~ -
符沸门冬: 姜维-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凉州]天水冀县 [今甘肃甘谷县东南] 容貌 美姿颜 官至 凉州刺史 大将军 家族资料 父亲 姜囧母亲 未知配偶 未知兄弟姐妹 暂无相关资料 子女 暂无相关资料 相关人物 诸葛亮 邓芝 赵云 钟会 司马昭 邓艾 夏侯霸 ...

青川县18276365930: 评价一下姜维 -
符沸门冬: 我认为姜维是一代英雄,很多人都说诸葛亮和姜维穷兵黩武,但我认为他们为的都是一个承诺,一个责任,诸葛亮受刘备知遇之恩,姜维受诸葛亮知遇之恩,他们在刘备,诸葛亮临终时都许下诺言北上伐魏,可定中原,可以说,别人可以不战,...

青川县18276365930: 三国历史 陆逊和姜维哪个厉害 -
符沸门冬: 姜维更厉害.(复制的) 演义: 武力对比:无论是一吕二马排名还是什么三国二十四名将(我也不知道真伪)来看都是姜维完胜陆逊,何况姜维单挑老赵云还不分胜负,陆逊一个文人,就不要和姜维比了. 智力对比:各有千秋,姜维是三国文...

青川县18276365930: 三国的姜维到底牛不牛?(非游戏) -
符沸门冬: 我的评价是:生不逢时,主昏于上(刘禅简直就是个弱智,小时候摔坏了),诸葛亮都没办法,姜维能独撑大局,还能主动出击攻击魏国,足见大才. 一些名人对姜维的历史评价 诸葛亮: 孔明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

青川县18276365930: 易中天是怎样评价蜀国大将姜维的? -
符沸门冬: 易中天没有评价姜维. 品三国不讲姜维,收姜维不像演义里说的那样,历史上姜维不受信任,于是就投降了诸葛亮,他没有被诸葛亮抓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